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四眼”的廚藝

剛走到櫃檯,算賬的大媽頭也不擡地說道,“帳已經結好了,記在小謝頭上。”

陳露正要說話,謝路得從一邊的廚房門走出來,取下來頭上的廚師帽,邊脫白大褂,笑道:“我菜都做好,就等着你們過來開吃了。”

互相打過招呼,謝路得招呼大家上二樓,說是樓上沒人,清淨。

一行人於是移步樓上就坐。

謝路得和胡曉輝親自充當服務員,給大家一一上菜。

王建浦邊倒老酒,邊開玩笑說:“剛纔露露還想着要去櫃檯交錢的呢?”

“到我們飯店來吃飯,你什麼時候結過賬,陳大小姐?”謝路得首先端上來一盆白斬雞和白切豬肚的大拼盤。

白斬雞顏色樸實,有土雞的香氣,雞皮肥厚,很難得的皮下竟然有凝結的脂凍。

“都是一些家常菜,你們嚐嚐。這兩者屬於上海浦東傳統的本地農家菜,必須要蘸黏稠偏鹹的本地醬油纔好吃的。”謝路得介紹說,“外面的白斬雞皮色油黃,很多人自以爲吃到了好雞,其實只是店家刷了層菜油的。還有,本地人管豬肚叫肚子,我選的是肚頭厚實的部分切上來的。”

王建東忍不住連續吃了幾塊,覺得實在是好,讚歎道:“這雞鮮啊,肉頭緊實,相當好吃的。”

李尚吃過,放下筷子說道:“嗯,出手穩健,十足的老牌飯店做派,味道讚的。”

第一道熱菜是蒸三鮮。

謝路得做的很樸實,沒有用更有形式感的裝盤。可是裡面又何止三鮮?豬蹄、鹹肉、扣肉、肉皮、蛋卷、肉圓、冬筍依次排開。

李尚嘗一口,說:“肉皮湯這個東西,確實這裡做得要更好吃一些。”

王建東邊吃邊開玩笑,說:“這麼一鍋湯不鮮也難啊。我們人多,要是人少的話,就這一鍋就已半飽了的。”

然後是一盆草頭圈子,草頭青嫩、圈子厚實,香氣飽滿,不見有一絲雜梗。

王建浦笑笑,端起酒杯和謝路得碰了一杯,說:“實在不好意思啊,今天才第一次過來你這裡單位看你的。”

“都是兄弟,咱們不說外話。”謝路得一飲而盡,笑道,“不過我有一個請求,你們既然是過來視察我的工作,等會吃完後,要對我的飯菜好好着點評點評,這個要求不過分吧?”

王建浦站起來,端着酒杯說道:“今天聚會,除開檢查‘四眼’手藝,其實還有兩個意思。一是小花實習馬上就要結束回東北了,算是餞行酒。二是小毛的畢業論文通過,也一起大家慶祝一下。”

胡曉輝開玩笑,說:“也祝你和大嫂通過雙方家庭的大考,接下來早日成婚,我們還等着吃你們倆的喜糖呢。”

女的喝飲料。幾個人都站起來碰一杯。

接下來是八寶鴨。色澤紅潤,形狀完整。

謝路得說,這道菜可以說是我個人的看家菜之一。選三斤半左右的湖州白鴨,開背塞入三至四兩糯米,再入火腿、肚丁、肉丁、雞丁、板栗、白果、瑤柱、糯米等料,兩番入爐,蒸足五個鐘頭,出籠時再澆上用蒸鴨原滷調製的蝦仁和青豆。

王建東夾下來一塊嘗一口,湯汁肥濃,鴨滷酥爛,葷香濃糯,滋味鮮美。

還有一大盆的油爆蝦,選用個頭均勻的鮮活河蝦,每隻都在7釐米左右,200度油溫熱鍋爆熟,蝦腮燙至微張,蝦殼爆至酥鬆,入口香嫩。

油爆蝦是本幫經典,考驗火功,最能體現一家餐廳廚房的竈臺功底。

謝路得對油爆蝦的甜度也稍微做了調整,白砂糖、冰糖和蜂蜜三種甜味調料取代了原先單一的白糖,這樣一來甜味上口更爲圓滑,更能體現口感上的細節。

接着一道“野河鮮”。兩條小河鯽魚、兩條昂刺魚、幾小段黃鱔燒在一起,都挺細嫩、紅燒入味,果然是隻好小菜。在市區飯店吃慣了有冰箱味的小河鮮,再吃這道野河鮮,會完全忽略這裡飯店的簡陋。

