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新總統的天空艦隊

.1917年11月7日,美國總統大選的投票日期。

當下馬歇爾走進會議室的時候,看見他的幕僚們一個個神情嚴肅的坐在位置上,彷彿他們已經獲知了大選失利的消息一般。

“嘿,夥計們,你們怎麼了?拿出點勇氣來,那個沃倫就這麼可怕嗎?”t馬歇爾揮舞着自己的拳頭,可衆人的反應卻冷淡得令他有些心寒。

競選才剛剛開始,可是以民主黨候選人、前任副總統的身份參與競選的下馬歇爾卻早已在與共和黨候選人沃倫加梅利爾哈定的競爭中敗下陣來,誰將成爲新任總統在大多數美國民衆心看來並沒有多少懸念可言。

看着衆人無心戀戰的架勢,馬歇爾也只好一屁股坐在椅子,自己在白宮最後的日子可以開始倒數了。

如果伍德羅,威爾遜還在,那麼民主黨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在今年的選舉中輸得如此慘淡,因爲他的擴張主義和理想主義政治理念還是爲不少美國人所接受的,就連他的遺作——《華盛頓海軍條約》也被稱作是爲美國帶來持續和平的條約,如果繼續這種勢頭,共和黨在下一屆選舉中是佔不到什麼便宜的。然而,威爾遜本人在那次震驚世界的爆炸事件中不幸罹難,他的搭擋兼繼任者馬歇爾隨後接過總統一職,但相比之下這位前副總統的運氣就不那麼好了。在馬歇爾任內,美國政府目睹德國入侵奧匈帝國、統治大半個歐洲卻毫無作爲,下令潘興率遠征軍進入墨西哥卻被打得灰頭土臉,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就在1917年的選舉工作開始之後不久,日本人和德國人又連續在馬歇爾的傷口上灑鹽。6月,日本海軍的塔希提海軍要塞宣告完工。浩大的工程從1914年末開始,中途一度因財政原因延遲了工程進度,但在日德波利尼西亞條約簽署3年零7個月之際,它還是建成完工了。這個耗資5000萬日元(合當時的2500萬美元)的軍事工程不僅僅是對法國人留下的炮臺與港口進行擴建。考慮到塔希提距離日本本土足有4000多海里,是日本政府在海外最遠地一個海軍基地和港口,因此塔希提海軍要塞設計之初便被要求能夠在敵人強大的攻勢下堅守至少一個月的時間,以便日本海軍主力完成集結、跋涉重洋前來增援。

在這種思路下,塔希提被設計成一個比旅順、青島更爲堅固的鋼鐵要塞,大大小小的要塞炮數量驚人,口徑最大的是4門由吳海軍工廠和日本製鋼所聯合制造的356毫米要塞炮,這種最大射程25公里、可以。每分鐘1.35發的速度發射637.5公斤穿甲彈或者625公斤高爆彈而且藏身在混凝土工事和裝甲炮塔之下地巨型大炮無疑是任何來犯艦艇的夢魘;要塞防禦體系的中堅無疑是購自德國克虜伯工廠的16門280毫米要塞炮,這些由裝甲炮塔護衛的單裝火炮配置在可以俯瞰海面的7個炮臺內,足以抵禦一支強大戰列艦隊的攻擊。除了兩種大口徑要塞炮之外,塔希提要塞還有衆多203毫米、,150毫米和,120毫米的要塞炮,以及105毫米、40毫米的速射炮和數以百計的重機槍。

整個要塞體系海防炮臺、陸防炮臺和步兵堡壘線一應俱全,平時包括海軍在內地駐軍總數達到900之衆,儲存了可供1萬人堅持半年地糧食物資。港灣內有衆多條件優越的泊位,還有法國殖民者修建的三處修理船塢和一處小型造船廠,日軍對其改建和擴建之口,可以爲包括戰列艦在內地各種艦隻進行維護修理。此外。日軍還在港口後方修建了一處大型機場和兩處隱蔽的小型機場。平時駐有20餘架飛機,其中12架魚雷機均從德國採購。

對於美國政府和他們的海軍來說,1917年的糟糕夏天並未就此結束。

8月。德國海軍在瓜德羅普的皮特爾角要塞宣告竣工。該要塞自1916年5月開始修建,歷時15個月,耗資4000萬帝國馬克(合當時的1000萬美元),規模上雖遠不及日本的塔希提要塞,但港口被修葺一新,隨時可容納整個德國大西洋艦隊進駐,港外島嶼上新建了三座大型炮臺,8門280毫米要塞炮和40餘門中小口徑火炮可覆蓋薩萊海峽南端,港區以東修建有纏大型機場和3處隱蔽的小型機場,駐有1個空軍聯隊,120餘架飛機。飛行員和機勤人員2000餘人。

