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誰是議長

藉着奕-劻這張虎皮大旗,請願運動很快偃旗息鼓,動搖的人心也很快安定下來,既然他們目的已經達到,那也沒有再搖旗吶喊的必要了,東南各省解除了抗稅令,各地的遊行示威運動也紛紛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大規模的歡慶儀式,京城大街小巷都懸掛着黃龍旗,以此紀念來之不易的新內閣,而奕-劻也順水推舟,下令全國放假三天,無數人在憧憬着一明日的藍圖,嶄新的時代似乎已經到來。

當然,這個時代屬於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奕-劻覺得是他的,而議員卻認爲他們纔是中流砥柱,當兩方稍稍顯露出不同軌跡時,分道揚鑣就是必然的結果,畢竟蛋糕只有一塊,“蜜月期”不可能永遠存在。

就在載灃交出權力的第二天,資政院也宣佈重新開院,積壓的議案還有很多,他們揚言要“盡責”到底,然而會議還沒有正式召開,衆人卻面臨了一個極爲尷尬的問題。

資政院沒有議長。

原來的議長溥倫跟載灃吵翻了天,被罷了總裁的職務,而副議長沈家本也唯恐再淌這趟渾水,宣佈閉門不出,再加上要平衡的利益太多,這個職位實在難做,種種原因加在一起,導致議長席始終高掛空缺牌,而沒有議長主持,會議正常進行當然無從談起。

正在衆人一籌莫展之際,議員中傳來一絲雜音,本次請願運動中,要說到明星式的人物,除了奕-劻,還有一人,而這個人,他們當中有不少人都極爲熟悉,若要把他請來,資政院要威望有威望,要名聲有名聲,豈不兩全其美。

就這樣,當這一天的午後,葉開安靜的坐在書房時,突然聽到了這樣的消息。

“老爺,那個孫洪伊帶着幾十個人上門來了。”韓春兒小聲彙報道,葉開正在小憩,聽到這話時,睜開了眼睛。

“叫他們稍等片刻,我馬上就來。”

葉開來了精神。

.......

“伯蘭,好久不見,怎麼有功夫到我這裡來?”

葉開一出場,會客廳裡的二十幾人齊齊站起身來,向他致敬。

“憲政既成,良公功勳矍鑠,真是我輩楷模啊。”

葉開擺了擺手,如沐春風般的笑道:“諸位議員都坐,你們纔是憲政之根本,良弼不過盡分內之事,不值得誇耀,不值得的誇耀。”

葉開一個勁的搖頭,衆人議員卻紛紛向前祝賀,他們是由衷的欽佩,畢竟前者可是爲了迫使載灃讓步,毅然辭去了高官厚祿,捫心自問,他們中也沒幾個有這個膽量。

最後孫洪伊開口道:“民爲本,君爲輕,社稷次之,試想良公若尊奉君意,揮師入京,屆時必然血流成河,百姓受殃,憲政大業也不知幾時幾日方能實現,沒有良公的義舉,戊戌年間舊事必再度上演,而我輩也必然爲階下囚,試問,這名聲良公若當不起,還有何人當得起?”

“伯蘭言重了,如今良某一布衣,無官無爵,這些事早就不在想了。”葉開笑着搖了搖頭,表現的倒很灑然,期間還對着衆人開玩笑道:“伯蘭,你看,我這袖子裡都是清風啊。”

孫洪伊一臉欽佩的拱拱手,隨後他接着道:“良公就不想爲國民再盡一份力?”

“憲政立了,新內閣也馬上就成了,將來國家太平,百姓安居樂業,什麼樣的人都缺,就是不缺良某這樣的武夫。”葉開含糊道,既然你們覺得立憲是靈丹妙藥嗎,那就每天多吃兩顆。

“實不相瞞,良某多半身處軍營,難得和家人相聚,如今清閒了,倒可以多享一些天倫之樂。”

瞧着葉開態度有些曖昧,衆人開始面露急色,孫洪伊心裡拿捏了片刻,忍不住直言道。

“良公,實不相瞞,我們今天來就是請良公重新出山,主持議會大局,如今資政院重新開院,百廢待興,而議長之位,非良公這樣的開明之士莫屬。”

葉開聽完,同樣直言道:“我不合適。”

滿心期待的衆人,卻得到了這樣的回答。

“良公再想想,此乃爲民造福之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良公萬不可推辭啊!”

