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凜冬將至

屋門敞開着,新式的西洋燈在電流的輸送下發出細微的“嘶嘶”聲音,除了庭院裡周而復始的踱步聲,夜似乎就會一直這樣安靜下去。

眼前雖然是一位雙鬢斑白的老人,但面部輪廓清晰,給人一種老而不衰的勁道感,多年來他始終保持着睡前散步的習慣,據說李鴻章生前也有這樣的習慣,然而,今天他的腳步聲明顯紊亂了許多。

袁世凱停下了腳步,回頭望向屋內,燈光明亮的廳堂並沒有讓有任何興奮的感覺,要不是他力排衆議,王固不化的京城洋務怎麼會辦的這麼順利,大清門前面的街道上去年已經安裝上了西洋路燈,洋人的報紙也是讚賞有加,不過,這些錦上添花終究是入不了那些人的眼,他們要的是他手中的權力。

內閣政務處大臣,軍機大臣,外務部尚書,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新軍練兵大臣,駐朝總督...他能讓權欲熏天的慈禧太后費勁心思籠絡,又處處小心提防,這一個個重如千斤的官銜,如同飄搖在權力場上空的旌旗,宣示着他不同常人的身份地位,不過現在看來都是些老黃曆了,因爲天該變還是變了...

詭異的政治氣氛,就如同突然降臨在北京城上空的天氣,快的讓人猝不及防。高高聳立在他對立面的這位有清一代史無前例的監國攝政王,是否會像兩百年前的多爾袞將成批成批的異見者送上斷頭臺,饒是歷經風風雨雨的袁世凱也不敢猜,而接二連三的壞消息是,這樣的趨勢是越發的明顯了。

這位權傾一時的首輔重臣從沒有像今晚這麼如坐鍼氈,恐懼的來源,真的是對權力的眷戀使然,還是如外界所說靖國能臣的鳥盡弓藏,或許連他自己也說不清。

今年的冬天似乎格外冷,剛站了一會兒,袁世凱就覺得腿有些冰涼,剛想要接着活動活動,一道急急忙忙的喊聲便從院門外傳了進來。

“大帥,出事了,出事了...”

心裡驟然一驚,兩三口氣的時間袁世凱就迅速恢復了鎮定的表情,不急不緩的衝來人笑罵道:“秉均啊,怎麼說你現在也是民政部的右侍郎,怎麼還是這慌慌張張的。”

民政部的前身是大清巡警部,這位管轄京師上千警察的袁世凱心腹趙秉鈞,說是警察頭子也不爲過。

“大帥,秉均顧不了那麼多了,今天宮裡傳信,有兩個不開眼的御史彈劾大帥,摺子都遞到了攝政王那。”

“什麼罪名?”臉色沉了下來,袁世凱警覺地問道,出於直覺,他嗅到了一絲與衆不同的味道,彈劾的摺子本身不痛不癢,以前不是沒有遇見過,但這時機似乎也太巧了,袁世凱從不相信巧合,眼中浮現的是摺子背後那雙看不見的手。

“不知道,宮裡壓的死死的。”嘆了一口氣,趙秉鈞有些無奈的說道,不確定的事才讓人最不安,是一劍封喉還是淬命毒藥,未知的事總會讓人心生一些出格的恐懼。

“大帥,壞事還不止這一件。”停頓了半天,趙秉鈞有些耐不住風寒的搓了搓手,臉上也接着出現了一抹凝重的神色,“聽咱們陸軍部的人說,載灃正讓載濤毓朗他們秘密練兵,好像練新軍。”

趙秉鈞的消息如同利刃一般,此刻袁世凱恍恍惚惚感覺渾身都是縫兒,寒風一股腦的穿透而過,從朝鮮到北洋,多年運籌帷幄養成的天然鎮靜也似乎動搖了許多...

“大帥,怎麼辦?咱們得想個法子?”

袁世凱並沒有回答,他緩緩轉過身來,看着慘淡的月光落在遠處的北海佛塔頂,凝視了好半天,嘆息沉重而孱弱。

“這北京城怕是不太平了。”

.....

從貝勒府出來,街道上已經徹底沒有人了,只剩下凜冽的寒風無孔不入,撞擊着寬大的轎子發出沉重的悶聲。

在這種情況下,載濤還是派遣了一隊的衛府親兵護送葉開回家,京城的治安可遠非洋人的使館區可比,革命黨不知從哪裡伸出的冷槍,準星可是一直指向着帝國重臣的心臟,不少的官員就這樣稀裡糊塗的倒在了槍口下,成爲那個年代殘酷政治的犧牲品。

葉開可以預料到,明天的御前會議上,將會上演一場激烈的博弈,那些被袁世凱用銀子餵飽了的袁黨,同情袁世凱的漢臣,立憲派,北洋系等等將會成爲阻撓誅殺袁世凱的最大障礙,與此相對立的,以小恭王溥偉爲首的皇族死硬派,載澤,善琦的皇族開明派,載濤,載汛這些年輕少壯派,屆時不知道正大光明牌匾下又會發生什麼樣的脣槍舌劍,可惜葉開的官職不高,參加不了這種帝國最高會議,只能在大殿外“靜候佳音”,想來無法親眼目睹,多少有些遺憾。

