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換種活法 (3)

另外,有一位對西點蛋糕有興趣的女孩。從前,她也常說:“沒什麼!”她不但愛吃西點蛋糕,還利用空閒時間拜師學藝,到專業的老師那兒上課,學做西點蛋糕。剛開始學習的那段日子,她還是不改本性,不論到哪裡,吃到什麼西點蛋糕,都會給對方“五星級”的評價:“沒什麼!”標準之嚴苛,讓大家覺得她挑剔得過火。過了半年,當她從“西點蛋糕初學班”結業之後,態度有了180度大轉變,無論在哪裡,品嚐過誰做的西點蛋糕,她都很認真地研究裡面的配方,用什麼材料、多少比例、烘焙的步驟。如果做西點蛋糕的師傅在場,她還會很好奇地向對方討教、研究成功的關鍵技巧。朋友笑着對她說:“你變了。從前是說:‘沒什麼!’現在是問:‘有什麼?’”“沒錯,沒錯,其實每一件事情一定都‘有什麼’,差別只在於你有沒有觀察到它‘有什麼’而已。”

挑剔是人們的普遍心理,人們總感到這也不好,那也不如意,卻又沒有比別人更好的辦法來改進。如果放下對別人嚴苛的審視目光,改爲通過各種途徑來充實自己,做一個從“沒什麼”到“有什麼”的轉變,你會從別人身上發現更多值得稱道的東西。

忙碌的狀態不只是表現在身體上,更可以從心靈傳達出來,疲憊感其實更多是源自精神的枯竭。不要總是挑剔別人的不是,因爲要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他人的過錯上,得到的不是長久的快樂,而是一時的快感。忙着找出別人的錯,忙着看別人的笑話,自己的人生同時也會變得無趣和卑微。

22.挑戰造就更高的臺階

生命是自己的,想活得積極而有意義,就要勇敢地挑起生命中的重大責任。不要總是忙碌於一些任何人都可以完成的任務,而要向高難度的事情挑戰,這是對自己生命的提升,也是讓人生價值最大化的一個捷徑。

如果我們把過多的精力與才華放在一個低水平的事情上,我們的能力就無法提高。想突破事業的瓶頸,就要勇於挑戰高難度的工作。一個全力以赴的人,不會爲任何失敗的可能性尋找開脫的藉口,不會爲所要達到的目標尋找任何退路,而是會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氣同一切困難與阻礙誓死搏鬥。而人生往往就是因爲沒有退路,反而絕處逢生,迎來難以想象的轉機。盡力而爲,最多能發揮一個人80%的潛能,而全力以赴卻可以發揮出一個人120%的潛能。一個人能夠在工作中創造出怎樣的成績,關鍵不在於這個人的能力是否卓越,也不在於外界的環境是否優越,關鍵在於他是否敢於挑戰。一個人若敢於挑戰自己,挑戰新的難度,即使他現在所從事的只是簡單平凡的工作,即使他的能力並不突出,即使外界條件並不優越,他仍然可以創造出驕人的成績。

一位音樂系的學生走進練習室。在鋼琴上,擺着一份全新的樂譜。

“超高難度……”他翻動着樂譜,喃喃自語,感覺自己對彈奏鋼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谷底,消磨殆盡。已經三個月了!自從跟了這位新的指導教授之後,他不知道,爲什麼教授要以這種方式整人。勉強打起精神,他開始用十指奮戰、奮戰、奮戰……琴音蓋住了練習室外教授走來的腳步聲。

指導教授是個極有名的鋼琴大師。授課第一天,他給自己的新學生一份樂譜。“試試看吧!”他說。樂譜難度頗高,學生彈得生澀僵滯、錯誤百出。

“還不熟,回去好好練習!”教授在下課時,如此叮囑學生。

學生練了一個星期,第二週上課時正準備讓教授驗收,沒想到教授又給他一份難度更高的樂譜,“試試看吧!”上星期的課,教授提也沒提。學生再次掙扎於高難度的技巧挑戰。

第三週,更難的樂譜又出現了。同樣的情形持續着,學生每次在課堂上都被一份新的樂譜所困擾,然後把它帶回去練習,接着再回到課堂上,重新面臨兩倍難度的樂譜,卻怎麼樣都趕不上進度。學生感到越來越不安、沮喪和氣餒。

