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既然要做好事,羅蒙和肖樹林覺得還是應該做得徹底一點,起碼得親自過去實地考察一番,瞭解一下他們當地的基本情況。以及每個月給多少錢才能幫他們渡過難關,又不至於讓自己當冤大頭,這也是需要仔細度量的。

爲了這事,羅蒙和肖樹林決定要出一趟遠門,牛王莊上的事情有陳管事等人看着,倒也不需要太擔心,就是特別交代一下納茂成邊大軍他們,讓他們沒事的時候多巡巡稻田,別讓裡邊的螃蟹跑了,另外就是水庫那邊,也安排了人每天過去給撒一些飼料。

店裡賣菜的活兒就暫時交給肖老大和羅老漢劉春蘭了,阿芸嬸最近還在趕工,不能過去幫忙。羅蒙讓陳建華每天早上安排人手把要賣的瓜果蔬菜運到鎮上店裡,讓幾個老人看着賣就行了。

這次鄭博倫介紹給羅蒙的這一家人姓謝,生活西南山區一個叫謝家村的小山村,那邊交通相當不便利,羅蒙和肖樹林上網查了一下,從他們這邊坐車的話,要轉四五趟才能到,兩人一合計,決定還是自己開車,順便帶點打包帶什麼的過去。

用打包帶編籃子雖然不算什麼了不起的手藝,但只要能給沒有經濟來源的村民每個月帶來哪怕一點點的收入,對他們的生活多少也能有些改善,靠別人的資助,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出發這天,羅蒙和肖樹林一大清早就出門了,他倆輪流開車,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進入那家人所在的省份。從前羅蒙還覺得自己的故鄉水牛鎮已經是很偏遠的山區了,等進入這片大山才知道,他們那兒完全就是大山外面的世界。

“對面那條公路,你看,咱要多久才能開過去?”羅蒙握着方向盤,對一旁的肖樹林說道。

肖樹林看了看山那邊的公路,皺眉想了想:“起碼半個鐘頭。”

“記住那邊那棵歪脖子樹,咱開開看。”這時候羅蒙剛好看到山那邊的馬路邊上長着一棵很特別的歪脖子樹,就這麼跟肖樹林說了。

結果半個鐘頭以後,他們還在深山裡轉悠,完全沒有經過剛剛他們看到的那顆歪脖子樹,還當那條公路跟他們現在開的這條完全沒關係呢,結果等他們又開了半個多鐘頭,竟突然在路邊看到了那顆歪脖子樹,羅蒙停下車子看看山的另一邊,也是一條蜿蜒的公路,一個多鐘頭前,他們就已經到那裡了。

“換我來開會兒吧。”肖樹林拍了拍羅蒙的肩膀,打開車門從副駕駛座跳了下去。

“先歇會兒吧。”羅蒙也從車上下來,順便把水壺也拿了下來,這壺水是出發前羅蒙準備的,裡面裝着的全部都是靈泉水,喝一口神清氣爽,比紅牛還好使。

“這地方你說,交通困難成這樣,不窮纔怪了。”羅蒙用杯蓋給肖樹林倒了一杯靈泉水。

“土壤也很稀薄。”肖樹林接過杯蓋,一口把裡面的水喝完了,又看了看附近的大山,搖搖頭說道。

“你肚子餓不餓?也不知道啥時候才能到他們鎮上。”羅蒙接過肖樹林遞回來的杯蓋,給自己也倒了一杯靈泉水。

“咕嚕嚕嚕嚕……”迴應他的是一串響亮的長音。

“你要不要先吃點餅乾墊墊肚子?”羅蒙不厚道地笑了。

“不用了,走吧。”肖樹林伸手摸了摸鬢角的幾根短髮,若無其事地爬上了駕駛座,等羅蒙也上了旁邊的座位,一踩油門就把車子開了出去。

他倆當天傍晚好容易才趕到附近的縣城,隨便找了一家看起來還算乾淨的館子吃了一頓熱飯,然後又在一家簡陋的旅館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又開了三個多鐘頭的車程,才終於到了那家人所在的鎮上。

說是一個小鎮,其實也就是馬路邊的一排磚瓦房,附近還有幾塊平整的農田,零散地住着一些農家。

聽說從鎮上去謝家村的那一段路汽車只能開到一半,羅蒙和肖樹林只好把皮卡車放在鎮上一戶農家的院子裡,給了五十塊錢,算是停車費,順便也是讓他們幫忙看着點的意思,都說窮山惡水出刁民,他們初來咋到,小心點總是沒錯,也不敢把車子隨便停在馬路邊。

羅蒙和肖樹林把帶來的彩色打包帶和一些鐵絲整理整理,裝進一個黑色大揹包裡,在鎮上叫了兩輛摩托車,就往謝家村去了,開摩托車的也是本地的莊稼漢子,其中一個就是羅蒙他們停車的那家農戶的男主人。

車費要得挺厚道,從鎮上到村裡近一個鐘頭的車程,一人也就收了十二塊錢。

“收土雞蛋嘞!誰家有土雞蛋趕緊拿出來了啊!”這兩個開摩托車的漢子一進村就吆喝了起來。

“一個幾毛錢哦?”帶着濃濃地方口音的鄉下婦人問道。

“六毛。”

“前些時候都八毛了,咋現在才六毛?”

