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殺還是不殺?

乾清宮弘德殿,做爲明清兩代皇帝批改奏章,處理政務,以及召見大臣的重要場所,這座宮殿歷來是重中之重,地位非同小可,從某種意義上坐在這裡的人就等同於皇帝。

一身常服的載灃坐在寶椅上,在他的頭頂上是乾隆親筆御書的“奉三無私”匾,意思是勉勵後代的君主要奉公執政,大正無私,這一個多月來,載灃的確做到了,每天一大早就從攝政王府趕到這裡批改奏章,一直到傍晚才從神武門回去,他用實際行動踐行着他對慈禧太后的臨終承諾,試圖以高強度的勤政來挽救夕陽落日的帝國。

不過今天的御前會議過後,他遲遲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到浩如煙海的政務上來,手中不停掂量着兩本奏章,分量似乎越來越重。

載灃有些疲憊的捏了捏發酸的眉頭,的確,監國攝政王的頭銜帶給他超越所有人的地位,但同時也帶來的沉重如山的壓力,他還未品嚐到至高權力帶來的無上優越感,帝國渾身各處此起彼伏的陣痛就讓他夜不能寐,一個月裡,各地督撫的奏摺如雪片般紛紛涌向這裡,有要錢的,有要權的,甚至是要商議簽訂條約的...從被宣佈攝政監國的那天起,各種各樣的麻煩事就困擾着這位今年才二十六歲的帝國最高負責人。

不過這些麻煩事暫時都還都離得遠,眼下中央內部的權力洗牌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着,所有的矛盾都在各種妥協和爭鬥中集中到袁世凱一個人的身上,爲了將手中的權柄拿的更穩,載灃決定優先除掉袁世凱,而手中的彈劾奏章就是最好的藉口。

不過極大出乎他預料的事還是發生了,儘管有所準備,但還是明顯低估了袁世凱以及他身後的龐大利益集團的影響力,御前會議上幾乎旗鼓相當的兩方意見,讓高居在皇帝寶座一旁的載灃臉色滾燙,尷尬之餘,也只好叫停了這次會議,一場並不算多麼精心的預謀就此無疾而終。

會議的結局讓他自己都有些掛不住,自食其果,顏面盡失都是小事,載灃在那一刻清晰地意識到比殺掉一位權臣更深層次的危機,慈禧太后死去留下的巨大權力真空,不是他這個一紙詔令,奉命監國的攝政王彌補得了的,至少,現在不是。

儘管有些不大情願再回憶起剛纔發生在乾清宮裡的不愉快爭吵,但權力和身份帶來的壓迫感還是讓他不得不硬撐起精神來,在皇權淪爲他袁某人的橡皮圖章之前,再做着最後的考量和斟酌。

“啓稟攝政王,人都到了。”一旁的太監從外堂跑了進來,放輕腳步,小心的低聲道。

“傳他們進來。”載灃擺擺手,清呼了一口多少有些鬱悶的空氣,擺正了身子在椅子上坐好,試圖以一副鎮定自若的神情迎接着即將到來的大臣。

“參見監國攝政王!”

重臣們從殿外進來,剛要依例行行跪拜禮,來自皇帝位座處的聲音將他們的行爲制止。

“行了,都是自家人禮就免了,看座。”

載灃衝一旁的太監吩咐道,他不耐煩的叫停了這些無意義的繁瑣禮儀,注視着面前,眼中依稀迸着匆促的光。

到場的都是皇族近貴和滿人重臣,爲首的是陸軍部尚書鐵良,度支部尚書鎮國公載澤,民政部尚書肅親王善耆,其後有農工商部大臣貝子溥倫,小恭親王溥偉,海軍籌辦大臣貝勒載洵,步兵統領貝勒毓朗,專司禁衛軍大臣貝勒載濤,以及排在最後被攝政王點名召見的軍學使良弼,儘管他們並非鐵板一塊,但在除掉袁世凱的問題上,勉強可以把他們都算作自己人。

“啓稟攝政王,這袁世凱是非殺不可!不殺他袁世凱日後再做大,誰還奈何的了他,到時候,這大清的天下究竟是姓袁還是咱們愛新覺羅?”

