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兵起

大名府,浚縣。

萬元吉率部與李梅在此對峙多日,戰鼓擂的震天響,士卒調動頻繁。擺開了決戰的陣勢,但大規模的戰事一場都沒有發生。

李梅兵力有限,他知道李自成交給他的任務是保護汴京北側的安全,而並非擊敗大名府內的官軍。所以他採取守勢,像一隻烏龜一樣縮了起來,小心防備。

而萬元吉手中有不少士卒,但以新兵居多。他率部陳兵浚縣、滑縣一帶,擺開了從北進攻開封的架勢,不斷給闖軍施壓。不僅是李梅枕戈待旦,連在開封的闖軍也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壓力,在黃河邊佈防了不少兵力。

因而,在賀錦被圍困之時,開封方面猶疑不定,並沒有及時派出足夠的兵力增援。而萬元吉當然也明白自軍根本沒有進攻開封的實力,一切都是虛張聲勢。看到賀錦被擒的消息後,他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便主動率部撤回了開州。

他令人叫來閻應元、孫軒和夏完淳,把新到的戰報遞給三人道:“賀錦、李定國之患已被徹底平定,但忘筌身受重傷。爲了避免內生禍亂,我要立即啓程趕回濟南,有些事要交待你們一下。”

李開帶走了濟南留守的大部分兵力,周顯此刻又受傷嚴重。濟南官職最高者是高名衡、吳甘來等人,他們在內心並不贊同周顯的一些想法。雖然他們在此時生亂的可能性很小,但難免讓萬元吉有點擔心。

夏完淳急聲道:“督帥他不礙事吧!”

“沒什麼大礙。”

萬元吉不想再說這個,“孫軒,你率領所有騎兵趕去濮州與武志英會和,把騎兵交給他之後,你便趕去兗州。這次乘氏、滕縣大勝,得到了不少馬匹,忘筌的意思是由你組建新的騎兵營。”

孫軒抱拳道:“萬先生放心,屬下定然會全力而爲。”

萬元吉點了點頭,轉向閻應元道:“皕亨,你有守禦之才。等我和孫軒離開之後,你便負責這邊的一切軍務。我對你的要求只有兩條,一、大名府絕不能失;二、你要在大名府內儘快實現自給自足。”

閻應元皺眉道:“屬下明白,但這需要張知府配合。”

萬元吉淡淡笑道:“你放心吧!張正範是個識時務之人,目前闖軍依舊佔據大名府西南方向的浚縣和滑縣,他巴不得你留在這裡幫他禦敵呢!只要你替的要求不是很過分,他定會盡力滿足。再不濟還有小隱在呢!張正範可是十分欣賞他的才學,由他在中間爲你們協調,應該不會有什麼大礙。”

夏完淳聽他提到自己,“啊,我要留在這裡啊!”

萬元吉點了點頭,“留給這裡,多跟皕亨學學,對你將來有好處。”

遼東,寧遠。

吳三桂站在城頭,看着下側來往的人羣,心中莫名的有點欣慰。

寧遠是出山海關之後的第一座大城,但目前卻是大明在遼東僅剩的一城。松山大戰後,無論是明軍還是清軍的損失都很大。之後雙方在寧遠外對峙數月,誰也沒有討得多少便宜。

而之所以能夠如此,最大的功臣當然是自己。手中握有重兵,又能在大明和滿清之間左右逶迤。清軍來了,他有擋住他們的實力。朝廷派人來了,他熱情招待。但是否要聽令,全由他一人決定。

雖然到目前,他只是個總兵。但論實力,他就是遼東的王。這裡就是他的私地,他有權決定一切,那些總督、巡撫、監軍哪個有這樣的實力?

他今年只有三十二歲,但少年成名,青年得志,有一半的時間都在戰場廝殺。起初他以爲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要靠胯下的快馬和手中的長刀。但歷經的事情多了,他發現僅有這些還遠遠不夠,要有權謀,要懂得保存實力,要和各方都保持着一定的聯繫。

昔日的少年將軍,今日的老練政客。在不知不覺中,吳三桂早就徹底發生了改變,只不過他自己沒意識到而已。

在他身後立着三人。

一個身穿青色長袍,文士打扮,看着約莫只有二十歲左右,身型瘦弱,是夏國相。

另一個年齡與他相當,但身型高大威猛,一臉堅毅,披甲而立,手按寶劍,身子站的筆挺,是吳三桂的義子王屏藩。

最後一人年齡和吳三桂相差無幾,穿着一副精良的鎧甲,依稀可以看到上面華麗的紋飾。他和吳三桂只差了半個身子,一手按在城牆的垛口上,目光隨着吳三桂向下看,神色冷靜而坦然,是吳三桂手下大將高得捷。