“良某下野之心已堅,讓諸位議員失望了。”

葉開一臉抱歉的說道,衆人來的時候信心滿滿,卻一個個的沒想到是這樣的局面,不過儘管被回絕了,他們對葉開本人卻更加欽佩。

“諸位議員不要灰心喪氣,良某雖然有心無力,但有人卻比我更合適。”

“良公有合適的人選?”衆人一聽,有了轉機。

“的確,此人便是梁啓超。”葉開道。

“梁啓超?!”

聽到葉開推薦的人選,衆人紛紛瞪大了眼睛,合適,簡直太合適了,梁啓超的名氣有多大,舉國上下有誰不知道,如果他要是能當上資政院議長,那也是一個極佳選擇,可是轉念一想,問題又來了,梁啓超流亡海外多年,剛被****回國,這吃力不討好的差事,他會同意嗎?

彷彿知曉衆人心中所想一般,葉開及時開口道:“不瞞諸位,再有幾天,樑卓如就到京城了,到時候,良某會親自赴宴,諸位議員也可以到場歡迎,屆時衆人合力推舉,這件事或許可以成功。”

“這是真..的?”

衆人愣了一兩秒,接着便是狂喜。

“好好好!等梁啓超來了,我們一定到場歡迎!”

葉開點頭。

“良公,今天多有叨擾,我們告辭了。”衆人抱拳致謝。

“諸位慢走”

葉開微笑歡送。

一幫議員剛走,韓春兒就從後堂竄了出來,湊到葉開耳邊說道。

“老爺,奕-劻派人來了,要老爺到府上議事。”

“哦?什麼事?”

“說是草擬了一份內閣人選的名單,要老爺幫着參議參議。”

“奕-劻什麼時候這麼大度了。”

葉開冷笑着搖了搖頭,心中稍微一算,他就明白事情的由來,看來他已經知道新官制的事了,這是預料之內的反應。

“哼,參議是假,示強纔是真吧?”

“春兒,備車!”葉開吩咐。

第二百四十七章 震驚中外第二百九十六章 滬寧鐵路第三百二十一章 劇變之夜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邊靖寇大將軍第三十三章 兩個生意人第一百零七章 大棒加蘿蔔第三百三十六章 組建軍部第一百七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五十七章 最好的禮物第六十三章 密文第二百七十一章 兩樁交易第一百七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三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交待第六十六章 前奏第二百六十四章 臨陣革職第三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未可知第二百六十九章 緊急會議第六十五章 再會盛宣懷第三百三十六章 組建軍部第四章 聰明的女人是一柄溫柔劍第六十章 特務頭子第六十五章 再會盛宣懷第三十六章 常系盔帶者勝第三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對話第六十一章 絕密情報第二百五十二章 合併與拆分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寧將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奕-劻之怒第三百零一章 變通旗籍第一百四十五章 到人民中去第一百六十一章 禍起邊陲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虞洽卿第三百二十三章 忠臣與反賊第二百四十七章 震驚中外第一百六十四章 血色之夜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中國,絕不允許分裂!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機大臣第三百零五章 總督治事第三十六章 常系盔帶者勝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達天聽第三百三十五章 只識良公不識君第一百三十四章 偷拍事件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會胡漢民第三百零七章 陽謀第二百九十二章 辦學方針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清洗與大洗牌第三百四十四章 清帝退位,憲國肇始。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動態第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二十八章 金錢談判第十四章 軍機處暗流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院議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軌下的老鼠第二百一十四章 宗社黨第二百三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一百零八章 破天荒第三十五章 七廳一局第一百九十三章 此夜不消停第五十三章 走鋼絲的大活佛第四十章 戲院子裡的來客第二百三十五章 救市?第二十五章 窮途末路的最後一咬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會胡漢民第二百三十八章 救濟之爭第三百四十二章 快宣良卿來第二百九十九章 以新政之名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試教育改革第七十六章 特殊警衛局第一章 套上死亡發條的帝國第一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二百二十一章 合作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會胡漢民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聲槍響第三百四十五章 榮耀屬於中國(大結局+大事記)第三百零二章 脅迫第二百八十章 毀黨造黨第二十三章 鐵王爺的怒吼第六十二章 暴雨夜第六十四章 兩難的御史第二百零六章 興國方略第六十一章 絕密情報第二百四十八章 商屠第二百二十三章 武漢三鎮第一百五十六章 拔刺第二百四十二章 敲打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院議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張勳第二百九十七章 江寧“上任”第二百七十九章 胡漢民第三百一十八章 中山談話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院議事第五十二章 俄國人的動態第二百四十章 就是要鬧大第二百二十六章 張勳第十六章 處境尷尬的候補太后第二百一十九章 南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攬子計劃第一百零八章 破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