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未來之黨魁

葉開爲梁啓超準備的歡迎宴會是盛大的,邀請了京城各界名流,來人多半是有立憲主張的,早對這次接風宴會期待十足,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爲了造勢。

維新派可謂是立憲派的鼻祖,如今帝國上下,立憲已然大行其道,所以但凡跟立憲派沾點邊兒的,無不把梁啓超等奉之爲師,所以他的到來,自然引起了場內一陣陣歡騰。

當年的頭號通緝犯,亡命天涯,如今所到之處,夾道歡迎,這才十來年的光景,卻是天翻地覆般的變化。

“多謝各位的好意,啓超不勝感激!”

梁啓超衝場內人拱手作揖,大聲致謝,他感受到的一股濃厚的崇敬之情,說實話,這種受歡迎程度,連他自己都有些意外。

“皙子,那位良賚臣....”梁啓超小聲問道,卻又怕楊度聽不見。

“今天的人實在太多,哈哈,卓如,這邊兒請,良公已經等候多時了。”楊度笑道,走前面爲他開路,葉開已經在主桌上恭候多時了。

“久仰任公大名,如今方見,真是三生有幸!”

眼前的人與他印象中的相差無幾,葉開站起身來,拱手說道,這話真真確確發自肺腑,多少歷史人物,葉開大多隻是在歷史書上瞧個臉譜,說句實話,感觸不深,但他對梁啓超卻是崇敬有加,一門三院士,九子皆龍鳳,能把子女教育好,足以說明他的高材。

“卓如,這位就是你急着要見的良弼良賚臣。”楊度笑着解釋道,葉開微笑以對。

“哈哈,在良公面前,啓超可不敢自稱爲公,良公如果不介意,叫愚下卓如的字號即可。梁啓超笑着還禮道。

“好,好。”葉開也不推辭,伸手說道:“卓如是客人,請坐主席。”

“良公也請!”

葉開和梁啓超等坐下後,全場人也跟着坐下,這張桌子上可有不少老面孔,除了孫洪伊外,還有不少聲名赫赫的立憲派人,湯化龍,未來的民國衆議院議長,教育總長,內務總長,後來與梁啓超合建進步黨,角逐民初國會大選。林長民,林覺民之兄,林徽因之父,後來任民國參議院秘書長,也是民初共和黨黨魁,和梁啓超私交甚密。譚延闓,湖南諮議局議長,未來的民國陸軍上將,陸軍大元帥,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在南方立憲派中聲望極大,鄒樹生.....

總之,能出席這次宴會,無一例外都是立憲派的大亨,而且不少人和梁啓超早就來往,彼此之間屬於政治同盟的關係。

他們這些人聚在一起,除了你來我往的祝賀,討論最多的自然就是國事,而“皇族內閣”首當其中。

“奕-劻倒行逆施,他弄出來的皇族內閣,完全把國家當成自己的私產了,真沒想到此人竟然是這幅面孔。”酒席上,孫洪伊哀聲怨道,擡頭看了看桌子上的人,大多也抱有相同的看法。

“伯蘭說的是啊,立憲的招牌都被奕-劻搞臭了,如今大失所望,人心向背,這不是明擺着把人心趕到孫文那裡去嗎?”湯化龍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接着道:“經此一遭,我真不敢在父老鄉親面前,再談立憲之事了。”

“卓如什麼看法?”葉開忽然問。

這件事梁啓超當然有所耳聞,而且也是他多日來的心結。

“奕-劻是****,錯在他一人,而不在立憲本身,如果能罷去奕-劻,另擇一開明之人組閣,我想立憲大業多半能成功。”梁啓超道。

“開明之人?恐怕難找啊,現在朝政都被皇族親貴把控,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會放棄手中的權力,我看此事難成,就算奕-劻到來,後來人也未見得能得償所願。”林長民說道。

“實不相瞞,在海外啓超也是苦思良久,想來想去,覺得只有一個方法,這次啓超回來,就是爲了踐行這件事。”

“什麼法子?”

“組黨!”

梁啓超早就想好了,口若懸河說道:“我觀摩總結西洋憲政,發現各國皆有政黨,國事由政黨總攬,首相總統由政黨選任,然後簡述各黨主義,公開競爭,最後由人民擇之,此爲政黨救國之精義,中國只有變官僚政治爲政黨政治,才能圖存救亡,這立憲才能真正成功。”

梁啓超滔滔不絕的講道,在天津他就到處宣揚政黨救國論,響應卻是平平,這次他到北京來,爲了就是這件事,不過,他這麼一說,衆人卻是低頭蹙眉,在清末,黨派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了,各地的公會,政治社團也不少,諸如帝國實進會,預備立憲公會,辛亥俱樂部,這樣的政治團體多如牛毛,地方黨派更是數量驚人,少說也有幾千家。

