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奔赴江夏

我們從七月中旬出發,到達峽州的時間已是十一月初,這一切都還算得上是順利的。

當時,我們下船的小地名叫土街頭,這個地方現在也還在。

我們下船的時間是早上。上了岸,我們吃了碗當地的特色小吃——紅油小面,一人又來了個蘿蔔餃子,把自己的肚子是幹得飽飽的。

這四川唐門在峽州的聯絡點也離土街頭不遠。我們在裴德龍、崔道遠的帶領下,直接去了聯絡點。

那堂口的小夥計認得裴德龍、崔道遠二人,熱情地把我們迎接了進去,並請出了這個堂口管事的。

管事的也姓唐,約四十歲的年紀。他聽說我們是來接張思淑的,一拍大腿,說了聲“不好!”。

這事還得從十天之前說起。

十天前,唐勇接到了蜀中的來信,說是他父親唐宣老爺子染病了,而且情況很嚴重,讓他即刻回四川。

唐勇是唐宣的長子,唐宣現在是唐門的掌門人。唐勇如果現在不回去,一旦他父親有個不測,這唐門的掌門人之爭就會產生變數。

唐勇和張思淑是六月中旬到的峽州,這在峽州都等了四個月了。張思淑早就等不住了,表示要一個人回錐子山。

但唐勇當初是與常遇春有過約定的,他肯定是不能放她走。但這下,唐勇要回四川了,他也沒辦法繼續留住張思淑了。

但他臨走之前,還是鄭重其事地給張思淑講,讓她一定要在峽州等常遇春來接。

張思淑知道他要回四川了,心想他要走了,就沒人留得住她了,就滿口答應了。

唐勇還是不放心,又把這堂口管事的叫來,是反覆叮囑,讓他無論如何得把那丫頭留住。

這管事的也是保證一定全力做到。其實他也清楚,自己在唐門中的地位不高不低的,那小丫頭和唐門的關係不一般。那小丫頭如果真要走,他也是留不住的。

就這樣,唐勇在十天前,就急匆匆地啓程回四川了。

第二天一早,張思淑就來堂口找這管事的,讓他幫她聯繫船隻去安慶。

剛開始,這管事的還是苦苦勸說張思淑留下。

但張思淑哪管這一套,直接對他說:“你不幫我找船,我就自己去找了,你是不可能留住我的。要是將來唐勇問起來,我走的時候你連船都不幫我找,到時候有你受的。”

這管事的一聽,也是這麼回事。這小丫頭要真是瘋勁兒上來了,自己跑了,我到時還真不好交差。還不如幫他找個船,反正自己勸也是勸了,實在勸不住了,就幫她找了船。

反正從峽州至安慶的船並不是很多,有可能要十天半個月纔有船。拖得了一天算一天吧。

當場,這管事的就出去幫着找船。直到晚上,他纔回來。

張思淑這丫頭也是有些犟勁兒,就在他的堂口坐着,等到他晚上回來。

本來這管事兒的還打算拖延幾天,也是搞不成了。就說這船要五天以後,才確定具體出發日期。好說歹說,總算是把張思淑給勸回去了。

五天後的一大早,張思淑又來找這管事兒的了,非要讓他今天給她一個確切的出發日期。

這管事的,又只好出去,到了中午纔回來。

張思淑當然是還在等他。他只好再次拖延,說是船隻的貨物還沒備齊,要十天以後才能出發。

這下張思淑也明白了,這管事兒是在拖延時間。就吵着要他安排其他船隻,沒有到安慶的也不要緊,她先去江夏,自己從江夏再換船去安慶。

這管事的又勸她,說是她一個女孩子一個人上路不安全。

這張思淑哪管得了這些,說自己的功夫好。還說她要女扮男裝了出發,這誰知道她是女的?

