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有法可依

封建王朝用臣民的敬畏來維持自己的存在,現代政府用選票或者政績確定自己的合法性,然而,這兩條理論換在當下都不成立,風雨飄搖的清廷已經盡失人心,底層和上層之間出現了一段不可彌合的裂痕,上下離心離德,這樣的帝國坍塌也就指日可待。

如何把底層和上層重新綁在一起?葉開的答案是依法治國。

這條看似無形實則堅固的紐帶,卻可以把沸騰的民衆束縛在合理且不至於受控的範圍。有訴求,可以,請井然有序,被拒了,請閉上嘴,因爲你的想法不切合實際,再不依不撓,抱歉,違法必究。這纔是解決當前困局最重要的思路,而且,放在更遠的將來,這也是一項國民必修課。

就拿此前的請願運動來說,民衆可以隨意表達意願,而政府的合理迴應便被千夫所指,歸根結底,清廷是苦於沒有理論依據,而這個關鍵時刻,葉開送來了依法治國理論。

官方一句乾巴巴的“速開國會,我就是不答應”,只會人民離你越來越遠,倘若擱在此前的歷朝歷代,或許還行之有效,但時代變了,西風東漸,維持了兩千多年的那套君臣觀念開始被改變,政府的地位由俯視變成了平視,甚至隱隱的有仰視的趨勢,在被民意不斷推着走的清末三年,這樣的現象尤爲明顯。

只有落實依法治國,朝廷才能重新站在道德最高處,它發出的聲音才能被人信服,並且一點點提高自己的跌破底線的權威。

而這些,載灃顯然一時不能全部理解。

“依法..治國真的能....本王是說緩解現在的困局。”

想的半天,載灃也不知怎麼表達自己的想法,葉開的那套太超前,他也只聽了大概。

“歐美各立憲國都是這樣,民在法下,法比官大,咱們既然要學人家,就不能只學個皮毛,攝政王,這纔是根本。”

葉開也沒指望載灃能完全接受,只能搬出西方那幾個國家的例子來說服他。

“你說的也對,咱們是後進之國,本就落後,既然要學就要往深裡學,如果這依..法治國真能讓天下太平,你良賚臣功不可沒。”

“攝政王過獎了,這功勞可不在良弼,依法治國,是否可行,關鍵要看攝政王。”

葉開把這個皮球踢了回去,載灃當然不明白前者葫蘆裡的藥。

“本王?”

“良弼所說的法子確實是爲了挽救當前的局勢不假,但倘若只是一句空話,那也是無用,依法治國,重在一“治”字,有法必遵,違法必究,只有這樣這依法治國才能落到實處,攝政王應該率先垂範,爲天下人帶頭,只有上行下效,才能讓萬民信服,咱們的腰桿兒才能硬起來,朝廷的威望才能慢慢聚起來。”

規定法律的人如果第一個站起來破壞,那依法治國就是一句空話,而且這種影響更加惡劣,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好。

葉開這麼說,載灃就好理解多了,歸根結底,載灃是一個沒有什麼政治野心的人,他所做的一系列鬥爭不過是爲了天下太平,皇位永固,所以當然不會反對。

“那是當然,本王監國之初,就下令昭告天下,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均守欽定憲法,永遠率循,不得逾越,說出去的話,當然作數。”載灃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臣也相信攝政王定會遵守,所以倘若日後天下太平,攝政王要謝只須自己足矣。”

聽見載灃的保證,葉開張口笑道,當然,他開出的這個方子還缺少一味最重要的藥材。

“依法治國,法律先行,這制定法律的部門非同小可,西方立憲國是國會定法,咱們自然以後也要這樣,但現在國會未開,定法的重任就落在憲政編修館和修訂法律館,這兩館以憲政編查館爲主,負責翻譯西方憲政書籍,制定法律綱目,職能重要,地位煊赫。”

葉開的言下之意,就是要載灃把憲政編修館拿在手裡,既然要依法治國,最起碼要有法可依,法律歸根結底是人修的,當然會摻雜如個人的意志,至於這法律偏向誰,對誰有利,到這個時候就尤爲關鍵了。

制定法律的人一定要是自己人,載灃很好的理解了這層意思。

“憲政館的主事是誰?”載灃問道。

“楊度”葉開照實回答。

這個人載灃當然記得,監國之前,楊度就被清廷任命爲憲法大綱的主要編纂人,奉命和王公大臣們宣**律常識,他不僅和民間立憲派聯繫廣泛,自己身爲湖南憲政公會會長,而且和袁世凱私交甚密,罷袁之時,爲袁世凱上書求情的就有他,這也讓載灃牢牢記住了楊度。

讓這樣的一個人佔據這如此重要的位置,顯然就不合適了。

“憲政編修館設立一個總理大臣,掌管朝廷所有制律事務。”載灃看了看一旁的葉開,道:“賚臣來當這個法律大臣吧。”

