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攬子計劃

在葉開的籌劃中,黃浦江東岸的大批閒置土地將會成爲浦東新區的所在地,集工業,商業,金融,居住,休閒於一體,打造成一個全新的多功能城市,當然,和後世那個巨無霸相比,現在規劃還是保守了很多,面積大概只有三分之一不倒。

不過,即便是這樣,也在最大程度上給了葉開一次大膽試驗的機會,作爲穿越者,葉開最大的優勢就是理念層次,所以在建設浦東新區時,必然會全盤移植後世的先進經驗。

最重要的就是功能分區。

按他的構想,浦東新區至少有四部分組成,工業區,商業金融區,休閒娛樂區,以及舒適的居住區。

只有分區合理,才能保證整個城市的運行通暢,所以不能馬虎,這關乎日後幾十年的發展。

當然,建設一個新城市涉及到了極複雜的管理規劃學,靠葉開一個人是遠遠不夠的,放眼中國,也沒幾個人懂這行,所以,想來想去,最穩妥辦法是聘請洋人,畢竟,在這一方面人家已經提前走了近百年,考慮到這塊地區日後要建百層的摩天大樓,葉開最後選擇了美國人,由紐約工業設計局的設計師操刀整個城市規劃,排水系統則由德國人負責,在這方面人家一向是有口皆碑。

爲此,葉開打算成立了一個總體規劃局,由中美德三國共同組建,這樣也有利於中國人邊拿邊學,方便以後的獨立自主。

說一千,道一萬,要想完成這個龐大的工程,都離不開一個字,錢!

無論是前期設計,還是後期施工,都是一個燒錢的活兒,就按張謇的話來說,沒一千萬兩打底根本拿不下來。

“看來,良督是想幹一番大事業。”張謇撫着鬍鬚道:“錢的事,想必良公心中已經有數了。”

“按謇公的說法,一千萬兩確實是一筆鉅款,我即便是兩江總督,坐擁東南富庶之地,短時間內也拿不出來啊,所以,建設計劃,我打算分爲三期完成,第一期工程,主要以工業園區爲主,在加上一些基礎工程,我私下算了算,大概需要四百萬兩。”

“四百萬兩?同樣不少啊。”張謇道。

“是不少,眼下財政吃緊,上海的府庫又沒有閒銀,這筆款子的確不好辦。”

葉開緩緩說道,張謇是江南諮議局議長,自然對財政狀況知根知底。

“所以良督的對策是?”

葉開臉上添上一抹心知肚明的笑容。

“發行公債,數額兩百萬兩。”

發行公債在清末不是什麼稀罕事,但是上海剛剛經歷了股票風潮,正是人心惶惶的時候,老百姓好不容易揣在口袋裡的錢,可不願意在買什麼債券了。

“股票風波初停,不好辦。”

“那也要辦,謇公,總不能因噎廢食吧。”葉開道,股票,債券,儲蓄,這些東西總有一天要辦,既然如此,晚辦不如早辦。

張謇皺了皺眉,不看好。

“謇公的擔憂,本督清楚,這次不是以官府的名義籌集公債,而是銀商聯合會,聯合會擁有貨幣發行權,還有鑄幣權,回收權等等,實力不容小覷,眼下聯合會正在發授新銀幣,白花花的銀子從他們那裡出來,老百姓見了自然買賬,信譽要高得多。”

葉開極力說服張謇,聯合會的招牌一定要打響,這是一次好機會,同時,也爲他們帶來第一筆不小的業務。

“良督要試一試?”

葉開點點頭,“謇公可願駐我一臂之力?”

張謇默認。

說了半天,錢的事情終於解決了,接下來就是人的問題了。

“浦東新區設立後,不按照現有官制設立管事機構,畢竟新區比其他地方要特殊的多,我打算仿照英美租界的工部局,法租界的公董局,設立一個最高董事局,由政府委派一位總董負責常務事務,董事局還有董事若干,除了官府委派外,一部分可以由新區的百姓自由推戴,局下面設立各辦事處,總之,比照着英法的例子,機構要精簡一些。”

葉開這麼做,是爲了避免新區管理部門,沾染清廷的官僚習氣,算是一個小小的嘗試吧。

“這個董事長,我打算讓謇公來當。”葉開鄭重其事的說道。

“老朽?良督高看了,老朽垂垂老矣,不堪大用。”張謇搖了搖頭,算是婉拒。

“謇公不願意麼?”

