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三 滿清應對_兵 餉

永曆十三年四月,鄭成功狼狽回到了舟山,與出發時貔貅十萬,戰船兩千不同,只有三百多艘大船和三萬多兵馬跟隨他返回,當初追隨他一起進入長江的士兵家屬多半死傷,抵達舟山後,島內島外哀嚎遍地,人人披麻戴孝,舟山悲風席捲,盡是傷心之輩。

江南分艦隊與鄭藩水師簡單完成了交接,繼而向北而去,抹去了合衆國在此地存在的最後一點痕跡,但舟山已經不是那個團結一致,矢志抗清的那個舟山了。

鄭成功返回舟山之前,這裡已經知曉江南大敗之事,縱然鄭成功老早就派遣鄭鴻逵等德高望重者回來,但人心早已是掌心沙粒,越攥丟失的越多,一些留守的將領聽聞鄭藩大敗,早早收拾了兵船和家屬,逃往福建,想要粗安的人改名換姓,隱居各地,放不下手中權力的,則尋找各類關係,下了南洋,投奔各大殖民公司,等鄭成功返回的時候,島嶼一空。

“父王,爲何下令讓士卒歸家?”鄭經衝進鄭成功的書房,高聲質問道,見鄭成功沒有反應,他道:“父親!您不知道,島上的兵民都在叛逃嗎?”

“那你想如何,把他們抓回來?”鄭成功擡起頭,問道。

鄭經一拳砸在桌子上:“當然,把他們抓回來,好好操練,我們鄭家還有機會,重整山河!”

鄭成功問:“島上有兵四萬,民十餘萬,爲父問你,你如何養活這些兵卒,屯田還是漁鹽?”

鄭經一時語塞,舟山島上確實有些田畝,但多是山地丘陵的旱田,根本養活不了多少人,而當初遷界禁海,浙江沿海的丁口尚未恢復,打了魚賣給誰呢,鹽巴更是不用多說了,合衆國掌握臺灣布袋鹽場和瓊州鶯歌海兩大超級鹽場,鹽巴本是不缺的,而且在合衆國內部,鹽與菸草一樣都是國家專營的,以往舟山還能向大陸販賣私鹽牟利,現在沿海都是合衆國的地盤,鄭藩還敢向合衆國賣私鹽嗎?

“可.....我們的丁口在大規模的流失,不光是留守的兵民,就連一些從長江撤退回來的,也已經開始收拾家財開始離開了。”鄭經道。

鄭成功很清楚,這就是李明勳對自己的懲罰,還在崇明的時候,他就已經得到消息,合衆國光復浙東七府,與福建一樣,往沿海禁海區域充塞人口,但凡持有遷界之前的地契、房契,又不再清算之列,合衆國會照舊歸還其田畝,契書丟失,或者本身並無恆產的,也可以返回家鄉,由合衆國統一安置。

而舟山的明軍,無論是魯監國遺脈,還是新募之兵,多是閩浙之民,尤以遷界禁海來投者爲多,面對合衆國如此政策,除了家屬尚在琉球或者在舟山有田產的舊部,多是要散去的。

“爲父又有什麼辦法呢,無餉無糧,終究聚兵無望。”鄭成功深吸一口氣,坐在椅子上:“就算有心阻攔,又如何能做到呢?”

舟山並非一個島,而是羣島,這個羣島距離浙江實在是太近,有些島上屯墾的兵民甚至可以直接游到大陸上去,更何況舟山還有不少的大小船隻,再不濟,做個筏子也能漂流上岸,鄭藩兵馬是堵無可堵,擋無可擋,更何況,鄭藩藩下兵馬也是要脫逃的。

鄭經抓住鄭成功的手,說道:“父親,您要振作起來呀,若是您倒下了,本藩還不是四散了。”

鄭成功點點頭:“爲父並未心灰意冷,只是如今缺乏糧餉,願意走的走了,剩下的纔是我鄭家的忠心可用之人。”

“這麼說,父親心中早有計較?”鄭經心情大好,問道。

鄭成功點點頭,說道:“那是自然,你我父子身居交通要衝,擁有海船強兵,僅憑做買賣也可以有所建樹,與閩浙的走私斷絕了,但尤可往江南、朝鮮和日本走私海鹽和東南特產,與閩浙不得非法貿易,但正經貿易也可做得,舟山靠近閩浙,可購買中國商品,南下易南洋番貨,往來於朝日與南洋之間,獲利自當不菲。”

鄭經到一半便是明白了過來,自己父親這是要走以商養軍的路子,但他仍舊有擔憂,說道:“只恐東番不許呀。”

鄭成功冷冷一笑:“許與不許不看東番,全在你我爭取,爲父手中還有幾張牌可以打,倒是也不怕李明勳不應和。”

鄭成功手裡確實有幾張不錯的牌,再其派遣使團前往福州之後,也着實讓李明勳產生了興趣,鄭成功手裡的牌便是進軍江南之時抓捕的高階俘虜和投奔的一些滿清官員,其中就以操江巡撫朱衣助爲代表。