首先說話的是一向口無遮攔的小恭王溥偉,這位大名鼎鼎的鬼子六嫡長孫一直是皇族的死硬派,凡是涉及到滿漢權力分配的敏感問題,他的態度都無比堅定且旗幟鮮明。

溥偉的強硬如同一顆毫不妥協的巨炮彈砸在所有人的胸膛,座下開始議論紛紛,這一切載灃看在眼裡,心裡一樣不大平靜,殺?怎麼殺?什麼罪名殺?誰來殺?一系列的問題不停地在他的心裡竄來竄去,這個有些血腥的字眼忽然讓載灃想起御前會議上張之洞說的那句話,“主少國疑,攝政王不宜誅殺大臣!”

稍稍把心情平復下來,載灃深思片刻,開口說道:“恭親王有什麼話就接着講。”

這位一向桀驁不馴的小恭王早就是迫不及待,得到了載灃的許可,他接着說道:“這袁世凱練新軍,辦洋務,謀新政,樣樣都是衝着咱們皇家來的,說的是爲了大清國,在本王看來不過是沽名釣譽,這樣的人能不殺?”

溥偉頓了頓,眼神變得有些惡狠狠,目光環視一圈,最後望向了高高在上的監國攝政王,“對待這樣的人只能用非常的辦法,當年鰲拜擅權,聖祖纔不過十三歲,不還是一樣把鰲拜除掉。”溥偉的話一出,沸議聲此起彼伏,他的意思不言而喻,就是效仿康熙殺鰲拜,明的不行,就秘密處死,事後在隨便找個理由,殺袁一事自然就變得名正言順且合情合理了,到那時,一幫阿諛奉承的袁黨還不作鳥獸散,在溥偉看來這件事並沒有攝政王想的那麼複雜。

溥偉不會想到,再聽見這話的那一刻,載灃不是激動而不寒而慄,秘密殺袁等同於一場政變,而辛酉政變,戊戌政變,庚子政變...那一次不是刀光劍影,耗的是帝國的血?

“臣也贊同恭親王所言,袁賊必當誅。”載灃正思索時,座下傳來了陸軍部尚書鐵良的聲音,軍人般的中氣十足,“朝廷雖然罷了袁世凱的調兵權,可在北洋新軍中勢力猶在,長此以往北洋軍必然尾大不掉,不肅清袁世凱,這北洋軍還是他袁家軍。”爲了北洋六鎮的指揮權,鐵良和袁世凱當年可是爭得你死我活,涉及到手中實打實的權力,一向耿直的鐵良不介意趁這個機會背後添風加火。

載灃沒有表明態度,目光轉向了另一邊,“鎮國公你是怎麼意思?”

坐在第二排的鎮國公載澤站起身來,一臉堅定的說道:“回稟攝政王,殺袁世凱臣附議,這偌大個度支部裡都是他袁世凱的舊班底,不殺袁世凱,臣這度支部就是個空殼子,咱們大清的錢袋子早晚有一天成了他袁世凱自己的錢袋子。”

在這說完,載灃也跟着點了點頭,“這事兒我也有耳聞。”

“肅親王?”

載灃看向了坐在第一排的民政部尚書善耆,作爲皇族中的老-鐵-帽-子-王,他的態度不容小覷。

“人家都說,這民政部是新部,是他袁大人一手創立起來,可沒有老佛爺的恩准,這新部能建起來?他袁世凱的官能當的這麼順風順水?哎..老佛爺這次是看走眼咯..”善耆的話可謂是綿裡藏針,唉聲嘆氣的說道,在民政部尚書的任上他似乎也幹得不輕鬆。

“載濤,載洵,你們說。”最後是載灃的兩個炙手可熱的親弟弟。

“臣弟以爲袁世凱非死不可!”不拖泥帶水,兩個年輕人異口同聲的回答。

“這麼說,大家都覺得這袁世凱該殺?”

載灃仰起頭來輕輕地吸了一口氣,目光掃視了一週,最後落在了坐在末尾的良弼,自始至終,他都是一言不發,成爲大殿裡唯一的沉默羔羊。

“良弼,你也同意袁世凱該死?”

