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依法治國

什剎海畔,攝政王府,忙碌了一整年的載灃難得有空閒的時間抱一抱自己的小兒子,盯着溥傑那張粉鏤玉砌的小臉,嫡福晉瓜爾佳氏也在一旁笑開了嘴,小傢伙正是咿呀學語的年齡,虎頭虎腦的模樣煞是可愛。

“阿..瑪..阿...瑪...”溥傑拿自己小米粒般的指甲蓋去碰觸載灃的臉,小傢伙在叫。

突然而至的一聲“阿瑪”惹得載灃開懷大笑,一年來肩上的擔子壓得他喘不過來氣,到這時他才盡享天倫之樂,但笑着笑着,載灃心底泛起了一陣莫名的心酸。

他想起了自己的大兒子,那個連一聲“阿瑪”都不能叫的兒子。

新年始至,正是一家人團圓之時,除了冰冷的宮牆和一羣陌生的嘴臉,他那個兒子大概什麼也看不到,只有一個面容乾枯的隆裕太后,他法律上的“親額娘”照顧着他。

載灃不由得想起一年前那個夜晚,粼粼車馬駛進醇王府,太監用一道懿旨抱走了襁褓中的溥儀,瓜爾佳氏倒在地上哭的不省人事,一手養大的祖母劉佳氏老淚縱橫,滿府上下,一片哀嚎,而他跪在地上,只能叩謝皇恩,連說三聲“好好好”後,眼睜睜的看着兒子離開。

載灃嘆了口氣,把溥傑放在一邊,一個人走出門去,在庭院裡散步,嘴裡不住的碎碎念:還好,兒子當了皇帝,親政之前,一定要把江山治理好。

監國一年來,載灃的確算得上兢兢業業,就如同他的祖輩一樣,日常性高強度的勤政已經成爲一種習慣,從早到晚,批閱奏對,工作時間甚至超越了正常人的生活,但同樣不可避免的是,他和道光,同治,咸豐三帝一樣的命運,從躊躇滿志到淪爲平庸,這與載灃個人無關,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不管怎麼說,有一點還是值得欣喜的,他治理下的帝國總算有了點起色,尤其是在經濟問題上,鼓勵工商的政策一出來,經濟持續增長,稅收不斷提高,國庫漸漸豐盈起來,從1904年開始,經濟增長率一年比一年爆炸上漲,龐大的市場大門一旦被打開,商業自由帶來的繁榮就不可避免,僅1910年的國家預算高達兩萬億兩白銀,即將沒落的王朝,在最後一段時光里居然出現了迴光返照的跡象,這不得不令人匪夷所思。

當然,如果政治上也能這麼平穩就好了,載灃這樣想。

但事實恰好與之相反,請願團的聲勢鬧得這麼大,全國都跟着共振了起來,雖然最終被他的旨意撲蓋了下去,但紙裡總包不住火,未來還會有更大的亂子,載灃不會連這點跡象都看不出來,但讓他真正爲難的是,怎麼能在根源上解決這個問題?

他皺着眉頭,腦中思慮萬千,走着走着步調就開始紊亂了起來。

“王爺,良弼來了,正在舒意齋等着。”

傳話的太監從門外靜悄悄的走進來,移到載灃身邊對他說道,鑑於自家主子之前特意提到過,只要良弼來了,可以不用通報,自己隨後就到,太監們就將讓他安排在一旁的偏殿裡。

“賚臣?”載灃停下腳步,囁嚅了一聲,似乎一下子有了主心骨。

“告訴他,我馬上就到。”

“扎!”太監剛欲轉身,忽然聽見載灃從身後改口道:“等等,不用你了,我自己過去。”

載灃匆匆趕來,一身素色長衫,衣服都沒有換,而葉開安靜的坐在椅子上,等的時間也不算長。

“參見攝政王!”

葉開站起身來,沒有行大禮,兩人都習慣了。

“賚臣,你來了。”載灃剛坐下就問,“出什麼事了?”對方這個時候趕來,不會單純是找自己聊天的。

“臣是爲了請願運動而來。“葉開直接點名了來意。

“請願運動?”載灃有點詫異:“朝廷發佈上諭,請願團的人不是已經遣散了?”

“臨近年關,請願團的人雖然大多離京返回,但請願運動並未停止。”葉開話音一轉:“攝政王可知,那幫人在京城成立了一個什麼‘請願同志會’?”

