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西安之戰2

自從幾個月以前的那個晚上,秦軍被賀人龍的人馬偷襲之後,張儀腦子轉得快,雖然不會打仗廝殺,可是跑得倒不慢。突襲開始之時,他沒和秦王與其他大將在一起,而是一個人躲在一邊,正在給吳心藍寫信,軍中一亂起來,他張望了一會兒,覺得不妙,秦軍已經被衝散,各自爲戰,而且局勢越來越不利。

張儀在他上輩子的一生當中,用得最好的,就是自保的招數。想當年他騙了楚國,硬是將六百里的割地,賴成六裡地,楚王恨透了他,提出個條件,要以黔中的土地,換取張儀。秦王不忍心,張儀卻胸有成竹地去了,而且成功地保住了性命。

如此人物,豈能死在亂軍之中?

所以張儀先生一見秦軍不妙,立刻騎上一匹馬,他想找秦王等人,而且也看到了他們,但是此時衝過來一隊官軍,橫在他與秦王等人之間,徑直向他撲來。

張儀只好撥轉馬頭,落荒而走。

那隊官軍緊緊追趕,幸好張儀馬快,跑出數十里,終於將追兵甩遠了。

就當張儀以爲逃出生天的時候,不巧的是,他卻碰上了盧象升的人馬。盧象升擊敗李敢他們之後,也是四處追殺秦軍,正好一隊官軍迎面撞上了張儀,他們一瞧張儀騎着馬,像是個文官,於是一涌而上,將張儀扯下馬背,捆綁起來。

張儀急忙辯解,說自己不是亂賊,只是個書生,前去洛南探親的。爲首的軍官是個百戶,爲人精細,搜了搜張儀身上,只有一點點碎銀子,好像也沒什麼可懷疑的,但是從張儀騎的那匹馬上,發現了疑點。

方纔亂軍之中,張儀只顧逃命,沒發現有一枝箭射中了自己的馬鞍,而且還插在上面。

要命的是,這枝箭正是官軍射的。

百戶拔下箭來,在張儀眼前一晃,冷笑道:“既然是個書生,官軍爲什麼要射你啊?來人,帶走。”

就這樣,張儀被帶到了盧象升面前。

盧象升沒見過張儀,聽了百戶的稟報,也明白眼前這位文生肯定是亂賊中的人物,看樣子還不是普通一兵,於是他親自審問。

張儀是有名的好漢不吃眼前虧,根本用不着動刑,就大呼招供,將自己的身世一五一十地說了。

盧象升飽讀詩書,自然知道張儀是何許人也,此時聽了這話,一頭霧水,而又忍不住好笑,眼前這個傢伙不是瘋子,就是呆子,居然在冒充一千多年前的張儀,可是笑了一陣子,他又不笑了,因爲他覺得,這位自稱戰國張儀的人,好像並沒有瘋,也不呆,好像在說真話。

難道秦始皇真的復活了?難道他手下的白起,王翦,張儀,范雎,真的是一千多年前的人物?

盧象升覺得,自己如果信了這些話,那自己纔算真的瘋了。可是再怎麼問,張儀也是這番話,而且張儀對一千多年前的事,如數家珍,許多都是史書上根本沒有的,或是與史書記載不一樣的。

這令盧象升也拿不定主意了,於是他決定,對於這位“張儀”先生,既不放,也不殺,更不上報朝庭,先在自己這裡拘押起來。

他想得很周全,如果上報朝庭,張儀肯定沒命,如果他真是復活的張儀,這樣殺了,損失太大,如果是假的,非要鬧一個大笑話不可,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不使別人知道。

於是張儀就被押了起來,一段時間之後,隨着盧象升回了太原,所以秦軍再怎麼尋找,也找不到他。而且張儀被押,也聽不到外界的消息,就如同與世隔絕了一樣。

盧象升對張儀十分客氣,二人經常閒聊,盧象升越來越覺得,這位“張儀”可能真的是張儀。他的口才,見識,還有時常夾雜其中的幽默,都令人印象深刻。

這天盧象升請他來,張儀也沒在意,因爲盧象升經常請他過府閒聊,每一次都是由兩個親兵押送。

張儀被摘去頭套,看到了盧象升,這才一拱手,笑道:“大人又有空閒了?”

盧象升揮揮手,讓兩個親兵出去,屋子裡只剩下了他們二人。盧象升一指座位,張儀也不客氣,大咧咧地坐下,自己倒了杯茶。盧象升道:“這次請先生來,是有一件事情,想聽聽先生的意思。”

張儀道:“是軍情吧。”

盧象升一愣:“先生怎麼猜到的?”