操江巡撫也是滿清的二品大員,駐防安慶,防護長江中下游地方,兼巡撫安徽各地方,由此可見,操江巡撫不僅是一省之大員,還管理着長江的防務,這樣一個地位超然又職位關鍵的人物,對滿清的瞭解肯定很深,對合衆國的作用也很大。

事實正是如此,朱衣助掌握着許多合衆國急需的情報,特別是關於滿清與海外聯絡、合作的事情,在得到朱衣助之前,安全局也僅僅是知道滿清正在與泰西一些國家聯絡,具體知曉不多,但得到朱衣助之後,安全局終於得到自己想要的,李明勳更是大吃一驚。

北京城,乾清宮。

滿清入關十五年了,議政王大臣會議一直與皇帝一起,執掌着這個國家的至高權力,只是在這其中,各類角色是此起彼伏,滿清帝國的權力越來越被更多人享受,在議政王大臣會議剛剛誕生的時候,親王們獨享決斷權,繼而貝勒加入進來,後來是各旗的固山額真,再後來便是滿洲、蒙古出身的尚書等高階大臣,甚至連范文程等一干漢臣也曾登堂入室。

原本專屬於愛新覺羅的權力向八旗貴族擴散,繼而是滿蒙貴族,到了永曆十三年,也就是順治十六年的時候,議政王大臣裡已經沒有一個能拿出手的宗室親王了,如今還能代表宗王們站在這裡的,只有簡親王濟度,這個依靠濟爾哈朗血脈的年輕親王,此刻還能站在這裡,而不是出現在東南前線,最重要的是在去年這個時候,他先一步稱病,演技比多尼高超了一些罷了。

如今順治親征,獨攬大權,議政王大臣會議裡能搭茬的也就只有索尼等幾個內大臣,其餘不是濟度這類年輕宗親,就是唯唯諾諾之徒,各旗的固山額真,能打的都出現在了東南和西南兩大戰場。

索尼直接打開的巨幅輿圖,講解着南方的戰局,西南方向,各路大軍在進入雲南境內之後都遭遇了巨大抵抗,又因爲來自後方的糧餉,尤其是餉銀不濟,此時已經沒有成規模大力度的進攻,明清雙方基本沿着雲貴邊境對峙,對廣西的進攻也不順利,羅託的軍隊縮回了貴州,雖然攻佔了幾個州縣,但關鍵的桂林和靈渠沒有打下來,聊勝於無。

對於西南的進攻已經有兩年了,沒有達到目的,但也算是有所進展,整體上佔了上風,但是東南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從去年浙南開戰之後,東南的局勢一直讓身處北京城的八旗權貴驚心動魄,當鄭成功的大軍進入長江,圍困南京的時候,朝中一度有了放棄長江以南的打算,好在嶽樂穩住了局面。

“浙東的丟失讓我大清失去了對東番的主動權,所以今年和明年,一定要持續投入,無論是兵力和糧餉,首先要守住浙西,最好收復浙東,以保江南賦稅之地無虞。”索尼最終給總體戰略定下基調。

順治微微點頭,問道:“索尼,東南再戰,所缺有二,一爲兵馬,二爲糧餉,你可有謀劃?”

滿清佔領了中國精華之所在,人力是不缺少的,入關之後,十五年來,滿清還是第一次感覺兵力緊缺。

滿蒙漢八旗定甲八萬,因爲滿洲那糟糕的戶籍制度,實際上誰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入關以來,八旗雖然不再作爲戰爭主力和突擊兵力,但也一直處於壓陣狀態,南征北戰之中,戰死和各類疾病導致死亡甚多,尤其是兩廣之戰,僅那一戰就戰死八旗近萬,這些年來,滿洲貴族深感人手不足,不斷擴充八旗,其中給旗下包衣擡旗便是最重要的舉措,當初平定姜鑲叛亂,就是擡旗近兩萬,形成現在遼東的關外八旗。

一般來說,滿洲貴族是不把關外八旗算作八旗的,一些關內八旗擁有的特權,關外八旗也是沒有,當初入關隨軍的老八旗,如今活着且還能上陣的怕是連一萬都沒有,頂上來的年輕人、入旗的零散蒙古部落和擡旗的包衣遠遠沒有老一輩有戰鬥力,即便如此,八旗滿打滿算也不會超過六萬,如今除了京畿衛戍之外,大部分都在西南和東南兩大戰場作戰。

八旗是核心,綠營纔是主力,綠營的兵力就很好統計了,因爲那是由滿清戶部額發軍餉的,巔峰時期,滿清擁有七十萬綠營兵,但實際上沒有這麼多,戰鬥減員不算,吃空餉的問題滿清也沒有解決,而如今有至少四十萬綠營兵在前線,或擔任東南西南兩大戰場主力,或者看守從四川到浙江這長達數千裡的展現。