從另一方面上來講,葉開也沒有去的必要,留與不留,殺與不殺,說白點,葉開一點不在乎,

不留,自然會有人來填補這突然出現的巨大權力真空,留下,兩大集團之間的派系將會更均勢,客觀上給了葉開施展權力藝術的空間,這兩種結果他都能接受,但有一點葉開始終頭腦清晰,永遠要記住自己想要什麼,被人當槍使的蠢事沒有人想犯,但又不是沒有人犯過,利益裝不到口袋裡前,一切將毫無意義。

把袁世凱問題暫時放在一邊,葉開徹底放鬆下來,心滿意足的靠在轎子的軟墊上,今天的收穫不可不謂頗豐,正如做生意需要本金,皇家禁衛軍將成爲他日後最大的依靠,葉開還需要用它掙出人生的第一桶金,有它才能好好的往上爬。

對於權力,葉開始終把他當成一門藝術,說一句玩笑的話,意志薄弱的人,說不定看一眼就會吐。

現如今,無論從資歷,出身,官任,甚至連最起碼的年齡,葉開都不具備成爲政治恆星的資格,他需要儘可能結交一些政治盟友,對此他已經物色好一個人選,並且他自認爲他的條件足夠誘人。

當然,風險一定會有,但自從做出了選擇之後哪一天不是如履薄冰,風險孕育着數不清的矛盾,有矛盾纔會有機會,就像蒼蠅從來不叮沒縫的蛋,葉開一直將之奉爲圭臬。

輕輕地舒了一口氣,葉開定了定神,用手掀開簾子向外望了望,黑夜下的四九城是那麼的安詳宜人,讓人感受不到一點點大廈將傾前夕的緊張感,正如暴風臨近之前的寧靜夜,需要的不是獠牙與利齒,而是提早預謀的決心已經與之相匹配的速度。

倒袁,練兵,不過巨浪底下的一束束還算看的過去的浪花,真正的危險,是那些看不見的。是在帝國死亡發條上擰一把勁,還是小心翼翼的鬆一鬆螺鈕,葉開已經開始編制他的羅網。

“大人,府上到...”衛兵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聽見一道心急如焚的哭喊聲響徹,“老爺!老爺!你可算回來了...”

葉開覺得不對勁,急急忙忙的從轎子裡出來,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丫鬟,厲聲說道:“怎麼回事?慢慢說!”

“夫人..夫人的病又犯了,這會兒大夫正瞧着呢,怕是要要...”

從玩弄心計的陰謀家恢復到普通男人,只需要一句話的時間,葉開頓時產生一種深深的無力感,蘭孃的病吊了大半年了一直不見好,前朝政局風雲突變,這時候,還有什麼比後院失火更讓人擾心?

第二百五十五章 華人神探第三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交待第四章 聰明的女人是一柄溫柔劍第一百零一章 慶那公司第九章 不請自來的間諜男爵第二百六十四章 臨陣革職第一百四十章 載灃的困境第七十一章 五大臣第三十章 鐵良時代的終結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達天聽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聲槍響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權第二十五章 窮途末路的最後一咬第二百六十三章 內閣會議第十三章 中國版的最高參謀部第二百七十七章 彌天大謊第五十一章 大陰謀家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會胡漢民第五十二章 俄國人的動態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試教育改革第四章 聰明的女人是一柄溫柔劍第一百三十三章 被坑的奕-劻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聲槍響第三百一十六章 良帥“病危”第二百九十九章 以新政之名第六十八章 好戲得這樣唱第二百五十一章 奕-劻之怒第八十六章 突發情況第三十七章 黑屋密談第九十八章 計策第一百二十章 金融救國第二十八章 金錢談判第二百四十三章 銀商聯合會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定張勳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廢南北洋大臣第三百四十五章 榮耀屬於中國(大結局+大事記)第三百二十三章 忠臣與反賊第二十七章 馬不停蹄第一百二十章 金融救國第一百六十章 籌建武備廳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邊靖寇大將軍第三百零一章 變通旗籍第一百九十七章 誰是議長第一百六十八章 奕-劻的野望第三百四十一章 革命而不流血第三百三十九 驚天大案第一百五十九章 雷霆手腕第五十章 爭論第三百二十二章 成王敗寇第二百四十六章 答記者對第六十九章 持續發酵第二百七十七章 彌天大謊第六十二章 暴雨夜第一百七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七十八章 商議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聲槍響第七十三章 水晶狐狸第七十二章 比罷免更重要的事第四十一章 大太監的心思第三百二十章 突如其來第三百零一章 變通旗籍第九十一章 榮譽加身第二百二十章 汪先生第七十章 致命一擊第一百五十六章 拔刺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十七章 北洋水師追魂曲第二百四十章 就是要鬧大第二百四十二章 敲打第二百一十八章 “忠心可用”第四十一章 大太監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謀陽策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攬第二百九十五章 破土動工第二百七十一章 兩樁交易第十一章 鷹犬與馬鞍第一百四十八章 憲政編修館第一百九十四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一百八十八章 艱難抉擇第二百七十三章 逼迫與妥協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開院在即第二百八十八章 股票交易所第一百四十六章 偷閒第一百六十七章 開院在即第一百四十七章 線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快宣良卿來第一百零五章 爛攤子第二百零九章 袁項城可保王爺第二百七十四章 金融武器第二章 皇家禁衛軍第七十二章 比罷免更重要的事第二百一十八章 “忠心可用”第一百六十三章 屠戶本色第一百零九章 新聞發佈會第九十四章 總督府的風聲第一百六十八章 奕-劻的野望第二十章 立憲狂潮上的危險衝浪者第一百三十二章 亡國刺客第一百四十章 載灃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