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兵起2

高得捷哼了一聲,“一兩成勝算,那還是救援個球?到時候和闖賊拼光了,拿滿虜怎麼辦?現在在城外三十里外還有近萬滿虜呢!”高得捷爲吳三桂手下大將,他的話說出了大部分將領的心聲。

祖寬聽完,頓時大罵道:“你個王八羔子,真你孃的會放屁。不救援京師,看着它失陷,那眼前的數萬大軍今後吃什麼。你真以爲靠着寧遠這一個地方,還有那個破山海關能養活這麼多軍隊?”

祖寬性格粗魯,天不怕地不怕,心中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只不過他這次說的卻直接點出了吳三桂所面臨的困境,寧遠一地養活不了太多軍隊。一旦京師陷落,關寧軍將何去何從?至少自立是不可能的。

說到這裡,衆人頓時沉默了下去,連高得捷也沒有反駁。

吳三桂卻突然哈哈笑道:“阿兄說的是,這京師啊得救。但國相說的也有道理,我們不能因爲周顯的這一封信就全然信他。朝廷那邊催了好幾次了,我們不能不有所迴應。我的意思是先派一支人馬前往京師,這樣對朝廷便有了交待,其他的就先等等吧!畢竟寧遠城中還有數十萬百姓,我們即使要盡起大軍援救京師,也不能把他們留給滿虜。否則,我們對不起那些養我們的百姓。”

夏國相拱手道:“將軍說的是。我看這次就讓祖將軍去吧!他手下都爲騎卒,可以儘快趕至京師。”

吳三桂轉向祖寬道:“阿兄,你說呢!若是你不願,我就讓別人去。”

祖寬十分爽快的說道:“不,我去。”

吳三桂點了點頭,轉向王屏藩,“你現在就陪阿兄去府庫,需要什麼就拿什麼,阿兄的要求就是我的命令。”

鄭蛟麟問道:“將軍,那陳名夏帶來的二十萬兩白銀如何處置?”

吳三桂突然怒道:“不要,一兩銀子都不要。我若是拿了他的銀子,不就等於說我出兵援救京師是因爲他的那點銀子嗎?他是大明的忠臣,老子難道就是爲銀子打仗的奸商嗎?他立了牌坊,卻讓老子當婊子。讓那人滾,老子不見他。”

夏國相勸道:“將軍莫要生氣。我想周顯未必心存這個意思,但不取這銀子是對的。我看就把它轉送給高第吧!這樣既可以顯示將軍並無貪財之心,也可以讓高第對將軍心存感激。將來若是出了什麼事,山海關、寧遠也可以相互幫襯着。至於陳名夏,我稍後代將軍再去見他一次吧!挑些遼東的特產,讓他帶回去當作禮物送予周顯。我們雙方以後免不了再打交道,沒必要把關係搞的那麼僵。”

吳三桂想了片刻,最終同意。“好吧!就按你所說的辦。”

等衆人離開,吳三桂留下夏國相。“國相,那個老太監是什麼意思?”吳三桂說的老太監是高起潛,他奉崇禎帝的命令在關寧軍這邊擔任監軍,以分吳三桂之權。但後來他發現吳三桂對軍權掌控甚嚴,他根本沒有插足的機會,便完全放棄了此事。他不僅沒對吳三桂在領軍上做出干涉,還時時利用自己在京師的關係給吳三桂虛遮掩護,爲他提供了很多便利。

夏國相回道:“他沒有明說,但他給了我很多有關京師那邊的各種情報。我匯合了老太爺傳來的那些,看情形是來真的,京師十有八九是守不住了。現在不止是兵力不足的問題,更主要的是人心散亂,山西、大同、宣府不戰而降,就是明例。就算把我們和周顯手中的全部兵力投進去,也未必能擋得住李自成。將軍,有些事,我們得提早做打算了。”

吳三桂沉默半晌,最終長嘆了一口氣。“嗯,我知道了。你下去吧!北面來的客人,你好好招待。無論什麼時候,多一條路總是好的。我想了想,我還是親自去見見那個陳名夏吧!這個時候能主動送出銀子的人,也算難得,總得留幾分面子。”

日本,九州鹿兒島。

島津光久親自將毛利秀就送到碼頭。

毛利秀就停下腳步,“島津君,就送到這裡吧!”

