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張勳

馬蹄聲“噠噠”作響,隔着老遠就能聽見,隨從衙役頓時皺起了眉頭,望着前方二人,心中響起陣陣叱罵。

何人膽敢在江寧內城赤馬揚鞭,不知此處爲將軍府衙門,當真不要命了?

隨從們剛想要喊出口,卻見到自家大人突然笑了。

“不用慌亂,哈哈,是張提督來了。”

聞言,隨從們頓時啞了火,不再多說,朝自家大人所顧的方向望去,果然見爲首的人把馬停在了面前,也不下跪行禮,下了馬就大笑,“福大人近來可好,老張可有段日子沒見將軍了。”

來人一張口便盡顯草莽習氣,圓臉寬眉,身形微胖,身着江南地區特有的西式軍服,一把駁殼槍**裸地別在腰間,也不忌諱,想想也是戎馬多年的職業習慣。

“盼了半天,少軒總算到了,老兄高興地很。”

福順哈哈大笑,此人便是時任江南提督的張勳,字少軒,彼此之間早就相熟甚舊,將軍掌管八旗兵,提督掌管綠營軍隊,皆爲從一品大員,或句話說,這兩個人就是江南四省軍界的兩把刀。

說話間,後一人也到了,卻是畢恭畢敬的下馬行禮,“卑職王有宏見過福順福將軍。”

“王守備的名聲,本官也早就聽說過。”福順撇了撇張勳,隨即笑道,“聽說少軒的長江巡防營,個個都是驍勇之輩,如今一見果然不同凡響,瞅瞅,就連屁股底下騎得馬,也都是膘肥體壯。”

福順說這話有三分酸意在裡面,他好歹也是個江寧將軍,堂堂從一品大員,手底下卻只有一千多人八旗兵,老弱病殘佔了半數,剩下的基本都是大煙鬼,靠他們能成什麼事,壯壯聲勢恐怕都嫌丟人。

“大人過獎了。”王有宏訕訕起身。

“福大人,聽消息說良弼到了?”張勳說道,他也是聽了消息,趕忙從城外的大營趕來,特地向福順確認一二。

“嗯,張總督被劾免,上頭特地派來了接替,下午就到。”福順點頭確認,接着又說,“不知道少軒聽說了沒,這個良弼來頭不小。”

“噯,咱是個粗人,只懂得效忠皇上,什麼大臣啊,軍機啊,那不都是輪流換嗎,老張一概不認識,不過,良弼這名字嘛,我倒老在報紙上瞅見。”張勳直來直往,說話不帶轉彎,“福大人給咱說道說道,這個良弼是那個廟裡的土地神?”

福順也是被張勳弄得沒脾氣,也清楚張勳這個人是個標準武夫,從大頭兵一路當上一品大員,肚子裡倒不出什麼墨汁來,只得耐下心來解釋,“此人原是禁衛軍的練兵大臣,載灃跟前的紅人,聽說還在天津平過亂,頗有威望,前段日子,京城裡鬧得沸沸揚揚的資政院風波,跟這個人有莫大的關係...”

“載灃?載灃不是被奪了權麼,那這個良弼還不跟着一塊倒黴?”別的不知道,現在大清國誰說了算,這點張勳總知道。

“怪就怪在這,少軒你想,此人後臺盡失,卻沒人敢清算,資歷不高,卻仍屹立不倒,聽說這內閣裡面,好多人都爲其馬首是瞻,跟資政院裡的那幫刁蠻議員也交情頗廣,嘿,你說奇怪不奇怪?”

福順這麼一說,張勳也頓有所悟,想想也是,怪不得幾天前,慶-親-王奕-劻密電提督府,讓他看在袁督軍的份上,密切監視此人在江南的一舉一動,特別是軍隊,萬不可讓其控制軍隊,最好能把把的諸多實權架空,讓他當一個空殼總督。

“聽你這麼說,這個良弼還真有點神啊,還不知道咱這個小廟容得下容不下這尊大菩薩?”張勳性格粗獷,聽了福順的話不由哈哈大笑,“福大人,走,咱們去瞧瞧去,看看這尊菩薩究竟長什麼模樣?”說着便騎上了馬。

“起駕”

福順擺了擺手,示意隨從緊跟着張勳,一行人向外城的兩江總督署走去。

....

