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鴻門宴”(下)

吳衛笑着道:“王氏昆仲打小隻喝神都的果酒,秀氣得緊,這種烈酒是頭一回喝罷?”

那面容稍長的王元亮面帶愧色地苦笑道:“六哥說的是,畢竟還是陸將軍英雄豪傑,我兄弟二人佩服得緊!”

那王元爽也連聲附和。

衆人見陸鴻淡淡的表情,並沒有表現出高興受用的意思,便知道這記馬匹算是拍得歪了。

三流子便出面假意責備道:“大郎你可莫說些好聽的話兒,我鴻哥不大喜歡光拍馬屁不幹事的,今後少扯這些有的沒的!”

二王忙道:“是,今後一定踏實效力,不敢有負將軍之望!”他二人異口同聲,話裡又是一語雙關,顯然是對過詞的。

這種話聽起來像是在對朝廷宣誓忠誠,對陸鴻表示尊敬,但是不知爲何,一經這四人幾唱幾和地念出來,卻全然變了味兒!倒好像說是要爲他陸將軍“踏實效力”,而陸將軍也已經對他們報以期望了似得。

不過這種伎倆在陸鴻面前簡直就是小兒過家家的玩意兒,他漫不經心地舉杯同小五子碰了一下,飲了半口,點頭說道:“你們說沒錯,今後在羽林衛努力報效朝廷,總是會有出頭之日——吳衛也是,好好地在折衝府多看多聽,多練多學,少管閒事!”

他一句點了三人,一時間這三人臉色都異常難看。

吳衛琢磨着他那句“少管閒事”,頓時臉上火辣辣的。

三人的表情被陸鴻盡收眼底,心裡更加篤定。

這個甚麼“太原王氏”出身的兄弟倆這次無緣無故地出現在他的面前,顯然是有求而來,而且毛遂自薦的意思表達得十分明顯。

不過陸鴻怎麼可能點頭——羽林衛轉投千牛衛?堂堂太原王氏的子侄來投奔他這個無名後起之輩?

這他孃的不是笑話嘛!

太原王氏的當主是誰,他不是不知道,就是剛剛從掃北大戰中載譽而歸、大名鼎鼎的龍武衛大將軍王睿!有這種靠山在,哪裡用的上他?

要知道,王大將軍家的小二子就是死在張如鏡的手裡……

所以不管從哪個角度,陸鴻都嗅到了一絲深深的陰謀味道!

由於在玉浮觀用過齋飯的緣故,陸鴻並沒有再吃多少,各色菜都嘗過一遍之後,便起身回房去了。

王氏兄弟既然此行的目的告吹,顯然也沒有多留的打算,不久之後便到他房裡來告辭了。陸鴻也沒有過多地擺臉色,甚至親自起身將兩人送至偏廳之外,直到二王連稱“留步”,他這才站住了腳。

三流子則一路將兩兄弟送到街上,並且不時出言撫慰。

陸鴻看着三人的身影消失在了大門之外,語氣十分不善地說了一句:“吳衛!你說說罷,怎麼回事?”

吳衛雖然早就有了被責問的心理準備,但是聽了這句話還是忍不住一哆嗦,偷偷向他的側臉瞧了一眼,心中虛得發顫,只好決定實話實說——他太瞭解這個老上司了,犯錯誤這種事在陸鴻眼裡根本甚麼

也不值當,但是隻要態度有問題,哪怕你做得再好,也都別想有好果子吃……

“那甚麼,這兩個人也是過去一道兒玩耍的弟兄,人品家教都不錯……”

陸鴻不耐煩地打斷了他:“這個我能看出來,世家子弟畢竟有世家子弟的教養,你跟這兩個人交好,甚至帶着三流子一起開拓眼界我倒是樂見其成,不過這種廢話你說它作甚?”

