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竊國

突如其來的一幕讓所有人都愣了愣,緊接着便是憤怒,其中表現的最激烈的就是恭王溥偉了。

“載灃,要是把大清國弄沒了,這罪你當得起嗎!”

溥偉自小跋扈慣了,一向不把載灃放在眼裡,他指着載灃鼻子大罵,然而後者卻不爲所動,眼裡充滿了鄙夷。

“溥偉,你未建寸縷之功,有什麼資格向本王討官要職,不過靠祖上庇廕襲了一個親王,飽食終日而已,先太后讓你在貴胄學堂好好學習,你各項考覈均是最末,真是辱沒先祖名頭。”

載灃這話戳到了痛楚,溥偉吵鬧着要上前理論,卻被奕-劻攔了下來,他無可奈何,只能自討苦吃,憤憤地說道:“哼,你不給我官做,慶王總會,這大清國又不是你載灃家的。”

說完還看了看奕-劻,奕-劻板着臉,沒有答覆。

溥偉尷尬的跺了跺腳,冷冷說道:“我在溥偉在,大清不會亡,有你在載灃,就不一定了。”

載灃用眼神回擊,不言不語。

場面很快又冷寂下來。

“攝政王在等什麼?”半天后,還是奕-劻打破僵局。

“攝政王是在禁衛軍吧?”奕-劻接着道。

載灃的眼睛輕微眯了眯,嗤笑道:“慶-親-王如此忠肝義膽,也怕禁衛軍?”

“老臣當然怕,就像攝政王怕北洋軍,怕袁世凱一樣。”

這次換到奕-劻笑了,“不過,攝政王放心,禁衛軍不會來了。”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載灃渾身抖了一下,卻依然鎮定,“看來慶-親-王真是我大清的股肱,連禁衛軍的情況也掛懷的很啊。”

“攝政王不信?”奕-劻忽然哈哈笑道:“不是本王一門-心-思想知道,是有人專門把這消息讓本王府裡送啊。”

“泄露軍情,何人如此大膽?”載灃面容冷厲,從昨天到現在,禁衛軍一直沒有出現,期間一定出了問題。

“禁衛軍大臣....良弼。”奕-劻道。

“良弼!”

載灃一下子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渾身顫抖,但很快就冷靜了下來,“慶王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事君貳心者,古往今來,數不勝數,獨良賚臣不會負我。”

“哈哈!”

奕-劻俯仰大笑,乍時,臉上像開了一朵菊花。

“小賊竊相知,中賊竊情誼,大賊竊君心,良賚臣三者兼而有之,攝政王這次看走眼了。”

說完,奕劻掏出了一個信封,在手中招搖了一會兒,扔在了載灃的桌子上,“老臣說的是真是假,攝政王一看便知。”

載灃顫顫巍巍的打開了信封,才幾段話,就越看越驚。

“國家動盪,時局混亂,攝政王當效仿堯舜,當變君治爲憲治,將大權委之內閣,良弼雖爲禁衛首領,深知禮義廉恥爲人之首要,戮民以博君歡,此事恕難從命,爲今之計,只有罷兵戈期與萬民解,方爲上上策,攝政王不可傾權戀位,以一人之私利拂萬民意,良弼願以庶民之身,實誠勸慰。”

上面的每一個字,都好似誅心之語,擊碎了載灃所有的念想,他一動不動,手和信接觸的地方開始顫抖,僅一剎那,傳遍了全身。

“攝政王只要答應設立內閣,交出權力,您還是攝政王。”

奕-劻趁熱打鐵,上前說道,期間還努力朝信紙上瞄去,是什麼讓載灃有如此大的波動。

“國事所託非人....”

載灃長嘆一聲,底下的奕-劻立馬會意,趕緊使了一個眼色,外傳進來一道詔書,上面的內容都已經寫好,就差蓋上攝政王印章了。

“取印璽來”

載灃吩咐,有氣無力,太監巴不得這亂子早點結束,趕緊把攝政王印章取來,載灃看都沒看,伸手蓋了上去,彷彿只是一頁無足輕重的政府文書,他也只有了一眨眼的功夫。

“你們要的有了,可以退下了吧。”

“攝政王大義。”

衆人賀拜一聲,徐徐散去。

門被關上了,一瞬之間,黑暗淹沒了載灃全身......

........

奕-劻高舉詔書走出大門,外面的民衆山呼海嘯,這份聖旨被當衆宣讀,通過各種媒體的渲染,同一時間,詔書上的內容通傳四海。

攝政王答應交出大權,奕-劻被任命爲過渡內閣總理,新內閣成員名單也會新快公佈,同時,奕-劻呼籲各省民衆停止請願運動,國家儘快恢復正常秩序。

當天下午巡警開始清場。

一直忙前忙後的奕-劻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而這件事剛剛沒過多久,另一條石破天驚的消息,硬生生的搶奪了奕-劻的關注度。

禁衛軍大臣良弼宣佈下野,辭去了所有職務,包括參預政務大臣,憲政編查管總理大臣,領侍衛內大臣,資政院副總裁等等。有傳言稱正是因爲他的一封信迫使攝政王最終讓步,而在當下午,這封信的內容連篇刊登在了報紙上,引發了一陣搶購狂潮。

良弼?

