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換種活法 (2)

特蕾莎是一位瘦弱文靜的修女,但是1997年9月她去世時,印度政府爲她舉行國葬,全國哀悼兩天。成千上萬的人冒着傾盆大雨走上街頭,爲她的離去流下了哀傷的眼淚。特蕾莎修女於1910年生於南斯拉夫,37歲正式成爲修女,畢生都在竭力爲處於貧困中的最窮苦者服務。她曾於197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並被人尊稱爲“貧民窟的聖人”,世人親切地稱她爲“特蕾莎嬤嬤”。

ωωω⊕ ttκan⊕ ℃O

世人爲什麼這樣尊敬她,這需要從她曾經放棄在修道院的優越生活說起。特蕾莎修女從走出修道院的高牆之後,便來到世界上以貧民窟多且髒而聞名、被印度總理尼赫魯稱爲“噩夢之城”的加爾各答,走進那些不避風雨的貧民窟,置身貧困者中間。她在那裡開辦學校,到患病者的家中去醫治他們,並給他們帶去溫暖。

她曾無數次地握住那些在街頭將要死去的窮人的手,給了他們臨終前最後的一絲溫暖,讓他們微笑着離開這個殘酷而又冷漠的世界;她親吻那些艾滋病患者的臉龐,爲他們籌集醫療資金;她給柬埔寨內戰中被炸掉雙腿的難民送去輪椅;她細心地從難民潰爛的傷口中揀出蛆蟲;她親切地撫摸麻風病人的殘肢……她在加爾各答的街頭遍尋垂死者,她和修道院(仁愛傳教修女會)的修女,將愛心和慰藉分別帶給400萬被捨棄街頭的人。有過半數的人,在特蕾莎修女等人的悉心照料下日漸康復。

特蕾莎修女的靈魂中有對所有人的關愛和仁慈,她的忙碌傳遞出對世人的愛和真誠的關心。

如果能夠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不會在紛繁的社會中感到迷惘,也不會爲了哪種髮型適合哪種臉型而感到痛苦了。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放棄追求美德,因爲美德與善行、風度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加強自己的美德修養,擁有一顆寬容、耐心、細緻、謙卑的心靈,就可以在人生的道路上閃耀屬於自己的光芒。要知道,德性是最美的裝扮。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積極生活的人,常常以善良的心看待人和事,熱情地對待生活、對待他人,像冬日裡的暖流一樣溫暖着每個人的心田。同時,也擁有着明朗的內心,主動追求自己的幸福,主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會讓機會白白溜走。關於美麗的定義雖然常常因人而異,但善良、自信、勇敢與寬容,都是其中不變的底色,恆久的標準。無論如何,真正的美麗來源於內心,懂得善待自己,自然也會懂得善待他人。

20.感情和理智的協調藝術

羅素說過,“高尚的生活是受愛激勵並由知識導引的生活……沒有知識的愛與沒有愛的知識,都不可能產生高尚的生活”。理智需要人情味,如同感情需要理性控制,一味地走極端,是一種瞎忙,人生的成分並不單純,我們要做的,只是更豐富地生活。

人是情感動物,也是理智動物,二者不可缺一。真正的精神生活必定是融知、情、意爲一體的。只有理智做線,情感塗色,我們的人生畫圖纔會完整。在人類一切事業中,情感都是原動力,而理智則有時是制動器,有時是執行者。或者說,情感提供原材料,理智則做出取捨,進行加工。世上決不存在單憑理智就能夠成就的事業。

理智的存在使我們感情能夠更有效的釋放,因爲它的釋放建立在了對事物的正確認識上。同時,在理智的正確導航下,情感的帆得以輕裝前進。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呼喚理智與情感同行。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人生都需要情感和理智並行。池田大作在《我的人學》計算機與人一節中,引用了與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博士的一段談話:

“我們的技術和倫理,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存在着如此大的差距。這不僅僅是屈辱,可以說是一種致命性的危險。所以必須更加努力地確立——若沒有它,我們的生命便毫無價值,人生也無幸福的這種尊嚴性。”

池田先生認爲,隨着技術的高度發展,不斷提高人的精神力量,纔是至關重要的。所謂技術高度發展的時代,說到底就是——最需要人從根本上領悟到“生命的尊嚴性”,提高人自身力量的時代。他在書中引用了湯因比博士的另外一句話,“人持有的力量,越是增大,對宗教的需求越是強烈。”認爲這是一句探求新科學時代的生命的哲學、宗教的箴言。認爲唯有飛速發展的科學時代,纔是最需要建立一個使“科學”和“宗教”相融合,共同爲人類作出貢獻的可貴的基礎。

這裡面的科學,可以看成是理性和理智的代表,而宗教可以看成情感的代表。兩者缺一不可。真正的幸福生活需要理智和情感的統一。

理智和情感都有各自的長處。那麼你肯定會問,我們什麼時候應該信任自己的直覺,什麼時候應更加重視理智呢?如何才能夠讓兩者相輔相成,水乳交融呢?這裡我們提供兩條法則。

第一條法則:如果你在某一個領域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那麼就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覺。反之如果你是門外漢,那麼充分熟悉進入的領域,更加能夠使你獲益。

職業高爾夫球運動員在沒時間思考的時候,經常能打出最好的球,可是對於業餘球手來說,只有深思熟慮才能發揮出色。

第二條法則:越是條理不清楚的環境,越是讓理智的分析束手無策,而直覺能發揮作用。

21.過度挑剔他人不如充實自己

忙着給別人挑刺的人,不如多看看自己。這種行爲上的庸庸碌碌,則是反襯出精神上的空虛和無聊。讓自己變得更充實,讓自己忙活得更有意義,讓自己生存的更有價值,就只要把過多停留在別人身上的視線收回來,投入到自身的成長中。

他是一位咖啡愛好者,立志將來要開一家咖啡館。閒暇時間,他到處喝咖啡。除了品嚐不同的咖啡之外,也看看咖啡館的裝潢。有一次,他約一位朋友喝咖啡。朋友跟他去了一趟咖啡館。很不巧,他對那家咖啡館似乎沒有什麼好感。朋友問他:“怎麼樣,這家店的咖啡口味還不錯吧?”他淡淡地說:“沒什麼!”朋友繼續問:“店面的裝潢呢?”他還是回答:“沒什麼!”以後的日子裡,朋友陸陸續續跟他到過不同的咖啡館,品嚐不同口味的咖啡,“沒什麼!”彷彿是他的口頭禪,對所有去過的咖啡館,他的評價都是“沒什麼”,而且帶着有點兒不屑的語氣。朋友心想:大概是他的品位太高了,這些咖啡館提供的飲料及氣氛果真都不如他的心意。

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3章 換種活法 (1)前言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3章 換種活法 (1)前言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前言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前言前言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前言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前言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3章 換種活法 (2)前言前言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