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騷擾

劉芾對於美國西海岸港口城市的狀況一清二楚,因爲這種騷擾行動是聯邦國防部制定的,目的就是干擾美國西海岸的正常商業活動和給在這裡生活的美國人施加壓力,至於這個行動的結果,從大衛多次向劉芾抱怨自己屬下公司的商船被聯邦潛艇俘獲就可以看出來,凡是不懸掛着山德魯集團和施耐德集團旗幟的船隻都可能會被聯邦潛艇抓捕,如果反抗,就是魚雷伺候。

由於舊金山是大衛的發家之地,所以他也有工廠和公司在這裡,雖然山德魯公司有的船隻有免死金牌,但是這種行爲不能做的太過分,如果讓美國政府知道了大衛和南海聯邦有這種勾當,不管他是不是世界首富,都將會遭到美國政府的嚴厲制裁。

爲了不讓外界起疑,大衛也把1家生產摩托車的工廠和一家生產電冰箱的工廠關閉了,其本人也離開了美國,前往南R本的別墅里長住,對外就說身體不好,正在養病,其實他在哪裡還養了一個R本情人,沒事就去泡溫泉啥的。

大衛比劉芾還大12歲,目前也已經是70多歲的老人了,雖然還擔任着山德魯集團的董事長,但是集團的業務他已經不太過問了,全部交給了他的3個私生子管理,至於劉芾在集團中的股份也變成了由施耐德集團的持股,劉芾答應過大衛,對於他的孩子都一視同仁,不區別對待。至於劉芾死後,那就不是劉芾能控制的了,大衛也不去操這個閒心。

聯邦海軍之所以不馬上進攻美國西海岸,只採取了潛艇的騷擾行動,主要原因還是後勤工作沒有跟上。2支進攻艦隊的魚雷和航彈已經在進攻珍珠港時消耗了大半,油料補給也剩餘的不多,無法再發起一場大規模進攻。就算是勉強去美國西海岸進行攻擊,登陸部隊也跟不上這個節奏,而且聯邦已經拿不出更多的運力來支援夏威夷方面,澳洲的移民工作還佔用了一部分海軍的船隻。那邊的工作也不能拖延。

劉芾從來不願意打準備不足的戰鬥。因爲從他算起,南海聯邦的指揮力量並不充足,絕大多數將領都是按部就班的升上來的,參加過的戰鬥基本都是一邊倒的順風戰。沒有經歷過那種勢均力敵的生死戰。這都不是說聯邦將領全都是廢物。主要是劉芾的指導思想就是要充分利用手中的優勢。一舉殲敵,否則寧肯不去招惹對方,也不會打那種五五開的肉搏戰。

在劉芾看來。如果一個穿越人士放棄戰略和科技上的優勢,去和那個時代的人去拼命,實在是太傻了,這就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長,憑什麼啊。所以在劉芾的這種指導思想之下,聯邦軍隊中就註定不會出現那種歷經生死戰而脫穎而出的大將,也很難出現那種憑藉個人智慧而以弱勝強的英雄人物。

每次聯邦面臨的戰爭都是被劉芾算計得非常精細,然後佈置出比敵人高出幾倍的優勢,對敵人一擊而致命,聯邦的那些指揮官們只需要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計劃,認真執行就可以了,頂多是在細微的變化上面略做調整,比如天氣的突然變化、戰鬥進程中的人爲失誤等。

劉芾也不是沒考慮過讓聯邦三軍的這些指揮官們去經歷更激烈的戰鬥鍛鍊,充分發揮他們本人的指揮才能,然後在從中挑選那些更適合作爲前線指揮員和參謀人員的將領。

但是戰爭不是玩遊戲,絕大部分戰鬥都決定着很多人的生死和後續戰鬥的進程,劉芾真的沒有那個腦子去琢磨如何去處理太多的意外情況,所以還是按照一力降十會這個笨方法去幹吧,我就是用先進武器欺負你了,我就是不靠指揮員的靈光一現而靠整體實力去碾壓你了,只要能贏得戰爭並且己方少損失,劉芾覺得怎麼幹都成。

對於進攻美國西海岸的這場戰鬥,是劉芾建立聯邦一來,南海聯邦軍隊遇到的最大的一個挑戰,不僅距離遠、規模大,而且對手也不是法國、英國或者荷蘭的殖民地軍隊,而是美國本土的防禦力量。

雖然美國海軍還沒有達到英國海軍的數量優勢,但是他們的質量已經超過了英國皇家海軍,而且他們有着主場優勢,損失了裝備和人員都可以就地補充,而聯邦進攻部隊一旦遭到大的損失,就得從幾千海里之外調配,難度可想而知。

