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良將無雙

此時秦王已經駕臨華陰城,將縣衙做爲臨時的行宮,此時的華陰因爲軍不擾民,倒也十分安定。可是老百姓還是戰戰兢兢,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這個時候,秦軍已經擁有華陰城和潼關,也算有了立足之地,秦王下令豎起招兵旗,招兵買馬,擴大實力。因爲華陰城內有存糧,因爲當兵的人很多,白起按照軍士的功勞大小,依次加升官職,許多原來的士兵都當了伍長,什長。

秦王招集幾個重臣來商議,想要打起大秦旗幟,公開反明。范雎有些疑慮,說道:“大王,我等眼下雖然站了華陰和潼關,可是地盤還是太小,此時對外稱王,是不是有點過早?”

王翦不同意:“我秦軍此時,兵強馬壯,況且陝西一地,亂賊蜂起,稱王造反的也不知有多少,人家都稱得王,爲何大王不能?”

范雎道:“我連日來將史書讀了個遍,覺得這個明國有些門道。就說明國的開國之君,叫朱元璋,此人造反時,採納了謀臣李善長的策略,叫做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樣可以避開天下人的注意。最後終於一統天下。眼下我們就打明旗號,恢復大秦,是不是會引來明軍的重點圍攻?”

秦王眼神一厲:“怎麼,你怕了?”

范雎忙道:“臣有什麼可怕的,只是爲了將來着眼,此事還須謹慎而行。”

秦王一甩袖子:“朕意已決,不必多言。即日起打出大秦旗號,通令天下。”

張儀皺着眉頭,想要說點什麼,但看秦王如此堅決,也沒敢勸阻,只是說道:“既然大王心意已定,微臣不好說什麼,只是這通告天下,應該如何通告呢?”

秦王道:“自然是將我大秦勇士重生之事合盤托出,打明主旨,立意要恢復大秦天下。主要是告訴天下人,我們不同於那些流賊,我們重臨人世,就是要光復我秦人江山。”

張儀點頭:“既是如此,我倒想到了一個人,可以寫成這篇檄文。”

秦王問道:“是誰?”張儀道:“就是那李巖,此人雖然年少,可是文采風流,加之又是當世之人,定能切中實敝,此文一出,必當震動天下。”

秦王想了想:“也好,寫成之後,呈給朕看。”

張儀點頭,出去找李巖了。

不說秦軍這邊,再說孫傳庭。他自從離了華陰,一路上每過岔路,必然分開一半馬車,家僕們都不解其意,也不敢問。孫傳庭一共帶了十六車馬車,吩咐這些馬車伕如果有人來追趕,可以扔下車輛逃命,一切損失由他負責,如果沒有人追來,就將馬車一路趕到西安,在東城門外集合。

吩咐罷了,他與家眷也不走一條路,分開而行。過了幾個岔路之後,他只剩下了一輛馬車,一路上平平安安地到了西安。

一到東城門,果然看到載有家眷的馬車已經等候在那裡,孫傳庭向妻子叮囑了一番,讓她等到所有的馬車伕到了以後,賞過這些人,讓他們回華陰,然後讓家眷住進客店等他,自己則乘着馬車直奔總督府。

來到大門前,遞上名刺,門子進去通報,此時洪承疇正在後廳中聚集了一羣謀士幕僚們,對着地圖商議,聽人一報,說華陰縣令孫傳庭求見。

洪承疇微微一愣,他知道這個人,可也只是在官員的花名冊上見過,日前有塘報說他被賊人刺殺,險死還生,怎麼會出現在西安?莫不是華陰也出事了?

想到此,洪承疇讓謀士們退下,吩咐讓孫傳庭來見。

不多時,只見兩個家人擡着一副擔架,直到廳中,將擔架放下,退了出去。洪承疇大皺眉頭,急忙站起身來。

孫傳庭掙扎着要爬起來施禮,被洪承疇一把按住:“孫大人,且保重身體,至於凡俗禮節,一切可免。”孫傳庭忙道:“多謝大人,卑職無禮了。”洪承疇看了看他的臉色,果然是慘白無光,隱隱透着青紫色,一副大傷未愈之像。

他吩咐僕人煮紅棗蓮子湯來,孫傳庭再次謝過。

洪承疇急問:“孫大人重傷在身,還一路趕來,想必是有急事。”

孫傳庭絕不隱藏,單刀直入:“大人,潼關已經失守,而且華陰也已經危在旦夕,請大人速想對策。”

洪承疇聞聽,吃驚非小:“潼關失守?華陰危急?爲何沒有塘報報來?孫大人的消息是從何處而來?”孫傳庭簡單地將自己在華陰的所做所爲說了,又說到華陰參將不聽自己的勸告,大意輕敵,華陰必將不保。

聽了這話,洪承疇心頭大震,華陰不保還沒什麼,潼關可是要地,一旦此關失守,被亂賊奪去,那麼中原各省再想調兵進陝西可就難了。潼關被卡死,陝西與中原的聯繫就算斷了。

他急忙傳令,派出斥候火速探查,務必要探個究竟。然後他問孫傳庭:“據你所知,襲取潼關的真是那些咸陽的流民?”

