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

生活中雖然不總是大風大浪,但總少不了磕磕絆絆——事業的低谷、種種的不如意讓你彷彿置身於荒無人煙的沙漠,沒有食物也沒有水。這種漫長的、連綿不斷的挫折往往比那些雖巨大但卻可以速戰速決的困難更難戰勝。面對這些挫折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積極地去找一種方法化險爲夷,絕處逢生,而不是一味地急躁,抱怨命運的不公平,抱怨生活給予自己的太少,抱怨時運的不佳。若非,你永遠踏不上通向成功的階梯。

逃避問題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生活中你會遇到許多才華橫溢的失業者。當你和這些失業者交流時,你會發現,這些人對原有工作充滿了抱怨、不滿和譴責。要麼就怪環境條件不夠好,要麼就怪老闆有眼無珠,不識才,總之,牢騷一大堆,積怨滿天飛。殊不知,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吹毛求疵的惡習使他們丟失了責任感和使命感,只對尋找不利因素興趣十足,從而使自己發展的道路越走越窄。他們只是在問題的結果上不停地糾結,卻不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走向成功。因爲,他們甚至連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都不敢邁出——面對問題。他們面對不了,是因爲他們無法承認自己的弱小和錯誤,這是人類對於自身缺陷的一種膽怯,他們無時無刻不爲自己的失敗找尋正當合理的理由,從而讓自己繞過困難的實質。

都說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你強它就弱。面對困難,只想着去逃避的人,是永遠解決不了問題的。試想,如果公司交給你一個臨時的任務,而這個任務必須第二天就要出結果,你只有24小時的時間,如果需要你加班加點,儘量去完成它。這個時候,你是選擇不幹,還是選擇頂住壓力,就拼上一拼,不管結果如何,儘量去做就好?這無疑是對自己能力的一個挑戰,不要輕易就說“NO”,勇敢地去接受問題和麪對問題,你就已經邁出了成功的一大步了。

12.與其麻木虛度,不如瘋魔成活

固然,當下的就業壓力很大,爲生活、爲工作忙碌奔波成了人們生活的重心,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熱情被繁重的生活壓力擠沒了。但是,這並不能夠成爲人們變得麻木的理由。

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珍惜人生每一天的價值,這就是活在當下的核心內涵。別讓生命的火焰,在一天天的冷漠和冷淡中徐徐渡過,那時,當我們老來回首,我們將會發現那樣的麻木虛度是多麼可悲。

有人說,當下的日子就如同一杯白開水,毫無味道,讓人感到單一苦悶,在平淡無味中找不到生活的激情,也淹沒了自己最初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爲什麼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裡,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子,卻有着八十老嫗的沉悶?這是因爲我們已經磨滅了自己的夢想與激情。在現實中忙碌的人,講求實際讓人們對生活失去了新鮮感與浪漫情懷,開始變得麻木。

在《霸王別姬》這部電影中,張國榮的“不瘋魔不成活”成了故事的經典。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一部戲,如何演活這部戲,就需要我們“走火入魔”,投入生活中,而不是成爲生活的旁觀者,冷眼看待現實生活中的自己。

曉湘曾經是大學中的風雲人物,她既是班長,有着卓越的領導能力,又是學校文藝部的部長,能歌善舞,還在校外兼職模特,擁有天使般的臉龐和魔鬼般的身材。無論到哪裡,曉湘都是衆人矚目的對象,她的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大學畢業後,同學們都爲了前程各奔東西,曉湘的身影也消失在衆人的視線中。

過了5年,再次見到曉湘,人們幾乎認不出那個曾經美麗熱情的可人兒,這時的她變得肥胖而臃腫,曾經浪漫閃亮的眼睛已經變得黯然。

原來,曉湘畢業後便由在某市當局長的父親安排,進入國稅局當了一名公務員。這是一份普通大衆所謂的令人豔羨的工作,待遇高,福利好,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是怎麼也摔不破的金飯碗。