兩座海軍基地和要塞完工之後,美國周邊得天獨厚的和平環境一去不復返。

儘管塔希提和皮特爾角在戰前一直是法國殖民地,而且法國人在兩處也建有一定規模的港口和防禦體系,但日、德兩國此番修建大型要塞意義絕非一般。從地理位置上講,塔希提所在地波利尼西亞羣島位於太平洋中東部,到澳大利亞、夏威夷羣島、巴拿馬運河和南美洲的距離均不超過2700海里,是控制整個太平洋中東部的重要據點,對於任何一個意圖爭霸太平洋的國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也給了日本海軍更多的戰略選擇權。瓜德羅普位於大西洋西端的加勒比海邊緣。北抵墨西哥灣、西出巴拿馬運河、南至巴西非常便捷,距離美國本土亦只有1000餘海里。

令美國政府和海軍真正緊張起來的,是口月份兩國海軍先後向新建成的基地派駐了規模可觀地艦隊——擁有2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的日本第,特遣艦隊於9月1日進駐塔希提,並將以此爲基地長期駐泊;擁有3艘戰列艦、1艘航空母艦、7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2艘水上飛機母艦和31艘潛艇的德國大西洋第2分艦隊於9月23日進駐皮特爾角基地,並以此爲據點開始了絞殺英加艦船的大規模海上行動。

至此美國民衆對於馬歇爾政府的信任降到了冰點,許多團體和個人紛紛要求馬歇爾政府提前下臺。在這種情況下,共和黨和他們的候選人沃倫,哈定適時的提出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內閣、以強硬姿態應對任何挑戰的施政綱領,並許諾一旦成爲新任總統,他將極力推動軍隊改革,把美國軍隊建設成一支海、陸、空全面強大的武裝力量,這種論調迅速得到廣大民衆地支持。以至於在選舉前一個月的民意調查中,支持沃倫的選民佔到了百分之六十,遠遠高於馬歇爾的百分之十二。

與馬歇爾極其幕僚的失落情緒相比,在華盛頓廣播中心的直播室裡,共和黨候選人沃倫哈定正慷慨激昂的對全國選民發表演說:

“……在未來3年內,我們將立志於建立一支完全現代化的海軍,最先進地戰艦將在星條旗下乘風破浪!陸軍將自行研製開發和採購目前最新式的裝備武器,讓任何敢於窺視美利堅合衆國的人望而卻步!在不久的將來。大家將看到我們的空中戰列艦隊佔據整個天空,無人敢於向我們挑戰……”

在德國駐華盛頓的監聽站裡,情報人員一絲不芶的將各種信息收集歸納,並將其中有價值的送回到國內。兩天後,沃倫哈定的演說譯文便靜靜躺在了德意志帝國皇帝的書桌上。

“天空戰列艦隊?有意思,很有意思!”

放下這份文件之後,辰天看着面前表情各異地將領們。德意志帝國地內閣選舉遠沒有美國人那樣鬧轟轟的,而且與頻繁更換內閣的日本政壇相比,德國地政府內閣也要穩定許多。自德意志帝國成立到現在的馮年中一共只更換了5位內閣首相,分別是1871-1890的俾斯麥、1890-1894的列奧.馮.卡普里維伯爵、1894-1900的霍恩洛厄、1900-1915的馮.比洛和1915至今的馮.貝特曼。

“很明顯。他們是像仿照我們建立大規模的飛艇部隊!”空軍大臣馮,澤克持依舊戴着他那單片眼鏡。51歲的他比3年前辰天啓用他的時候蒼老了不少,但也顯得更爲成熟穩重了。他今天穿着一身淡藍色地空軍中將軍服,胸前佩戴着一枚紅鷹勳章——它不單單是戰鬥勳章。通常也授予對於重大軍事勝利有貢獻的軍人、文官甚至是平民。

“那對於我們來說未必是一件壞事情,不是嗎?”陸軍大臣、陸軍元帥卡爾.馮.比洛語調平和的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不僅不是壞事,對我們來說還非常有利!”海軍大臣、海軍元帥波爾有點兒幸災樂禍的說道,“即便是大批量建造,一艘普通的齊柏林飛艇的造價也不下200萬帝國馬克,折算歐洲馬克是25萬!同樣的資金可以用來建造40架蜂鳥或者15架兀鷲,或者三艘競賽級驅逐艦,或者一艘施立芬級巡洋艦,五艘飛艇就能換一艘齊柏林級航空母艦!諸位,一艘施立芬級巡洋艦可不是幾十發子彈就能擊沉的啊!”

“波爾元帥說地很對!”澤克特很贊同的說道:“經過我們的測算和多次測試。在一條彈鏈中混裝高爆子彈和白磷子彈,這樣的特種子彈對於氫氣飛艇有着巨大的殺傷了,對付蒙皮飛機同樣可以事半功倍!”

“所以說特種子彈和氦氣飛艇的技術都需要嚴格保密!”辰天非常嚴肅的叮囑衆人。

“陛下請放心,我等一定不會讓這些機密技術外泄!”衆人很堅決的回答到。

辰天瞟了一眼桌上那份文件,說道:“那麼接下來就以我個人的名義提前預祝這位沃倫哈定先生順利贏得美國大選吧!”

