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西安之戰3

張儀道:“當初我秦軍起事之前,在華陰駐紮過一段時間,那時候孫傳庭就是華陰縣令,非常機警,如果他一直在那裡,我秦軍起事會大費周章,於是我王下令,刺殺孫傳庭,派去的勇士幾乎得了手,將孫傳庭射成重傷,十成死了九成,也算他命大,活了下來,饒是如此,我軍在襲佔華陰城後,才知道孫傳庭早在前一天,就逃往西安去了,我王派騎兵追趕,卻被他用岐路亡羊之法逃過了一劫。試想,孫傳庭只是躺在車上,隨便佈置佈置,就逃過了追殺,這樣的人,不是很可怕嗎?”

盧象升連連點頭:“如此看來,這孫傳庭倒是個人物。”

張儀道:“只要大人將他調到身邊,委以重任,我想孫傳庭一定不負重望,剿滅羣賊。”

盧象升站起身來:“多謝先生,我這就寫表,上奏朝庭。”

張儀被押回自己的住處,在路上,他心頭暗笑:盧象升,你做夢也不會想到,這只是我張儀的一計吧。

確實,張儀的這一計,算是釜底抽薪,他知道孫傳庭的能力,如果一直在陝西,那麼秦軍的發展會遇到很大的困難,這下子將孫傳庭調離陝西,秦軍的壓力就小得多了。

張儀的想法是很正確的,孫傳庭不同於左良玉與曹文詔,這二人只是將才,親率勇士,衝鋒陷陣,無疑是一時之選,可是孫傳庭所擁有的,是帥才。

孫傳庭的眼光見識,遠在這二人之上,甚至不低於洪承疇,聽說他和洪承疇的關係很好,有點像師徒的關係,而且洪承疇並不嫉妒他人,在洪承疇手下,孫傳庭一定會很快出人頭地。那時候洪承疇爲正,孫傳庭爲副,陝西的秦軍可就再無立足之地。

眼下若將孫傳庭調到河南,去打高迎祥,打得過也好,打不過也好,秦軍都少了一個勁敵。而且高迎祥是羣賊之中最厲害的,他若是發展起來,一樣會對秦軍不利。張儀是用官軍中最厲害的人,去打反賊中最厲害的人,二虎相爭,必有一傷,張儀相信,無論誰死誰傷,最終得利的,一定是秦軍。

好厲害的張儀,輕描淡寫之間,三言五語之內,就將改變天下的格局。

事實上,他的這幾句話,也確實改變了格局。

盧象升連夜寫表,派人六百里加急,送去朝庭。果然沒過三天,就有聖旨下達,同意了他的請求,升孫傳庭爲兵部員外郎,授武略將軍印,調其在盧象升手下聽用。

同時崇禎皇帝格外照顧,又去遼東抽調了三千關寧鐵騎,由悍將祖寬帶領,來助盧象升。

得到這張聖旨,盧象升鬆了口氣,然後他派人騎快馬前住陝西,去迎接孫傳庭。

然而這個時候的孫傳庭,已經大病在牀,不能動了。

就在女兒孫夢蝶死的那一天,孫傳庭口吐鮮血,隨即被親兵們搶回城裡,請了最好的醫士前來診治。得知病情乃是急火攻心,悲憤過度所致,短時間內不能下牀了。

因此孫夢蝶的葬禮,孫傳庭都沒能出席,可是下葬沒兩天,又有人來報說,孫夢蝶的墳被挖開,棺材板扔在一邊,屍體已經不見了。

這一下,差點沒把孫傳庭氣死。女兒已經死了,屍體還被人盜走,令她死後也不得安寧,其用心太過歹毒,不知是誰幹的,孫傳庭對天發誓,要手刃仇人,將此人千刀萬剮。

孫傳庭明白,這些事定是秦國乾的,秦軍一直視自己爲大敵,這麼做多半是爲了擾其心智,令他怒發如狂,失去判斷力,因此孫傳庭對秦軍恨之入骨。

洪承疇在華陰也聽說了,急忙趕來慰問,此時洪承疇已經接到了皇帝的聖旨,要他在一個月內復奪西安,洪承疇也感覺到了壓力。

畢竟秦軍有四五千人馬,而且戰鬥力強悍,只要安撫了城中百姓,收取人心,那麼西安照樣是座堅城,眼下自己手中雖然號稱有一萬人馬,可是實際不到六千,而且剛剛遭受大敗,士氣低落,曹文詔又帶着關寧鐵騎追殲張羅聯軍,聽說已經追過了安塞,一時回不來。而且就算回來了,用處也不大,騎兵畢竟跑不上城牆。

幾千殘破之卒,要去攻五千精良之軍,對方又有堅城厚牆爲掩護,這仗肯定勝不了。一旦再敗的話,連皇帝也保不住自己了。

此時洪承疇已經不是三邊總督了,他也明白,這是皇帝對羣臣的一個交代,只要奪回西安,馬上就可以復職。

可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孫傳庭大病不起,如同折他一臂。

二人在病榻前長談,孫傳庭沒有告訴洪承疇走馬換將的事,只說自己的女兒被秦軍殺害,洪承疇當然也不好多問,只是好言勸慰,後來二人就說起復奪西安的事來。

孫傳庭對洪承疇道:“眼下秦軍兵強馬壯,士氣高昂,西安城高牆厚,易守難攻。大人曾經數千人對張羅賊兵數萬,打了六七天,賊兵都沒能攻入外郭,足見攻城之難,這時換了我們,也是一樣。唯今之計,不可強攻,以免過多傷亡,最好誘使他們出城,只要在城外野戰,我軍勝算較大,曹文詔和左良玉的人馬,野戰正是長處。”

