第四十章,關寧鐵騎

果然不到一個時辰之後,斥候飛馬前來稟報:我前鋒營一百五十餘人,被賊兵所困。

曹文詔立時跳上戰馬,手握長矛,大吼一聲:“全軍隨我來……”

三千人馬早已整裝待發,此時跟着曹總兵,殺氣騰騰地衝出營地。

跑出十餘里路,早聽到一陣喊殺聲,就在一片高坡後面。曹文詔頭一個飛馬衝上高坡,向下一瞧,果然坡下一片平地上,正在殺得激烈。此時圍成了個大圈子,中間是自己的人馬,外面有上千名賊軍騎兵,不住地往來衝突,衝不進去時,就亂箭齊發。

中間的一百多名明軍排成圓陣,馬頭一律向外,一手執着軟盾,一手挺着長槍,用軟盾擋開射來的箭支,然後用長槍刺殺敢於衝到馬頭前的民軍,雙方正殺得難解難分。

兩軍混戰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明軍這邊雖然防得嚴密,可是畢竟人數太少,不時有人中箭落馬,圓陣的圈子越來越小。可是負責指揮的百戶依舊死守不退,因爲他知道,自己在這裡拖住賊兵,用不了多久,曹總兵就到了。

曹文詔見了,不再有任何猶豫,他大吼一聲,帶着自己的三千人馬衝了下去。

三千餘匹戰馬,趟起的塵煙如同黃龍翻滾,蹄聲如同悶雷經天,震得人耳鼓發疼。

正在圍攻明軍的千餘名農民軍,一見曹文詔的援軍來了,不敢戀戰,紛紛呼哨一聲,撥馬就逃。曹文詔哪裡肯放,帶着人馬緊追下去。他知道,敵人最強的兵種就是騎兵,只要將騎兵殲滅,剩下的步兵就像木頭人一樣,任他砍殺了。

一時間殺聲震天,曹文詔帶領着關寧鐵騎如同狂龍捲地,緊追不捨,不時有落後的賊兵中箭落馬,不到一刻的功夫,已經追到了南原。

眼前是一大片曠野,盡是丘陵與矮崖,沒有多少樹木,賊兵逃到這裡,快馬加鞭地進了矮崖正中的一條山谷。

曹文詔追到興頭上,哪裡肯放,帶着人馬緊隨而入。

可是又趕了五六里路,兩邊出現了幾條岔道,關寧鐵騎追到這裡,冷不防從岔道中衝出幾彪軍馬來,將他們攔腰截成幾段。

李都司遠遠地站在一處高坡上,凝視着下面的戰場,眼見得關寧鐵騎被衝散,他得意地笑了。

收拾悍騎,最好就是山谷之中。李都司已經可以想到,關寧鐵騎在山谷中衝突不開,亂做一團的場景。

果然,他的想象成爲了現實,三千多關寧鐵騎已被一萬餘名農民軍截成四五段,這些民軍雖然不是騎兵,可是在山谷裡,雙方形勢發生逆轉。騎兵的厲害之處,在於排成陣勢之後的衝擊力,萬馬奔騰,任你有多少步兵,也只能做墊腳石。可是在山谷裡,地勢狹隘,騎兵排不成陣勢,也衝不起來,相反步兵倒可以閃展騰挪,比騎兵要靈活得多。因此即使是關寧鐵騎,一時也無法適應,慌亂了起來。

如果換做別的將領,這支三千人的騎兵,縱使不完全被殲,也要損失大半,可是這支軍隊的指揮官,是曹文詔。

曹文詔其人,曾跟隨袁崇煥在遼東抗擊後金,大陣仗見過無數,使用騎兵已經到了得心應手的地步,一見形勢不妙,曹文詔立時下令,不顧一切,衝出谷去。

他身邊有三四百騎兵,跟着他一路向前,遇到攔擋的民軍,曹文詔長矛起處,血光一片,他的槍法獨特,用的矛也與衆不同,矛頭又寬又長,兩側的鋒刃極爲銳利,如同兩刃斧一般,名爲鳳翅矛,看着都令人生畏。幾名民軍士兵衝到他馬前,被他長矛左右一晃,脖子被切掉一半,血濺黃沙。