島津光久點了點頭,扭頭向後拍了拍手。四個家臣向前,擡來兩個大箱子。“一點禮物,請毛利君收下。”

毛利秀就沒有推辭,“那就謝謝島津君了。請你放心,我長洲藩永遠是薩摩藩的後盾。即使德川將軍生出別的心思,我長州藩照樣站在你這邊。”他轉向站在島津光久身後的毛利就隆道:“就隆,你率領留下的八百士卒全力協助島津君。”

毛利就隆立直身子,高聲回道:“嗨!”

島津光久的強硬態度激起了日本國內的集體狂歡,各地落魄武士紛紛擁向鹿兒島。而各藩藩主,尤其是九州島上的各藩,肥前、土佐、伊東、熊本等藩等紛紛站出來積極響應。有的提供數百、有的提供數十士卒,能算上數的九州各藩都參與了其中。

長州藩正對着九州,有水師,相對也富裕很多。有了這樣一個強藩的支持,島津光久當然欣喜若狂。他向毛利秀就許諾,將來他拿下朝鮮,定會拿出一道之地給長州藩以作感謝。

看船越行越遠,島津光久轉頭向毛利就隆道:“毛利君,你是令德川家光都佩服的名將。現在有很多武士前來鹿兒島,我把他們全部交給你,希望能靠着你名將的身份統御他們、訓練他們。在將來與明的戰場上,我不想看到一羣不通戰陣的廢物武士。”

毛利就隆心中高興,躬身一拜,“嗨,謝大人。”

看着遠處逐漸升起的朝陽,島津光久雄心萬丈,“走,去見明使。”

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思第959章 出兵2第四百零二章 組建五營第八百九十八章 傳言第959章 出兵2第二百一十五章 毒計第六十章 審問2第八百五十一章 變革第七百八十一章 天下態勢3第五百七十九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9第四百零八章 戰果磊磊第一章 穿越第四百五十五章 哈達貝勒王世忠4第八十九章 渾河血戰2第一百六十五章 兩黨之爭第一百一十三章 松山之戰19第七百八十四章 天下態勢6第四百六十九章 黃蜚之策第十二章 山東之局12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亂之年第二百二十章 秦兵入士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故4第四百四十一章 救援之策第三百一十五章 棲霞於七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遷返青第五章 山東之局5第六百二十七章 搶劫第五百二十二章 戰四方3第三百三十八章 宮中閒話第三百一十三章 處置俘虜2第七百七十三章 濟寧驚變3第963章 川地形勢2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眼定情第三十二章 進軍第八十七章 長居鹿兒島第七百七十章 亂局3第七百九十四章 議事2第九百六十六章 京畿形勢第十九章 遼南情況第一百八十三章 張令副總兵第六百四十五章 名單第一百二十五章 出兵前序第五百四十九章 孔有德之死第一百七十七章 再見趙宇2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八百七十四章 已西四論第一百章 相交第二百二十三章 刺張第一百六十四章 崇禎的勸言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的序章2第一百零五章 李信李巖第十五章 滿清入局第二百五十五章 營中毆鬥第一百九十章 撤離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八百二十五章 震遼陽21第957章 李自成的選擇2第四百五十九章 李巖的思慮第一百零六章 李宅第五百六十四章 登萊戰事第八十三章 逃亡第八百一十三章 震遼陽9第二百九十二章 屠殺第九百七十三章 嚮明之心2第一百二十四章 爭執第七十八章 滅寇計劃第五百七十四章 狼驅虎金州破敵4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嗣昌的困局第四百四十四章 中原風起第七百七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八百四十三章 周泰請戰第八百四十五章 趙宇炮第八十七章 往事第二百九十八章 韓括任用第三百二十一章 高價購糧第三百二十二章 松山前線第八百八十三章 白翥第六百四十三章 進神樞營第五百六十四章 登萊戰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松山前線第六十六章 京師第五百五十一章 填平護城河第五十四章 兵起12第八十九章 朱慈烺第二百零五章 佈防第五百零九章 何人爲將2第五百九十九章 松山之戰5第四百六十九章 黃蜚之策第六百五十章 詐言4第948章 議和3第四十七章 兵起5第八百二十章 震遼陽16第三十章 攻城第八百五十五章 沂州攻防3第八十一章 城外激戰3第八百四十九章 辦報第五百二十六章 渡河2第九百六十二章 清軍入關第二百五十章 黑夜來客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