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鴻門宴”(上)

兩人在街口站了一會,胡立濤突然問了一句:“陸相公,冒昧地問,您是在軍中高就的罷?”

陸鴻一愣,腳步停在了牌坊下面,奇道:“你怎知道?”他猜想是不是韋家的人泄露出去了,不過他也並沒在意,本來他的身份也沒有甚麼不可告人之處。

胡立濤小心翼翼地笑了笑,說道:“小人久已仰慕我大周天兵,老早便想建功立業,只是投效無門……”

陸鴻更加奇怪了:“你不是好好的做道士嗎,怎麼想當兵了?”

胡立濤小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神色,不以爲然地說道:“做道士沒甚麼……沒甚麼報效朝廷的機會……”他本想說“沒甚麼油水”,虧得臨時反應過來,剎住了嘴。

可惜陸鴻委婉地拒絕了他:“若想從軍可以等待朝廷的徵召,我雖是在軍中,但是一無實職,二無兵權,恐怕幫不上你了。”

他這麼說倒也沒錯,千牛衛中郎將的職務就是輔佐千牛衛大將軍,率領千牛備身和備身左右升殿供奉,以及代替通事舍人爲皇帝宣告口敕的。

而在他接任之前,左右翊中郎將府其實已經有滿員的四位千牛衛中郎將,他這個職位完全就是掛個閒職,這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更何況,千牛衛責任重大,陸鴻只是一個毫無經驗的折衝戰將,皇帝也不可能真的讓他來負責宮殿宿衛和朝會升殿列侍。這種事萬一鬧出了笑話,不僅陸鴻本人難辭其咎,皇帝和羣臣的臉上也不見得多有光彩……

所以他說自己沒有實職並不是欺瞞。

再一個就是,千牛衛主掌侍衛及供御兵仗,相當於“大內侍衛”,並不是作戰軍,所以整個千牛衛攏共才兩百多人不到三百。

不論是執御刀的千牛備身和執御弓矢的備身左右,還是次一等的備身、主仗,都要經過嚴格的層層選拔,個人素質和家室背景都極爲重要,不僅要保證刀、弓技藝超羣,還要對皇室絕對忠誠,往往由皇帝親自任命。

因此千牛衛大將軍一般由親信皇子或者皇室重臣擔任,即便陸鴻高居千牛衛中郎將,也完全沒有招收和調動兵員的權利。

所以他說自己沒有兵權也是實情。

他現在除了能調動三流子那幾個人,其實已經只剩個空架子了……

當然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經過前頭張如鏡那件破事之後,他就再也沒有興趣隨便招人了!

況且這個小道人給他的印象頗爲狡獪滑頭,顯然不是甚麼忠厚良善之輩……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現在他家裡坐的那幾個,加上他自己,又算甚麼忠厚良善了……

嗯,除了小金子。

此刻在那座無名大院裡,小金子就被人從房裡擡了出來,和那幾個傢伙一齊圍在偏廳裡吃晚飯。

其實他也並不是專門爲了吃飯,桌上一大堆酒肉,他並不能多吃,只是難得與大家聚在一起,聽他們談談笑笑,總是好的。

陸鴻回來

的時候剛剛酒過三巡,吳衛正在屋裡一疊聲地嚷嚷:“我就說鄭新是個傻鳥,非得把老子拐騙去折衝府給他作伴,結果錯過了掃北的大好機會!”

三流子嘴裡不知道塞着甚麼好吃食,含含糊糊地奚落他道:“你哪怕晚走十天哩,就能跟小五子到咱們平海軍上任了。瞧瞧江慶那小子,白撿個奚王牙帳,轉頭就升了正六品,明天正式行賞,也不知會不會再往上拔一級……”

一提到江慶,吳衛的語氣裡酸味就更加濃重了:“慶哥兒是走了大運啦,當日可是廣平郡主一力要把他塞到平海軍去的,你們不知道,我可是清楚!這回有廣平姐的照拂,升五品是沒跑了——而且這功勞勉勉強強也儘夠了。”

只聽三流子哼了一聲,叫道:“我就說這小子準沒安好心,原來是說媒拉縴來的——我可把話撂下了,我陳三流絕對支持李嫣李校尉——雖然他是李毅那個老賊的女兒——你們誰要敢吃裡扒外站到廣平郡主那頭去,休怪灑家翻臉!”

