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線人

(書友的聲音我聽到了,但立憲是個普通人模糊的概念,需要輔助大量解釋,所以可能讀起來有些拖沓,以後會改進。)

過了一個舒舒服服的安穩年,葉開的悠閒日子也到頭了,接下來他不得不抖擻精神面對一連串的問題,而與請願團的談判就首當其衝。

請願團的核心是同志會,現駐紮在京師琉璃廠的會館中,人員組成大部分爲各省諮議員,這些人既讓朝廷深感難纏,也是葉開此次談判的對象,面對這麼一幫陌生,且對政府抱有某種成見的人羣,第一印象是個大問題,就這麼堂而皇之碰面,必然會在兩者之間形成一道無形的隔膜,葉開需要更爲巧妙的途徑。

接觸是必要的,但接觸,怎麼接觸,在院中踱步的葉開,突然想到了一個人。

“春兒!”葉開大叫一聲,招呼來韓春兒。

“今晚替我在粵仙樓定個房間,另外,你跑一趟琉璃廠,把請柬送給一個人,那個人你交過,叫孫洪伊。”

韓春兒點了下頭,把葉開的吩咐原封不動的記下了,孫洪伊這個人他是知道的,前不久還來登門拜訪,他還有印象,不過就算之前沒見過,他也能憑着這個名字找到本人,韓春兒的鼻子可是一向靈得很。

“是!”

“去吧”

葉開擺了擺手,示意馬上就辦。

交代好了這件事,葉開就坐等着晚上和孫洪伊見面,兩人有過不錯的交情,想必這次的邀請他不會拒絕,當然在此之前,葉開還得準備一份特別的見面禮。

.....

晚上七點鐘,葉開早早坐在雅間裡等候,韓春兒在門外迎接,屋中瀰漫着酒菜的醇香,雞燴蛇、厚菇芥,麒麟鮑片,清燉鰻鱺,桌子上都是最好的潮州菜,無污染,不含防腐劑,不知比後世的廣府菜餚正宗了多少。

幾分鐘後,門外響起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進門,孫洪伊就拱手作揖。

“俗事纏身,讓良公久等了,伯蘭深感內疚。”

葉開站起身來,他自然知道伯蘭是孫洪伊的字,伸手指了指,笑容滿面,“孫議員不用客氣,本官也剛剛到,坐,坐。”

招呼孫洪伊坐下,邊上韓春兒順勢倒了一杯酒。

“這還沒過了正月,孫議員就跑到京城來了,上次是請願,不知道這次是爲了什麼事啊?”

“不說怕良公也知道,前不久的請願,全國上下是同心共進,眼見着國會就能早一天開了,但攝政王...”孫洪伊說到這,突然想起了什麼,急忙把腦袋轉向了葉開,“哦,伯蘭差點忘了,上次良公爲請願團代爲上奏,此乃大義之舉,伯蘭還沒登門拜謝,真是愧怍啊。”

“舉手之勞,孫議員不用在意,人但凡有顆愛國之心,都會答應,再說“速開國會”,聖意不允,真是一件憾事,該愧怍的是本官這食祿之人啊。”葉開一臉的遺憾,擡起頭來,衝韓春兒使了個眼色,後者心領神會的退出門去,把守在外面。

“孫議員接着說,本官也不是什麼迂腐造作之人。”葉開擺出一副附耳傾聽的態度。

“剛纔說到攝政王他...”孫洪伊忽然支支吾吾,“嗐,反正良公也不是外人,伯蘭就是實話實說了,攝政王不順民意,必會失盡民心,恕伯蘭謬言,民心不附,江山難保不會毀於一旦。”

孫洪伊也不顧及葉開的身份,說的都是真心話,他之所敢這麼直白地說出口,多半是因爲對方的立場,葉開施政天津的時候,已經被他列爲同情立憲的開明一派。

“伯蘭也不怕良公知道,這次赴京趕得這麼急,就是爲了聯繫各省代表,共謀下一次請願,攝政王一日不答應,請願就一天不停歇,四萬萬同胞也不會答應。”

孫洪伊越說越多,直接把同志會下一步的動向說了出來,不過,他並不介意外人提前知道,反而,人知道的越多越好,他們請願不就是爲了營造這種鋪天蓋地的聲勢嗎。

“本官常聽人說忠言逆耳,一直想知道什麼是忠言,這就是忠言吶。”葉開端起了酒杯,似乎比孫洪伊還激動,“孫議員於新年伊始,就奔赴京城,聯絡各方民衆,共謀大事,這真是舍小家,爲大家的仁義之舉,本官佩服之極,來,先乾爲敬。”

葉開仰頭嚥下,接着滿上。

“良公過獎了....”

葉開一通誇下來,孫洪伊還有點不好意思,只得喝酒以謝,激動的滿臉潮紅,他甚至腦中不斷胡亂遐想,要是滿朝文武,都如良弼這樣,別說速開國會了,國家何愁不富強。

孫洪伊怎麼想葉開不知道,但他此行的目的可還保留着,暫時不能被酒精矇住了。

шωш✿ TTKΛN✿ C〇 “還不知道良公請伯蘭來有何貴幹?”

