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目標,上海!

“張知府?”看張養德一言不發,額頭上開始冒出了零星汗漬,葉開又道了一聲:“張知府身子有恙?”

“哦,哦,卑職沒事,卑職沒事。”

聽見上峰的叫聲,張養德隨即反應過來,喘着氣說道:“大人剛纔說科學補習所,這個下官倒聽說過,幾年前,此逆黨在武昌城內興風作浪,弄得民不聊生,香帥在的時候,曾經派人圍剿過,逮捕了幾十個革命黨逆飯,皆以正法,所以這科學補習所應該..都覆滅了吧?”

張養德總算把話說了個囫圇,但明顯心虛了許多,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臉僵在那裡甚是難看,也不知道這個回答是否讓上峰信服,每當他看見上峰的眼神時,他不由得渾身戰慄,對張養德來說,葉開這種層面的人是他永遠觸摸不到的,同時,他也非常清楚,革命黨三個字,是怎麼也不能深提的禁臠。

張養德嚥了一口唾沫,就看總督大人怎麼以爲了。

“這樣啊,那本督就放心了,本督對香帥一向敬仰的很,他是大清的忠臣,對朝廷一直忠心耿耿,況且武漢三鎮是他的治下,香帥他老人家經營多年,想必那些革命黨也該望聲而逃了吧?”葉開擺出一副既不相信,也沒有不相信的態度,模棱兩可的說道。

“是是是”張養德如蒙大赦,急忙喊道。

“不過,香帥故去,如今是瑞澄瑞大人坐鎮兩湖,不知他對革命黨是何態度啊?”葉開繼續問,張養德深感不安,再這麼問下去,怕真要抖摟出點東西。

“瑞大人告誡我等,要一如既往的彈壓,革命黨妖言惑衆,自然要清理乾淨。”張養德也只能這麼回答,說話時腦袋微微低下,腳步也不由得默默放慢了步伐。

“那就好,那就好。”瞧了一眼張養德的模樣,葉開截然而止,不再深問下去,“正所謂上行下效,才能治理有方,張知府,你身爲父母官,肩頭的擔子重啊。”

葉開撫了撫張養德的肩膀,卻讓後者感覺猶如千斤一般,分量極重,當下,腦門上的汗便蹭蹭往下流。

“良公的話,卑職謹記在心。”

張養德低頭致謝,再擡頭時,葉開已匆匆走遠。

.....

“嗚....”

高亢的汽笛聲響徹江面,幾十條渡輪順江而下,黑煙滾滾,在高壓鍋爐的帶動下,艦首發出轟隆隆的劈浪聲,場面頗爲壯觀。

“汪先生,對武漢三鎮有什麼看法?”

葉開和汪兆銘二人站在船頭,輪船已經開出一個多小時了,始發地漢口碼頭已經化作了黑點,遠遠望去,看不大見。

葉開所問,汪兆銘心知肚明,自然是對此地革命形勢的看法,下意識地遠眺了一眼,不由得搖了搖頭。

“武漢首義的可能性幾乎爲零,雖說南方諸省革命黨遍佈,但這些革命黨一無革命綱領,二無嚴密組織,比之同盟會相差太遠,孫總理也不看好清廷腹地會爆發起義,若真要說哪裡革命的機率大,非兩廣之地莫屬。”

汪兆銘認真的說道,做爲忠誠的同盟會黨人,他對革命導師的判斷深信不疑,事實上,由於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鎮南關起義的一再失敗,當時的革命形勢一片黯淡,在起義經費極度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孫文走投無路,不得不到美國請求援助,卻碰了一鼻子灰,而在他的身後,原本處於領導核心的同盟會也幾乎處於四分五裂的邊緣。

“這麼說你的孫先生也不認爲這裡會爆發革命?”望着寬闊的江面,葉開隨意問道。

“是的”汪兆銘並不否認,他有他的理由,“張之洞在武漢三鎮紮根十幾年,他身爲漢人,卻是清廷奴僕,當任期間,大肆捕殺革命黨人,他苦心經營的湖北新軍,哪一人不是沾滿鮮血的劊子手。”

說完,汪兆銘轉過身來,道:“良公不這樣認爲麼?”