曹文詔帶着這三四百人,一鼓作氣,衝出了包圍。他將這些人安置在一處高坡之上,回頭一瞧,自己大部分人馬還都在谷中,與農民軍混戰成一團。曹文詔帶了一個百人隊,全部手執長槍,大聲呼喊着又衝了進來。

關寧鐵騎慌亂了一會兒,漸漸鎮定下來,雖然一時衝突不開,但防禦是可以的。這些騎兵紛紛圍成圓陣,就地守衛。然後一步步向谷外攻擊前進。

李都司還是太低估關寧鐵騎的應變能力了,眼見得戰場上的形勢變得開始僵持,他只得派出全部人馬,衝上去死死圍住敵軍,就是用拳頭,用牙齒,也得把他們釘死在山谷裡。

他手下兩萬人馬,若是全部都壓上去,能將這小小的山谷擠得水泄不通,到時候別說戰馬,就算是霸王龍,也不大可能趟出條路來。

可是李都司這個決定還是晚了一點,相對於他來講,曹文詔應變就太快了,他早看出來久戰不利,於是這才拼命想衝開一條路,將被圍的人馬救出來。

曹文詔與這一百人紅了眼睛向裡衝,哪管什麼刀槍劍戟,人頭馬背,徑直了踏過去,不少農民軍被戰馬踩倒,這一百人幾乎是踏着人體衝過去的。

每當曹文詔接應出一股人馬,他們的實力就壯大一點,衝得更猛,被圍的人馬一看總兵大人親自來救,立時勇氣百倍,呼喝着猛衝猛殺,農民軍終於圍不住他們了,被關寧鐵騎衝開一條血路,出了山谷。

按照常理,既然衝破包圍圈,就要撤退了,沒被人家圍死,已經是萬幸,大可以回到自己的營地,休息一天,明日再戰。可是曹文詔殺得興起,好像忘記了自己的人馬方纔所處的險境,也忘記了敵人還有兩萬人馬,並未大損。

他居然將所有人馬都帶上了高坡,圍成圓陣,對着四外黑壓壓圍過來的農民軍,高聲叫陣。

李都司很氣憤,他覺得自己的計劃很完美,這一帶的地形,他看了又看,這才定下這個埋伏計,不想曹文詔只一個反撲,就將人馬帶了出去。他在高處看得很清楚,不是自己的人馬太爛,而是關寧鐵騎太強,而且速度太快,今天圍不住,以後就沒這樣的機會了。

可是之後發生的事,讓他感覺到疑惑,曹文詔居然不跑,而是將人馬帶上高坡,那地方四面都是平地,一旦被圍,除了拼命死衝,沒有任何辦法,曹文詔自陷絕地,難道是昏了頭,還是對自己這三千人馬的實力過於相信?

無論如何,這個機會不能再錯過了。

李都司指揮着兩萬餘人,從四面將高坡緊緊圍住。

他讓盾牌軍在前,長槍兵在後,鐵盾如山,長槍如林,扎住了陣腳。

曹文詔身邊的張幹抹了把汗水,低聲道:“總兵,我們爲何不趁他們立足未穩之時衝出去,反而在這絕地死守,這是兵書上的哪一條啊?”

另一邊的黃龍也說道:“就是啊,這裡地形不利於守衛,應當趁早衝出去。”

曹文詔撇撇嘴:“都給我閉嘴,不知道兵書裡有一條,叫做置之死地而後生嗎?當年的韓信就是這麼打勝仗的。”

張幹憋不住笑了:“韓信?我怎麼瞧着,咱們倒像是馬謖啊?”