幾杯酒下肚,孫洪伊這時候纔想到這個問題,呵着酒氣,姍姍問道。

“既然孫議員如此推心置腹,那本官也就不隱瞞了,這次請議員來,是爲了和談。”

“和談?”孫洪伊晃了晃腦袋。

“對,確實是和談。”葉開很堅定地說道:“請願之風愈演愈烈,民衆有訴求,朝廷不會視而不見,所以攝政王特被委派本官和請願團的志士們共同商談,孫議員身位同志會骨幹,想必不會反對吧?”

反對?怎麼可能反對,政府降下架子,他們是求之不得,但孫洪伊卻猶豫了,這不是清廷大老爺們的作風啊。

“朝廷果有誠意?”

“談的成,談不成,總要試試嘛,孫議員說是不是?”葉開露出了釋放善意的笑容,“依本官看,朝廷這次有誠意,再說派本官來談總比那些食古不化的王大臣來好吧?”

聽見葉開的肯定回答,孫洪伊情緒激動地說不話來,好半天,才憋出了一句,“國之大幸!民之大幸!良公來,這和談定能馬到成功。”

葉開知道孫洪伊這話是藉着幾分酒氣,也不說破,接着說道。

“孫議員,上次是本官代爲上奏,這次倒要拜託你爲本官鋪路了,同志會的人本官並不熟悉。”

“良公放心,有伯蘭在,定然不會有麻煩,同志會都是各省諮議員,留過洋,讀過書,不是村野莽夫,絕不會爲難大人。”

“如此甚好!”葉開哈哈笑道,看着這事基本成了。

“本官再敬議員一杯。”

“伯蘭卻之不恭”孫洪伊也很高興,和談在他這有了門路,這是一件大喜事,於是連連碰杯。

“對了,孫議員,還有一事,萬望不要推辭。”

推杯換盞之後,葉開從身上掏出一頁薄紙,遞到了孫洪伊的手中。

“這是良弼的一點心意,略施薄禮,不成敬意。”

“這是....”

孫洪伊接過這張紙,努力把恍惚的目光聚焦在上面,然而,當他看到上面那個天文數字的時候,微微上頭的腦袋瞬間清醒了。

第八十九章 軍營就是天堂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四十六章 局座第九十六章 權力之道第一百八十章 要做就做賊劉邦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攬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攬子計劃第五章 御前會議第三百一十章 從禁衛軍下手第一百四十三章 依法治國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會胡漢民第二百七十一章 兩樁交易第一百三十五章 決裂第一百八十章 要做就做賊劉邦第一百五十四章 拉鋸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質第二百四十一章 抓捕行動第一百一十九章 反擊第三百一十三章 貴胄學堂第七十三章 水晶狐狸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會胡漢民第十七章 北洋水師追魂曲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袍子第七十三章 水晶狐狸第四十一章 大太監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一章 抓捕行動第二章 皇家禁衛軍第一百五十六章 拔刺第三十六章 常系盔帶者勝第一百零三章 騷亂第一百四十章 載灃的困境第二百四十六章 答記者對第三百一十章 從禁衛軍下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零七章 大棒加蘿蔔第二百六十三章 內閣會議第三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對話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治雛形第一百八十五章 狂風漫卷第一百六十章 籌建武備廳第八十三章 困難模式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置與謀劃第一百一十九章 反擊第十六章 處境尷尬的候補太后第五十三章 走鋼絲的大活佛第三百二十三章 忠臣與反賊第三百二十八章 稱帝第六十二章 暴雨夜第一百八十一章 逼宮第三百零四章 勸進書第三百零六章 新軍第九鎮第三十七章 黑屋密談第二百六十三章 內閣會議第三百一十八章 中山談話第三百三十四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三百三十九章 帝國將晚第二百七十七章 彌天大謊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會胡漢民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攬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邊靖寇大將軍第二百八十章 毀黨造黨第六十四章 兩難的御史第二百九十三章 聯合審理第二百三十七章 困局與解法第二百四十四章第四十五章 畢業生們第二百七十章 聯盟外交第一百四十七章 線人第三十二章 失意的紅頂商人第一百零四章 罷免第二百七十七章 彌天大謊第一百七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對話第一百三十四章 偷拍事件第十七章 北洋水師追魂曲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濟開發區第二百八十六章 軍民兩用第二十八章 金錢談判第一百九十八章 枷鎖第八十四章 戰爭真諦第一章 套上死亡發條的帝國第九十二章 這是你應得的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五章 御前會議第四十八章 檢閱場上的尷尬一幕第二百一十九章 南下第一百五十章 英國“媽”還是日本“爹”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機大臣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清洗與大洗牌第二百七十六章 樑良密話第二百三十二章 上海道臺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置第九十三章 內在麻煩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俄密約第五十二章 俄國人的動態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攬子計劃第一百零六章 終結第四十章 戲院子裡的來客第一百六十二章 進擊!撕碎獅子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