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誠王“化緣”

沈貴對我也是如實相告,說這誠王就是張士誠。

原來,張士誠當年佔據了高郵之後,自稱“誠王”,國號“大周”,年號“天佑”。

因張士誠的堂兄張士榮是沈大哥早期的生意合作伙伴,因此,沈大哥跟張家的人也走得十分近。

後來,沈大哥做生意發了大財,也少不得給了張士誠不少資助。因此,張士誠與沈大哥的關係也算得上是不一般。

這次張士誠突然相請,估計又是遇上了什麼事兒,要找沈大哥商量吧。

聽沈貴說了這些,我隱隱感到有幾分不安。

站在沈大哥的立場,這麼做並沒有錯。他只不過是個商人,跟張士誠搞好關係,同時又跟朱元璋搞好關係,說不定還得跟一些元朝官員搞好關係,這都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只怕他如此多方結交,最後反而落個裡外不是人的局面。

尤其是那朱元璋,那是多麼精明的人。

雖然沈大哥也幫了他不少忙,當初資助重金讓李善長去毫州找劉福通,給朱元璋討了個平章政事,讓郭天爵只當了個毫無實權的中書右丞。

從此,朱元璋開始了事業上的飛黃騰達。

朱元璋的三個兒子出生,沈大哥每次都是重金恭賀。

當初爲了穩定應天市場,沈大哥籌集十多萬兩銀子,到應天置辦產業,讓應天完成了政權更迭之後的平穩過渡。

還有當初攻克集慶的時候,沈大哥去揚州策反苗兵頭子尋朝佐。不僅讓朱元璋在集慶站穩了腳跟,也爲朱元璋拉來了一支生力軍。爲日後拿下揚州,掃除應天北面的威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這些好處,朱元璋會件件都記得嗎?

或者說能記得住其中的一件、兩件嗎?

恐怕他將來記得的只會是,當年沈大哥如何如何資助過張士誠,讓張士誠有了充足的資本與他朱元璋作對。

想到了這些,我對沈大哥更多了幾分擔心。

看樣子,我得找個時間跟沈大哥好好談談,讓他離張士誠遠一點。

因爲沈大哥的離席,我們便以旅途勞累爲由,匆匆結束了晚宴。

第二天上午,我本想去找沈大哥談談。但沈家的下人告知我,沈大哥一大早就出了門,說是讓我今天在家好好休息,他晚上才能回來。

既然沈大哥不在,我便帶着朱同和賈海通他們幾個在蘇州瞎轉悠了大半天。

晚上,沈大哥果然是回來了。

晚宴上,我先向沈大哥說出了這準備在應天開發、治理秦淮河的事情。

沈大哥聽我講了約小半個時辰,對這個事情也是十分感興趣。

等我講完,沈大哥表示,這個事情他肯定參與。沈大哥還表示,在歸屬於我們這一側的地盤上,可以繼續加大投入。

按照沈大哥的意思,我們這一側的地盤開發好之後,不必要急着出手,可以進一步開發。

建些房子什麼的,將來這些房子或租或售,都是可以的。如果是我們建房子的話,就能保證統一規劃。

只要我們規劃合理、佈局得當,以我們的財力完全可以把這秦淮河畔打造成應天城最靚麗的風景線。

按照沈大哥描繪的宏偉藍圖,這秦淮河畔就是未來應天城的繁華所在。

聽了沈大哥這番慷慨激昂的描述,我覺得之前我那個方案比起沈大哥這個宏偉藍圖來說,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只是如此一來,這投入的資金就不是幾十萬兩這麼簡單了,至少也是兩百萬兩以上。

沈大哥表示,這次在應天出售地皮掙的錢,他不收回一兩銀子到蘇州,全部放在應天繼續投資。

原先應天的投資,沈大哥佔五成,我佔四成,沈貴佔了一成。

按沈大哥這麼說,他這五成的收益全部投資。那麼,我這四成的投資肯定也是準備全部投資了。

不知沈貴那一成準備怎麼辦?

沈貴當時也是在席上,他聽了沈大哥這番描述,表示哥哥都帶頭了,他這個當弟弟的怎能落後?當然也是跟着繼續投資啦!