但是,在這樣毫無生活激情和動力的環境下,曉湘在單位只是嗑嗑瓜子、跟同事聊聊八卦。日復一日,她的熱情和理想都被工作的平淡抹平了,而曉湘自己只是麻木而被動地生活着。

一個美麗的女子,就這樣被時間醜化了。在寬鬆的工作環境中,她失去了進取的動力,沒有了更高的目標,滿足於現狀讓她的魅力消失了。看來麻木是心靈的腐蝕劑,這並非只是一句冠冕堂皇的話,其中的深意讓人觸目驚心。現代生活中,有多少個“曉湘”,在麻木中虛度了時間,浪費了光陰。

不要以爲麻木是對現實的一種應對,這其實是一種逃避。麻木的生活就如同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請仔細想想眼前的日子是你追求的理想的生活狀態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即使再世俗,你的生活也還需要活力。我們不停地爲生活而忙碌,更需要佐以熱情,找到生活的快樂。

活力四射,敢愛敢恨,我們就應該有這樣的生活勁頭。我們都還沒有到可以安享晚年的時候,怎麼就都沒了挑戰生活的勇氣呢?安逸的環境總是容易讓人委靡,我們應該調動起全身的振奮細胞,將生活推向“瘋魔”的高峰,將人生推向激情的頂點,這樣便能擁有幸福,擁有別樣的人生。

13.奮發於當下,共振人生

時間並不能像金錢一樣讓我們隨意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我們所能使用的只有被給予的那一瞬間,也就是今日和現在。活在當下,用於前進,活得有熱情,忙得有激情。

人要學會在現時中生活,因爲只有現時裡纔有真實的自己。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所用的“現時”一詞,它更加強調的是“現在”這一時間概念。現實生活是你真正生活的關鍵所在。細想一下,除了“現在”,我們永遠不能生活在任何其他時刻,你所能把握的只有現在的時光,其實未來也只不過是一種即將到來的“現在”。有一點可以肯定在未來到來之前,你是無法生活於未來之中的。

現時,是一種難以捉摸而又與你形影不離的時光,只有你完全沉浸於其中,纔可得到一種美好的享受。因此,你應該充分享受現時的每分每秒,而不必去考慮已過去的往日和自然到來的將來。抓住現在的時光,這是你能夠有所作爲的唯一時刻。

如果你也像托爾斯泰書中的伊凡·伊里奇那樣回顧自己的一生,你將會減少很多沒有必要的遺憾。

“如果我到目前爲止的整個生活都是錯誤的,那該怎麼辦?他忽然意識到以前在他看來完全不可能的事也許的確是真的——他也許真的沒有按照他本應做的那樣去生活。他忽然意識到,自己以前那些難以察覺的念頭——儘管出現之後便隨即被打消——或許纔是真實的,而其他一切則是虛假的。他的職業義務、他的生活以及家庭的整個安排,還有他的一切社會利益和表面利益,也許完全都是虛無的。他一直在爲這一切進行着辯解,然而現在,他驀然感到自己的辯解是蒼白無力的。沒有什麼值得辯解的……”

恰恰相反,正是那些你所沒做的事情纔會使你在心中耿耿於懷。如果你以自我挫敗的方式度過現在的時光,就無異於永遠地失去這一現時。因此,你現在應該去做的事情十分顯然——行動起來,珍惜現在的時光,不放過一分一秒。

迴避現實往往導致對未來的一種理想化。希望、期望和惋惜都是迴避現實的最爲常見的方法。你可能會想象自己在今後生活中的某一時刻,會發生一個奇蹟般的轉變,你一下子變得事事如意、幸福無比、財富無限。或者期望自己在完成某一特別業績——如大學畢業、結婚、有了家庭或職務晉升之後,你將重新獲得一種新的生活。然而,當那一刻真正到來時,你卻並沒獲得自己原先想象的幸福,甚至往往有些令人失望。未來永遠沒有你所想象的那麼美好、如詩如畫,它也只是一種切切實實的將要到來的“現時”。爲什麼許多年輕人婚後不久就哀嘆生活與婚姻的不幸,其中不乏一個原因——他們曾經將婚姻和未來幻想得過於幸福美滿,而當這一切真正到來時,他們卻因爲沒有珍惜而錯過了現時的快樂。