洪承疇點頭:“你說的,都已經想到了,但是聖上急切,定要我一月內復奪西安,這個期限,太短了,而且秦軍也不是流賊,捨棄堅城不守,出來被我軍追着打,他們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孫傳庭道:“如果像大人所說,那麼一個月的期限是短了點,本來我們可以困住西安城,掃清賊軍外援,這樣一來,秦軍坐困孤城,又沒有救兵,時間一長,必定困死,但是聖上心急,我們就失了主動。”

洪承疇道:“眼下之計,只有強攻了,我們可以先派細作進城,到時候在城中發動民變,縱火襲擾,然後我軍再攻城,裡應外合,或許能夠成功。”

孫傳庭搖頭:“大人不知,秦軍在佔我華陰之時,用的就是此計,先派奸細進城搗亂,然後內外夾攻,襲破城池。而今秦軍一定防着這手,我們派去的人多了,容易暴露,人少了,全不濟事,因此這一計萬不可行,免得被人家將計就計。”

洪承疇連連點頭:“白谷所言極是。那就不派細作進城,而以雷霆萬鈞之勢,猛力攻城,然後在城中多謝箭書,曉喻全城,讓全城居民不要助賊。幸好張羅賊軍攻城之時,城中的擂石滾木,萬人敵等物,用得差不多了,所剩無幾,秦賊只能用箭防守,殺傷力差了很多。過幾天之後,我多湊人馬,四門齊攻,總會攻破的。”

正說着,突然有聖旨到,孫傳庭下不了牀,只好由人扶着,在牀上跪倒聽旨。宣旨官讀完了調動孫傳庭的聖旨,洪承疇與孫傳庭都是一驚。

洪承疇所驚的,是聖上爲何急調孫傳庭入晉,陝西一地,尚用得着他。而孫傳庭驚的是這一走,爲女兒報仇之事,就輪不到自己了。

但無論如何,這是聖旨,不得抗旨不遵,二人懷着心事,恭敬地送走了傳旨官。

孫傳庭躺到牀上,呆呆地發愣。洪承疇想了片刻,才說:“白谷不必擔心,聖上此意,必有深慮。此時陝西除了秦賊之外,沒有別的大敵了,倒是河南湖廣一地的高迎祥李自成,勢力不小,而且我軍中悍將,盡在陝西,別的省份嘛,沒有良將可用,盧象升總理六省軍務,手下沒有得力的人,總是玩不轉。”

第150章,節外生枝4第117章,白起的危局6第243章,退敵1第179章,奇謀脫困3第234章,險招1第182章,奇謀脫困6第479章,國危顯忠卿4第十四章,裡應外合第243章,退敵1第363章,禍不單行2第505章,指點濤生雲滅7第287章,生死劫8第286章,生死劫7第二十九章,東方未明第303章,天下事6第375章,烈烈西風6第九十一章,西安的危局5第四十九章,死裡求生第422章,怨王孫5第458章,勝敗尋常事8第540章,強虜灰飛煙滅5第313章,局中謀7第477章,國危顯忠卿2第379章,餘勇可賈2第299章,天下事2第583章,大陣仗16第229章,奇計6第220章,被擒7第560章,新局面2第572章,大陣仗5第364章,禍不單行3第269章,蕩春心2第502章,指點濤生雲滅4第103章,秦王的危局1第362章,禍不單行1第443章,煮酒論英雄1第498章,吳鉤霜雪明5第374章,烈烈西風5第408章,楚雲深6第124章,關中的危局4第198章,決戰關中4第120章,白起的危局9第433章,江南好5第230章,奇計7第304章,天下事7第551章,強虜灰飛煙滅16第451章,勝敗尋常事1第175章,兵困絕谷7第160章,圍魏救趙7第540章,強虜灰飛煙滅5第275章,子午谷3第578章,大陣仗11第322章,相見歡7第221章,被擒8第239章,險招6第364章,禍不單行3第四十九章,死裡求生第534章,浪花淘盡英雄8第七十八章,潼關的危局1第361章,佳人如玉8第128章,關中的危局8第447章,中原任縱橫2第563章,新局面5第384章,餘勇可賈7第286章,生死劫7第464章,患難見真情6第539章,強虜灰飛煙滅4第149章,節外生枝3第302章,天下事5第476章,國危顯忠卿1第258章,奇兵3第172章,兵困絕谷4第385章,餘勇可賈8第468章,聞鼓思良將2第285章,生死劫6第564章,新局面6第587章,風雲詭2第342章,空前決戰9第363章,禍不單行2第七十六章,少年的危局4第418章,怨王孫1第十二章,流賊之禍第497章,吳鉤霜雪明4第435章,江南好7第303章,天下事6第407章,楚雲深5第110章,秦王的危局8第572章,大陣仗5第182章,奇謀脫困6第182章,奇謀脫困6第199章,決戰關中5第576章,大陣仗9第537章,強虜灰飛煙滅2第四十四章,難解難分第488章,關山九萬里4第434章,江南好6第238章,險招5第十九章,窈窕淑女第511章,一時多少豪傑4第559章,新局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