“讓臣....不妥不妥,法部尚書,戴鴻慈戴大人精通西洋律法,比臣更合適。”葉開站起身來,連忙說道。

“你不用推脫,本王信任你,這法子既然是你提出,你來辦最合適。”看着葉開還是一副勉強的樣子,載灃緩了緩,繼續說道:“他雖然是出洋五大臣,論法律知識,你或許不如他,但若要問誰最精通本王的心意,他不如你,還是你來吧。”

載灃說完,也不再看葉開,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兀自飲了起來,這事也沒有了迴旋的餘地。

“那臣領命,絕不辜負攝政王的囑託,爲了天下太平,臣就是肝腦塗地,也義不容辭。”葉開順勢大表忠心,這話說的也沒錯,至於這天下是誰的,就另當別論了。

“肝腦塗地?哪有你說那麼嚴重,當法律大臣,又不是讓你領兵赴戰,你也不用這麼大驚小怪。”放下茶杯,載灃說了一個很冷的笑話。

“是,是。”

葉開跟着笑道,他當然要笑,僅僅一拳之隔的載灃不會想到,法律,這條天生就用來束縛權力的繮繩,或許有一天也會捆住自己的手腳,只要他還大權在握。

深呼一口氣,葉開向着下一個目標進發。

“臣還有一事要說,攝政王恐怕又要接着聽臣鼓譟一番了。”

“說吧。”載灃擺擺手,既然有話要說,他當然不會拒絕。

“依法治國,是長久之計,須日積月累,方能見成效,用在當下的話,恐怕有些鞭長莫及。”葉開斟酌用詞,用對方對方完全能接受的言辭說道:“如何疏導請願風潮颳起的這股民意,纔是當務之急,依臣看,得讓他們明白,咱們立憲的誠意是有的,絕非什麼假立憲。”

第一百零一章 慶那公司第四章 聰明的女人是一柄溫柔劍第六十二章 暴雨夜第二百四十八章 商屠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四章 聰明的女人是一柄溫柔劍第一百五十九章 雷霆手腕第二百五十一章 奕-劻之怒第三百四十二章 快宣良卿來第二百八十九章 革命風潮第三百四十章 江寧城下的槍聲第三百零六章 新軍第九鎮第二百四十章 就是要鬧大第九十三章 內在麻煩第十二章 卸妝時刻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謀陽策第一百六十三章 屠戶本色第一百四十九章 坐而論道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量對策第二百五十八章 得病第一百七十二章 否定否定否定第七十三章 水晶狐狸第二百章 皇族內閣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巴掌第三十三章 兩個生意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江寧不寧靜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濟開發區第二百三十五章 救市?第二百六十五章 全國響應第四十章 戲院子裡的來客第二百八十八章 股票交易所第二百三十五章 救市?第五十三章 走鋼絲的大活佛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會胡漢民第一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二百六十一章 步步緊逼第二百七十二章 談判死結第一百三十一章 舊時代落幕第二百六十四章 臨陣革職第七十二章 比罷免更重要的事第十四章 軍機處暗流第六十八章 好戲得這樣唱第四十四章 軍營議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清洗與大洗牌第九十章 授勳大會第十七章 北洋水師追魂曲第三百三十六章 組建軍部第二百七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十二章 卸妝時刻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二百七十二章 談判死結第六十章 特務頭子第七十三章 水晶狐狸第六十八章 好戲得這樣唱第一百零七章 大棒加蘿蔔第九十七章 敲定人選第四十章 戲院子裡的來客第三百四十章 江寧城下的槍聲第一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一百六十一章 禍起邊陲第二百七十八章 結束還是開始?第二百七十三章 逼迫與妥協第三百一十八章 中山談話第六十五章 再會盛宣懷第三百二十八章 稱帝第二百一十六章 敲定第四十四章 軍營議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中國,絕不允許分裂!第一百九十四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動態第三百零五章 總督治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歷史由我來書寫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治雛形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峙第五十五章 汝爲何而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蓋房子理論第一百四十六章 偷閒第十一章 鷹犬與馬鞍第三十五章 七廳一局第七十章 致命一擊第五十三章 走鋼絲的大活佛第一百零八章 破天荒第二百一十七章 晉見隆裕第一零二章 大火燒身第三百零三章 葉開式辦案第三百零六章 新軍第九鎮第三百三十九章 帝國將晚第一百八十七章 召集第三百四十四章 清帝退位,憲國肇始。第六十二章 暴雨夜第三十八章 情報至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浦東設想第四十二章 攝政王還是皇太后?第二百零六章 興國方略第一百八十八章 艱難抉擇第二百一十六章 敲定第二百三十五章 救市?第二百八十九章 革命風潮第一百八十六章 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