14.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好最壞的打算

在如今這個社會中,很多人的忙碌是隨波逐流,聽從命運的安排,不顧遇到順境還是逆境,總是得過且過,動輒放棄,總是想着這普天下的機會多的是,放棄一個又何妨?

但是活在現實,活於現世中的人,總是懂得直擊生命的當前時刻,我們都明白,人總是要有不斷進取的能動性,眼前的苦難若被我們通過努力奮鬥征服了,那纔是人生在世真正的意義。可是不去爭取、不去面對,我們的人生就終究一無所有。就如同競爭入學,如果我們不去參加考試,學校何必要多費心思看我們一眼?我們便根本就沒有“被決定”的機會,連被淘汰的資格都沒有。

有“中國最後一位儒家”之稱的梁漱溟先生提出,他承認外在的條件對人的限制有影響,但是更強調人依然有“發動”的能力:“所謂聽天由命不是知天命,雖成功不成功在天,而爲不爲究屬在我,我們要發動纔有被決定,若根本不爲,則何有被決定可說,聽天由命,是要我們盡力去爲,而成功與否,則聽諸天之謂。”

所以,我們雖然有時候處於“被決定”的位置,但並不意味着我們要消極地順從,而是應該努力地抗爭。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去努力地行動了,纔有參賽的資格,纔有被人評判的權利,這纔是“被決定”。

人活在宇宙天地之間,也就是身處一個大的趨勢之間,這個趨勢可以是時代背景,也可以是人所受的教育,是身邊的人際關係,等等,我們無法衝破的條件。人往往難以超越他所處的時代,因爲他的思想、學識都會帶上時代的烙印。但是難以超越,卻依然有衝破的可能,因爲每個時代都有先驅在開路。人與人之不同,多在於那當下一念之不同,這個“念”就是人的自主意識,是靈動的、具有可變性的,正是因爲它的未定,才爲人類的努力提供了可能性。

王國維稱《紅樓夢》爲悲劇中的悲劇:由於劇中之人物之位置及關係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蠍之性質與意外之變故也,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不得不如是”是已定,如黛玉喪母、入住大觀園,如晴雯之爲丫鬟、生病,她們的心可轉換,是未定,因此黛玉對姐妹“可”不必如此多心;晴雯對小丫鬟打罵“可”不必如此厲害……否則她們的命運豈不是會好得多?

出於同理,有人會認爲黛玉之多心,晴雯之聲色俱厲都是天生的,她們也是身不由己,不能由自己來決定。如此一來,就陷入了不可知論。這就是梁漱溟先生所反對的機械的宇宙人生觀,“完全承認被決定”,人成了任宇宙擺佈的木偶,所有的一切都變成了“已定”,人生的意義又在何處?人和其他的動植物又有何分別?

聽天由命,是要求我們凡事盡力而爲,縱然事情的成敗是上天註定,可是努力與否,卻可以看出一個人面對問題時的態度與處理方式,如果能把大的機緣都考慮到了,豈不是可以在錯綜複雜的人事之中游刃有餘了嗎?然而總會有些機緣是難以預料的,縱然可以預料也不惜赴湯蹈火,因爲還有更大的機緣——整個歷史的發展趨勢。人只活在片時之間,但有的人能看到整個歷史,因爲歷史會還認公道,公道自在人心。

前言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前言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前言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前言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前言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3章 換種活法 (1)前言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前言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3章 換種活法 (1)前言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3章 換種活法 (1)前言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前言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前言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前言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前言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3章 換種活法 (1)前言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3章 換種活法 (2)前言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前言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