這回小五子笑着接口道:“你可拉倒罷,人家陸大文豪月底要去參加郡主的詩會,你能攔着?”

三流子也笑了起來,胸有成竹地說:“他愛去不去,論打仗我可服,但是論詩書,就他那二錢重的書袋子,能裝得幾本?去了還不是丟醜!”

屋裡頓時笑聲一片。

陸鴻也沒忍住,在院裡噗嗤一聲笑了出來,屋裡頓時安靜得呼吸可聞。

他推開門,朝着屋裡滿塌的人笑道:“喲呵,人不少啊!”說着自己也脫下鞋襪,光腳走上新換的竹榻。王正和小五子自覺地擠了個位置出來給他,並且幫他把杯碟碗筷都排好了。

“怎,這樣早就回咧?”三流子爲了掩飾尷尬,故意像沒事兒人一般說道。

“早早回來讀書唄!”陸鴻自己斟了一杯酒,笑道,“省的月底去丟醜。”

三流子更加難堪,只能喝了杯酒遮遮面。

“啊哈哈。”吳衛連忙出來打圓場,“大人,您瞧,我帶了兩個小弟兄來,都是太原王氏的傑出子侄,如今在羽林衛裡從軍,一向仰慕你,這回非得求我來引見。”

那兩名禁軍此時已經避下席去,以士兵參見將軍的禮節深深下拜,齊聲道:“在下王元亮(王元爽)參見將軍!”

陸鴻令人難以察覺地蹙了下眉頭,他現在可不想跟任何軍方的人打交道,特別是羽林衛的!

最近神都坊間盡是些激烈言辭,說羽林衛殺人越貨,橫行霸道,幾乎達到了人神共憤的地步。

而且他前兩條才聽三流子說起過這事,今天就在新買的《新樂府詩集》上瞧見了這樣的詩句:洛陽惡少出名字,樓下劫商樓上醉。天明下值明光宮,散入龍門松柏中。百回殺人身合死,赦書尚有收城功。九衢一日消息定,鄉吏籍中重改姓。出來依舊屬羽林,立在殿前射飛禽……

這是一首叫作《羽林行》的詩,作者是許州王仲初。詩中意思簡潔明瞭,直言羽林衛中的京

城惡少公然劫財殺人,卻被皇帝包庇,逃脫律法之事!

“羽林行”雖然是樂府古題,卻收在那本《新樂府詩集》裡,只因爲這首詩是借古題而抒今意, 借描寫羽林衛的惡行而批駁朝廷綱紀腐敗、軍法渙散,起到“補察時政”的作用,完全符合新樂府的主張。

陸鴻因爲身在其位,讀到此詩時愈發義憤填膺,甚至當場便在這首詩的下方題了“赤膽忠諫,風骨任俠”八個大字。

後來又瞧見此人後一首《別楊校書》:從軍秣馬十三年,白髮營中聽早蟬。一別北口照星斗,再聞徵鼓已夢然。

詩後註明“豐慶七年六月廿四於北口守捉”,這才知道原來這個王仲初也是參加今年掃北的將士之一,因此愈發敬重,與之相應的,對羽林衛的惡行也愈發不齒!

此時他見吳衛帶着兩名羽林軍來,心中頗爲不悅,這兩個人油頭粉嫩的,保不齊就是那些所謂的“洛陽惡少”。

但是他不能直截了當地表現出來。因爲他現在的身份是千牛衛中郎將,代表着衛軍的中高層,一言一行都必須謹而慎之,特別是在隸屬禁軍的羽林衛軍人面前。

南衙衛軍與北衙禁軍之間的是是非非由來已久,一向都敏感得緊,他可不敢做這個撩撥兩軍毛刺的出頭鳥!

更何況那兩個二十歲出頭的同齡人,正像晚輩面見長輩一般,一臉期盼地望着自己。

所以他還是儘量和顏悅色地點了點頭,道:“既然是吳衛帶來的,只要不談公事,那就是自家弟兄,坐下說話罷!”