除卻綠營和八旗,就是漢藩了,靖南、定南和平南三漢藩已經是過去式了,如今能算上漢藩的也只有平西王吳三桂和續順公沈永忠了,沈永忠部一直很弱,目前靠着資歷在贛州抵擋廣東的瓊藩兵,吳三桂卻是主力中的主力,光是最精銳的藩下兵就有一萬餘,要知道,在擴充之前,三王一公加起來也不及他一個人多。

這些兵馬之外,還有服從滿清調遣的外藩蒙古、西南接受滿清官職的土司兵,在前線,士紳也會組織民團鄉兵一類助戰,這些就不好統計了。

兵力多,但需要兵馬的地方更多,如今中原、湖廣和西北的兵馬基本抽調一空了,除了維持兩大戰場,沿海地區也不能放鬆,山東和遼東至少需要四萬精銳,在多尼率領的援軍南下之後,滿清實際上抽調不出一支三萬人以上的重兵集團,而小規模的向東南增兵根本不解決問題。

索尼訥訥說道:“直隸、山西倒是還能抽調一些綠營.......。”

這個時候,鰲拜站出來,說道:“啓稟皇上,奴才以爲,再抽調綠營也是無濟於事,奴才這幾日在兵部看前線的戰報,特別是東南,我大軍在步兵和炮兵兩大方面弱於東番,真正有所長的還是騎兵,而如今北方綠營多老弱,去了也是浪費錢糧,前方錢糧吃緊更是要精選強兵前往。”

“哦,鰲拜,你認爲該如何做?”順治問道,他很知道,鰲拜是先帝留下的良將,在軍略上比之索尼還要精熟一些。

鰲拜道:“這般光景了,還是讓外藩蒙古出力吧,科爾沁各部出鎮遼東,理應讓漠南各部出兵了。”

漠南各部便是土默特、察哈爾、鄂爾多斯等部,這些原本就是蒙古大部,只是林丹汗時期內耗嚴重,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已經恢復了不少。

“依奴才所知,漠南各部出兵兩萬毫無問題,漠南產馬,只需朝廷發放些糧餉,補些甲械也就是了。”鰲拜說道。

衆人擡頭,看順治如何決斷,順治道:“安親王也說前線缺少騎兵,便允了鰲拜所奏,讓漠南各部出兵吧,今年先出兩萬。”

說罷,順治看向索尼,道:“索尼,有漠南這兩萬兵,西北還能招募些人,兵馬倒是不缺了,就是不知這糧餉如何解決?”

索尼沉吟片刻,說道:“如今國事艱難,只能行非常之法,現在看來,除了追繳欠餉,便是隻有一策了。”

順治見索尼有辦法,問:“說來聽一聽。”

“爲今之計,只有重開三餉了。”索尼仰起頭,毫不遲疑的說道。

章二五七 局勢複雜起來章二三 濟州島章一一七 新總督的陰招章十四 舟山淪陷章一六零 好吃不過餃子章一三四 活捉侯方域章九二 噶爾丹章二七 崇明海賊章一 結婚章五三 海賊夜襲章一五四 投效章一五八 帝王心術 上章四七 洲際貿易船隊起航章四八九 名字的重要性章三五 無用的勝利章一零四 洪承疇章四四二 圖鬆章一三零 兄弟章一零九 公審漢奸章二三三 黃教使團章七八 南非章七十 誘導章三三零 上鉤章三二 誘敵章四五 預備變天章二十四 艦隊接觸章四六六 軍機會議章二四二 大澤地區章五六 多爾袞的狗見識還真準章四零八 波拿巴章四一 巖野先生章四六 戰與和章五一 徹底失望章九九 敵艦在望章三一二 往牆縫裡澆水章六九 林慶業章二二五 變更著作權章二三二 密謀改朝換代章八 血契章一九六 三思而行章三五零 意外章一七六 機會章一六八 下毒章五二 河原田兵衛章一五三 津疆聯動章十四 高徒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四一二 黑夜中的刀章一九六 意外章三五 滿清計議章二一八 武裝中立同盟章二零九 國際法章二二 較射章二八九 國聯章三八六 工事章三七 先剃髮章一五七 亂點章一四九 方法章三二七日先搞班委會章三六四 擴張新思路章一七五 自家祖墳自己刨 下章八五 拍屁股走人章一四零 安排章三七 救國良方 上章二六零 爲戰爭而結束戰爭章十 對抗章十九 橫掃清水師 大發橫財章一三三 回國章八七 加徵公投章六四 李倧章一五二 英王監國章一一一 分開談判章八七 加徵公投章七十 鄭芝龍降清第三零七章 殖民者來了章四四零 宗教歸化章三四零 打仗是爲了停戰章一二九 英王遇襲章一零四 強強對決章三四 青島章三六 江南崩局章一五六 龔鼎孳章五八 賞烏林章八六 穩固章四四六 全面合作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二十一 君度的殺雞儆猴章三五九 實話實說章三零四 蘇伊士地區章二三三 第二次光榮革命章六七 參戰無益章三一七 治沙章四三 政治遊戲章二零二 美洲還是亞洲章八零 潘名器章三一 線列步兵章四五九 江川章一四五 進步章一零六 心安即可章二十 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