過了一會,另外兩人登上城頭,是鄭蛟麟和祖寬。

吳三桂回過頭,淡淡笑道:“一龍,阿兄,辛苦了。那個人怎麼說?”一龍是鄭蛟麟的字。祖寬爲祖家家僕,身份低賤,但勇猛善戰。在盧象升死後,他手中握有數千精兵。吳三桂很會做人,親自找到他,傾心相交,最終使他倒向了自己。在衆人面前,吳三桂更是給足了祖寬面子,時時以阿兄相稱。

祖寬沒有說話,鄭蛟麟只得回道:“陳名夏奉周顯之令帶來了二十萬兩白銀,目前已經運到了山海關外。他還帶來了另一個消息,說不日沈廷揚便會運送二十萬石軍糧到寧遠。”

吳三桂嘿嘿一笑,“這周顯倒是富有。說吧!他想要什麼?”

鄭蛟麟道:“和將軍共援京師,這是周顯給將軍的信。”

吳三桂接過來看了一遍,眉頭緊蹙,轉手遞給了夏國相。等他看完,問道:“國相,你怎麼看?”

夏國相沉默了片刻,說道:“周顯說的在理。若是京師有失,我們便成了孤魂野鬼。但闖賊數十萬衆侵入京畿,勢如破竹,又豈是我們這一支人馬所能抗衡的?周顯信中說的大義凜然,忠義無比,但他是否真有援救京師的意願?鬼才知道。我的意思是再等等,若是周顯盡起山東之兵援救京師,我們再做打算。合山東、遼東之兵,或許還有一兩成勝算。”

第五十三章 兵起11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京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民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排第二百五十二章 巨匪謝遷2第二百五十八章 丁志鬆告狀第六百二十四章 漱玉館題字第四百五十七章 孫李生變第八十九章 渾河血戰2第三十七章 醒來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去澳門第一百一十五章 出塞第八百二十一章 震遼陽17第八百九十章 起兵追擊第一百六十九章 殿試3第七十二章 京師7第九百七十一章 淄博瓷器第八百四十一章 威逼誘導第二百七十三章 整裝軍備第一百九十二章 勝績第五十五章 攻心第四百七十五章 盧象升聚將2第二百五十三章 到達萊州第五百七十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3第三十三章 攻入滕縣第三十章 攻城第七十六章 出兵剿匪第一百三十三章 突圍而出第六百一十五章 開封城破第二百六十六章 盧象升渡江北上第八百六十四章 俘虜第二百零六章 羅汝才的佈局第四百九十九章 逃竄第五百二十八章 對峙第二百二十八章 威脅第四百五十七章 孫李生變第四百八十章 夜襲第949章 議和4第九百零六章 黃宗羲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眼定情第三百零二章 掌控鹽場第六百一十六章 李巖兩路齊下第一百零五章 李信李巖第二百九十二章 屠殺第十章 山東之局10第五百九十三章 議和條件第九百六十一章 離間第三百二十八章 回京聽宣第二百九十八章 韓括任用第六章 山東之局6第四百四十三章 孔有德2第八百六十六章 借錢借糧第九百三十八章 死路第一百零四章 紅娘子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17第四百零二章 組建五營第七章 夫子第四百零一章 李雄帶信第九百四十一章 雜事亂堆第五百零八章 何人爲將?第三百一十六章 火器成型第六百六十七章 回報第八百八十章 吃飯問題第六百五十五章第八百零四章 過海州2第三百零二章 掌控鹽場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亂之年第九十七章 五關城門第二百二十三章 刺張第二百二十五章 襄陽斬刑第五百四十九章 孔有德之死第九百七十五章 會見使者第四百七十八章 李率泰的打算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戰5第八百五十四章 沂州攻防2第四十四章 兵起2第七十四章 離京2第四十一章 勸服第四百六十九章 黃蜚之策第四百四十八章 金復二州第二章 山東之局2第三十六章 攻入滕縣第一百四十二章 席間閒敘第一百八十一章 川地戰事第五百九十三章 議和條件第一百一十四章 衰落的蒙古第四百九十一章 奪城第九百五十六章 三層體系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圍淄博第五百七十六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6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皇城島4第九百六十一章 離間第十九章 遼南情況第五百三十章 對峙3第六百三十六章 公祭盧象升第四百四十二章 孔有德第四百章 瑣事連篇第二章 山東之局2第四百零五章 接戰第三十章 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