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戰爭的滋味

美國人民對於這次戰爭的反應也從原來的厭惡轉成了支持,對於保衛自己國家的熱情,美國人一點都不比其他國家人低,之所以不願意參戰,那是因爲他們覺得事不關己就應該高高掛起。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美國犧牲了上萬名海軍士兵,全美國人都急了,他們發誓要血債血償。

大量美國年輕人脫下了工作服和西裝進入了軍隊,很多家庭婦女也重新走出家門,進入工廠接替了他們丈夫和孩子的工作,美國的新聞界也不再天天罵政府玩了,而是180度大轉彎,開始鼓勵美國人拿起武器,保衛家園,就連大衛控制的那些報紙和廣播,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偏袒南海聯邦了,也得跟着一起鼓舞美國人民的鬥志。

這一切就像劉芾前世的記憶中r本人偷襲了珍珠港後一樣,不光沒有嚇到美國人,反而激起了他們本來就很旺盛的鬥志。不過劉芾並不害怕美國人有戰鬥精神,在把美國當做主要敵人之後,劉芾就沒打算像當年的r本人一樣,用錐子捅美國屁股一下,就以爲能把美國人捅趴下。

想要徹底打垮美國人,就必須端着機槍,開着坦克和飛機,把活生生的戰爭引到他們的家門口、客廳裡、後院裡,讓他們見識到戰爭的殘酷和血腥,還要讓他們看不到勝利的希望,纔有可能打垮這個原本就尚武的民族,雖然美國人不能成爲一個民族,但是他們已經形成了同一種民族的性格。

當瓦胡島上的美軍投降之後,聯邦海軍和陸軍很快就佔領了周邊的幾座島嶼,從而全部控制了夏威夷羣島。聯邦軍隊在選擇自己的基地時。同他們的美國同行一樣,還是把瓦胡島當做了主要駐守地,因爲其他幾個島嶼上實在是沒有合適的平地可以發展,充其量就是修建幾座觀察哨和雷達站,作爲瓦胡島的警戒力量。

美國人這些年對於瓦胡島的建設不可謂不上心。島上的機場全部都是標準的軍用機場,1米多厚的混凝土跑道,半埋在地下的飛機庫,深埋在地下的油料庫,各類岸炮羣10多個,有些都是開鑿進山體中的全封閉炮位。非常堅固且隱蔽。

更讓聯邦海軍流口水的就是珍珠港的港區,這裡不光水深足夠,而且港區自然分成了4份,可以按照用途和噸位停靠不同類型的船隻。而且除了南面,四周都是山地,只要安排好足夠的警戒區域。想要偷襲這裡難度相當大,當初美軍之所以失敗,主要是他們對於飛機的認識還不夠,大部分注意力都盯在海面上,結果讓聯邦的飛機羣從低空突入,打殘了海軍和空軍,把珍珠港的硬殼給敲掉了。

如果讓聯邦海軍把這裡當做海軍基地。只要補充一個聯邦空軍的轟炸機聯隊,依靠現有的航空母艦,聯邦海軍可以應戰3倍以上的敵人海軍的進攻,因爲路基飛機不是海軍飛機可以抗衡的,它們的航程和載彈量遠遠超過海軍飛機,而且有了這個島,聯邦軍隊就不用擔心補給問題,而進攻一方的艦隊卻無法維持太長時間,它們攜帶的油料和彈藥是有限的,只要不能打垮防禦一方的艦隊。那麼它們將永遠處於被襲擊的被動局面。

現在,這個如果很快就要變成了現實,運載登陸部隊的運輸船隊上,不光有聯邦陸軍和他們的坦克,還有一個聯邦空軍的轟炸機聯隊和戰鬥機聯隊的共計330多架飛機、3000多名飛行員和地勤指揮人員。他們將利用正在修復的3座美國陸軍航空兵機場爲臨時空軍基地,保衛整個夏威夷羣島的空中安全。

有了聯邦空軍的入駐,聯邦海軍的航空母艦數量就顯得有點多了,這不光會消弱聯邦國內的海上防禦,還爲後勤補給增加了很大的難度。由於近期之內聯邦海軍沒有大規模行動,所以只在珍珠港內留下了3艘聯邦級航母、1艘護航母艦、2艘大洋級重巡、30多艘驅逐艦、30多艘潛艇,其餘的作戰船隻在1月18日就護送着運輸船隊,返回了聯邦國內。

按照聯邦國防部的安排,夏威夷島上將建立一個海軍基地,一個潛艇基地,一個空軍基地和一個陸軍基地,這些基礎設施大部分美國人都給準備好了,剩下的工作就是清理港口內的沉船、修復部分岸炮和掩體、平整跑道、加蓋機庫等工作。