“良督恕罪,老朽手頭雜事頗多,實在脫不開身,南通的一片產業,還有諮議局的事務,有負良督的重託了。”

“也是”葉開想了想,沒有字繼續追問下去,張謇身兼多職,讓他拋下手頭一切活兒,道荒蕪之地來開墾,的確難爲他了。

“良督,這個總董的位置,有人比張謇更合適。”張謇忽然道。

“謇公請說?”

“上海總商會協理,浙人朱佩珍,商會中,他產業最大,年歲最高,通曉金融,實業,有他來做這個總董,良督的大業就成功了一半。”張謇緩緩說道。

“朱佩珍?”葉開對此人有些陌生。

“朱葆三年逾花甲,德高望重,是滬上當之無愧的商業領袖。”謇公接着道。

“好,既然是謇公極力推薦的,想想應該錯不了,不過,此人能來嗎?”對於這樣的實業家,請得動請不動,葉開心裡打鼓。

“這事好辦,我和葆三兄相識甚久,商場上聯繫頗多,等回去之後,我就代良公親自登門拜訪一次,或許能賣我一個面子,出山做這個新區的總董。”

“太好了,那..有勞謇公了。”葉開鄭重的拜謝,搞建設這種事,最缺的就是專業人才。

“良督客氣。”張謇笑笑。

錢和人的問題都解決了,接下來就剩下一件事,吸引商家投資辦廠。

相比與前兩個問題,以葉開的眼光來看,這是最簡單不過的事了,就兩個字。

政策!

第二十六章 帝國如斯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定張勳第三十七章 黑屋密談第八十二章 隱藏任務第三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交待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吧!交易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波乍起第二百九十章 南洋三校第二百五十八章 得病第七十章 致命一擊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峙第一百六十八章 奕-劻的野望第十四章 軍機處暗流第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一百三十三章 被坑的奕-劻第二百一十九章 南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對峙第一百六十章 籌建武備廳第一百二十章 金融救國第四十二章 攝政王還是皇太后?第三百二十章 突如其來第三十九章 千里之外的博弈第三百一十三章 貴胄學堂第二百二十七章 江寧不寧靜第二百五十五章 華人神探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貨幣制度第一百零一章 慶那公司第一百七十七章 憤怒的載灃第二百五十五章 華人神探第三百零二章 脅迫第二百零九章 袁項城可保王爺第一百五十六章 拔刺第三百四十二章 快宣良卿來第三百四十一章 革命而不流血第一百九十章 這是命令第九十三章 內在麻煩第七十七章 視察第一百五十六章 拔刺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策?第六十二章 暴雨夜第八十章 可疑,可憐,可敬。第一百二十九章 最後的救贖第三十二章 失意的紅頂商人第七十八章 商議第九十一章 榮譽加身第二百九十八章 敕治兩江第三百零六章 新軍第九鎮第三十三章 兩個生意人第二百五十章 救濟銀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吧!交易第七十三章 水晶狐狸第二百五十七章 審訊第一百八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零六章 終結第三百二十四章 歷史由我來書寫第二百九十三章 聯合審理第七十五章 入主郵傳部第一百二十章 金融救國第三十四章 下一步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謀陽策第一百八十九章 應對第四十二章 攝政王還是皇太后?第一百一十章 第四鎮第一百八十章 要做就做賊劉邦第五十一章 大陰謀家第二百三十七章 困局與解法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波乍起第七十七章 視察第一百零九章 新聞發佈會第三百二十一章 劇變之夜第三十六章 常系盔帶者勝第二百二十七章 江寧不寧靜第九章 不請自來的間諜男爵第一百四十八章 憲政編修館第七十七章 視察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聲槍響第五十七章 最好的禮物第一百五十二章 赦免康梁第一百八十章 要做就做賊劉邦第九十七章 敲定人選第二百一十八章 “忠心可用”第三十五章 七廳一局第六十九章 持續發酵第三百四十四章 清帝退位,憲國肇始。第三百二十三章 忠臣與反賊第九十六章 權力之道第二十八章 金錢談判第三百三十三章 敵人隨時可以變成朋友第五十章 爭論第二百九十章 南洋三校第二百二十二章 同盟會內部第一百六十章 籌建武備廳第九十一章 榮譽加身第一百七十七章 憤怒的載灃第一百零八章 破天荒第二百八十八章 股票交易所第九十八章 計策第七十章 致命一擊第六十一章 絕密情報第二百五十九章 英法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