場面遇冷,葉開卻開口了,“看來卓如心裡已有主意了,我倒大感興趣。”

梁啓超心頭一熱,接着道:“此黨非彼黨,過去的黨派都是小黨,散黨,既無主義,也無綱領,黨紀不嚴,人員鬆散,而這次啓超提倡的黨,是大黨,是嚴黨,新黨成立後,要在京師設立總部,在各省設立分部,在府縣設立支部,最後成爲包攬全國的超大黨派,按我的打算,第一步先成立憲友會,等人數齊備了,在籌劃新黨的事宜。”

“諸位覺得怎麼樣?”梁啓超問。

“卓如說的有理有據,條陳分明,良某覺得倒可行。”

“卓如這麼說,倒說出了問題的關鍵,可以試試。”

“同意.....”

葉開帶頭,不少人也都跟着點頭同意,如果真要是應梁啓超所言,倒是一個另闢蹊徑的好法子。

“此黨能否成立,還需要大家的鼎力支持。”梁啓超拱手示意,突然站起來,深深鞠了一躬。

“卓如快坐,我們既然是同志,就一定會鼎力相助。”

“如果此黨能成爲聲張立憲之陣地,我們願意加入,爲新黨奔走呼聲。”

“良公怎麼看?”梁啓超忽然轉向了葉開。

“對於卓如的想法,我一百個支持,而且我覺得這新黨一定要卓如來當黨魁,在場面上也不輸孫文那革命黨。”

葉開表明完自己的想法,最後發問,“對了,卓如,不知這新黨打算叫什麼名字?

梁啓超想了想,道:“暫定爲帝國統一黨。”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上海道臺第七十七章 視察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殺第二百一十七章 晉見隆裕第三十五章 七廳一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進擊!撕碎獅子旗第一百一十三章 你敢抗命嗎?第二百六十一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五十五章 招攬與行動第二百七十九章 胡漢民第二百二十一章 合作第五十四章 延遲炸彈第二百二十三章 武漢三鎮第二十八章 金錢談判第四十二章 攝政王還是皇太后?第三百一十章 從禁衛軍下手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策?第十五章 肢解權力的三個建議第八十九章 軍營就是天堂第二十二章 改組軍諮處第二百九十六章 滬寧鐵路第二百七十四章 金融武器第一百五十四章 拉鋸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十一章 鷹犬與馬鞍第二十二章 改組軍諮處第二百五十九章 英法聯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合併與拆分第二百九十七章 江寧“上任”第四十九章 遠眺喀爾喀第二百七十三章 逼迫與妥協第二百七十四章 金融武器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量對策第三十四章 下一步第三百四十五章 榮耀屬於中國(大結局+大事記)第二百五十七章 審訊第二百四十八章 商屠第四十八章 檢閱場上的尷尬一幕第二百零七章 扶不起的鐵軌第三百二十四章 歷史由我來書寫第二百二十九章 雙喜第四十章 戲院子裡的來客第一百五十九章 雷霆手腕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治雛形第一百零三章 騷亂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中國,絕不允許分裂!第二百四十五章 通緝令第二百二十八章 鴿子完本感言+新書推介第一百七十二章 否定否定否定第五十九章 紫禁城內的政治兩極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謀陽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偷閒第一百七十七章 憤怒的載灃第十章 雲幕始開第一百三十八章 蓋房子理論第二百零二章 從喪家犬到座上賓第八十一章 禁衛軍擴大會議第十九章 度支部裡的憤怨第一百九十三章 此夜不消停第八十七章 白熱化第一百八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二十四章 將軍之巢第一百六十三章 屠戶本色第三十三章 兩個生意人第四十二章 攝政王還是皇太后?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廢南北洋大臣第一百七十章 口水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組建軍部第一百七十章 口水戰第六十九章 持續發酵第二百四十二章 敲打第三百零七章 陽謀第八十六章 突發情況第三百零三章 葉開式辦案第十七章 北洋水師追魂曲第二百六十章 事情擴大化第八章 吾妻病第一百四十九章 坐而論道第三百二十二章 成王敗寇第九章 不請自來的間諜男爵第一百八十章 要做就做賊劉邦第五十七章 最好的禮物第三十一章 陰謀樹下的並蒂花第二百四十七章 震驚中外第二百一十章 對抗第二百五十一章 奕-劻之怒第四十九章 遠眺喀爾喀第二百八十五章 視察江南製造總局第二十八章 金錢談判第一百九十四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四十一章 大太監的心思第九十八章 計策第一百五十五章 招攬與行動第三百一十三章 貴胄學堂第十九章 度支部裡的憤怨第三百三十章 英國調停第一百一十一章 辯解第二百二十四章 目標,上海!第一百二十二章 善耆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