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西安之戰5

秦軍中有人想害秦王,而這個人一定就在幾個重要人物之中,范雎,子義,王翦都有可能,在李巖的心中,最有可能的,仍舊是白起,他雖然逃走了,可誰也不能肯定,軍中沒有他伏下的眼線,而那次射殺孫夢蝶的行動,只要他李巖稍稍猶豫一下,自己與秦王都很有可能死在孫傳庭手中。

他與秦王死了,能夠取而代之的,就是白起,而眼下白起在眉縣招兵買馬,很可能是要與秦軍分庭抗禮,由這一點來看,也有可能是白起做的。

李巖將自己想的告訴了秦王,秦王還是搖頭,他實在不相信白起會做這樣的事,二人知道猜測是沒有用的,於是也就結束了這一話題。

他們更關心的,則是秦軍的發展問題。

上次李巖提出棄守華陰,主要是因爲華陰城太小,而且不易防守,加之陝西官軍衆多,纔想出流動作戰的方法。而這個時候卻不同了。

目前陝西沒有多少官軍主力,自從與張羅聯軍打過之後,也消耗了不少,加上西安城高牆厚,糧食充足,兵器足夠裝備數萬人馬,這可是一個大大的基地,絕不可以放棄。因此李巖提出,立足於西安,先攻下週圍幾個縣,一點點擴大勢力。

秦王採納了他的建議。原來秦軍人馬總共有五千來人,這幾日招收城外流民,又擴充了一千多人,將這一千餘人編成一軍,號稱小秦營,由子義手下的一個都尉統領,負責訓練。

李巖向秦王提議,將城中糧食拿出來,在甕城之內設立粥棚,廣招饑民,這樣一來可以擴大影響,散佈秦軍的好名聲,二來也可以選擇健壯男子,招收入伍。

秦王都答應了。

二人談到天亮,秦王這才請諸位重臣前來相見。

秦王忙了一夜,此時有些睏倦了,自去休息,他吩咐李敢照顧孫夢蝶,要派幾個細心的侍女伺候,不要讓她委屈了。李敢明白,請孫夢蝶去府內後堂休息。孫夢蝶知道,這裡都是秦軍的地盤,只能聽人家的,幸好秦王不是子義,有秦王在,自己不會吃苦頭,於是跟着李敢去了。

安置了孫夢蝶,李敢一把抱住李巖,再也不鬆開手,硬拉着他回到自己的住處,擺下酒菜,爲兄弟慶賀重生爲人。

二人生離死別了一次,極是感慨,因此各自喝得大醉,也不去牀上,直接伏在桌子上便睡了。

而此時子義與范雎卻是另一番心思。

二人在范雎的住處,關上了門,盡都眉頭緊鎖。

在他們看來,秦王與王翦平安歸來,白起另立門戶,都是對自己的重大打擊,原來想好的計劃,全都泡了湯,怎麼不喪氣!

子義道:“範相,秦王一來,又救活了李巖,這下子全軍都會把他當神一樣來看,我們怎麼辦?”

范雎在屋子裡踱着步,若有所思,慢慢地說道:“這件事,需要從長計議了。再有什麼動作,秦王一定會發覺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借別人的刀。”

子義道:“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太難了。以前我們暗通官軍,還可以說是爲了生存,奪取西安,秦王就算知道了,也不會追究,可眼下要還這麼幹,秦王一定不會答應。”

范雎點頭:“你說得對。所以我們不可以去通官軍。”

他回過臉來一笑:“你這話倒是提醒了我,我們可以在那些反賊身上,打打主意。而聯合反賊,秦王是不會在意的。況且這個時候,我們也只有聯合反賊,才能避免孤軍作戰。”

子義皺起眉頭:“可是張獻忠與羅汝才都被打散了,不知逃到何處,再去聯絡只恐不易。”范雎嘿嘿一笑:“聯絡他們沒有用了,至少短期內,他們恢復不了元氣,我們要聯合最強的反賊。”子義眼睛一亮:“您是說,中原的高迎祥與李自成……”

范雎點頭:“明天我就上奏秦王,到時候你得助我,說動秦王。”

子義站起來一拱手:“全憑範相吩咐。”

范雎道:“此事乃是其一,還有一件,更是要害。”子義一愣:“範相說的什麼事?”范雎道:“王翦已經不在城中,我派人盯過他,回報說,王翦帶着幾個人騎馬出了西門,而且帶了不少的乾糧,像是要出遠門。”

子義一驚:“出了西門?那邊可是……可是白起所在的方向啊。”

范雎點頭:“很有可能王翦是奉了秦王之命,前去聯絡白起,一旦白起回來,他手中又有人馬,對咱們的威脅就太大了。”子義道:“那怎麼辦?半途攔截王翦,將他殺瞭如何?”范雎搖頭:“如此一來,等於不打自招。最好是……”

他眼睛一亮:“最好是,他們死於官軍之手,那我等就沒有嫌疑了。”

子義點頭:“這個辦法好,我這就派快馬出城,一定要趕在王翦他們前面,通知官軍堵截,殺了王翦。”范雎道:“你手下的親信,都是秦軍,不要派他們,還是我派在華山招來的人去吧。那些人裡有我的親信。絕對忠誠於我。”

於是范雎連夜派人,騎快馬出西城,去聯絡官軍了。

第二天,秦王召集軍事會議,范雎在會上提出早已想好的建議,要說服高迎祥入陝西,子義在一邊極力贊同。

秦王瞧了瞧李巖:“你說怎麼樣?”

