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急轉

他當然知道陳州王想瞧些甚麼,無非是他死沒死、醒沒醒……

他沒死,而且醒了,醒得很及時。

至於陳州王的目的,如果陸鴻死了,那不消說,大周這數十萬軍隊的指揮權,自然要易手他人;如果陸鴻沒死,但是一直昏迷,也是需要從長計議。

——至少也得重新推出一名大將來暫代統帥。

至於這位大將是誰,或者是王兗,或者乾脆就是陳州王自己!

這時剛剛纔安靜下來的大帳之外,卻突然嘈亂起來,隱隱約約聽見外邊有人在激烈地爭吵着甚麼。

陸鴻與李嫣對視一眼,都是微微蹙眉。

“陳州王來得這樣快?”陸鴻想着,用詢問的眼神瞧了一眼簾門。

正當李嫣準備走出去打聽的時候,忽見簾門一掀,胡小五快步走了進來,急慌慌而帶着幾分興奮的神色叫道:“鴻哥,長安和神都的唐軍都撤退了!”

李嫣聽了先是驚喜,正要說些甚麼,卻突然沉默下來,轉眼望着榻上的陸鴻。

而陸鴻則自始至終都沒有任何高興的神情,反而依舊緊鎖着眉頭,不過片刻之後,也便舒展開來,帶着些無奈,卻又如釋重負的神色嘆道:“這可真是造化弄人了……”

饒是胡小五心思細,也不明白他說這話的意思,正要詢問,卻聽陸鴻又問:“那外邊吵些甚麼?”

胡小五道:“馬敖在外面,他把消息帶來的。同時還說,王兗奉了陳州王的命令,已經帶着幾千兵馬前去接收長安了——大夥兒氣不過,在那吵嚷。”

陸鴻笑道:“他們是不是還讓你來,請我下令,分兵去佔了神都搶功?”

胡小五嘿嘿一笑,道:“差不多,不過他們說得還要難聽些。”

這麼一說哪裡還有不明白的道理,多半是說陳州王吃相難看,硬打硬拼見不着人影,撈好處撿便宜卻不落人後,少不得還有些跳腳罵孃的。

這幫人多數都是陸鴻一手帶出來的,一個個是甚麼樣的臭脾性,他怎會不瞭解?

因此只是笑笑搖頭,順帶着問了一句:“他們好好的,爲甚麼撤軍?”

這裡的“他們”,自然指的就是唐軍了。

這個胡小五卻知道得不甚了了,只是說:“緣由還不大清楚,不過長安已經撤得差不多了,關內只剩一個空殼。陳州王一直將消息壓着,沒叫咱們知曉。馬敖還是偷偷跑出來報信的。”

說着氣不打一處來,嘴裡又嘟囔了兩句難聽的話。

連胡小五都是這般,可想而知外面那些人是怎樣的痛罵了。

好就好在陳三流不在,不然此時這中軍帳只怕也得被他給掀了!

“叫垣縣的駐軍過去瞧瞧,另外通知三流子,讓他立刻回報姜炎的動靜。”陸鴻吃力地擡起手,讓他自去忙活。

胡小五連忙喜滋滋地走了出去。

垣縣緊挨着京畿道河南府,南下十多裡渡過大河便進了京畿道境內,距離澠池、新安和王屋都只有三十四里的距離,趕到神都也只六十里地,步行快的話一日便至。

當時爲了防備駐紮在神都的唐軍,陸鴻特地在垣縣沿着大河

建了十幾處兵寨,屯兵三萬餘人,由投奔他的一名左武衛將軍統領。

那人名義上就是他的直系副手,即便不在這種特殊時期,也要聽從他這位左武衛大將軍的調遣。

等到胡小五走後,陸鴻擡着虛弱的眼皮,與李嫣相視苦笑。

半晌之後,李嫣才低聲說道:“這回陳州王恐怕是一朝得意了……”

陸鴻搖搖頭不置可否,只是說:“總會有這麼一天的,只不過提前到來罷了。難道我這個‘陸帥’還能做一輩子?”