兩江總督署,位在江寧外城以南,太平天國定都南京的時候,曾在此地大興土木,修建了院門九進的天王府,長毛兵敗後,這座照搬皇宮規制的府邸,便改造成了官府衙門,有多套政府機構班子在這裡駐紮辦公,其中分量最重的無疑是兩江總督署。

府衙大門,富麗堂皇,寬大敞亮,門口處,兩尊大石獅作嘯天狀,甚至威武。

張勳,福順到的時候,門口已經擠了一大堆官員,見到他二人的依仗,衆人紛紛示意行禮。

張勳下馬,福順下轎,相互寒暄後,與衆人並列站在一起,這裡面有江寧織造,臬司,道臺,和本地的父母官,福順在江寧爲官多年,這些人大多熟識。

“將軍,這個人也來了。”人羣中有人對福順說道,然後幾道目光齊刷刷扭向了一邊,似乎是提醒上司,又似乎是對“那人”的天然排斥。

福順,張勳跟着扭頭,眼睛卻好似被刺紮了一樣,臉色驟變,眼神陰鷲。

張勳,福順和一幫官員站在一邊,以那人爲首的幾人單獨站在另一側,兩部分人的裝束也涇渭分明,一邊舊式軍裝或制式官袍,而另一邊卻是標準的仿德式軍裝,馬褲,皮靴,以及帽檐上的團龍徽,都分外引人注意,這些醒目的裝扮,無一不彰顯着他們特殊的身份。

新軍!

兩撥人相隔幾米遠,卻好似陌生人,彼此之間透出的敵意,但凡在場,是個人都能看出來。

“我大清的總督來了,諸位迎接,合情合理,但此人倒恬不知恥的來了,也不知道,他效忠的是哪一國,哪一君?”

福順冷冷說道,譏諷之意,溢於言表。

第九十二章 這是你應得的第二百三十五章 救市?第三百零二章 脅迫第三百四十五章 榮耀屬於中國(大結局+大事記)第十六章 處境尷尬的候補太后第五十七章 最好的禮物第七十二章 比罷免更重要的事第一百三十章 盛世危言第二百一十一章 討要官職第一百六十八章 奕-劻的野望第一百二十三章 施壓第三百零七章 陽謀第十九章 度支部裡的憤怨第一百九十七章 誰是議長第一百五十章 英國“媽”還是日本“爹”第一百九十八章 枷鎖第二百章 皇族內閣第二百九十七章 江寧“上任”第二百二十三章 武漢三鎮第八十六章 突發情況第二百四十四章第八十六章 突發情況第五十四章 延遲炸彈第九十六章 權力之道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平浪靜”第三十四章 下一步第二百二十六章 張勳第六十八章 好戲得這樣唱第二章 皇家禁衛軍第三百二十八章 稱帝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達天聽第二百零三章 未來之黨魁第一百六十三章 屠戶本色第二百三十章 華界和租界第六十四章 兩難的御史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軌下的老鼠第一百三十一章 舊時代落幕第二百七十章 聯盟外交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攬子計劃第三百一十六章 良帥“病危”第九十八章 計策第二百九十章 南洋三校第二百七十七章 彌天大謊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俄密約第二十一章 經略陸軍部第九十八章 計策第二十三章 鐵王爺的怒吼第四十九章 遠眺喀爾喀第六十七章 欽差大臣第三百零六章 新軍第九鎮第七十八章 商議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動態第二百三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一百零七章 大棒加蘿蔔第一百七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二百六十章 事情擴大化第三百三十章 英國調停第三十五章 七廳一局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吧!交易第一百七十一章 搶班奪權第二百二十九章 雙喜第一百零六章 終結第一百八十章 要做就做賊劉邦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虞洽卿第三百三十五章 只識良公不識君第二百七十七章 彌天大謊第一百七十七章 憤怒的載灃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機大臣第二百九十九章 以新政之名第四十六章 局座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巴掌第三百一十章 從禁衛軍下手第五十一章 大陰謀家第二百六十四章 臨陣革職第二百六十八章 招商引資第三百零三章 葉開式辦案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治雛形第一百九十八章 枷鎖第一百三十三章 被坑的奕-劻第五十章 爭論第二百七十六章 樑良密話第二百九十二章 辦學方針第二十一章 經略陸軍部第四十八章 檢閱場上的尷尬一幕第三百三十六章 組建軍部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會胡漢民第二十二章 改組軍諮處第一百七十二章 否定否定否定第二百九十七章 江寧“上任”第一百四十六章 偷閒第二百三十五章 救市?第一百六十三章 屠戶本色第一百二十三章 施壓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邊靖寇大將軍第三百二十三章 忠臣與反賊第九十五章 加官進爵第七十三章 水晶狐狸第一百一十一章 辯解第二章 皇家禁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