李巖道:“範相的想法很對,日前若是不請張獻忠入陝,我們也奪不下西安,眼下張羅聯軍大敗,我們沒有了幫手,孤軍對敵十分被動,如果能促使高李二人入陝西,可謂強援。”

李敢輕輕搖頭:“我們這裡沒有與高李熟悉的人,冒失前去,人家不信怎麼辦?萬一認爲這是官軍的圈套,反而不肯入陝了。”

范雎早有主意:“這一點不必擔心,我們可以在城中尋找與高李相熟之人。這二人一個是安塞人,一個是米脂人,如今逃荒的這麼多,相信找到他們的老鄉,不太困難。”

秦王想了想,做了決斷:“如此甚好。立刻着手準備,找到人之後,派我們的人跟着,小心在意。”

范雎領了令,立刻在饑民當中尋找,還真找到了幾個認識高迎祥李自成的人。其中一個還與高迎祥做過鄰居。范雎賞了錢,讓他們吃飽喝足,然後派了五名秦軍護送,秘密潛入河南,去找高迎祥。

送走了這些人,秦軍眼下要關心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擴充實力。

自從王翦走了之後,秦軍的統帥就是子義,但是秦王卻對子義有點疏遠,只派他去守城,而將李敢調到自己身邊,擔任衛隊長。別看衛隊長官職不高,卻是親信之人才可以擔當的。子義瞧在眼裡,有些氣悶,但也沒辦法。

此時秦軍的探子來報,說洪承疇已經得到聖旨,要他在一個月之內,奪回西安,眼下洪承疇正在秣兵厲馬,準備進攻。自從在西安城下大敗之後,洪承疇人馬損失不小,而孫傳庭走的時候,又帶走了兩千多榆林兵,此時他手下的兵,只有左良玉的三千多人,史可法帶的五百多人,洪承疇手下的洪兵一千多人,加在一處,也不夠六千,這點人馬,要想奪回西安,是遠遠不夠的,而此時洪承疇又失了三邊總督一職,無權從別的省份調兵,唯一的辦法,只有自己招兵了。

華陰經過兵火洗劫之後,壯丁不是被殺,就是逃走,因此要想募兵,很不容易,可是洪承疇有辦法,他派出幾名官員,前去周邊各縣,叫那裡的縣令幫助招兵,沒過兩天,就招到了四五千人。

第145章,西安之戰8第329章,紅顏有淚1第七十六章,少年的危局4第七十五章,少年的危局3第478章,國危顯忠卿3第521章,古今幾人曾會4第291章,乾坤亂3第365章,禍不單行4第262章,破軍計2第412章,關河令3第七十八章,潼關的危局1第二十一章,人實不信第九十九章,西安的危局13第492章,關山九萬里8第544章,強虜灰飛煙滅9第188章,合兵一處2第588章,風雲詭3第392章,霜天曉7第九十二章,西安的危局6第360章,佳人如玉7第四章,名臣第325章,兄弟情義2第387章,霜天曉2第272章,蕩春心5第217章,被擒4第九十八章,西安的危局12第465章,患難見真情7第144章,西安之戰7第360章,佳人如玉7第146章,西安之戰9第153章,節外生枝7第160章,圍魏救趙7第315章,局中謀9第561章,新局面3第302章,天下事5第487章,關山九萬里3第549章,強虜灰飛煙滅14第451章,勝敗尋常事1第163章,心腹之患1第328章,兄弟情義5第525章,古今幾人曾會8第595章,風雲詭10第320章,相見歡5第458章,勝敗尋常事8第567章,新局面9第三十二章,憂心殷殷第400章,定風波3第558章,氣吞萬里如虎7第213章,決裂11第377章,烈烈西風8第511章,一時多少豪傑4第249章,死戰2第118章,白起的危局7第十四章,裡應外合第271章,蕩春心4第358章,佳人如玉5第115章,白起的危局4第376章,烈烈西風7第272章,蕩春心5第十六章,既見君子第235章,險招2第576章,大陣仗9第十一章,兵不血刃第108章,秦王的危局6第276章,子午谷4第206章,決裂4第583章,大陣仗16第四章,名臣第359章,佳人如玉6第339章,空前決戰6第603章,英雄淚7第578章,大陣仗11第543章,強虜灰飛煙滅8第400章,定風波3第十一章,兵不血刃第572章,大陣仗5第559章,新局面1第340章,空前決戰7第415章,關河令6第439章,賀新郎2第576章,大陣仗9第125章,關中的危局5第207章,決裂5第三十章,前世今生第419章,怨王孫2第五十七章,黑雲壓城第129章,關中的危局9第321章,相見歡6第213章,決裂11第450章,中原任縱橫5第372章,烈烈西風3第147章,節外生枝1第392章,霜天曉7第390章,霜天曉5第六十五章,禍起蕭牆第278章,薄倖名2第156章,圍魏救趙3第549章,強虜灰飛煙滅14第237章,險招4第三十章,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