“前些時候是前些時候,最近天熱,縣裡的販子也來得不勤了,他們要是不來,收回去的雞蛋我就只好自己吃了。”這兩個開摩托車的漢子笑嘻嘻地跟村子裡的人討價還價。

“我們自己提到鎮上,還能賣一塊錢哩。”

“你家能有幾個雞蛋?也值當自己跑一趟?這樣,我給加一毛,七毛錢,再多沒有了。”

“七毛就七毛吧,哎呀,你們最近怎麼都不來了?”村裡這些人像是長期跟小販打交道的,知道再說下去也是沒用的,今天這雞蛋就只能賣到七毛錢了。

“天氣熱嘛,東西也不好賣,再說也沒人坐車來你們村。”

“這兩個外鄉人是哪裡來的?”這會兒就有人注意到羅蒙和肖樹林了。

自打進村以後,羅蒙和肖樹林觀察這個村子有一會兒了,這是一個坐落在山溝溝裡的小山村,山溝裡地勢平坦的地方,分佈着一些田地,地裡大多種的都是水稻,不遠處的坡地上也都種上了莊稼,大抵就是一些玉米紅薯之類的。

村裡的房子基本上都是木屋,大概是因爲本地土壤稀薄不產好木的關係,這裡的人也大多都是用細木條拼成的房子,這樣的屋子夏天還好,冬天就難熬了。

也有幾家人蓋起了紅磚黑瓦的房子,大多都只有一層樓,二層樓房總共也就三五間,剛剛羅蒙他們坐摩托車過來的時候,就在外邊小路邊看到一間,房子看着像是這兩年剛修起來的,門窗都還沒做,全部都用木條、塑料薄膜、編織袋等雜物自己釘起來,也能起到擋風遮雨的作用。

“哦,說是找謝應傑他們家的。”一個開摩托車的漢子說道。

“應傑啊,跟他老妹上山挖折耳根去了。”一個村婦說道。

“那他母親在不在家?”羅蒙問道。

“桂花啊?剛剛還看到她呢,回家拿雞蛋去了吧,一會兒就過來了。”一個沒牙的老頭咧着嘴也過來瞧熱鬧,他們這村裡平時很少有外鄉人過來,村裡人要走出去又特別不容易,所以難得遇到這麼熱鬧的時候。

“桂花啊!這兩個外鄉人說是要找你們家應傑。”一會兒,場子另一邊的小路上走過來一個又黑又瘦的鄉下婦人,身上穿着羅蒙已經好些年沒見過的的確良花襯衫。

“找我們家應傑啊?這會兒不在家呢,先上我們家去坐坐吧。”蘇桂花眯着微微有些浮腫的眼睛,看着精神頭不是很好,但是對羅蒙和肖樹林還是顯得很熱情:“哎呀,你們是志願者吧?”

“不是志願者,我們是鄭博倫的朋友。”羅蒙笑了笑。

“是鄭先生的朋友啊。”村民們好像都知道鄭博倫,這傢伙不知道怎麼弄的,還給自己混了個鄭先生的名頭,一聽羅蒙他們是鄭博倫的朋友,一個個都顯得更加熱情了,笑容滿面的就要把羅蒙和肖樹林往自家拉,不過最後羅蒙他們還是上了蘇桂花他們家。

“先上我們家坐坐去,外邊太陽大。”蘇桂花雞蛋也不賣了,提着籃子,直接就把羅蒙跟肖樹林往自家領,一進院子就喊了:“爹啊,家裡來客人了,你上地裡挖點芋頭回來吧。”

“誰來了?”院子裡一個精瘦的老人正在扎掃帚,年紀挺大了,精神頭還不錯的樣子,身體看着也硬朗。

“鄭先生的朋友。”蘇桂花說道。

“知道了。”老頭謝廣福像是剛剛犁完地的老水牛似的打了個響鼻,從院子一角拿了一把鋤頭扛在肩上就出去了,經過羅蒙他們身邊的時候就甕聲甕氣地說了一聲:“你們先坐。”