張儀道:“我聽說今日有聖旨來,雖然不知說些什麼,但肯定是爲了剿賊一事。”盧象升一笑:“不錯,今日聖上隆恩,升我爲右副都御史,總理各省軍務,這剿賊的擔子,都落在我肩上了。”張儀道:“大人請我來,不知要問什麼。”

盧象升道:“我也不瞞先生,眼下中原與西北亂賊猖獗,人數衆多,可我手中卻無良將,能打的幾員將都在陝西,那裡不是我的管轄範圍,也無法調動比如曹文詔,左良玉等悍將。單憑我手下的人馬,雖然驍勇,可是數量很少,與賊相比,不及十分之一。所以我請先生來,是爲了借一雙慧眼,看看有什麼人,有良將之風,可堪大用。先生以前在秦軍之中,與我官軍敵對,因此先生的意見一定十分中肯,望先生不吝賜教。”

他的想法很實際,因爲要想評價一個人,從這個人的敵人那裡,得到的消息最準確。

張儀並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慢條斯理地說道:“這些天以來,我也隱約聽到一些中原的戰事。在羣賊之中,最強悍者,莫過於闖王高迎祥,他與闖將李自成在一起,這二人一個驍勇,一個多謀,配合作戰,十分厲害。大人所擔憂的,主要就是他們二人吧。”

盧象升點頭:“先生說得一點不錯,羣賊當中,有幾股勢力最大的,除了這二人以外,還有八大王張獻忠,曹操羅汝才,闖塌天劉國能,革裡眼賀一龍,老回回馬守應等人,部下各有數萬人馬,亡命之徒很多,戰鬥力很強,只要能剿除這幾個人,天下就安定了。日前有陝西捷報,張獻忠與羅汝才被洪承疇大敗於西安城下,勢力大損,據報說,已經不足爲慮,眼下唯有高李二賊,是羣賊之首,我的主要目標,就是他們。”

張儀聽了,想了一下,才說道:“我聽說河南的官軍久不習戰,那些軍官當中,也沒什麼特別驍勇的,倒是陝西還有一個人,可堪大用。”

盧象升嘆息一聲:“我說過,陝西的幾位名將,都屬洪承疇管轄,眼下洪大人的陝西也不太平,需要他們,我無法調過來。”

張儀笑道:“這個人可不是什麼名將,只要大人寫封奏摺,向皇帝要這個人,肯定會準的。因爲此時,這個人還只是個小人物。”

盧象升喜出望外:“先生說的是誰?”

張儀道:“此人叫孫傳庭,去年也只是個縣令而已,但是軍事才能,不在洪承疇之下。”

盧象升皺着眉想了想:“孫傳庭,我好像聽說過這個名字,他好像只是一個參政,官職不高。”

張儀道:“正因爲官職不高,纔好調過來,皇帝和羣臣也不會說什麼,在他們看來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調動而已。”

盧象升眨眨眼睛:“先生是如何看重這個人的?”

第138章,西安之戰1第463章,患難見真情5第576章,大陣仗9第538章,強虜灰飛煙滅3第442章,賀新郎5第五十二章,重返華陰第169章,兵困絕谷1第320章,相見歡5第六十九章,各奔東西第445章,煮酒論英雄3第293章,乾坤亂5第115章,白起的危局4第二章,復活第三章,兵俑戰士第六十五章,禍起蕭牆第599章,英雄淚3第六十九章,各奔東西第358章,佳人如玉5第398章,定風波1第190章,合兵一處4第341章,空前決戰8第九十章,西安的危局4第183章,奇謀脫困7第295章,乾坤亂7第538章,強虜灰飛煙滅3第七十七章,少年的危局5第159章,圍魏救趙6第127章,關中的危局7第八十一章,潼關的危局4第326章,兄弟情義3第424章,破陣樂2第261章,破軍計1第217章,被擒4第520章,古今幾人曾會3第253章,死戰6第194章,合兵一處8第523章,古今幾人曾會6第七十六章,少年的危局4第163章,心腹之患1第568章,大陣仗1第457章,勝敗尋常事7第373章,烈烈西風4第430章,江南好2第599章,英雄淚3第508章,一時多少豪傑1第291章,乾坤亂3第290章,乾坤亂2第308章,局中謀2第565章,新局面7第542章,強虜灰飛煙滅7第352章,以和爲貴9第六十七章,罪魁禍首第201章,決戰關中7第540章,強虜灰飛煙滅5第332章,紅顏有淚4第159章,圍魏救趙6第216章,被擒3第242章,險招9第479章,國危顯忠卿4第317章,相見歡2第七十五章,少年的危局3第549章,強虜灰飛煙滅14第476章,國危顯忠卿1第370章,烈烈西風1第169章,兵困絕谷1第554章,氣吞萬里如虎3第516章,一時多少豪傑9第十章,與子偕行第439章,賀新郎2第474章,聞鼓思良將8第315章,局中謀9第五十八章,鏖戰華陰第七十八章,潼關的危局1第360章,佳人如玉7第555章,氣吞萬里如虎4第204章,決裂2第162章,圍魏救趙9第五十三章,蒙汗藥酒第337章,空前決戰4第465章,患難見真情7第456章,勝敗尋常事6第370章,烈烈西風1第377章,烈烈西風8第233章,奇計10第297章,乾坤亂9第五十一章,兄弟重逢第十七章,胡云不喜第486章,關山九萬里2第367章,禍不單行6第545章,強虜灰飛煙滅10第467章,聞鼓思良將1第二十四章,他山之石第421章,怨王孫4第六十九章,各奔東西第424章,破陣樂2第398章,定風波1第252章,死戰5第六章,與子同袍第二十一章,人實不信第286章,生死劫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