若是放到當年在徐州時,吳衛多半要跟他頂槓掰扯兩句,可是此時他卻半點不敢回嘴,只能乾笑一聲,認了錯道:“是我囉嗦罷了。是這樣,最近羽林衛不是出了一樁殺人越貨的破事,正在風口浪尖嘛,新樂府那派文官成日裡窮追猛打,王家兄弟聽說了你在北邊的事,知道咱們相熟,就託我來說項,看能不能從羽林衛調到你手下來——你知道的,我這嘴巴閒不住,成天在這些老朋友面前給你吹噓,他們都把你當偶像哩……”他不着痕跡地連拍馬屁,同時不斷地偷眼觀察着陸鴻的表情,卻見陸鴻臉色越來越難看,心裡頭不禁“咯噔”一聲,不知如何是好了……

這時候小五子在旁插嘴道:“這可不是你們合起夥來給鴻哥下套的藉口,你們先斬後奏,說難聽點就是吃裡扒外了!”

屋裡的幾個人除了王正和小金子還有點迷糊,另外三個顯然都明白“吃裡扒外”這四個字是甚麼意思。

吳衛把腦袋垂到了胸口上,低聲說道:“大人,我錯了……不過我真沒拿他們的好處!”

這點上陸鴻倒是願意相信,這個吳衛雖然有小毛病數不勝數,但是在利益和義氣當中,還是拿捏得住的。他拿眼睛瞪了小五子一眼,哼,別以爲這點小伎倆就能騙過他了!

胡小五明着批評吳衛,其實還是在幫他們打圓場,只不過這招“以進爲退”就比他們一味地狡辯高明多了!

陸鴻心中的一團悶氣果然已消卻不少,他轉向吳衛問道:“你這麼幫忙到底是甚麼原因我也不問了,三流子等他回來我再收拾!你就說說,他們放着王大將軍不找,爲甚麼巴巴地跑來找我?”

確實按照常理來說,王睿作爲太原王氏的當主和靠山,顯然最應該爲這些子侄們出頭平路,王氏昆仲去尋求同在禁軍的叔伯幫忙也纔是合情合理、順理成章。

“你不知道?”吳衛把頭擡起來,驚訝地說,“二王家裡是潁川王舉那一支,雖然祖上確實出自太原王氏,從前也緊跟着本族的步伐,但是王舉現在是新樂府一派,與他兄弟王建一同倒向老派王氏的對面去了!

“現在羽林衛的問題已經捂不住蓋子了,聽說王睿大將軍打算把這兩個叛支的後輩丟出來平息衆怒,順便清理門戶。他們潁川王家只有這兩個小的延續香火,哪怕是傾家蕩產也要保下來的!可是他們在軍中並沒有多少根基,門路也完全談不上,想要自保的話只能找到你——誰教你和王睿是死對頭?”

陸鴻聽了頓時大皺眉頭,奇道:“放你個屁,我他孃的跟王大將軍井水不犯河水,連招呼都沒打過,甚

麼時候就成死對頭了?再說他們自家的事情憑什麼扯到我的頭上?還有,這個所謂的‘新樂府派’又是個甚麼門派?”

這一連串問題問得好像義正言辭,吳衛帶着半信半疑的眼光把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好像要將他的內心瞧個透徹。

但是他終究連半分端倪也沒瞧出來,只好大略整理了一下思緒,先回答了最後一個問題:“‘新樂府’可不是甚麼江湖門派,而是朝堂上逐漸興起一股文官勢力,具體我也不懂,反正與詩派有關。明面上主要以白居易和元稹爲首,其實背後一直是另有別人主持……”

他說的只是些誰都能探問到的隻言片語,但是陸鴻敏銳地從中察覺到一絲不同!

大周是承唐之制,科舉以詩取仕,整個文壇氣象已經大大超越前唐貞觀、永徽、顯慶年間,詩人在政治格局之中往往佔據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以至於皇帝身邊一名辦事太監也要讀詩學詩,甚至引領一時風潮。

這種詩派之爭明面上只是不足輕重的流派風格之爭,但是在陸鴻主觀的分析上來看,它本質上應該是爲了左右科舉風向,謀求政治上更大的話語權罷了!