“我爹就這樣。”蘇桂花有些拘謹地笑了笑,連忙搬了凳子到院子裡的陰涼處,招呼羅蒙和肖樹林先坐着,自己提了籃子進屋,一會兒就做了兩碗糖水荷包蛋出來。

吃着荷包蛋,羅蒙和肖樹林也跟蘇桂花說了一些話,主要就是問問她身體怎麼樣,家裡現在都有哪些經濟來源,兩個小孩是不是都挺好之類的。

蘇桂花高興地跟羅蒙他們說她兒子今年期末考試考了全班第一名,娃娃爭氣,將來會報答他們這些好心人,又說閨女明年就上小學了,鄭先生說到時候也會幫他們找人認捐,他們一家人都很感激,至於家裡的其他事情,並不大說起。

謝廣福一會兒從地裡挖了芋頭回來,蘇桂花就把這些芋頭洗洗,撒些鹽花放到大鍋裡煮上,煮出來以後放在一隻乾淨的笸籮上放涼了,招呼羅蒙和肖樹林吃芋頭,農家自己種出來的芋頭又粉又糯,羅蒙和肖樹林都吃了不少。

“這掃帚扎得不錯啊。”肖樹林跟老頭謝廣福搭話。

“初一十五鎮上趕集的時候有人買。”謝廣福笑了笑,顯然對肖樹林的印象還不錯。

“一把賣多少錢啊?”肖樹林問他。

“三塊五。”謝廣福回答。

“你們這兒初一十五還趕集呢?”羅蒙也在一邊插話。

“是啊,你們今天過來的時候鎮上冷清吧?要趕上初一十五,就熱鬧多了。”謝廣福一邊整理竹枝,一邊和這兩個外地來的年輕人說話,慢慢的,最初的那點不自在就淡了。

“那剛好,我這個朋友會編籃子,你跟他學學,下回趕集的時候也拿到鎮上去試試,看好不好賣。”羅蒙說着就把一旁的黑色大揹包給拎了過來。

“啥樣的籃子啊?”老頭這就來了興趣了。

“材料都帶了,叫他編一隻給你瞧瞧。”羅蒙笑着把揹包打開,從裡邊拿出打包帶和鐵絲遞給肖樹林。

“用這個編啊?之前我在鎮上也見過。”老頭一見打包帶,心裡也有些明白了。

“現在的人不都圖好看?咱們這個顏色鮮豔,說不定還能有不少人買。”羅蒙說道。

“這個顏色是真挺好。”老頭看着肖樹林手裡的那些打包帶,又看他是怎麼起頭怎麼編織的,肖樹林一干上活兒就不愛說話,這老頭看得也認真,羅蒙自然也就不再自討沒趣,自己坐在一邊剝了芋頭吃。

“真快啊,這一個就編好了。”等肖樹林給手裡的籃子收了邊,那老頭忍不住就嘆了起來。

“這個籃子編得還真好看!這一個得賣多少錢啊?”女人都喜歡好看的東西,蘇桂花也不例外。

“我們那邊賣十幾二十幾,你們這邊的話,看着賣就行了。”肖樹林說道。

“你們這回就是特地教我們編籃子來的?”老頭手裡拿着肖樹林剛剛編好的那個籃子,翻來覆去地看。

“也不全是,主要還是爲了過來了解了解情況。”羅蒙說。

“哎,這個好啊,比給錢都好。”老頭看來很中意肖樹林接下來要傳授給他的這門手藝。

這天下午就在編籃子的過程中度過了,這一個下午的時間,也有村子裡的其他人過來,誰要是想學的,肖樹林就都一起教了,羅蒙還跟他們說,也不一定非得在集市上賣,最好是能賣到縣裡去,那邊人多。

這一天下午謝家村十分熱鬧,好多人都圍在謝廣福他們家院子,還常常有人送一些自家的玉米棒子芋頭薯仔之類的過來。

太陽差不多下山的時候,院子外邊進來兩個黑瘦黑瘦的小孩,想來這就是謝應傑和他妹妹謝東燕了,這倆孩子在外邊挖了一天折耳根,身上又是汗又是土的,見家裡來了外人,也顯得很靦腆。

蘇桂花經過一個下午的學習,基本上也能編出籮筐來了,這會兒就高高興興地進屋燒水給兩個孩子洗了澡,又殺了一隻雞做了一桌還算豐盛的農家飯菜,別人家也有端菜過來的,各種吃食擺了滿滿一桌。