一提到這種政治社團,載灃就有點莫名的警惕,不用想他也知道這同志會是用來幹什麼的。

“星星之火,若不提防,必成燎原之勢,這些人絕對不會善罷甘休,既然有第一次,必會有二次,三次,舊亂不安,必定生患,攝政王應該早做打算。”

載灃低頭沉思,這個問題他之前不是沒有想到過,但至今也沒想出個兩全的辦法,難道真的要順從民衆的呼聲,今年就開辦國會不成,前面剛保證九年立憲,後面就馬上更改,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

“大興皇太后在時,已經頒佈了憲法大綱,定九年立憲之法,本王也三令五申,大權統於朝廷,庶政公諸輿論,朝廷誠意已至,奈何人民仍舊不滿,執意煽動請願以至路人皆知,你說這怎麼辦?”載灃一臉苦衷的說道,一提到請願訴求,他真是一個頭兩個大,他此前頒佈的那條上諭,多少有些無奈。

“攝政王深明大義,但那些小民未必聽啊,恕良弼直言,甲午一敗,庚子又敗,今日割臺,明日送遼,如今政府以不能取信於民,再下令嚴令彈壓,必定適得其反。”

葉開的話雖然**裸,但這個殘酷的現實必須讓載灃清楚。

“攝政王,現如今這世道早就變了,對的變成了錯的,對的變成了錯的,只要話從朝廷口中說出,總有千萬個理由,那也是一萬個錯!”

“那怎麼辦?”載灃意興闌珊,良弼今晚來總不是要他開國會吧。

“九年立憲不得更改,仍應該按部就班,逐年過渡。不過立憲的章程,攝政王應該再加上一條,而且這一條必須寫在前頭。”葉開說道。

載灃轉了轉頭,疑聲道:“那一條?”

“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載灃皺着眉梢,疑惑的看着葉開。

“立憲,立憲,就是變人治爲法治,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於法面前,一應服從,此爲憲政之精髓。依臣看,開國會,設內閣,都是虛有其表,粉飾門面,唯有依法治國,落到實處,這立憲纔算成功。”

葉開話音一頓,突然鄭重的擡聲道。

“攝政王應該昭告天下,依法治國,就是立憲之母,欽定憲法大綱即爲臨時憲法,無論天子庶民,全國民衆應共同遵守。從今之後,如果再有人赴京請願,提‘速開國會’之論,便是抗法之爲,便是立憲之敵,全國應共同譴責之,如此朝廷變被動爲主動,困局自然可解。”

載灃的眉頭雖然仍舊鎖着,但總算聽出了點什麼。

第二百零八章 奕-劻的煩心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武漢三鎮第二百二十六章 張勳第二百九十八章 敕治兩江第三十九章 千里之外的博弈第一百三十六章 紳天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進擊!撕碎獅子旗第一百八十九章 應對第二百六十三章 內閣會議第一百六十八章 奕-劻的野望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權第二百四十七章 震驚中外第三十二章 失意的紅頂商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宣統五大憂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攬第一百一十章 第四鎮第二百四十五章 通緝令第二百二十二章 同盟會內部第七十六章 特殊警衛局第二百一十九章 南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雷霆手腕第二百二十四章 目標,上海!第三百零五章 總督治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憤怒的載灃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平浪靜”第一百六十章 籌建武備廳第五十六章 記住你是一名軍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殺第二百八十九章 革命風潮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攬子計劃第一百零五章 爛攤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依法治國第三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未可知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二百二十一章 合作第三百三十八章 交權第二十章 立憲狂潮上的危險衝浪者第二百五十七章 審訊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定張勳第一百六十章 籌建武備廳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院議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約法三章第三百零九章 袁世凱抵京!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邊靖寇大將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艱難抉擇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會胡漢民第一百二十章 金融救國第十一章 鷹犬與馬鞍第一百四十一章 迴應第四十四章 軍營議事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中國,絕不允許分裂!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平浪靜”第二百五十二章 合併與拆分第二百四十四章第一百九十七章 誰是議長第五章 御前會議第五十四章 延遲炸彈第二百七十章 聯盟外交第一百零七章 大棒加蘿蔔第三十二章 失意的紅頂商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帝國將晚第一章 套上死亡發條的帝國第五十二章 俄國人的動態第六十六章 前奏第二百零五章 君臣遊戲第八十六章 突發情況第三十三章 兩個生意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會胡漢民第一百九十三章 此夜不消停第二十八章 金錢談判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巴掌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攬子計劃第七十五章 入主郵傳部第六十一章 絕密情報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虞洽卿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聲槍響第三百四十一章 革命而不流血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一百七十章 口水戰第二百七十二章 談判死結第五十五章 汝爲何而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拔刺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一百七十一章 搶班奪權第一百九十八章 枷鎖第二十五章 窮途末路的最後一咬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質第十九章 度支部裡的憤怨第二百零五章 君臣遊戲第一百八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六十一章 禍起邊陲第七十一章 五大臣第八十章 可疑,可憐,可敬。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軌下的老鼠第三百章 就是要動你的奶酪第七十五章 入主郵傳部第四十五章 畢業生們第八十三章 困難模式第七十四章 巧舌如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