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枷鎖

奕-劻如願以償坐上了********,但下一秒就感覺如芒在背,讓他的惱火的是憲政編查管發佈的《內閣官制》,以及這份法令幕後的致使人。

第一條,大政統繫於內閣,總理大臣爲百僚之領袖,佐弼皇帝,撫慰國民,承擔國務首要責任。

理所應當,這條沒有錯。

第二,內閣總理由上下議會票擬之,國會未開前,由皇帝任命之,爲過渡時期總理,其內閣諸員由總理提名,皇帝硃批。

既然載灃已經退步,走個形式,這條也說得過去。

第三,如內閣總理因故缺席國務會議,由協理大臣組織之,如協理大臣亦缺席,由度支部大臣組織之,如內閣大臣半數缺席,則該會議最終決議即爲無效。

奕-劻在內閣中有絕對優勢,這條勉勉強強也可以接受,但接下來的幾條,卻讓奕-劻再也坐不住了。

《內閣官制》第十五條規定,凡總理個人所頒法令,須有負責該部事務大臣副署,否則無效,凡全體內閣成員所頒法令,須有皇帝寶璽加蓋,否則無效。

《內閣官職》第十六條,內閣所頒法令,如遭資政院三分之二數否決,既以無效記,如在七日內,再被否決,則爲最終之結果,如內閣仍堅持原議,則資政院應立即解散,內閣也應於三十日之內解散,由皇帝另擇一大臣組閣。

《內閣官職》第十七條,內閣總理大臣,如遭閣員半數彈劾,或遭資政院四分之三數彈劾,則該內閣即解散,有皇帝另擇一大臣組閣。

這幾條規定擺明了就是一道道枷鎖,要捆住奕-劻的手腳,而他一沒注意,就栽了進去,這幾條還不算什麼,最具威脅的一條,是第十九條。

“關係軍機軍令事件,除特旨交付內閣專議外,由陸軍大臣、海軍大臣,及軍資使單獨具奏,最終決議由皇帝親裁之,承旨辦理後,方可報告於內閣總理大臣。”

奕-劻看到《內閣官職》這最後一條時,頓時有一種拍案而起的衝動,這是**裸剝奪內閣總理的軍權,而一提到軍權兩個字,他自然聯想到了葉開。

這份內閣官制對誰最有利,毫無疑問是掌兵權的人,陸軍大臣雖然名義上爲最高軍事負責人,但是實際情況恐怕誰也清楚,不說對皇家直屬的禁衛軍沒有一點指揮權,就連曾經的北洋軍也影響甚小,更別說經過葉開軍諮官制度的推行,此一時彼一時,這份號召力已經大打折扣,最後還要經過皇帝,也就是載灃的批准,軍權層層盤剝,到了奕-劻那裡,所剩不多的權力已經被蠶食一乾二淨。

到這時,他纔看清葉開的真實面目,“竊國”者!

但很無奈,兩人的合作不是他單方面能停止的,想退出?幾萬禁衛軍就在城門外待命,雖然兩人都不想鬧那一步。

他奪了權,卻沒奪來多少,載灃放了權,也沒有放乾淨,這中間的富餘,都被這個良弼拿個乾淨!

“竊國者良賚臣也....”

奕-劻苦嘆一聲,恨得牙癢癢,當然,他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彼此利用,就彼此都有對方需要的籌碼,他還可以討價還價。

“王爺,良弼到了。”

“叫他進來”奕-劻擺擺手,正襟危坐,他面臨是一個難纏的對手。

幾分鐘後,葉開一身便裝,出現在他面前,滿面春風,不知是笑給誰。

“慶王榮膺********,王爺即便不叫良弼來,良弼也得專門來道喜。”

“國家艱難,本王可不敢喜,也不想喜。”

兩人本來就是貌合神離,一見面,自然也談不上什麼信任感,奕-劻板着臉,怒火將發未發,“倒是良大人風采依舊,精神矍鑠,現在滿城都在讚頌良大人不慕名利,高風亮節,實乃我大清官場第一偉男子。”

奕-劻冷哼一聲,葉開當然知道前者心不平,氣不順,心中也是一陣冷笑。

“大人?”

葉開輕吐了一聲,說道:“慶王沒看見嗎,良弼現在是一介布衣,不問政事,再也不是什麼‘大人’了。”

奕-劻看在眼裡,冷冷說道:“良大人雖然卸甲在家,但手下數萬精銳可隨時聽候調遣,這如何稱不上‘大人’!”