聽了這話,李嫣稍感欣慰,點頭道:“原來你早就看開了,那就好……不過這事兒總是有些蹊蹺,總要知道姜炎的對應才能作準。”

陸鴻點點頭,便閉目不言。

事實上,現在他再多說甚麼也無濟於事,能做的事情也都吩咐下去了,而且從目前看來,陳州王也未必會來“探視”,因爲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接收長安。

他們兩人所聊之事,看似是現今的局勢,其實內裡的含義又要更深一層。

或者說,所見所想,要比當下更遠一些——如今陸鴻之所以能夠出任這大周的天下兵馬大總管,甚至於在某種程度上,凌駕於太子和陳州王之上,完全是時勢所造。

說起來,創造出這種特殊時勢的,不是別人,正是主動挑起這場戰爭的南唐,以及身在其中而推波助瀾的姜炎。

——正是因爲除了陸鴻之外,大周再無人能夠對抗強大的姜炎,所以他坐在這個位置上,才能夠被皇帝、大臣所容忍,被三軍兵馬所接受。

所以,能夠預見的是,一旦這種情況有所改變,或者說天下大勢再次回到大周朝廷的掌控之中,那麼陸鴻在大周如此超然的地位便將動搖根本,他將不再具有掌握如今這種權利的先決條件……

如此便會出現一個,在歷史中重複了無數遍的矛盾:雄才大略的君主與大權獨攬的大將,二者不可並存的矛盾。

陳州王既然要做那個雄才大略的君主,自然不可能容忍一個“天下兵馬大總管”的存在。

所以李嫣才說:要看姜炎的對應。

如今就處在這樣一個情形轉變的過程當中,大周的命運不再岌岌可危,甚至已經瞧見了光復天下的希望,所以不僅僅是陳州王,就連太子也動起了心思……

陸鴻也已想得明白,前頭陳石、廣平以及胡效庭,他們帶着各種名號來此探望他的目的,不僅僅是瞧瞧他死沒死、醒沒醒,也想探探他的口風——南唐已經主動退讓,天下眼瞧着便要光復,你打算怎麼做?

“你打算怎麼做?”李嫣問道。

陸鴻依舊閉着眼睛,但是他沒有睡着,聞言便用手指輕輕在胸口打着點,思慮了一會兒說道:“功成自然是要身退的……我曾經想過放權給李安,讓他慢慢接掌兵權,等到那一天之後便順利完成交接。可是我把權利給他,他轉眼便扔了個乾淨——那還只是三萬人,如果我把手中這三十萬人也都給了他,將來會怎樣……我不知道。”

他搖了搖頭,嘆息一聲,又道:“假如把天下都給他,這天下又能保存多久……”

李嫣明白他的意思了,陸鴻原

本是打算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使命,打回這個天下,然後交給陳州王的——就像花老太爺他們曾經期望的那樣。

但是陳州王讓他很失望……

“我曾經對他抱有很大的希望。”陸鴻說道。

李嫣點了點頭,握住了他的手,也只得默然長嘆。

在她看來,她深愛的這個人做得很好,甚至已經做到了一位武將所能做的一切!

但是,

因爲姜炎的存在,所以陸鴻無法像屈山宙那般,憑藉一己之力 ,將踏破了大半個山河的敵人逐回江東。

但也正因爲陸鴻的存在,這個用兵之術絕不輸於屈大將軍的姜炎,此時也緩緩而不可阻擋地滑向了深淵……

她很驕傲,有這樣的男人愛着自己;也很得意,自己很早就有如此完美的眼光!

她甚至暗想:如果不是自己出現的話,鴻哥現在說不定已經和廣平在一起了……

想着這些,李嫣不禁露出幾分嬌羞之色。

許多女人的心思便是如此奇怪,明明在談聊着正事,只要話頭得了空,心思一閒下來,不經意間便轉到小情愛的胡思亂想之中了。

陸鴻撩起眼皮瞧了她一眼,見其古怪的神情,不禁奇道:“你在想甚麼了?”

