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積善坊的喪事

說來也是巧合,每一個冬天,他都要在神都城中渡過那麼一段時間。

不過這個冬天顯然比前兩次都不大一樣,因爲前兩次,他是都是過客,而這一次,他是這個時代實實在在的主角之一——當然也就是如今神都城的主角!

十一月廿日的時候,陸鴻已經從絳州城搬回了神都。

如今的神都城,在經過一番戰火的摧殘之後,已經再不復從前的盛景。

最讓陸鴻感到唏噓的是,就在東郭吉平街,曾經東郭最高的那座樓,綠楊樓,此時已經成了一片廢墟。

不過這綠楊樓並不是唐軍所毀,而是裴徵老帥之後,風陵渡失守時,被城內的大周守軍所拆……

他記得初到神都之時,與吳衛在綠楊樓吃酒的時候,還曾經探討過那座樓的高度。

當時因爲這座樓太高,甚至能夠瞧見郭城牆上的兵防佈置,所以吳衛還斷言說,假如京畿開戰,守軍頭一個就得把這座樓拆了!

果不其然,當時一語成讖,吳家在京城裡的唯一一處買賣,便如此冤屈而又光榮地倒在了戰爭之中……

當日下令拆樓的始作俑者已經找不到了,陸鴻也不會爲了一座樓而處罰一名照章辦事的軍官。

所以他的車駕在吉平街綠楊樓的廢墟前,稍作停留之後,便徑直轉出東郭,進了建春門。

進了建春門之後,朝西一直走,經過六坊一市,便停在了修業坊的大直巷口。

差不多闊別了一年的時間,這修業坊早已經物是人非。

曾經在這坊中落戶的玉浮觀,在胡立濤出走之後,孟真人也在戰事之後杳無蹤影。

那玉浮觀便成了一座空觀。

坊中別家的鄰居們,也不如去年、前年時的那般齊全。

唐軍進城之後,免不了要搞一番燒殺搶掠,因此能夠保全舊貌的院落並沒有多少……

按道理說,坐落在修業坊的陸府,以爲它的主人一直打壓着唐軍,並且看起來很不給面子的緣故,早就該被憤怒的唐軍給夷爲平地了!

誰知道,不僅陸鴻的院子完好如初,就

連隔壁韋曈家的大院,也都不見半點兒損傷。

反倒是曾經小瞧過陸鴻的崔兆賢他們家,已經被拆得不成個樣子,家中一干男女老少,該殺的殺,該關的關,總之已經算是破落了。

而且這種事情並不是唐人做的,而是在豐慶帝迴歸神都之後,作爲崔兆賢族叔的崔相,親自下令大義滅親!

因爲崔兆賢在豐慶帝從神都突圍撤退之時,最早投降了唐軍,還被封爲正五品上洛陽縣令,着實風光了幾個月。

就在豐慶帝宣佈回到神都的前一天,崔兆賢在家中自縊而死,留下一家老小,在崔相的雷霆手段之中,全都化成了齏粉。

而他們家通過兼併了好幾戶鄰居,而得來的新的大院,也在這一場鬥爭之中被人拆成了一堆廢墟……

韋曈還在安東,所以陸鴻在這修業坊當中便再沒有甚麼朋友,住在這冷清的地方想來也不會有多少滋味兒。

因此他根本就沒打算住在這座宅院裡。

當然了,也沒有住在豐慶帝新賜的,坐落於城北上林坊的那座更大的宅院之中,更加沒有住到他在政事堂的官邸宿舍去——他如今在一大串頭銜之後,又多了一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爲了大周朝有資格坐在政事堂的另一位宰相!

不過哩,這個所謂的宰相,與他過去所擔任過的許多官職一樣,都是有其名而可以無其實——隨便你來不來衙門辦公,反正有你位置,來了就坐下,不來便空着;你說話咱們就聽,不說話咱們就自行其是。

包括他在衛署之中,也有個十分靠前的座位……

至於城北上林坊的那座新院子,他這個房東還不曾去過。不過根據胡小五他們的說法,那座宅院足足佔了三至分之一個坊,有修業坊陸府的四個這麼大!

然後胡小五便問陸鴻,該怎麼處置這宅子,陸鴻說道:“你們自己先去一人挑一座院子,我回頭再說……”

他並不是豪闊到了不需要房子住的地步,而是因爲他另有去處。

在他看來,城裡的這些屋子再漂亮,再堂皇,也不如城外李嫣的在南郊的莊子……

現在,李嫣就在那座莊子裡等着他!