孫傳庭搖頭:“他們騙過了我一時,可騙不到我一世。這些人絕不是流民,潼關乃是精兵,不到一夜就全軍潰散,足以證明,襲擊他們的也是精兵。這些人僞裝成流民,只是在暗中積蓄力量,對於這些,卑職有失察之罪。”

洪承疇連連擺手:“孫大人過謙了,如果不是你遇刺,那些流民又豈敢輕動?如此看來,他們是怕騙不過你,所以才刺殺你。”

孫傳庭點頭:“大人,這股神秘之兵至少有七八千人,一旦發難,必將是天崩地裂,眼下整個陝西亂賊蜂起,如同野火燎原,想要盡數撲滅,實在不易,以下官的意思,擒賊先擒王,要先看準了賊寇當中勢力最強的,猛打猛殺,只要將最強的滅掉,其他人會望風歸順。”

洪承疇哈哈一笑:“孫大人此意,正與我相合。實不相瞞,我已經派出一支精兵,去對付他們了。陝西賊寇中最有勢力的,原本有三個,王左掛,王嘉胤,神一魁,如今王左掛被我殺了,王嘉胤日前就死在那支精兵手中,只剩下神一魁了。”

孫傳庭聽了精神一振:“大人,這支精兵來自何處,是何人統領?”

洪承疇望向遠方,緩緩說道:“統領這支精兵的,是一位天下無雙的良將。”

曹文詔坐在自己的大帳裡,眼前是一張地圖,周圍站着幾個軍官,都在以一種敬畏的目光瞧着他。

他們剛剛打了一個勝仗,這對於曹文詔來講,實在是稀鬆平常,因爲他自從帶着軍隊來打農民軍以後,每戰必勝,連王嘉胤那麼強大的實力,都被他的三千人馬一口口吃得乾乾淨淨,何況眼前這些敗軍之將。

曹文詔正在追殺的是神一魁的餘部,神一魁已經死去,手下的四大頭領只剩下了李都司。也正被他一路追着打,敵人跑不過,也打不過他的關寧鐵騎,因此消滅這些人,只是時間問題。

此時跑進一個斥候,單腿點地:“報……”

曹文詔頭也不回:“報上來。”斥候回答:“賊兵四遁,消失無蹤。”曹文詔問:“前方是何處?”斥候回答:“已到南原。”曹文詔看看地圖:“此處地形複雜,命令前鋒營,多加人手,四處打探。”

斥候應了一聲,下去傳令了。

曹文詔皺了皺眉頭:“李都司恐怕要玩陰的了。張幹,你認爲呢?”

手下那名叫張乾的軍官一笑:“總兵說的是,李都司是四大頭領中最有頭腦的,另外三個都被我們幹掉了,唯獨此人,不但逃了,而且手下還有兩萬餘人,其中包括數千騎兵,實力仍舊不可小視。”

曹文詔點頭:“明着打不過咱們,就想設套了。黃龍,你說怎麼辦?”

另一個軍官想了想:“總兵,咱們不上套,讓他乾等着,咱們繞到他屁股後面踢他。”

其餘的軍官也同意黃龍的話。

可是曹文詔卻搖頭:“這樣打,取勝是有把握的,可是我們要做的事,不光是取勝,而是聚殲,一旦我們繞到賊兵之後猛打,賊兵必然又會四散逃走,我們只有三千人,追上一路,追不上另一路,何時才能剿平?”

張幹問道:“那總兵的意思?”

曹文詔一拳砸在桌子上,桌上的杯盞跳起老高:“我們就來鑽一鑽這個圈套,老子倒要瞧瞧,天下還有什麼樣的雄兵,能打得敗我袁督師的關寧鐵騎!”

他吩咐全軍,整裝休息,備足器械,隨時準備出擊。

第二十三章,一劍光寒第400章,定風波3第138章,西安之戰1第430章,江南好2第334章,空前決戰1第521章,古今幾人曾會4第382章,餘勇可賈5第五十二章,重返華陰第107章,秦王的危局5第133章,關中的危局13第195章,決戰關中1第九十五章,西安的危局9第212章,決裂10第四章,名臣第328章,兄弟情義5第三十一章,嗟我懷人第288章,生死劫9第五十六章,後備良將第484章,國危顯忠卿9第180章,奇謀脫困4第460章,患難見真情2第九十九章,西安的危局13第四十六章,遭遇突襲第504章,指點濤生雲滅6第362章,禍不單行1第327章,兄弟情義4第122章,關中的危局2第446章,中原任縱橫1第360章,佳人如玉7第436章,江南好8第336章,空前決戰3第583章,大陣仗16第346章,以和爲貴3第146章,西安之戰9第432章,江南好4第209章,決裂7第283章,生死劫4第574章,大陣仗7第178章,奇謀脫困2第142章,西安之戰5第570章,大陣仗3第330章,紅顏有淚2第410章,關河令1第225章,奇計2第六十四章,突遇截殺第153章,節外生枝7第265章,破軍計5第207章,決裂5第597章,英雄淚1第108章,秦王的危局6第220章,被擒7第605章,英雄淚9第304章,天下事7第554章,氣吞萬里如虎3第443章,煮酒論英雄1第311章,局中謀5第220章,被擒7第598章,英雄淚2第107章,秦王的危局5第163章,心腹之患1第323章,相見歡8第294章,乾坤亂6第335章,空前決戰2第201章,決戰關中7第391章,霜天曉6第274章,子午谷2第460章,患難見真情2第169章,兵困絕谷1第274章,子午谷2第392章,霜天曉7第466章,患難見真情8第九十七章,西安的危局11第278章,薄倖名2第159章,圍魏救趙6第481章,國危顯忠卿6第369章,禍不單行8第五十四章,瞞天過海第265章,破軍計5第125章,關中的危局5第133章,關中的危局13第218章,被擒5第329章,紅顏有淚1第460章,患難見真情2第113章,白起的危局2第591章,風雲詭6第109章,秦王的危局7第325章,兄弟情義2第329章,紅顏有淚1第398章,定風波1第三十二章,憂心殷殷第348章,以和爲貴5第227章,奇計4第343章,空前決戰10第六章,與子同袍第二十六章,君子于役第三十一章,嗟我懷人第386章,霜天曉1第218章,被擒5第三十九章,良將無雙第456章,勝敗尋常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