夜裡,睡在陌生的牀板上,羅蒙心裡也有些不是滋味,就像鄭博倫說的,這個村子就是窮,而且還沒辦法沒路子,只能一直窮下去。

“明天就回去吧?”羅蒙問身邊的肖樹林。

“嗯。”肖樹林應了一聲,用打包帶編籃子一點都不難,這個村子裡的人還十分手巧,一個下午就把他的幾款籃子學了個七七八八,明天上午再給他們說一說,基本上就都能出師了。

“你去哪兒?”又過了一會兒,見肖樹林從牀上爬起來往外走,羅蒙連忙問道。

“上廁所。”肖樹林回答。

“我跟你一塊兒去。”這深山老林人生地不熟的,大概是因爲看多了各種驚悚電影電視劇的關係,羅蒙總覺得心裡毛毛的,說着他也連忙套上衣服從牀上爬了起來。

“你們咋還不睡呢?”他們剛出院子,就看到謝廣福坐在大廳裡,點着一個昏暗的燈泡,手裡正搓着什麼呢。

“上廁所,大伯你咋這麼晚還不睡覺呢?”羅蒙也問他。

“嗨,人老了就沒記性,剛剛睡到半夜纔想起來,上回趕集的時候,人家跟我訂了幾十雙草鞋,差點就給忘了。”謝廣福念念叨叨地說道。

“現在還有人穿草鞋呢?”羅蒙不明所以。

“平時是沒人穿了,辦喪事的時候還能用得着,那不是還要披麻戴孝穿草鞋嘛。”謝廣福說道。

“……”羅蒙摸了摸手臂上的雞皮疙瘩,這大半夜的,一個老頭坐在昏暗的大廳裡念念叨叨說什麼披麻戴孝的事,還真是怪磣人的。

“這草鞋咋編的呢?”肖樹林說着就進了大廳……

幾天後羅蒙和肖樹林回到牛王莊,皮卡車後鬥還裝着一批竹麻草鞋,款式上跟傳統草鞋有些不一樣,鞋底還是用竹麻編的,鞋面則是羅蒙開了一整天的車子從外邊買回來的幾塊布料做成的,大紅大藍的,說土挺土,說洋也挺洋,總體來說,那就是挺有風格。

“發拖鞋了!發福利了啊!先到先得後到沒有了啊!”羅蒙他們開車進四合院的時候,午休時間剛結束,大家都正準備出去幹活呢,院子裡的人還挺齊整。

“啥玩意兒?”正跟馬家老爺子說話的卜一卦探頭出來看了看。

“拖鞋!純天然材料編制,穿了不得腳氣。”羅蒙咧嘴從車上跳了下來,然後又爬上他們那輛皮卡車的後鬥,打算在上面發鞋子,別說,謝家村那些老頭老太太的戰鬥力還真強,這纔沒幾天功夫,硬是給他們編出這麼一大堆拖鞋來。

“嘖,就是個草鞋。”卜一卦不以爲然地對馬家老爺子說道。

“看看去。”馬家老爺子上了年紀了,也挺愛瞧熱鬧。

“呦!小柳今天這衣服褲子配得不錯,一會兒送你一雙拖鞋,給拍張照唄。”羅矇眼尖,一眼就瞄到院子一角那個年近三十依舊青春逼人的柳茹華了。

“給不給模特費啊?”沒好處不給照。

“拍出來的照片要是被選用的話,一張照片一個西瓜。”羅蒙開價了。

“你等着!我上樓換一條裙子去!”柳茹華這是打算要大幹一場了。

“哎,這個拖鞋老人也能穿吧?”馬家老爺子也跟着湊熱鬧。

“能啊,老爺子你這麼有氣質,拍出來的照片那肯定吸引顧客啊。”羅蒙說着就給馬家老爺子遞了一雙藏青色鞋面的人字拖鞋過去。

“我呢?我就不吸引顧客了?”一起過來的卜一卦就說了。

“來,給你一雙紫色的,貴氣。”

“嘿嘿嘿,甭說,這做工還挺精緻,款式也不錯。”

“老周!青春美少男要不要?”樓上的小崽子們嘶吼,他們也想掙西瓜吃。

“要啊,美少女也要!”羅蒙樂顛顛地站在車上發拖鞋,一邊發還一邊說道:“背景你們自己取,照片自己拍,我只管驗收啊,最終被用到網店上的,每張照片給一個西瓜!”

“放心吧老周!妥妥的!各個年齡層,各種客戶羣,通通都逃不過咱們的掌心!”不知道是誰在放厥詞。

“鄭博倫呢?羅志方呢?林闊呢?都喊他們出來拍照了!納茂成大哥你也來拍一張吧!哎,還有林春玉,你也下來,都市白領路線就看你的了,對了,咱一會兒還得給燕雲開留一雙,那小子長得好看,招人。”

羅蒙興高采烈地敲着他的小算盤,把這些個風格各異的帥哥靚女男女老少的照片往網絡上一發,那真是要風格有風格,要格調有格調,他們家拖鞋根本不愁賣。

“我的呢?”肖樹林靠在皮卡車的車斗邊上,似笑非笑地看着羅蒙問道。

“那什麼,咱自己就不用上了吧?”出賣色相這種事,羅蒙是寧願自己上,也不願意叫肖樹林出場啊。

跟長假說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