他雖然說得輕鬆,卻擺明了車馬“不談公事”,那兩人連帶着吳衛神情之中都有些掩飾不住的失望。

這時三流子笑道:“你們兄弟兩個還不快坐下來敬酒?”

那兩人急忙回到席上,舉起酒杯殷勤地勸道:“將軍,請!”

陸鴻目光不經意間在三流子臉上轉了一圈,十分隨和地舉起酒杯:“不必拘謹。”說罷一飲而盡,吳衛急忙再給他滿上。

他們用的酒杯是盛二兩的銅爵,頗爲古樸厚重,但是滿杯而飲畢竟不是易事。那王氏昆仲本沒打算飲幹,但是陸將軍在前,兩兄弟只得愁眉苦臉地對望一眼,同時一仰脖子“咕咚”一聲喝了下去,然後強忍着滿腔衝烈的辛辣勁兒,匆匆亮了一下杯底。

陸鴻心中暗笑,他一進門便聞出這陣酒香,乃是正宗的青州雲門釀。朱胤還曾經送過他二百斤,多多少少也喝了一些。這酒如今被朱家造得烈性十足,頗受東北軍中追捧。

那二王雙手扶着膝蓋,擠眉弄眼地嚥着唾沫,陸鴻卻像沒事兒人一般,拿筷子在菜盤上叮叮叮地敲了敲,笑道:“吃菜啊,別客氣!”說着自己夾了一片江南進來的餚肉,蘸着醋吃了。

那兩人方纔如蒙大赦,連忙夾菜往嘴裡塞,好壓一壓酒氣。

(感謝土豪們的捧場,《別楊校書》前兩句是真實原句,後兩句是作者杜撰,望察。)

(本章完)

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鷺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西口大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提前發難第二百八十三章 鴻門宴第二章 北周與南唐第三百七十九章 求援第一百六十章 爆發的前夕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式練兵第三百八十二章 歸去來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任平州刺史的人選第一百四十八章 詭異的嬀州城第二十五章 㶟水第一百零八章 “審問”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客(一)第六十四章 後軍副指揮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的舉措第一百三十六章 有刺客?第六十八章 建春門外事第五十章 尷尬的陸校尉第二百二十七章 搞事情第二百七十三章 蕭婉出逃第一百二十八章 清繳海匪(五)第一百四十六章 塞上行第三百六十二章 赴宴(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花二爺的傳話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達平州城第三百一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七十一章 積善坊花家第三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個“外援”第二百七十三章 蕭婉出逃第七十五章 師兄的警告第一百零九章 “李公”其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連環計第三百四十四章 冬至大朝會(中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種各樣的暗流涌動(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繳海匪(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連環計(五)第一百八十四章 喬遷酒宴(中)第三百一十四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一)第七十五章 師兄的警告第三百三十三章 該來的,終是要來第七十九章 武曲星鄧錦第三百一十五章 汗國鎧甲下的軟肋(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玉浮觀第一五十章 暴雨前夕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鈺第一百七十九章 郡主的僞裝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鎖安東的鑰匙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秘的邀請者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機推演論第六十五章 神機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二百一十六章 重傷的溫司馬第三百零六章 誰看了我洗澡請假第二百四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二撥人馬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起風雨第九十五章 回到保海縣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國治理概論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戰過後第三十四章 㶟水之戰第四十七章 青州守衛戰第七十三章 糾結的李嫣第一百六十八章 赤城寨第三百四十七章 捷報寫在前面的廢話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萬貫的商機第一百五十六章 難以捉摸的形勢第六十一章 兵部的問題第九十八章 侯義的投名狀第三百一十章 八門金鎖陣第十七章 軍醫張承啓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怒之威第三百九十二章 宿命之戰(五)第四十六章 青州城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第三百六十章 赴宴(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棟樑張鎰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個廚子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興宮第四十四章 沭河大營第一百九十三章 神秘的邀請者第二百八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八十章 政事堂的棋局第三百四十三章 冬至大朝會(中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第二撥人馬第二百四十九章 辭行第二百零八章 進入營州第一百零五章 劉德海的秘密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覺悟第三百四十二章 冬至大朝會(上)第三十一章 斯人已逝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州的大動靜!第一百三十二章 回鄉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國治理概論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的寧靜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發雌威第二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