正如大多數美國民衆期望和預料的那樣,共和黨候選人沃倫哈定在1917年的總統選舉中以絕對的優勢擊敗下馬歇爾當選爲爲美國第30任總統。

1918年1月20日,沃倫哈定在華盛頓宣誓就職,並任命卡爾文柯立芝爲副總統,查爾斯,休斯爲國務卿。上任之後。沃倫哈定雖不像競選演講的那樣“以強硬的姿態對待來自歐洲和亞洲的威脅”,但在軍隊改革方面還是下了一番功夫。

陸軍方面,他任命性格桀驁不馴的倫納德伍德將軍爲陸軍部長,曾參加菲律賓戰事和遠征墨西哥的佩頓馬奇將軍擔任陸軍參謀長,因墨西哥戰事不利而受到處分的約翰潘興被重新啓用,並負責整訓陸軍部隊和國民警衛隊。

海軍方面,改革派的威廉本森將軍繼續留任海軍部長,威廉希姆斯將軍任新的海軍參謀長,海軍部在得到白宮的大力支持之後迅速開始了條約內的造艦計劃。到1918年末,1910年以前下水的康涅狄格、堪薩斯、佛蒙特、劉易斯安那四艘戰列艦全部進入船塢完成大修和裝備更新,1910年以前下水的巡洋艦、驅逐艦和潛艇陸續被新艦隻所取代,並使這三種艦隻的總噸位達到條約範圍上限,連同在建的新艦在內,巡洋艦達到25.1萬噸共計33艘,驅逐艦達到12.5萬噸共計71艘,潛艇達到5.2萬噸共計63艘。

此外,沃倫哈定還完成了他的另一項承諾——建立美國的空中戰列艦隊,在他的主導下,美國國會於1918年5月在馬歇爾飛艇計劃的基礎上追加了建造400艘軍用氫氣飛艇的預算,所有飛艇分四年完成,屆時美國海軍將擁有900餘艘軍用飛艇,這一數字將是目前德國(410艘)和日本(170艘)軍用飛艇之和的將近2倍。當然,美國政府也爲這些飛艇撥出了超4億美元的資金,而同期美國海軍的總支出也不過是7億美元。

第2章 孫悟空第1章 法國人的微笑第34章 最後的血第39章 迷霧第37章 訓兵術第1章 經濟危機與戰爭第112章 “國寶”駕臨(下)第83章 愚人愚見第78章 老牛與嫩草的婚姻第16章 狩獵第72章 天皇的蒲公英第11章 獵熊第28章 我有沙鍋大的拳頭第6章 安內第40章 磨刀赫赫第56章 圈套第12章 巨人第22章 無恥的旗幟第138章 時代的分界線(上)第2章 孫悟空第26章 開羅之行第36章 藍色憂鬱第1章 我難過第47章 黑色聖誕第114章 沖繩.旗幟(上)第17章 大西洋攻略第96章 世紀海戰之激戰第44章 難以下嚥第63章 令人生畏的海軍第11章 下水儀式第4章 陰謀第20章 追擊邱吉爾(中)第49章 前進威尼斯灣第59章 冷血動物第82章 見風駛舵的參戰國第33章 和平年代的新軍團第44章 沉沒的航母第32章 新秀第66章 遭遇超級戰機第9章 暴風驟雨第137章 人造英雄(下)第1章 皇帝的新衣第95章 羣山第5章 我們的巴巴羅薩第119章 死亡之地第79章 雙喜臨門第6章 最長的一天(6)第40章 飛越塞納河第41章 海戰之王第47章 拯救大兵第76章 霧漫水之都第27章 旅行第23章 誰的特拉法爾加第19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6)第49章 天使還是魔鬼第2章 格魯吉亞屠夫的入夥第14章 俄國人的虛僞勝利第11章 來自帝國內部的風第10章 空之主宰者(3)第15章 使壞第27章 德國妓女第9章 來自哥尼斯堡的鄉下人第17章 王子裝甲營第154章 民俄的新武器第42章 戰爭威脅第29章 初見裕仁第19章 陸戰精英第25章 坦克星球第2章 逼宮第17章 誰是大傻瓜第29章 沉淪的島國第75章 失落的大洋第34章 兄弟第22章 蝙蝠與刺鳥第36章 殘燭熄滅第15章 前仆後繼第57章 強擊珍珠港第21章 盟友與敵人第7章 致命一擊第22章 夜鷹第85章 驚世紐芬蘭第115章 沖繩.旗幟(中)第51章 美洲巴爾幹第15章 真真假假愚人節第30章 嘿,我要走了第17章 誰是大傻瓜第77章 選婿第55章 鬥智第30章 英雄第15章 倫敦天空第2章 逼宮第19章 陸戰精英第38章 華沙陷落第17章 甲級戰犯第24章 存在艦隊第50章 自由法國的夢想第2章 右路拼殺第90章 時不我待第34章 散財童子第15章 前仆後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