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九章-迷途

八月十五的中秋節,謝家今年第一次嘗試讓謝家統屬的所有人吃上月餅,八月又是農忙時節,人力嚴重不足,謝安和謝玄親自上陣製作,最終保證了每人平均能分到三個月餅的供應量,今年中秋節,謝家也迎來了一門貴客,陳慶之一家,如今前線鬆弛,他得空回到陳郡來處理家事,第一次謝家遭難,雖然陳家沒有趁機發難,但是作爲鄰居袖手旁觀總有些說不過去,謝安也從來沒提起過這件事,就當陳家當時不知道謝家的這邊的情況了,只是兩家的來往少了許多,陳慶之這番得空回來查明昨年的舊事,並借中秋佳節來跟謝安道歉,拋開陳謝兩個家族不談,陳慶之和謝安兩人的關係一直都很好,謝安也看得開,當時陳家要是幫忙,也就多了司馬洪再把陳府一把火燒了的變化,選擇保全自身也沒什麼錯,幫忙是情義,不幫是道義,最後在那個荒原上,陳家那邊還是有不少人念及兩家的交情過來幫手,兩家的情義道義都還在,陳家人懷着抱歉的心過來,而謝家人似乎都沒人把那件事放在心上,兩家人就像一大家人一樣度過了一個快樂的中秋,看起來就像一個小團年,陳慶之回來也沒急着再去前線,各大世家都在大幅改革,謝家直接照抄了林家莊的全部條例,這絕對不是偶然事件,那些上古世家傳承了上千年,如今都在自損根基式的改革,說明這個世道真的要有大變動了,拋開林家莊的因素不管,跟着那些上古世家的腳步走總不會有錯,他們能傳承上千年靠的絕不是運氣,改革說起來簡單,核心就一點,讓利放權,可實行起來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家族內部的阻力都是一個大問題,改革這個大方向沒有問題,所有人都認同,但是改革的程度和深度有待商榷,謝安已經明確告訴他了,改革越早越好,越拖越不利,他們謝家就是一個例子,要是一開始謝家能改革到王家那個地步,上一次司馬洪來襲,謝家損失斷然不會那麼嚴重,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們已經被林家莊甩開太多了,王彪之跟得那麼緊,現在不知不覺間都被拉出了這麼大的差距,要是差距太大,結果就跟現在的朝廷一樣,他們一直不肯進行制度改革,還在修補那套腐朽的封建集權制度,林青山現在直接在把他們當猴耍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林青山現在想要滅了朝廷就跟踩死一隻螞蟻一樣簡單,謝家現在實際上也是一隻螞蟻,只有王家才配當林青山的對手,恆家以及北方的胡人已經沒有希望了,

十一月初,澤縣的瑣事徹底了結,馬文才和祝英臺都各回各家,王彪之和謝安一起去了祝家莊,帶了很多禮物,跟祝英臺講明瞭當時的計劃,並補上了祝英臺在澤縣的虧空,祝家人都傻眼了,這兩個大人物到祝家莊來跟祝英臺道歉,這身份差得有點遠吧!晚宴上,謝安說了很多抱歉的話,祝英臺也問了一句很奇怪的話:“林遠山的話拆散了那麼多家庭,製造了那麼多人間慘劇,你們也認爲他是對的嗎?”,

謝安:“事實證明,他做的事,說的話都完全正確”,

祝英臺:“那些被他拆散的家庭,那些自盡的老人又怎麼說?”,

謝安:“他們的兒子女兒即便留在家裡,也不過多了幾個窮人,多幾個人捱餓受窮”,

祝英臺:“他明明有能力讓那些人擺脫貧困,爲什麼不幫他們”,

謝安:“他有能力,但是沒有義務幫助他們,只能用一種交易的方式幫助他們,林青山給他們農具和糧種給他們進步的機會,那些被他幫助的人還給他更多糧食或者其他東西,勞役或者兵役,林家莊也一樣,一開始我們也認爲對於林家莊的人而言,農具和種子,農田那些都是白送給他們的,直到今年我們才理解了,那些東西不是白送的,林家莊的人都會服勞役和兵役,勞役只是象徵性的,跟種田差不多,服兵役是爲了保護林家莊,保護他們自己的親人和自己的家產,相比起以前的舊制度,普通人上交了稅糧,服了勞役和兵役,依舊貧困,而林家莊的人卻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不過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林青山不會把自己的制度強加給任何人,所有人只要期望富足的生活,都可以去找林青山,林青山會給他們分配田地或者工作,他們只要付出正確的勞動,生活就能變好,關鍵是要讓他們接受林青山的制度,交易是對於雙方而言的,僅僅林青山一方無法完成”,

祝英臺:“你們爲什麼不徹底消滅官軍?我聽馬文才說你們現在隨時就可以推翻朝廷,那些官軍就是一羣強盜!連強盜都不如!”,

王彪之:“無論是打仗還是推翻朝廷都是辦法,是過程,不是最終的目的,爲了完成最終的目的,現階段的停戰是有必要的!”,

祝英臺:“目的是什麼?”,

王彪之:“進步!”,

祝英臺:“什麼意思?”,

王彪之:“你就理解成所有人都能過上林家莊那種生活吧!”,

祝英臺:“這個目的能達成嗎?”,

王彪之:“不知道,但是我們都在努力!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祝英臺:“要完成這個目的很難嗎?”,