這管事的終究是沒拗過張思淑,只得幫她去聯繫船。

爲了安全起見,他給張思淑聯繫了一條運貨去江夏的船。因爲貨船上人少,而且這條貨船上的船老大他還認識。

於是,他就跟這船老大說了,說讓他幫帶個人去江夏。爲了顯示自己的誠意,他還將這丫頭準備女扮男裝去江夏的事兒也說了。

他也是擔心萬一這一路上船上這幫人不知道張思淑是個女兒身,有時會帶來不便。這跟船老大講一聲,好歹也可多個照應。

可這管事兒的還真不知道,就他這一句實話,差點害死了張思淑。當然這是後話,他當時也是出於一片好心。

這條船定於三天後出發,也就是我們到峽州的兩天前,這條船出發了。

只怪當時通訊不發達,兩條船在長江上面對面駛過,但不知道對面船上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聽到這個消息,我們也顧不得在峽州找客棧休息了。

我對那管事的說:“你迅速幫我們聯繫一條去江夏的船,越快越好,最好是馬上就出發。”

聽到我這麼說,這管事的連忙叫下面的夥計來陪着我們,他親自去聯繫船隻。

說實話,他也是擔心這小丫頭一個人在路上出了什麼閃失。

不到一個時辰,這管事兒的就回來了。說是船已聯繫好了,吃了午飯就開船,現在船就停在港口。

我們連忙拿起自己的行李,就往碼頭上趕。這管事的也吩咐夥計來幫忙,他自己也跟着我們一道上船。

同時,他又吩咐另一個夥計,在這附近最好的飯館給我們點了幾道菜,讓他打好包給我們送到船上來。

很快,我們就來到了船上。這也是一艘貨船,他跟船老大商量,專門騰了一個艙室出來供我們六個人住宿。

趁着這個空兒,我又詢問了一下,張思淑坐的那條船的情況。

那船老大姓毛,三十多歲,最大的特點就是左眼下有一個拇指頭大小的青色胎記,大家都管他叫毛憨子。

這管事的還說,他有個遠房的表弟在江夏開茶館,姓龔名福,並告訴了我們具體地址。

因爲我們在江夏人生地不熟的,有什麼需要可以去找他。好歹他在那個地方地頭熟,雖然不一定能幫上什麼忙,但總可以避免我們到處亂打亂撞。

說完這些,那個夥計提着個大竹籃子就來了,無疑這是他給我們準備的午餐。

這管事的說話了:

“幾位真是對不住了,那張姑娘我沒能留住。

本來各位遠道而來,我應該找個地方擺一桌給各位接風。但因時間倉促,各位也是急着去江夏找張姑娘,我也不能留大家了。

這準備了幾個小菜,一壺小酒,聊表我的一點心意。他日若各位還有機會來峽州,我一定好好款待各位。”

說着對我們拱了拱手,又道:“對不住了,真是對不住了!”

我連忙道:“唐兄太客氣了,這張姑娘的事怪不得你。我們也是着急這事兒,這剛來就又要走了。還得感謝唐兄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幫我們聯繫好船隻,又給我們安排吃食,真是謝謝了。”

此時,已是午時末的時分了,船上的水手們都已吃完飯準備出發了。那管事的趕緊與我們道別,下船去了。

我們幾個也餓了,看了看桌上這幾道菜,也還是蠻不錯的,算得上是色香味俱全。尤其是中間的那一大碗魚,做得真是不錯,看着都有食慾。

這時裴德龍給我們介紹了,這是當地有名的長江肥魚,很好吃。

也難怪,這小子和崔道遠上次跟着唐勇、張思淑在峽州待了個把月,估計唐勇把當地好吃的東西都帶他們吃了個夠。

於是我夾起一塊魚肉放進嘴裡,真是不錯。一是食材好,取自長江的野生魚,二是廚師做得也好。這個美味,我用語言真是無法形容。

接下來的日子,我們就是在船上繼續過着單調的生活,好在還有象棋爲伴。

我發誓,這次回錐子山了,一定要用竹片做一副撲克牌。下次再有機會坐船了,我就教他們鬥地主。

這順江而下,可比逆江而上就快多了。也就十多天,我們就在江夏靠了岸。

當時,這江夏縣城在元朝時爲武昌路及湖廣行省行政中心。

七年以後,也就是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殺徐壽輝,國號“大漢”。這江夏縣併入了武昌,成了陳友諒的地盤。