讓聯邦軍隊非常高興的是,美國人不僅在這裡修建了完備的軍事設施,還弄了很多醫院、學校、住宅,整個港區裡基本啥都不缺,電影院都有好幾個,這讓負責重建的聯邦三軍的工兵部隊省了非常多的力氣。

在重建珍珠港的計劃中,最費時費力的,就是幾座大型物資倉庫、油料倉庫和彈藥倉庫的工作,聯邦國防部要求把這裡建成一個進攻美國本土的前沿跳板,所以這裡不光要有充足的武裝力量,還得有龐大的戰備物資存儲空間。

由於這些物資都非常重要,就不能像普通港口那樣,隨便蓋個大房子,還得利用山區的優勢,把這些倉庫全建在山體中,這就不是一天半天能夠建好的了,幸好美國軍隊也不懶,他們原本就挖了幾個地下倉庫,用來存儲油料和彈藥,基本可以滿足現階段的要求。

南海聯邦止步在夏威夷島,在島上開始了大規模土木工程建設,短時間內是無力繼續東進,美國海軍的太平洋艦隊現在已經變成了海岸警備艦隊,短期內也無力對夏威夷島造成什麼威脅,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只能就隔着大海乾瞪眼。

不過有了夏威夷珍珠港這個基地,聯邦的潛艇部隊的活動範圍可就更大了,它們的警戒圈東側直接劃到了美國的西海岸,不時的派出潛艇部隊去騷擾那些西海岸港口城市,它們在港口水道上佈雷,或者跟蹤美國船隻,當它們一旦脫離美國艦隊的護航,就上浮俘獲這些船隻,當然了,客船除外。

在這裡生活了上百年都一直平平安安的美國人現在開始嚐到了戰爭到底是個啥滋味。整個美國西海岸的港口城市都陷入了癱瘓狀態,大量的貨船不敢出港,雖然還沒發生過客船遭襲的事情,很多航運公司也暫時中斷了客運航班,無數的貨物堆放在碼頭上無法運出,美國海軍和海岸警衛隊無時無刻都要在港口外巡邏,提防聯邦潛艇溜進港內搞偷襲和破壞。

從北邊的溫哥華港開始,西雅圖、波特蘭、舊金山、聖荷西、聖克魯茲、蒙特雷、聖巴巴拉、洛杉磯、聖迭戈等幾乎所有的美國西海岸港口都進入了戰爭狀態。美國政府學習了英國倫敦的經驗,搞了很多防空洞,還在幾個主要城市上空分別釋放了幾百個巨大的防空氣球,很多城市的大樓頂上都變成了高射炮和探照燈的陣地,市民們每週都要經受好幾次防空警報演習。

這種緊張的氣氛雖然讓很多美國人不太適應,但是他們並不是很害怕,很多年輕人還會跑到港區裡去看被打撈上來的聯邦水雷或者被炸燬的船隻,除了刺耳的防空警報和癱瘓的港口之外,戰爭這個詞好像並沒有太多的影響天性樂觀的美國老百姓。

普通老百姓不怕戰爭,那是因爲他們除了生命之外沒什麼可以失去的東西,對於這些城市的中產階級和富裕階層來說,戰爭還是挺可怕的,因爲它還沒有真正襲來,就已經露出了它的猙獰。

很多港口城市的運輸業、航運業遭到了寒冬,它們紛紛破產或者停業,更多的富人選擇了離開此地,搬到美國中部甚至東部城市去居住,遠離可能到來的戰爭。它們的破產和逃離,讓城市逐漸失去了活力,消費力也走向了低迷,連房地產價格都開始跳水,整個美國西部沿海地區又彷彿回到了經濟危機時期。(未完待續。。。)

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64章 計劃破產第70章 外籍軍團第51章 戰備(一)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30章 拒不合作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48章 崩盤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34章 伏擊改追擊第18章 西線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46章 民國(二)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37章 有點緊張第28章 流感帶來的繁榮第67章 核反應堆第34章 挑釁就是戰爭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70章 外籍軍團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19章 藍飄帶獎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48章 民國(四)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29章 勢均力敵第64章 收網第8章 三路並進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56章 一戰爆發第42章 海南島(四)第6章 戰爭擴大第11章 三國分贓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78章 電視轉播第120章 羅德島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79章 P38戰鬥機第30章 日本沉沒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41章 海南島(三)第6章 寶船第21章 日本人的軍艦快造好了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75章 7、8、9三個省第85章 野戰第2章 以戰代練第17章 渾水摸魚第56章 入侵美國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145章 33號舞伴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63章 取證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25章 三路並進(三)第37章 有點緊張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6章 再次談判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48章 雙管齊下第19章 藍飄帶獎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81章 甩買潛艇(二)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52章 劉芾的思考第13章 登陸琉球第6章 戰爭擴大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98章 獨立第19章 金蘭灣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27章 新藥第50章 來的都是角啊第71章 戰略轟炸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48章 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