對此,葉開只是笑笑,湖北新軍是支什麼隊伍,還用的多說嗎?到1911年前後,私下加入革命黨的士兵,多達千人,同情者和支持者的人數,還有翻上幾番。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的火星誰知道會在哪裡點燃呢,也許在兩廣,也許就在本地,也許在本督的治下也不一定。”

對於葉開的話,汪兆銘只當做了戲談來聽,革命有非兒戲,只能是火炬引燃,怎麼可能是一絲半點的火星呢,他雖然不同意,但也不想去反駁,不管怎麼說,眼前的這位清廷大員也算是革命的傾向者之一。

“我還是覺得要按孫先生的路線走。”汪兆銘執拗的說道,“武漢地界的革命黨不成氣候,難堪大任,就算策反了軍隊,部分官吏,怕也會重蹈黃花崗的覆轍。”

“好罷,好罷,等我和你的孫先生會晤之後,汪先生再發表意見不遲。”葉開淡笑一聲,別過頭去,不在和這個革命小將爭辯,他還有更爲要緊的事情思考。

江面上的風獵獵作響,吹得人發冷,汪兆銘告辭返回了船艙裡,葉開獨自留在那裡。

在這條大江的盡頭,一場狂風暴雨式的危機已經拉開序幕,現在是六月中旬,導火索在一點一點的燃盡,葉開的眉頭有些緊鎖。

“老爺,這裡風大,多加些衣服。”

溫柔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不知不覺,身上已經多了一層袍子,葉開沒有說話,輕輕轉身,將韓春兒抱在了懷裡,兩個人徜徉在風中。

機靈的韓春兒知道,老爺在思索些什麼,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打擾,心甘情願的偎依在葉開懷裡,感受後者的心跳。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葉開的目光很遠很遠,因爲一場沒有的戰爭已經打響,目標,上海!

(更新速率真是弱渣,慢起來我自己都怕。)

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置第一百零六章 終結第二百三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一百五十二章 赦免康梁第二百七十六章 樑良密話第一百六十三章 屠戶本色第六十五章 再會盛宣懷第二百七十六章 樑良密話第一百五十四章 拉鋸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九十三章 聯合審理第四十七章 周密安排第十八章 一時情旖旎第一百零八章 破天荒第十章 雲幕始開第二百四十二章 敲打第三百二十四章 歷史由我來書寫第十章 雲幕始開第一百三十六章 紳天下第九十五章 加官進爵第二百零六章 興國方略第八十章 可疑,可憐,可敬。第六十七章 欽差大臣第二百二十六章 張勳第三章 凜冬將至第十六章 處境尷尬的候補太后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破口(求首訂!)第二百六十七章 同盟國猜想?第三百零七章 陽謀第一百八十九章 應對第一百五十五章 招攬與行動第三百二十四章 歷史由我來書寫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上海泡沫第四十六章 局座第三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交待第二百四十二章 敲打第一百四十六章 偷閒第二百三十五章 救市?第七十章 致命一擊第二十五章 窮途末路的最後一咬第六十四章 兩難的御史第二十六章 帝國如斯第一百三十章 盛世危言第一百七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一百六十四章 血色之夜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院議事第八十七章 白熱化第三百一十三章 貴胄學堂第一百八十章 要做就做賊劉邦第一百四十六章 偷閒第二十五章 窮途末路的最後一咬第三百零八章 袁氏梟雄第二百九十九章 以新政之名第四十三章 雙色人生第四十八章 檢閱場上的尷尬一幕第七十二章 比罷免更重要的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巴掌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謀陽策第二十八章 金錢談判第一百章 窩案第一章 套上死亡發條的帝國第一百九十三章 此夜不消停第二百六十五章 全國響應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清洗與大洗牌第一百七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對話第二百七十四章 金融武器第一百六十八章 奕-劻的野望第九十章 授勳大會第一百一十八章 獅子大張口(求收藏啊)第十二章 卸妝時刻第二百九十章 南洋三校第二十三章 鐵王爺的怒吼第二百六十八章 招商引資第二百一十六章 敲定第三十一章 陰謀樹下的並蒂花第一百三十六章 紳天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組建軍部第九十六章 權力之道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攬第二百四十八章 商屠第二百二十三章 武漢三鎮第三百零五章 總督治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革命風潮第三百二十一章 劇變之夜第二百零三章 未來之黨魁第二百五十四章 攤牌第三百零七章 陽謀第三百零一章 變通旗籍第三百二十二章 成王敗寇第二十六章 帝國如斯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定張勳第二百五十四章 攤牌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定張勳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反擊第八十八章 落幕第八十四章 戰爭真諦第二百八十五章 視察江南製造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