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岐路亡羊

就當他的槍堪堪刺破李敢衣服的時候,李敢猛地一歪身子,那槍尖緊擦着他的肋下刺過去,砉然聲響,肋下的衣服裂了一條大縫,可是這一槍已經刺空了。

李敢左臂一挾,已將槍身挾住,然後右手槍閃電般刺出,搠進那個明軍的胸膛,餘勢不歇,竟將那人挑離了馬背,重重摔在地上。

另一騎明軍也沒幸免,早被張獻忠一刀剁斷馬腿,再復一刀,結果了性命。

二人殺這兩個騎兵,只是眨眼功夫。

李敢飛身跳上空馬,向總旗官殺去,身後秦軍一涌而上,將明軍圍在街心。

總旗官也有些武藝,與李敢在馬上過了幾招,未落下風,可是他手下的明軍撐不住了,一來人數少,二來被圍在街心,馬匹衝不起來,被地上的秦軍一個個扯下馬來,槍刺刀砍,慘叫聲一片。

只是眨眼功夫,這隊明軍就只剩下了三五人,總旗官知道不好,撥馬便走。李敢在後緊緊追來,看準了總旗官後心,呼的一聲,將手中槍擲了出去。

總旗官正跑之時,只聽身後破空風響,沒等他回頭,只覺得後心一涼一痛,從前心處冒出一段帶血的槍尖來。

他再也坐不住馬鞍,身子晃了兩晃,倒撞下馬,一命嗚呼。

與此同時,剩下的三五明軍也被秦軍殺盡,張獻忠與衆人有馬的騎馬,無馬的跑步,向城門處殺來。

城中明軍只有不到兩千人,分守四門,每個城門約莫四百來人,都在城頭守衛,才力保城門不失,可是打到現在,每個城頭的守軍都有傷亡,被秦軍的箭弩射死射傷不少。眼下李敢帶着二百生力軍殺到,城上的守軍雖然看到了,可是已經抽不出很多人來抵擋了。

參將拼出老命,令一百人下城去截住這夥要奪城門的亂賊,可是李敢等人的戰鬥力,遠在這些明軍之上。加上人數衆多,只拼殺了一刻,便將明軍殺得又退上城頭去,留在下面的秦軍將城門打開,迎接外面的秦軍進城。

東門一破,很快其它各門都知道了,一時間明軍軍心渙散,無力再戰,紛紛逃命。參將還在城頭死戰,李敢帶了秦軍殺上城頭,參將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想投城一死,還沒等跳下,被張獻忠搶上前來,一刀揮爲兩段。

天色方明,華陰之戰已經結束。

這一仗殲滅明軍一千餘人,俘虜五百人,殺死守將,繳獲軍器無數。

白起連傳號令,秦軍入城,不得騷擾百姓,有殺百姓雞犬者,以殺人論罪。一時間,全城安然,百姓們固然害怕,哪敢出門上街。

秦軍撲滅了餘火,白起令人貼出告示安民,告訴大家不要驚慌,絕不騷擾他們,讓衆商賈開業,百姓安居。

衆百姓見這些不知名的軍人個個都很規矩,終於放下心來。

白起的這一令是秦王下的,秦王知道,要想恢復大秦霸業,首先要安撫民心,使得人民歸附,才能壯大力量,圖謀天下,一旦軍士屠城或者劫掠民財,民心必怨,到時候也只能落得一個亂賊的名聲,被明軍平滅。

白起安定了城內,便派人去請秦王移駕來華陰,同時他還沒忘記一個人,就是孫傳庭。可等他帶人進了縣衙一找,有人說孫縣令已經於午間離開華陰了。連同家人一起,浩浩蕩蕩的十幾輛大車,出門奔西去了。

一聽這個,白起知道不妙,急忙帶人趕到城西,再一打聽,果然有人看到了,孫傳庭一行十幾輛馬車,確是向西而行。白起立刻找來李敢,加升他爲大夫,帶上一小隊秦軍,全部騎馬,向西追殺孫傳庭,他雖然走了多半天,可是帶着家眷,夜間必定休息,而且馬車走得不快,因此秦軍快馬加鞭,定能趕上。

他吩咐李敢,見了孫傳庭,不要多說,立時斬首,提頭來見。

李敢領命,帶着四十名秦軍,便要追趕。此時張獻忠騎馬上前:“兄弟,我和你一起去,這位孫大人和我,也有筆帳還沒算哩。”李敢點頭:“大哥足智多謀,跟來最好。”

他領命去行刺孫傳庭,未能得手,居然一箭沒射死對方,心頭極是惱怒,這一次要是追到了,李敢發誓,一定要親手砍下孫傳庭的腦袋。

二人率領着這隊秦軍馬隊,出了西門,沿着大路追了下去。一路上遇到茶攤酒肆,便上前打問,看有沒有一隊馬車經過。

結果是令人興奮的,孫傳庭果然就是從這條路上走的。

他們追出二十里路,眼前出現岔道,李敢下馬觀察,發現兩條路上都有不少的車轍印跡。怪事,難道孫傳庭兵分兩路,分頭下去了?

路邊上有個茶攤,李敢過去一問,那茶博士點頭,說昨天下午確有一隊馬車到此,然後分成兩隊,分着走了。

李敢暗自皺眉,他哪裡知道孫傳庭走的是哪一邊?眼下之計,只能分兵追趕了。他對張獻忠道:“大哥,這姓孫的奸滑得緊,你我二人分兵追擊可好?”