王彪之:“很難!”,

祝英臺:“我能幫上什麼忙?”,

王彪之:“當你準備質疑林青山的時候,多想想後果,不要給他添亂”,

祝英臺:“聖人都不能保證一生沒有一點過失,他難道就不會犯錯嗎?”,

王彪之:“他比聖人更強大,更聰明,起碼他比那些所謂的聖人要高出很多,他有時也會犯錯,但是我們只能相信他,沒有別的辦法!”,

祝英臺:“難道我們就應該跟着他犯錯,”,

王彪之:“比如他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我們想出了一個另外的辦法,你又怎麼知道我們想出的這個辦法是正確的呢?”,

祝英臺:“那我們就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了嗎?”,

王彪之:“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做任何事,但是你不能去幹擾別人!不能把你認爲對的事強加到別人身上”,

第兩百五十一章-天雷-推薦第九十五章-二殺監軍-推薦第一百六十四章-滕王閣序第兩百九十六章-亂戰第六十七章-捉螃蟹第一百一十七章-世界的一部分真相第一百五十五章-戰局分析第兩百九十四章-司馬洪的妻女第二十章-藥店掌櫃的告誡第兩百一十七章-第一次運糧第兩百一十五章-萬玄風第兩百八十五章-謝家遇險第九十三章-前線的局勢第三百零七章-天道-推薦第八十章-祝英臺的尖叫第一百四十三章-趙幽蘭對杭州戰役的想法第一百七十六章-林家軍的武器第一百五十二章-孫恩的謀略第三百零九章-對刺殺事件的處理第五十三章-祝英臺的心性第兩百四十章-大戰第一百七十一章-出乎意料第四十八章-路遇祝英臺第兩百八十章-武廟關之戰第六十六章-尋找水源第一百四十三章-趙幽蘭對杭州戰役的想法第一百三十八章-杭州大戰將起第七十一章-給祝英臺安裝水管第兩百一十七章-第一次運糧第七十二章-科技與戰爭的關係第一百六十章-建康的情況第兩百零七章-其他人對趙幽蘭的看法第一百五十五章-戰局分析第一百七十四章-上古世家第一百二十章-吹牛第兩百六十三章-暴風雨第三十五章-東礁鎮拉鋸戰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一年結課與參觀祝家莊第兩百三十二章-萬玄風的天真想法第兩百八十八章-新的局勢第九十章-西南戰事進入優勢期第一百六十九章-爭論第兩百六十四章-新政的效果第一百七十八章-欽犯被劫第兩百零五章-前線的實際態勢第一百七十九章-趙世安的到來第五十一章-入學風波第一百五十三章-趙世安的想法第兩百七十四章-劇變開始第五十九章-大廚趙幽蘭第一百六十二章-林青山的防備第五十八章-書院的第二個福利第兩百三十二章-萬玄風的天真想法第兩百四十五章-陸鳴前來投軍第一百一十章-麪包思路的變招第一百九十六章-小歡又回來了第一百四十章-趙幽蘭的思維第一百二十章-吹牛第一百一十九章-謝安正式訪問林家莊-推薦第一百二十五章-謝道韞逃婚的消息第八十六章-林青山又搬回趙幽蘭的房子第三百零六章-封建帝制的真相-推薦第一百一十五章-蔣易第一百零三章-閃擊戰第九十八章-月黑風高殺人夜-推薦第兩百七十二章-小歡的心事-推薦第五十章-偷天換日的草亭結拜第兩百八十一章-泊縣之戰第一百四十九章-大勝的真相-推薦第一百七十七章-林家軍的戰車和王家的怪事第一百九十八章-祝英臺與林青山的冷戰開始第一百八十一章-王彪之的交代第兩百六十八章-孫恩投誠第二十七章-草石城與初戰告捷第一百八十八章-謝安再訪林家莊第三百零七章-天道-推薦第兩百零九章-林家軍暗中參加北伐第三十三章-東礁鎮第兩百四十章-大戰第一百五十五章-戰局分析第三十五章-東礁鎮拉鋸戰第八十二章-林青山男扮女裝第七章-第一包狗糧第兩百七十三章-案件的本質-推薦第一百五十九章-孫恩的妙計第一百九十一章-映山紅第一百七十九章-趙世安的到來第四十五章-趙幽蘭初到林家莊第一百六十五章-馬文才的幫助第一百三十五章-隱士第一百三十一章-祝英臺的身份被拆穿第兩百八十一章-泊縣之戰第六十二章-原則第四十八章-路遇祝英臺第七十三章-寢室風波又起第二十三章-大戰來臨第兩百一十七章-第一次運糧第兩百八十一章-泊縣之戰第四十一章-虎牢關戰役結束第二十章-藥店掌櫃的告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