“‘大人’不‘’大人不是你我說了算,是要輿論大衆說了算,就像慶王,明明對着權力趨之若鶩,卻偏要資政院內說出那樣一番話,讓天底下百姓都把慶王當做功臣,這道理你我都明白,慶王何須要說的這麼直接。”

既然兩人都知根知底,也沒必要再說什麼拐彎抹角的話了,坑蒙拐騙偷,哪一樣不是政客的十八般武藝,還真把羣衆的眼睛當得雪亮雪亮的了。

“慶王趕走了載灃,已然一步登天,慶王有威望,良弼有軍權,你我之間合作,或許比載灃更加順利。”葉開直截了當的說道,合作最穩妥的方式就是對等的實力,橄欖枝和軍刀哪一樣也不能少。

“良大人真是好算計啊,老夫真是佩服...”

奕-劻捋着鬍鬚,徐徐說道,面部表情,不知是笑還是怒,最後卻緩緩搖了搖頭.

“老夫一步頂天,你卻要踩着老夫的肩頭往上爬啊。”

屋子裡迴盪着奕-劻的嘆息聲,幾十年來,他雖然起起伏伏,卻一直巋然不動,沒想到年逾古稀之時,卻碰上個能演對手戲的人,還真是時勢弄人啊,懂得隱忍不算什麼,年紀輕輕卻懂得拋棄,這可不是誰都擁有的魄力。

“慶王是聰明人,應該懂得合作來之不易。”

奕-劻點了點頭,像是某種應允,更多的卻是無奈。

“良大人看看這份內閣名單吧。”

奕-劻把他草擬的內閣名單遞給了葉開,而就是這簡簡單單的幾個人名,足以讓他強忍着喉嚨不笑出來。

“很好,慶王想得周到,良弼沒有異議。”

“良大人這樣說,本王就放心了。”奕-劻臉上一點沒有放心的意思。

“既然如此,良弼告辭了。”葉開退後,離開了奕-劻的視線。

月色迷人,卻一點也烘托不出合作成功的欣喜氣氛。

奕-劻需要鞏固權力,而他需要反擊。

借奕劻之手平息動亂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兩人的籠中鬥了,而看到這份名單的時候,葉開已經有了第一個打算。

第二百九十章 南洋三校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置與謀劃第八十九章 軍營就是天堂第一百七十章 口水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權第一百四十六章 偷閒第二百九十六章 滬寧鐵路第三十五章 七廳一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拔刺第一百七十章 口水戰第十八章 一時情旖旎第三百二十四章 歷史由我來書寫第三百四十二章 快宣良卿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偷拍事件第三百零三章 葉開式辦案第一百六十四章 血色之夜第六十三章 密文第九章 不請自來的間諜男爵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軌下的老鼠第二十八章 金錢談判第二十章 立憲狂潮上的危險衝浪者完本感言+新書推介第十二章 卸妝時刻第八章 吾妻病第二百七十四章 金融武器第八十五更 演習進行時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攬第四十七章 周密安排第一百三十六章 紳天下端午閒話,隨便聊聊,兼回答書友的問題。第二百四十八章 商屠第一百七十七章 憤怒的載灃第二百八十九章 革命風潮第二百二十六章 張勳第八十七章 白熱化第三百零八章 袁氏梟雄第一百零九章 新聞發佈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被坑的奕-劻第二百九十五章 破土動工第一百七十七章 憤怒的載灃第七章 攝政王的意志第三百四十章 江寧城下的槍聲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廢南北洋大臣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攬第二百五十章 救濟銀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平浪靜”第一百七十一章 搶班奪權第二百六十九章 緊急會議第五十九章 紫禁城內的政治兩極第二百四十二章 敲打第二十八章 金錢談判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得消遣第二百七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四十章 就是要鬧大第一百八十五章 狂風漫卷第九十四章 總督府的風聲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八十章 可疑,可憐,可敬。第三百一十章 從禁衛軍下手第七十四章 巧舌如簧第五十五章 汝爲何而戰第七十一章 五大臣第二百二十八章 鴿子第九十三章 內在麻煩第一百四十六章 偷閒第九十六章 權力之道第一百三十五章 決裂第二百六十七章 同盟國猜想?第一百二十九章 最後的救贖第十七章 北洋水師追魂曲第三百零九章 袁世凱抵京!第二百七十章 聯盟外交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刀闊斧第二百六十六章 府院之爭第三百零四章 勸進書第一百一十九章 反擊第五十一章 大陰謀家第六十四章 兩難的御史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廢南北洋大臣第二百二十八章 鴿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浦東設想第二百七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九十六章 滬寧鐵路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權第八十五更 演習進行時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十章 雲幕始開第二百零三章 未來之黨魁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院議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二百五十章 救濟銀第一百五十六章 拔刺第二百七十七章 彌天大謊第二百二十二章 同盟會內部第十四章 軍機處暗流第一百四十五章 到人民中去第八十六章 突發情況第二章 皇家禁衛軍第十九章 度支部裡的憤怨第二百一十二章 囑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