陸鴻年前在神都時尚未聽說有這樣一個勢力,那時朝堂上比較清晰的幾大矛盾體主要就是文武之爭,文官中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戶部尚書崔景芝爲首的保守派,與門下侍中曹梓爲首的改革派之間的碰撞;武將們就簡單得多,衛軍與禁軍之間的掐架是永恆的話題。

誰知道剛剛過了半年,就生出了這樣一股新勢力,而且看起來活力十足,既與那些保守派和改革派的文官勢力抗爭,也要在軍隊裡面摻和——羽林衛的事情就是明證。

看來非但文人們在鬧事,軍方也一刻都未曾清閒下來……

“那個背後主持的人,是廣平罷?”陸鴻語氣篤定地問道。

廣平郡主一直以來給他的感覺,就絕不只是個簡簡單單生性風流的女人,聯想到她將在月底主持的那個詩會,他完全有理由做出這種判斷。

吳衛囁嚅了兩聲,模棱兩可地說:“是……也不全是……我知道的真不多,純粹是因爲廣平姐給我幫了不少忙,我才瞭解了一些,再往深裡的情況就不是我能接觸到的了!”

好在陸鴻沒在這事上糾纏,畢竟這些狗咬狗的事情與他半點干係也沒有,他也不想惹火燒身——現在他揹負的麻煩已經夠多了!

“那你說我和王大將軍有矛盾,那是甚麼意思?”他問。

吳衛十分不解地反問道:“王睿家的小二子難道不是你殺得?”

陸鴻大感驚訝,他倒不是爲了這句問話而驚訝,而是爲了吳衛說話時理所當然的語氣,好像所有人都已經篤定他就是兇手一般!

這讓他感到一絲冤枉和緊張,甚至隱隱感覺到自己掉進了一個精心設置的圈套裡,他皺着眉仔細思量了一番,語氣平靜而決斷地說:“那小子雖然罪有應得,但是絕不是我殺的!”

(本章完)

第一百七十七章 十畝上田第八章 藍鷂子遁走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圍!第一百四十八章 詭異的嬀州城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興宮第三百四十一章 維持現狀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國治理概論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鈺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嫣去掃北第二百五十章 不約而同的來訪第一百一十四章 面臨的問題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積善坊的喪事第一百八十二章 好日子第三百六十二章 赴宴(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圍!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環計(四)第三十四章 㶟水之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鈺第一百九十章 新中橋北的爭端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中)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下生變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人的詭計第六十四章 後軍副指揮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六章 大周團練兵第四十三章 再見高登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個廚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遭遇戰第三百零九章 臨泉王之死第三百三十八章 王睿想回神都?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的倉曹參軍第五十八章 要命的書信第六十三章 李公子其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的寧靜第二百六十章 新羅兵敗豐慶六年之前的事情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匪”韋曈第三百六十一章 赴宴(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連環計第二百六十一章 單挑第九十四章 可疑的駝隊第一百八十三章 喬遷酒宴(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一)第二百章 日本的野望第三百九十一章 宿命之戰(四)第二十九章 天降突騎軍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個“外援”第一百四十九章 料想不到的變故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辭(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宿命之戰(五)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壤城守賀高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衛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赴宴(一)第七章 趙家集客棧第一百九十六章 陸鴻的疑惑第三百五十章 殺死王睿的真正意義第二百四十章 新羅日本聯軍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問題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事發生第二十五章 㶟水第三百二十三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鄉去第三百五十章 殺死王睿的真正意義第十一章 奇怪的李嫣第一百四十章 佃田第七十六章 後軍操演第三百零五章 父、皇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官們的心思第一百零一章 三張飛錢第六十八章 建春門外事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舉措第一百三十三章 監軍老爺要來第一百八十三章 喬遷酒宴(上)第一百九十章 新中橋北的爭端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雲鉅變第二百二十五章 都督府的詭異氣氛(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送走蕭宛第三十八章 “同鄉會”第一百三十一章 清繳海匪(八)第十四章 李督的命令第二百六十五章 泉三週的煩惱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事發生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三百三十三章 該來的,終是要來老闆坐牢,太忙請假第十八章 當不當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連環計(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面的談話第六十七章 東郭綠楊樓第十四章 李督的命令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業坊的大院第二十八章 戊旅的危機第二百九十章 所謂封地第一百章 錄事範翔第二百八十五章 再到積善坊花家第一百七十二章 修業坊的大院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個真實的神機門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