傳統老菜“桂花肉”,肉條裹着麪粉糊油炸而成,類似四川菜裡的酥肉,咬開之後有嘴裡一包油的快感。

鹹菜河蚌炒冬筍。謝路得特別介紹說,別看毫無擺盤、全無賣相,這可是三林水鄉最鮮美的小炒之一。

上菜的高潮,是本幫功夫菜扣三絲。

扣三絲,屬於上海本幫名菜。所謂三絲,便是火腿絲、雞脯絲與筍絲。

這道菜看似不難,但是對刀工要求極高。一般家宴上不大會做。就是在飯店中,一般也只有很少的廚師會做此菜。原因很簡單,三絲如果處理不好,就切成三“條”了。

所以在浦東老八樣中,這道菜也稱爲"硬"菜。

這裡的意思有二層:一是突顯廚師的刀功,那可是真正需要過硬的功夫。二是體現宴請者的經濟實力,因爲老八樣菜式中以"扣"爲貴氣。

所以這道"扣三絲"在浦東老八樣菜式中最具代表性:刀工當然可以看到,但其食材的香味在蒸煮的過程中綿綿不斷地飄逸着,吃在口中是清淡爽口,回味………

另外,由於雞脯絲、火腿絲和筍絲相間,色澤很好看,做法中也有加入雞蛋絲的,被稱作“金銀扣三絲”,它的成品形狀像個山包,便又有了“金銀堆積如山”的說法。因此常被選作婚宴的主打菜餚之一。

雞雜羹。不是用的冰凍的雞肫,謝路得真正的用雞肫、雞肝、雞心、雞腸各種雞雜來做菜,弄得乾淨、做得鮮美,一把胡椒和蒜葉撒得噴香。

這樣的做法別處難見,愛吃這口的人會愛極。胡曉輝就摁住盆子一直不肯鬆手。

最後是作爲主食的灌湯包。籠屜上桌,一揭蓋,肉香撲鼻,包子頂綻開個圓圓的小口,露出肉餡,咬一口湯都流出來了,湯滋很多。

幾個人都吃的分外高興,對謝路得的廚藝讚不絕口。

酒飽飯足,王建東他們三個男的都已經停手,胡曉輝她們仨卻又再要了一盆酒釀圓子收尾。

連王建浦都忍不住感嘆:足足可見,在任何場景中,都是女性更持久。

第83章 城市良心第286章 外婆家的葡萄架第263章 世上無難事第111章 委屈與隱忍第120章 金字招牌第33章 所謂青春第17章 公共廁所第350章 半個知識分子第116章 “三轉一響”第326章 小紹興白斬雞第117章 方便麪第207章 盾構第37章 危險第209章 最後一樁第196章 “咯噔”第199章 驢車第91章 忍俊不禁第89章 專業人才稀缺第106章 東昌路消防瞭望塔第104章 新課題第127章 淵源第329章 期末成績第233章 就差一點第364章 值班安排第291章 腔調第50章 頭疼的事第93章 惶恐第313章 過了這個村第255章 珍惜眼前人第108章 拷老酒第217章 你怎麼看?第151章 因材施教第35章 抓蟛蜞第16章 剃頭攤第293章 臨江中學學生第148章 開誠佈公第118章 第一號工程第323章 “搛起來吃掉”第214章 聯防隊員第39章 囁嚅第351章 深以爲然第241章 元旦致辭第85章第242章 阻力第78章 碗對碗第277章 爲什麼要搞金融貿易區?第300章 “四眼”失蹤(1984年)第288章 全運會火炬接力第190章 “禍”不單行第261章 辦公室做衛生第333章 盛開的水仙花第118章 第一號工程第275章 軸線大道樣板段闢建第266章 從地下到地上第49章 養殖場第131章 “花樣年華”第73章 “巨龍車”第34章 蘆葦根第287章 紙上覺來終覺淺第58章 爆米花第112章 空氣靜止第302章 沒有結果第222章 識貨的老先生第185章 晚餐第4章 婦產醫院過道第179章 準備登船第218章 好風憑藉力第311章 竹園新村第54章 能思想的葦草第120章 金字招牌第331章 包春捲第111章 委屈與隱忍第8章 小酒館第258章 唯獨不可以放開肚皮吃的第24章 造舟爲樑,不顯其光第315章 觸目驚心第114章 說來話長第38章 誤會第283章 “ 微縮版的山東”第268章 報社浦東辦事處第264章 “狠”第313章 過了這個村第265章 “ 西服熱”第16章 剃頭攤第213章 捉蟋蟀第306章 再學習第347章 賭?第69章 夜談第78章 碗對碗第167章 老小孩第237章 提親火腿第89章 專業人才稀缺第348章 做個好人第59章 陽陽第84章 改學業成績第178章 十六鋪第236章 喇叭褲第304章 心事重重第145章 採馬蘭頭第236章 喇叭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