張獻忠卻哈哈一笑,向李敢一拱手:“老弟,愚兄就此別過了。”

李敢吃了一驚:“大哥,你要走?”張獻忠點頭:“我本就不是你們的人,此時不走,還想賴一頓酒飯不成?”李敢連連搖頭:“大哥不能走,你我兄弟患難與共,眼下以大哥的才能,在我軍中做個副將也不是難事,幹什麼一個人孤雲野鶴,要知道您可是逃犯,一旦被明軍捕獲,凶多吉少。”

張獻忠微笑道:“這個兄弟就不必操心了,哥哥自有去處,若是有緣,你我兄弟必當重逢。再會。”

說着向衆軍一拱手,撥轉馬頭,不走大路,向山野間馳去。

李敢連叫了幾聲,見他並不回頭,只得搖頭嘆息幾聲,不敢誤了行程,便分了兵,兩路追趕孫傳庭去了。

張獻忠並沒有講出他要離開的真實原因。昨夜在華陰城,他已經看出來,這羣軍兵絕不是等閒之輩,他們紀律嚴明,武藝高超,戰略得當,絕對是一支精兵。張獻忠也曾在明軍中混過,這一點還是能看出來的。

令他真正不安的,是那位統帥,此人果敢狠辣,還喜歡玩陰的,在這樣的人手下聽令,他絕不可能冒頭。自己又不是他們的人,短時間內無法取得人家的信任,一旦懷疑自己,小命難保。

張獻忠是一個極其自負的人,他一心想當杆子頭(老大),豈會屈就在一支不明底細的軍隊裡,窩窩囊囊地過活!

寧爲雞口,不爲牛後,這是他的信條。因此才藉着這個機會脫身,他已經想好了,自己回到家鄉,憑藉着威信,立刻就能拉起一支隊伍,過過當老大的癮。

李敢自然不知道他的心思,眼下他最迫切的是追殺孫傳庭。

分兵兩路之後,他帶着二十名秦軍快馬加鞭,追趕下去,可是追了十餘里,前面又有岔道,同樣的,兩邊道上都有凌亂的車轍,不用問,孫傳庭又將馬車分爲兩路了。

李敢暗罵孫傳庭狡猾,他怕追錯了,只好再次分兵。

當他帶着十名秦軍再次遇到岔道時,他知道,秦軍被孫傳庭算計了,其實孫傳庭根本用不着十幾輛馬車,他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讓追兵分散,眼下他只能率領五名秦軍繼續追趕。

然而岔路上又有岔路,追到這裡時,李敢不敢追了,因爲他手下只有五個人,再分兵,就只有兩三個了,就算追上孫傳庭,也不一定能打得過人家。況且如果再有岔路,他豈不是要光身一個追趕?

孫傳庭是有家丁的,就算只有兩個家丁,他也不敢說能取回孫傳庭的人頭。

李敢只得望路興嘆,迴轉華陰。

等他回到華陰,發現跟隨自已,開始分兵的二十人也回來了,不用問,路上也是岔路太多,無法分兵。

白起聽了李敢的回報,氣得一跺腳:“好個狡猾的孫傳庭,此人一逃,如同虎入高山,長出牙爪,定要傷人。今後對此人,要嚴加小心。”

第252章,死戰5第384章,餘勇可賈7第235章,險招2第七章,豈曰無食第106章,秦王的危局4第128章,關中的危局8第551章,強虜灰飛煙滅16第177章,奇謀脫困1第491章,關山九萬里7第293章,乾坤亂5第406章,楚雲深4第393章,破陣子1第476章,國危顯忠卿1第四十章,關寧鐵騎第六十三章,長途奔襲第576章,大陣仗9第432章,江南好4第383章,餘勇可賈6第九十三章,西安的危局7第五十四章,瞞天過海第三十五章,偷襲潼關第523章,古今幾人曾會6第356章,佳人如玉3第220章,被擒7第七十九章,潼關的危局2第121章,關中的危局1第三十六章,憂心欽欽第384章,餘勇可賈7第372章,烈烈西風3第116章,白起的危局5第296章,乾坤亂8第三十八章,岐路亡羊第409章,楚雲深7第326章,兄弟情義3第440章,賀新郎3第四十二章,討明檄文第345章,以和爲貴2第343章,空前決戰10第216章,被擒3第四十九章,死裡求生第554章,氣吞萬里如虎3第388章,霜天曉3第582章,大陣仗15第384章,餘勇可賈7第446章,中原任縱橫1第411章,關河令2第399章,定風波2第590章,風雲詭5第578章,大陣仗11第470章,聞鼓思良將4第334章,空前決戰1第391章,霜天曉6第364章,禍不單行3第347章,以和爲貴4第254章,死戰7第七十二章,民軍的危局3第394章,破陣子2第402章,定風波5第264章,破軍計4第433章,江南好5第593章,風雲詭8第238章,險招5第357章,佳人如玉4第124章,關中的危局4第398章,定風波1第三十八章,岐路亡羊第377章,烈烈西風8第306章,天下事9第259章,奇兵4第266章,破軍計6第537章,強虜灰飛煙滅2第160章,圍魏救趙7第436章,江南好8第419章,怨王孫2第八十八章,西安的危局2第518章,古今幾人曾會1第141章,西安之戰4第458章,勝敗尋常事8第八十一章,潼關的危局4第385章,餘勇可賈8第445章,煮酒論英雄3第566章,新局面8第九章,修我戈矛第三章,兵俑戰士第280章,生死劫1第248章,死戰1第312章,局中謀6第四章,名臣第445章,煮酒論英雄3第550章,強虜灰飛煙滅15第177章,奇謀脫困1第261章,破軍計1第500章,指點濤生雲滅2第292章,乾坤亂4第265章,破軍計5第350章,以和爲貴7第106章,秦王的危局4第121章,關中的危局1第474章,聞鼓思良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