看了半天好戲的葉開總算回過神來,按照預先想好的那樣,將往常的銳利機警統統隱匿下去,隨後一臉受寵若驚的站起身來,刻意將話說的結結巴巴。

“回攝政王的話,良弼只會練兵,不懂軍國大事,王爺們面前不敢妄加評議。”

“你但說無妨,坐在這裡的都是朝廷肱骨。”載灃寬慰道,想是以爲良弼第一次參加這樣的閉門會議,在朝廷重臣面前有些怯場。

“臣都聽攝政王的...臣...”

葉開滿臉尷尬的衝四周望了望,深深地嚥了一口唾沫,順勢又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然而賣力表演的同時,敏銳的餘光始終打量着那位高高在上的監國攝政王。

葉開在心中數着秒,停頓了片刻後,終於,面前傳來了載灃的命令聲。

“行了,今天就到這,良弼暫留面奏禁衛軍茲事,其他人都散了吧。”

某一時刻,葉開都有些佩服自己在政治鋼絲上的表演天賦,從踏入這間屋子的每一分每一秒,葉開都在用一種最無辜最慈悲的目光,循循善誘地驅使着這位帝國攝政王前進的步伐,走兩步,再往前走兩步,一點點的掉進了自己甜蜜的陷阱裡,葉開用縝密的心思和嘴角的笑向世人昭示:他不是獵人,是一隻捕捉同類的狐狸。

第三百章 就是要動你的奶酪第三百四十一章 革命而不流血第三百零七章 陽謀第二百三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二百八十章 毀黨造黨第三百四十二章 快宣良卿來第二百一十六章 敲定第二百零五章 君臣遊戲第一百八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八十一章 禁衛軍擴大會議第一百六十四章 血色之夜第三百一十八章 中山談話第八十一章 禁衛軍擴大會議第四十二章 攝政王還是皇太后?第一百一十九章 反擊第七十九章 節流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波乍起第二百三十四章 上海泡沫第九十七章 敲定人選第二十五章 窮途末路的最後一咬第一百零六章 終結第九十八章 計策第一百二十六章 及時雨第三十四章 下一步第一百七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一百一十九章 反擊第三百四十一章 革命而不流血第三百三十九章 帝國將晚第二十章 立憲狂潮上的危險衝浪者第二十八章 金錢談判第一百二十三章 施壓第一百四十七章 線人第六十章 特務頭子第一百零四章 罷免第十七章 北洋水師追魂曲第四十四章 軍營議事第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六十四章 兩難的御史第二百八十章 毀黨造黨第三百一十章 從禁衛軍下手第一百八十二章 交易破產第二百六十七章 同盟國猜想?第二百零二章 從喪家犬到座上賓第二十一章 經略陸軍部第三百零六章 新軍第九鎮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寧將軍第二百八十八章 股票交易所第三百三十九章 帝國將晚第八十一章 禁衛軍擴大會議第一百八十七章 召集第一百三十一章 舊時代落幕第十四章 軍機處暗流第五十七章 最好的禮物第二百二十六章 張勳第三十七章 黑屋密談第二百一十六章 敲定第二百一十四章 宗社黨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定張勳第二百五十八章 得病第二百九十章 南洋三校第一百零八章 破天荒第三百零九章 袁世凱抵京!第三十五章 七廳一局第三百章 就是要動你的奶酪第五章 御前會議第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一百二十三章 施壓第三百三十章 英國調停第一百九十七章 誰是議長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治雛形第二百二十九章 雙喜第二百一十八章 “忠心可用”第一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濟開發區第三百三十五章 只識良公不識君第一百九十三章 此夜不消停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量對策第八章 吾妻病第七十五章 入主郵傳部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機大臣第一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二百五十四章 攤牌第二百五十五章 華人神探第二百三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十章 雲幕始開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聲槍響第四十四章 軍營議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院議事第十八章 一時情旖旎第四十八章 檢閱場上的尷尬一幕第九十四章 總督府的風聲第一百七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二百五十七章 審訊第二百九十三章 聯合審理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濟開發區第十六章 處境尷尬的候補太后第一百章 窩案第四十五章 畢業生們第一百八十三章 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