聽了這話,我是相當滿意。

同時,我也告訴沈大哥他們兄弟倆。這次的秦淮河治理、開發工程,肯定是一個花費巨大,而且投資回收期較長的項目。

我們這應天賣地皮的錢估計也就是一百餘萬兩,離我們剛纔打造出那幅宏偉藍圖所需要的投資,肯定還是存在一定差距。

我的話還沒說完,沈貴就插話了。他說道:“胡兄的意思是,我們還需要繼續追加投資?”

我笑道:“我們這點錢肯定還是不夠的。但是我不需要大家再追加投資了,畢竟你們在蘇州這邊、與遠洋商人那邊還有好些生意得做,那也是需要大量資金週轉的。”

我說到這裡,頓了一頓。

沈大哥看着我,沒有發言,示意我繼續說下去。

而沈貴又沒忍住,不禁問我道:“胡兄還有什麼其他來錢的辦法?”

我笑着告訴他,我準備從蘇州回去之後,立即回趟錐子山,去找劉聚大哥。

我告訴沈家兄弟,上次我們錐子山在應天置辦產業,這次也準備全部出貨。

另外,這些年,我們錐子山還做了私鹽及一些其他生意,錐子山也是攢下了不少家當。

我準備說服劉聚大哥,讓錐子山也投資此事。如此一來,咱們這個資金就不是問題了。

說到這裡,沈大哥點了點頭道:

“這個主意好!只要有了錐子山的加入,那不愁這未來的秦淮河畔不繁榮。

三弟,你迴應天之後,立即讓金大富迅速出手手中的地皮,從收益之中拿出絕大部分與錐子山合股。

等雙方投資金額都具體確定之後,未來的這個秦淮河治理工程項目就是一個四方投資的項目。

這四方就是錐子山,三弟你,還有我和弟弟沈貴。

至於這個具體佔比,當然是根據各自投入資金的大小,再簽訂一個具體的協議。

這個協議到時一式五份,我們投資的四方一方一份,另外一份就放在應天的工程項目部裡面。”