李嫣猛然驚醒過來,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卻沒答話,徑自走出去打水。

陸鴻既然已經醒了,總是需要洗漱的……

……

……

晉州城外,也很靜。

這城池已經有些年歲,雖然最近並未遭受刀兵,不過看起來依舊充滿了滄桑之感。

陳三流穿着一身再度稀爛的袍子,忍受着身側令人作嘔的惡臭味道,蹲在半人多深的陰溝裡面,幾乎渾身都已經掩藏在了溝邊一人高的長草之中,腳下甚至嘩嘩流淌着已經發黑的污水。

今早蹲這個點的斥候兵被緊急送往後方醫治,他便親自前來頂班。

那名斥候送到太平關時,上身連前胸帶後背,已經幾乎沒有一塊好皮,全都是潰爛流膿的黃瘡——他已經在這個散發着瘟毒氣的點上,蹲守了一整個月!

他們之所以一直沒有放棄這個點,而另尋別處,是因爲此處不僅因爲雜草掩護而分外隱蔽,而且正當往南官道和東城門、南城門之間,但凡這晉州城中的唐軍有半點兒動向,此處都能探查個明白。

陳三流實在忍受不住這溝裡的陣陣惡臭,扯起衣領緊緊捂着口鼻,正當他分神的時候,卻聽“哐當”兩聲城門落閂的響動,從東城門那邊傳揚過來,在這夜色之中顯得分外清晰。

他正感到奇怪詫異之時,也不知是誰,突然在城內大喊一聲,接着便驟然間爆發出一陣驚天動地的廝殺動靜!

陳三流忍不住從雜草之中探出腦袋,並且長大了嘴巴,一臉不可置信地瞪着那滿是滄桑破敗的晉州城……

那廝殺之聲愈傳愈遠,愈染愈烈,漸漸整個城池內都陷入了一片亂七八糟的吶喊聲中,似乎有無數人馬在其中搏命惡鬥!

“這他孃的甚麼情況!”陳三流乾脆從溝裡爬了出來,狠狠地啐了一口,叉着腰茫然地想着。

(本章完)

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戰(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三)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州王的大朝會第六十七章 東郭綠楊樓第一百六十九章 襲營鬧劇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康的安排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鄉去第五十四章 錯綜複雜的青州第五章 蹊蹺的刺殺寫在前面的廢話第三百三十二章 無我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海軍的辦事方法(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出敵境第一戰第二百九十章 所謂封地第三百八十章 政事堂的棋局第二百七十六章 連環計(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倉曹參軍第三百六十九章 說客(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面的談話第二十四章 青州軍北征第三百四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七十八章 是禍躲不過第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五十一章 廣邊軍大寨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下生變第七十一章 積善坊花家第一百八十七章 火弩的問題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師的信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陣圖之地載陣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辭(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幾件大事寫在前面的廢話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經略揍了顧大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羅王與樸仲憂第十四章 李督的命令第二百六十章 新羅兵敗第四十九章 李小公爺第三百三十三章 該來的,終是要來第六十四章 後軍副指揮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騎軍第八章 藍鷂子遁走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舉措第二百零二章 安東是個大難題第九十一章 宰相的決定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宿命之戰(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面的談話第一百八十一章 玉浮觀炸了第二十三章 新旅帥高登第四十一章 請君第二百七十一章 龐家的小動作(上)第七十六章 後軍操演第六十七章 東郭綠楊樓第二百零九章 白衣山神第二十三章 新旅帥高登第二百三十章 一團亂麻的局勢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興宮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觀第一百七十三章 化緣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風雨第一章 豐慶六年春第二百九十九章 東西戰線的局勢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人不打後生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六十四章 後軍副指揮寫在前面的廢話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人鐵漢第七十五章 師兄的警告第三百零九章 臨泉王之死第二百九十三章 嶽婿之爭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倉曹參軍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至大朝會(下)第三百四十章 陸鴻的脾氣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帝國的崩壞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人的詭計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平縣的原野第二百五十章 不約而同的來訪第二百零六章 苦難第三百三十三章 該來的,終是要來第三百八十三章 迷霧消散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人鐵漢第二百七十一章 龐家的小動作(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誘惑第二百五十三章 與帝說(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荒野劍客第二百七十章 送君行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鈺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勢異常緊張第六十二章 陳石的背後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騎軍第一百八十四章 喬遷酒宴(中)第六十章 風雪殺人第三百九十章 宿命之戰(三)第八十七章 西苑大演武(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芙蓉娘娘廟(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肅清內敵第三百六十九章 說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