教授沒開口,他抽出了最早的那份樂譜,交給學生。“彈奏吧!”他以堅定的目光望着學生。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連學生自己都驚訝萬分,他居然可以將這首曲子彈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讓學生試了第二堂課的樂譜,學生依然呈現超高水準的表現……演奏結束,學生怔怔地看着老師,說不出話來。

“如果,我任由你表現最擅長的部分。可能你還在練習最早的那份樂譜,就不會有現在這樣的成績……”鋼琴大師緩緩地說。

那些我們熟悉的領域與專業,我們做起來固然會得心應手,但若長久停留在同一個水平線上,那麼再多的重複也無濟於事。生命需要不斷地自我挑戰,只有朝着一個更高的難度奮進,我們的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一個人要想讓自己的人生有所轉機,就必須懂得從現在起挑戰自己曾經認爲不可能的事情,人在面對壓力時會激發出巨大的潛能,經常接受挑戰的人才能創造出嶄新的天地。

23.放棄複雜欲求,恢復簡單生活

我們對“成功”的需求是永無止境的,所以許多人就忙着去追求外部世界普遍認同的誘惑——大房子、新汽車、時髦服裝、朋友、事業,儘管可以在某些方面得到快樂和滿足,但是這些東西最終帶給我們的是患得患失的壓力和令人疲憊不堪的混亂。

一個樵夫上山去打柴,看見一個人在樹下躺着乘涼,就忍不住問他:“你爲什麼不去打柴呢?”

那人不解地問:“爲什麼要去打柴?”

樵夫說:“打了柴好賣錢呀。”

“那麼賣了錢又有什麼用呢?”

“有了錢你就可以享受生活了。”樵夫滿懷憧憬地說。

乘涼的人笑了:“那麼你認爲我現在在做什麼?”

在樹下乘涼的人沒有把自己盲目地投入緊張的生活中,他過的是恬靜的日子——躺在樹下輕鬆自在地呼吸,並且對生命充滿由衷的喜悅與感激。這種簡單、乾淨的生活方式是多麼令人嚮往。這是一種發自心靈的簡單與悠閒。

在走進21世紀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回頭看一看現代人的生活?所有人都莫名其妙地忙碌着,被包圍在混亂的雜事、雜務、尤其是雜念之中,一顆顆跳動的心被擠壓成了有氣無力的皮球,在堅硬的現實中疲軟地滾動着。也許是因爲在競爭的壓力下我們喪失了內心的安全感,於是就產生了擔心無事可做的恐懼,所以才急着找事做來安慰自己。這樣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離真正的快樂、甚至真正的生活越來越遠。

在20世紀末,人類對自然的征服可謂達到了頂峰,人們恨不得把地球上能開發的地方都開發出來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我們深深地被工業、電子、傳媒、科技、城市等人工風景緊緊地包圍着。信息的洶涌和浩大正如大海的洶涌和浩大,我們每一個人都在這海里沉浮着,在一層層海浪的推舉下盪來盪去。也許我們並沒失去什麼,卻憑空地感到悽惶。現代人已經很難找到寧靜和從容,找到自己內心的真實。

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行動,而是大海的力量左右我們行動。但如果我們認識到自己的處境,從而奮力反抗時勢的捉弄,還有可能獲得抵達遙遠彼岸的渺茫希望。可怕的是,我們並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我們的心已被時代矇住,看不到自我行動的艱難,而思想的虛弱順理成章,又極易把被動錯認成自由。

也許是我們真的太累了。在追逐生活的過程中,我們也應該嘗試着放棄一些複雜的東西,還原生命的本源,讓一切都恢復簡單的面孔。其實生活本身並不複雜,複雜的只有我們的內心。所以,從心開始,恢復簡單的生活。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前言第3章 換種活法 (1)前言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3章 換種活法 (2)前言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前言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3章 換種活法 (1)前言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3章 換種活法 (1)前言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1)前言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3章 換種活法 (2)第3章 換種活法 (1)前言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1)第1章 拓展生活的寬度 (2)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3章 換種活法 (1)第2章 當下是唯一的真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