就在陸鴻拔掉插銷,打

開了車門,準備在大直巷下車,然後進他的陸府去取用具的時候,卻聽天街上響起了一陣吹吹打打的哀樂。

他不禁止住了前傾的身形,微微蹙眉,心頭忽然升起了一股不祥之感。

這時小金子在車外撩起簾門的一角,有些擔憂地說道:“大人,聽聲音,好像是積善坊……”

陸鴻心中那種不詳的感覺愈發濃重,忍不住撇下手中抱着的暖爐,急忙忙掀開簾門,三步並作兩步走下了車,帶着幾分踉蹌地往天街上奔去。

小金子連忙從車伕手中接過了絨毛大氅,緊趕着追了上去,給陸鴻披在肩上。

陸鴻的傷雖然已經痊癒,但是由於當時傷口太深,又傷了肺葉,所以不能受凍。不然的話輕轍咳嗽,重轍傷肺,甚至從此落下頑疾……

陸鴻也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個什麼狀況,他接了大氅便緊緊地在胸口攥住,同時將口鼻埋在蓬鬆的絨毛當中,腳步仍舊快速地向天街趕去。

小金子跟在後面既着急,又害怕,他擔心積善坊真的出了事情,那麼他家大人未必會遭受怎樣的打擊……

就當陸鴻剛剛走出大直巷的時候,天街上一大隊裹着素衣麻布的人一閃而出,在一位白髮老者的帶領下,穿過一整個修文坊,直奔大直巷這邊的陸府而來。

陸鴻見了領頭的那位老者,一顆心直沉到底,那是花家的大爺,老太爺的長子……

彷彿先前的想法得到了印證,陸鴻只覺有些頭暈目眩,連忙定了定神,卻見那隊人馬已經走到了跟前,並且就在他對面兩步之處停了下來。

“陸帥,您別來無恙!”花家大爺一身重孝,不等陸鴻行後輩之禮,便搶先拱手拜了下去。

陸鴻大驚失色,正打算攔住,卻見花家大爺身邊一個四五歲的娃娃,連同身後一大幫年輕的後輩子,竟然都當街跪了下來。

陸鴻認得那娃娃是花源的獨子,再瞧後面那些人,明顯是長輩的都彎腰站着,跪在地上的都是小字輩,心中便隱隱約約覺得不像是自己猜想的那回事。

難道不是老太爺出事?

“舍弟二郎不幸逝世,明日發喪,不知陸帥身子無礙否?”

花家大爺平靜地說道。

(本章完)

第四十八章 戰後的青州城第二十二章 新編戊旅第三十二章 夜襲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問題第九章 陸鴻的傷勢第三百六十一章 赴宴(三)第七十五章 師兄的警告第七章 趙家集客棧上架感言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羅王與樸仲憂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勢異常緊張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傷的溫司馬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羅王與樸仲憂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二百六十六章 南部基層的問題第三百五十七章 棟樑張鎰第六十四章 後軍副指揮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過後第三百四十章 陸鴻的脾氣第二百八十二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三百六十四章 陸經略揍了顧大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傷的溫司馬第二百一十章 撲朔迷離的局勢第二百八十三章 鴻門宴第一百三十章 清繳海匪(七)第一百零二章 範翔的心思第三百零四章 所謂“軍法”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衛戰第二百九十九章 東西戰線的局勢第二百六十一章 單挑第一百五十六章 難以捉摸的形勢第一百五十二章 救不救雷將軍第三百八十六章 一隻錦囊與一段回憶第四十二章 離開徐州第一百零七章 迅雷不及掩耳第七十七章 廣平的邀請第三十八章 “同鄉會”第二百九十九章 東西戰線的局勢第三百一十六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三)第八十六章 西苑大演武(中)第二百四十八章 苟、豈第二百三十六章 局勢異常緊張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個種馬引發的血案第三百零六章 誰看了我洗澡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下生變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第六十四章 後軍副指揮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中)第十九章 神秘的朋友第二百零五章 步步皆是兇險第二百八十三章 鴻門宴第九十二章 長亭送君別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三十七章 積善坊的喪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個真實的神機門第七十八章 是禍躲不過第五十九章 客棧大火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覺悟第五十三章 軍醫營之亂第一百零一章 三張飛錢第七十三章 糾結的李嫣第一百八十六章 天街之殤第一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三百四十五章 冬至大朝會(中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客(一)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問題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過後第六十八章 建春門外事第二十五章 㶟水第二百四十章 新羅日本聯軍第二百零五章 步步皆是兇險第六十八章 建春門外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業傳奇第二百七十章 送君行第二百零九章 白衣山神第二百二十八章 朱胤到了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各方局勢的轉機第二百零九章 白衣山神第五章 蹊蹺的刺殺第九章 陸鴻的傷勢第一百四十三章 商業傳奇第三百七十二章 芙蓉娘娘廟(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覺悟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第三百四十七章 捷報第二百章 日本的野望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份合同的誘惑第二百五十章 不約而同的來訪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嫣的莊子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下生變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下桃李園第一百八十五章 喬遷酒宴(下)上架感言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青州第三百六十三章 赴宴(五)第八十七章 西苑大演武(下)第六十八章 建春門外事第九十二章 長亭送君別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鎖安東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