就是那個此前主張和談的良弼?

人們不會忘記葉開在六國飯店和請願民衆和談的盛況,也不會忘記他主政津門時的開明之舉,再加上葉開在諮議員羣體中的名聲,這條消息火速傳開。

《京民晚報》將這份信的內容,概括爲五大點,良弼居高位而主行憲,此爲義,辭高位而以奉君,此爲忠,不忍操兵戈向庶民,此爲仁,一時間良公美名傳遊一時,當然人們不會注意到這份報紙的主編就是楊度。

“中國憲政之所成,慶王功第一,良公居第二,此二人,爲吾輩之楷模。”

《申報》這樣總結髮生在宣統二年中旬的這場大請願運動,盛讚它爲不流血之光榮革命,特別將奕-劻比作了中國的克倫威爾,不知《申報》有意無意,亦或是僅僅黑色幽默一把,克倫威爾雖然將王權終結在斷頭臺上,但他本身卻是位大獨裁者。

事實證明,《申報》的烏龍鬧的一點沒錯。

.....

請願運動結束後,奕-劻等人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裡,而這份內閣名單也在爭相扯皮中停步不前,這次逼宮皇族立了大功,幾個大臣也出力不少,要權衡的利益太多,而奕-劻一時間不好拿捏。

還沒等奕-劻喘口氣,《內閣官職》的突然發佈便讓他措手不及,而當這份《內閣官職》姍姍到達手中時,上面的內容讓他勃然動怒。

“竊國者良賚臣也!”

奕-劻狠狠啐道。

第一百一十章 第四鎮第八十五更 演習進行時第一百零四章 罷免第二百七十二章 談判死結第二十九章 鍍金的魔鬼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三百一十八章 中山談話第十九章 度支部裡的憤怨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聲槍響第六十九章 持續發酵第十五章 肢解權力的三個建議第五十九章 紫禁城內的政治兩極第二百二十八章 鴿子第一百零三章 騷亂第二十六章 帝國如斯第一百六十一章 禍起邊陲第一百五十六章 拔刺第二百五十二章 合併與拆分第三百四十章 江寧城下的槍聲第一百八十二章 交易破產第一百六十章 籌建武備廳第三百三十九章 帝國將晚第三百零八章 袁氏梟雄第二百六十八章 招商引資第一百五十九章 雷霆手腕第三百一十六章 良帥“病危”第一百五十九章 雷霆手腕第三百二十章 突如其來第二百零三章 未來之黨魁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濟開發區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置第二十章 立憲狂潮上的危險衝浪者第一百三十一章 舊時代落幕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攬第一百五十五章 招攬與行動第一百七十章 口水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上海泡沫端午閒話,隨便聊聊,兼回答書友的問題。第一百四十五章 到人民中去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寧將軍第二百七十二章 談判死結第六十六章 前奏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謀陽策第二百七十章 聯盟外交第五十二章 俄國人的動態第一百二十二章 善耆插手第三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對話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機大臣第一百一十章 第四鎮第二百二十一章 合作第八十七章 白熱化第一百三十五章 決裂第一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二百三十二章 上海道臺第一百九十八章 枷鎖第三十六章 常系盔帶者勝第二百八十五章 視察江南製造總局第一百一十章 第四鎮第九十五章 加官進爵第三十一章 陰謀樹下的並蒂花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寧將軍第二百五十五章 華人神探第二百一十六章 敲定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得消遣第三百零八章 袁氏梟雄第一百九十章 這是命令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試教育改革第二百一十一章 討要官職第五章 御前會議第一百二十九章 最後的救贖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破口(求首訂!)第一百四十四章 有法可依第二百五十四章 攤牌第二百零二章 從喪家犬到座上賓第二百八十六章 軍民兩用第一百五十一章 宣統五大憂端午閒話,隨便聊聊,兼回答書友的問題。第一百三十八章 蓋房子理論第三十八章 情報至上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攬第一百章 窩案第七十五章 入主郵傳部第五十三章 走鋼絲的大活佛第五十五章 汝爲何而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破口(求首訂!)第二百七十六章 樑良密話第二百六十章 事情擴大化第二章 皇家禁衛軍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置與謀劃第六十八章 好戲得這樣唱第二十七章 馬不停蹄第二百二十章 汪先生第二百零三章 未來之黨魁第四十六章 局座第十五章 肢解權力的三個建議第二百二十一章 合作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十五章 肢解權力的三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