所以劉芾決定先穩一穩,不着急進攻美國本土,等聯邦軍隊做好全面準備之後再發動攻勢也不遲。在開戰之前聯邦的軍方做過多次全面的演算,得出的結論是聯邦軍隊至少會在1年至1年半的時間裡佔據着戰場上的主動和優勢地位,只要能在這個時間段內給美國本土造成比較大的傷害,那麼聯邦贏得最終勝利的機會就非常大。

目前戰爭纔剛剛開始,聯邦軍隊完全沒必要去爲了搶時間而冒險,珍珠港的擴建和休整工作預計要進行2個月的時間,在這期間,聯邦海軍還會有3艘重型航空母艦完成海試服役,到那時珍珠港的基地裡也會儲備了充足的彈藥和油料,足夠發動一場大規模登陸行動的。

至於這2個月的時間裡美國軍隊會不會把西海岸防禦得密不透風,或者美國海軍會不會利用這個2個月的時間重建太平洋艦隊,從而使聯邦海軍在西海岸的登陸行動受阻等等的問題,劉芾經過考慮後覺得完全沒必要擔心。

從這次突襲珍珠港就可以看出,美國的雷達系統還很落後,至少對低空目標發現的距離非常短,聯邦海軍的雷達技術人員也對在珍珠港繳獲的美國海軍雷達進行了拆解研究,並且已經掌握了它們的工作頻率和工作方式,對於這種技術落後的設備,海軍部門可以有多種方式對它進行干擾,使其在一段時間內失去應有的作用。

除此之外,聯邦海軍空軍方面還對繳獲的美國艦艇和飛機等也進行了拆解分析,從而掌握了它們具體的性能參數,這對於今後制定作戰計劃提供了充分的數據資料和依據,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嘛。

另外作爲進攻一方還有一個非常顯著的優勢,那就是敵人並不知道要從哪裡對它發起進攻,美國西海岸有名的大城市就有好幾個,中小城市更是多,他們只能採取重點防護的辦法來保護那些他們認爲重要的區域,無法在每個地方都精心佈防,所以並不是進攻就會吃虧,尤其是當進攻發生在對方國土上時,進攻一方可以採用各種各樣的辦法給給防守方增加防禦難度,而不用去擔心這樣做會不會給國民造成重大或者永久性的傷害。

1941初,歐洲和太平洋2個主要戰場上,德國和南海聯邦佔據了主動權和優勢,而英美蘇三國雖然對於戰爭準備得有些倉促,但是德國和南海聯邦一時半會拿它們也沒有什麼好辦法,戰爭進入了一個短暫的平靜期。

其實整個戰爭分成了三個集團,德國與南海聯邦並沒有結盟,與它結成軍事同盟的是意大利。但是戰爭打了半年多了,意大利軍隊真的可以被遺忘了,它們任何貢獻也沒有,給與德國的全是精神上的支持。

對於小鬍子和德國政府來說,意大利這個盟友真的讓他們很糾結,你說扔下它不管吧,這是德國在世界範圍內唯一一個可以拿得出手的盟友,至少在軍事實力排名上還算靠前,而且戰略位置很重要;你說指望着它能幫德國一把,把地中海的英國勢力打敗吧,這還真不靠譜。(未完待續……)

第74章 皇帝第80章 攻心戰第6章 戰爭擴大第25章 夫人外交第141章 護士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34章 伏擊改追擊第48章 雙管齊下第141章 護士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19章 全民戰爭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18章 空襲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22章 坦克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130章 懷疑第16章 戰略轟炸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66章 重典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17章 渾水摸魚第11章 養寇自重第17章 準備登陸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30章 合作社第80章 攻心戰第7章 吃虧是福第57章 波及亞洲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20章 問題第12章 西部大開發第48章 臺灣空軍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39章 海南島(一)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10章 權力真空第83章 文化入侵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58章 中立第88章 增兵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3章 行蹤泄露第56章 入侵美國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70章 建國(二)第4章 闖關第95章 猶太人第100章 毒氣彈第42章 登陸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75章 7、8、9三個省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125章 上海行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54章 反擊第15章 機羣第11章 三國分贓第98章 獨立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29章 大阪保護圈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14章 西部大開發(三)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43章 革命(一)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24章 目標天皇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74章 國防(二)第83章 波卡特洛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39章 海南島(一)第7章 黑一下美國人第10章 快速艦隊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1章 聯合調查第83章 文化入侵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5章 上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