曹文詔瞪了他一眼:“再敢放烏鴉屁,老子抽你!”張幹一吐舌頭,不敢說話了。曹文詔低聲對他的將領說道:“咱們一路趕來的目的,就是要聚殲敵軍,眼下敵軍好容易都聚到一起,這是上天留給我們的機會,豈能錯過。相信我,只要打贏了這一仗,甘肅全境就能徹底安定。畢其功於一役,就在今日。”

衆人聽了,都佩服曹文詔的果敢決斷,三軍立刻勇氣百倍。黃龍道:“既是如此,那咱們就衝吧。”

曹文詔瞟了他一眼,微然一笑:“急你個鳥!告訴大家先喘口氣,看出好戲,再戰不遲。”黃龍一愣:“好戲?總兵難道還帶着戲班子?”曹文詔不理他了,突然揚聲大叫:“李都司,老子就是曹總兵,你敢與我說幾句話麼?”

李都司眼見自己的包圍圈已成,有恃無恐,一聽曹文詔說這話,他冷笑一聲,回答道:“曹文詔,你已經虎落平陽,趁早投降吧。要不然你和你手下人馬,都會死無葬身之地。”

第246章,退敵4第111章,秦王的危局9第579章,大陣仗12第526章,古今幾人曾會9第七十二章,民軍的危局3第282章,生死劫3第132章,關中的危局12第231章,奇計8第497章,吳鉤霜雪明4第四十一章,一戰成名第541章,強虜灰飛煙滅6第196章,決戰關中2第338章,空前決戰5第241章,險招8第507章,指點濤生雲滅9第383章,餘勇可賈6第111章,秦王的危局9第542章,強虜灰飛煙滅7第431章,江南好3第496章,吳鉤霜雪明3第416章,關河令7第249章,死戰2第七章,豈曰無食第540章,強虜灰飛煙滅5第475章,聞鼓思良將9第七十九章,潼關的危局2第285章,生死劫6第三十八章,岐路亡羊第六十章,兩軍重逢第421章,怨王孫4第172章,兵困絕谷4第599章,英雄淚3第499章,指點濤生雲滅1第392章,霜天曉7第275章,子午谷3第297章,乾坤亂9第九十九章,西安的危局13第408章,楚雲深6第六十章,兩軍重逢第603章,英雄淚7第八章,與子同仇第382章,餘勇可賈5第110章,秦王的危局8第227章,奇計4第352章,以和爲貴9第413章,關河令4第508章,一時多少豪傑1第304章,天下事7第343章,空前決戰10第237章,險招4第二十八章,終風且霾第547章,強虜灰飛煙滅12第473章,聞鼓思良將7第391章,霜天曉6第198章,決戰關中4第五十八章,鏖戰華陰第227章,奇計4第六十四章,突遇截殺第443章,煮酒論英雄1第488章,關山九萬里4第104章,秦王的危局2第580章,大陣仗13第431章,江南好3第350章,以和爲貴7第498章,吳鉤霜雪明5第571章,大陣仗4第284章,生死劫5第303章,天下事6第189章,合兵一處3第414章,關河令5第二十三章,一劍光寒第578章,大陣仗11第262章,破軍計2第312章,局中謀6第285章,生死劫6第527章,浪花淘盡英雄1第309章,局中謀3第三十五章,偷襲潼關第525章,古今幾人曾會8第350章,以和爲貴7第363章,禍不單行2第500章,指點濤生雲滅2第153章,節外生枝7第242章,險招9第287章,生死劫8第350章,以和爲貴7第九十七章,西安的危局11第257章,奇兵2第600章,英雄淚4第577章,大陣仗10第600章,英雄淚4第396章,破陣子4第171章,兵困絕谷3第381章,餘勇可賈4第八十六章,潼關的危局9第249章,死戰2第五十六章,後備良將第217章,被擒4第313章,局中謀7第600章,英雄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