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這江夏縣一直都隸屬於湖北武昌府。

我們先找了家客棧,把行李放好了,隨便吃了點東西,就開始查找張思淑的下落。

這江夏在當時,不光是個行政中心,也是一個重要港口,人來人往的。要找張思淑談何容易,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她坐的那條船下手。

於是,我們分成三組。我和羅仁一組,陳定邦和陳元貴一組,裴德龍和崔道遠一組,分別去各個碼頭打聽那艘船和毛憨子這個船老大的下落。

皇天不負有心人,就在當天晚上,我們找到了那條船,但船老大毛憨子下落不明。

船上當時只有一個小夥計在看船,那運貨的人早就把貨卸了走了,船上空空如也。

我立即詢問那夥計,這船上有幾個人?是不是從峽州來的?什麼時候返回峽州?

第二十六章 錐子山上排座次第六百八十九章 意外之喜第四百六十五章 緊急撤退第三百六十七章 寶山鄉馬家第二百零一章 大戰採石磯第一百九十八章 偰老爺子的重託第三百五十二章 廖永忠的損招兒第五百零四章 聽戲求官第二百一十八章 冤死的陳野先第三百四十章 叔明見元帝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的請求第二百九十章 我是男神?第二十四章 上錐子山第五百九十三章 陳理繼位第三百八十九章 九字方針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三百九十章 拿下婺源第二百七十六章 “數落”常遇春第一百五十八章 當頭棒喝第六十二章 入夥之爭第二百五十五章 接風宴第四百九十九章 又一位清貧的公務員第八十五章 半夜買藥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慶第六百九十三章 “燒死”陳曔第三百九十六章 與李善長磋商第五百二十一章 跟我玩套路?第五百五十章 張子明變節?第三百一十八章 頗見成效第一百二十二章 派出特戰小分隊第八十章 到達峽州第四百八十二章 歐普祥裝病第四百一十三章 四方合作第二百六十一章 共同富裕第四百一十四章 沈萬三的深謀遠慮第一百零八章 吳嘯天的部署第三百零六章 展示威力第三百零一章 結親劉家第六百七十八章 令人發瘋的蒙古騎兵戰術第三百六十五章 偰老爺子的下落第五百八十八章 奇門遁甲第513章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寧危矣!第三百三十四章 命喪於此?第六十四章 分組編隊第五百八十九章 罕見的提親第四百章 砍價砍一半風?第四百八十四章 給劉伯溫“挖坑”第五百七十四章 論跑路的重要性第十九章 兵行險着第七百一十章 汪廣洋丟官第三百四十七章 朱元璋休會第五百零一章 機智的文人第六十五章 確定目標第九十六章 商人沈富第二百二十七章 俘獲美人心第三十五章 偷雞不成倒蝕一把米第二百五十七章 買房置地第六百七十九章 輕取關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嚥下嘴邊之言第六百五十二章 吳城古鎮第589章第六百四十八章 拿下湖州第六百七十九章 輕取關中第九十七章 大航海家第四百五十八章 陳友諒發大招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飲冰告狀第三十三章 阿古達木受獎第一百三十六章 派人去和州第一百七十四章 郭子興病倒第四百二十三章 燒燬糧倉第四百七十七章 徐壽輝“駕崩”第七十一章 柳家搬救兵第九十二章 逃離倚雲樓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錐”第二百零三章 朱元璋的如意算盤第三十二章 藍家入夥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皮交接第七百一十六章 石象生第二百零五章 斬首行動第五百零五章 常遇春“冒泡”第七百二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七百一十七章 楊憲的猜測第五百七十二章 華容道再現第三百四十一章 高麗要崛起?第五百七十九章 殺人滅口第五百八十一章 張士誠再度稱王第六百二十一章 擁兵自重第三百三十一章 遇上了“高衙內”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飲冰告狀第三百五十四章 朱文正中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常遇春受傷第三十七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四十四章 滁州報信第六百一十章 替陸家撐面子第七百一十章 汪廣洋丟官第二百二十七章 俘獲美人心第二百四十五章 巨大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