聽了沈大哥這話,大家也都是一片叫好。

我則告訴沈家兄弟,等我回錐子山談妥相關事宜之後,到時會讓金大富、馬振宇拿出一個詳細的草擬協議。

如果大家都沒有意見的話,分別在這五份草擬協議上簽字;如果還有不甚合理的地方,大家就提出來,我們再具體完善。

因爲今天的晚宴談到了這個治理、開發秦淮河的項目,大家的興致都很高。直到深夜,衆人才散去。

本來,我還想單獨與沈大哥談談他與張士誠之間的事情的。由於太晚了,只好等第二天再說吧。

第二天上午,沈大哥剛好沒有出門。我便與沈大哥進了他的書房,開始了一次兄弟之間的促膝長談。

落座之後,我率先問起前天晚上,張士誠急着找他有什麼事。

沈大哥也不瞞我,說是張士誠與朱元璋在宜興、長興二地戰得火熱。

由於朱元璋部的水軍實力較弱,所以張士誠打算在太湖之內投入更多的水軍,配合宜興、長興二地的戰鬥。

只要張士誠能夠在太湖之上牢牢控制水上的優勢,即使朱元璋部從陸上拿下宜興、長興二地,張士誠也能很快奪回宜興、長興二地。

但是張士誠的水軍部隊已全部投入戰鬥,在長江的江面上還有大部分水軍在負責江陰至松江府一線的防守,實在是抽不出更多的水軍部隊入太湖了。

再加上連年征戰,水軍的船隻等裝備也得不到有效的維修補給。

張士誠這次找沈大哥就是找沈大哥“化緣”來了。

沈大哥入了誠王府,不僅張士誠親自出府迎接,連沈大哥的老朋友張士榮,也是與自己的堂弟一道在誠王府門前迎接沈大哥。

既然張士誠這麼給“面子”,沈大哥也不好拒絕張士誠提出的一些要求了。

當晚,張士誠提出讓沈大哥借他三十萬兩銀子的要求。

張士誠也言明,他此次借錢,主要就是要添置一些水軍裝備,擴建太湖之內的水軍部隊。力求在太湖之上,給朱元璋以沉重的打擊。

對於張士誠的這個要求,沈大哥當然是沒有辦法拒絕的了。當即答應第二天立即調撥三十萬兩銀子過來。

借了三十萬兩銀子,還不算完。張士榮又幫他的堂弟誠王開了一次口,就是讓沈大哥幫着召集一些修船、造船的工匠。

雖然張士誠的水軍部隊日常也是有專人維護船隻等裝備的,但在這種時間緊、任務重的特殊時期肯定是忙不過來的。

即使把蘇州當地及周邊的工匠都召集起來,也是滿足不了需要。

而沈大哥這邊就不一樣了。由於他結交甚廣,整個江浙閩一帶的大小商人,他幾乎都能說得上話。

當時的泉州可算得上是最大的海港了,泉州港的遠洋商船進出也是十分頻繁。

因此,這泉州港從事修船、造船的工匠也是十分多。

但這泉州可不是張士誠的地盤,要想去他所控制地盤之外,召集一些工匠來幫他修船、造船,張士誠的確是沒這個能力。

第四百五十八章 陳友諒發大招第五百七十一章 陳友諒歸天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六百二十四章 韓林兒之死第462章第六百五十五章 《九陽神功》?第六百五十三章 《馬前神課》第三百零六章 展示威力第五十一章 讓我當軍師?第六百一十五章 朱文正謀反?第七百二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六百六十二章 炮擊盤門第一百二十八章 處理俘虜的問題第三百零六章 展示威力入妖風第五百五十四章 朱文正的陰招第二百一十二章 他鄉遇故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偰玉立被髮配雲南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州考察第十章 黑石嶺的傳說第四百九十章 於光投誠第二百四十一章 令人興奮的靈感第五百六十五章 甕中捉鱉之計第五百七十六章 會來事兒的康茂才第六百四十九章 餘杭告急第九十五章 湖口救險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來歷第四百九十八章 偰斯的下落第五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稱王第四百四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陸路第二百九十四章 攻克常州第一百九十四章 鮮花兒插在牛糞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偰老爺子被囚第五百零三章 夜明珠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皮交接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文忠凱旋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滿意的賄賂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寧危矣!第三百六十四章 一陽指也是假的?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謝內鬥第三百一十四章 巧制朱亮祖第五百三十八章 城牆已破!第四十八章 曼陀羅花湯第五十章 手術成功第一百三十三章 敲打富戶第三百五十一章 朱文正要了個先鋒官第六百四十一章 伏擊“五太子”第四百九十章 於光投誠第二章 地震來襲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四大將第六百零一章 生擒張必先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夜N次郎第九十六章 商人沈富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朱霏第五百六十二章 健忘的朱元璋第二章 地震來襲第五十一章 讓我當軍師?第六百一十章 替陸家撐面子第四百六十九章 巧奪水軍第一百二十八章 處理俘虜的問題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襲白馬寺第三百三十一章 遇上了“高衙內”第六百三十章 原來是施耐庵第三百三十一章 遇上了“高衙內”第一百四十三章 堅守定遠城第四百零一章 誠王“化緣”第四百五十八章 陳友諒發大招第一百八十九章 吳鑰有喜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戰集慶第七百一十五章 楊憲下獄第五百九十四章 羅復仁投降第二百零一章 大戰採石磯第四百五十五章 鴻門宴弱爆了第五十二章 兩個初生牛犢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文忠凱旋第二百二十九章 霹靂火球第一百二十六章 更大的計劃第六百七十一章 降將獻計第十一章 參透玄機?第三百八十二章 堅強的馬家父子第三百五十章 三線作戰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山密謀第六百一十五章 朱文正謀反?第六百三十一章 打虎英雄武松第一百六十三章 義助小僧第二百零一章 大戰採石磯第二百一十一章 二女受傷第一百九十七章 獄中接頭第一百三十七章 私鹽生意第一百五十一章 心有不甘第五百八十一章 張士誠再度稱王第五百四十四章 鬱悶的謝再興第六百一十六章 陳維林大婚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聚遇襲第三百一十五章 “明珠”是誰?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