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人才的搖籃

什麼親臨前線風險太大?

什麼戰事吃緊走不開?

朱元璋怕打仗?

朱元璋怕上前線?

李善長、馬氏等人之所以極力勸阻朱元璋不去紹興,就是怕馮國用真的是得了什麼厲害的瘟疫,朱元璋去了被傳染上了。

既然大家都不同意他去紹興,朱元璋還是要祭奠馮國用的。

朱元璋祭奠馮國用的地點也很有深意,不是在應天,而是選在了和州的雞籠山(現屬於馬鞍山市)。

雞籠山是著名的佛教、道教聖地。它腳踏嵐籠山,懷抱九條壠,羣山環拱,一峰獨秀,拔地而起,享譽“江北第一山”、“江北小九龍”、“中華四十二福地”之稱。

當年,朱元璋初克和州,郭子興抑鬱而亡。

朱元璋當時可是心情大好。因爲從此之後,他就脫離了郭子興的控制,開始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

他也是久聞雞籠山之名,偕馬、郭二位夫人登這雞籠山。當時陪同朱元璋登山的就有馮國用。

朱元璋登上雞籠山後,還曾詩興大發,揮毫寫下《登雞籠山》:罷獵西山坐擁旗,一山出地萬山卑。崔巍巨石如天柱,撐着老天天自知。

朱元璋少時讀書少,後來還是十分注重學習。這詩寫得好壞,我們暫且不談。

據說,朱元璋要在這雞籠山上築壇來祭奠馮國用。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是真心緬懷這位老兄弟的。

至於這祭奠之地選在雞籠山,是不是朱元璋在暗示馮國用就是他朱元璋當初發跡重要人物?就跟這雞籠山一樣,對他朱元璋相當重要?

對於這些,我們就不得而知了。誰要是有本事,誰自己去問朱元璋去。

今年以來,朱元璋在浙江戰場的進展本是出奇的順利。馮國用兄弟、耿再成、邵榮、李文忠等將領率部從婺州出發向東北方向攻擊。

諸將是一路勢如破竹,先後攻克義烏、諸暨二地,眼看着就要拿下紹興,下一步就是取杭州了。

可就在這即將攻下紹興之際,馮國用卻意外死亡。如此一來,拿下杭州的日子就又得推遲嘍。

五月十五日,我帶上賈海通、鄭光成、張天賜、吳成照、馬振宇,還有小舅哥朱同,一行七人從應天出發,踏上了回錐子山的征程。

當晚,我們宿在了和州聯絡點。

和州聯絡點的負責人現在是甘仁桐,他已經是第三任負責人了。

對這和州聯絡點,我可是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這是咱們錐子山設立的第一個聯絡點,也是當初我向劉聚大哥極力建議,設立的這個聯絡點。

在我心中,這和州聯絡點的意義不光是承擔着從錐子山到應天的中轉,或者是說與沈大哥的私鹽生意接洽點這麼簡單。

我其實早已將這和州聯絡點視爲人才培養的基地。從第一任負責人陳元貴開始,先後培養出張懷德、鄭有功、馬振宇、甘仁桐,這幾人現在可都是獨擋一面的人物了。

甘仁桐先是向我彙報了這和州聯絡點的近期工作。據他說,自從五當家開始讓黑石嶺中的譚誠他們大肆印刷僞至正鈔之後,他們和州聯絡點也忙碌得很。每天都要安排人去黑市上交易,以換回大量的真金白銀。

另外,連柳懷鏡現在也不去負責這私鹽生意了。而是與張懷德一樣,幹起了去周邊地區用僞至正鈔換取貨物及真金白銀的生意。

甘仁桐打開了和州的倉庫,跟應天一個樣,裡面全都堆滿了各類貨物。

和州聯絡點雖然場地不大,但也是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間。在倉庫周圍的空地上搭起帳篷,存放了不少貨物。

不僅如此,甘仁桐在和州還租了不少民房,用來屯積貨物。

據甘仁桐講,現在錐子山上、和州聯絡點、應天聯絡點都是屯積了大量的貨物,所有換回的金銀都運回了錐子山保存。

聽了這些消息,的確是十分振奮人心。

我叮囑甘仁桐,在和州聯絡點,不僅是要做好各類經營的事務,更要注重人才的培養。

要充分發揚前任陳元貴、張懷德時期的光榮傳統,多給年輕人壓擔子,爲錐子山多培養些懂得經營的人才。

第二日一早,我們七人則繼續上路。

從和州到錐子山,現在是一路太平。和州、滁州都是朱元璋的地盤,整個濠州府也早已被劉福通拿下,定遠縣也就理所當然地成了劉福通的地盤。

準確地說,從應天一路走來,我們都是在龍鳳政權的勢力範圍之內,因此也沒有什麼危險。

因爲考慮到這秦淮河的治理、開發工程是此行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們直奔錐子山。

等到了錐子山,將此事告知了劉聚大哥和杜黑子,我們就可以去黑石嶺和天狼學校。如此一來,也是可以給劉聚大哥和杜黑子充分的時間考慮。

去黑石嶺和天狼學校看過之後,我們再折回錐子山,最終再一起定奪這個事情。

我們七人是一路快馬加鞭,五月二十六日下午,我們便回到了錐子山。

劉聚大哥見我們突然而至,也是高興壞了。立即吩咐山上的兄弟是殺豬宰羊,預備好酒好肉爲我們接風。

與山上衆位兄弟都打過招呼之後,我看看天色尚早,離吃晚飯還得個把時辰。我便想跟劉聚大哥和杜黑子將這開發、治理秦淮河的事情先說一說。

上山之後,還沒見過杜黑子,我便問劉聚大哥。

劉聚大哥告訴我,杜黑子昨天一早就去濠州府了,估計要明天才能返回。

既然杜黑子不在,我便叫上馬振宇、朱同和劉聚大哥一起先將這個事情商討一下。

賈海通他們四個,也是好久沒回過錐子山了。我讓他們先跟山上的兄弟敘敘舊,順便把我的那間屋子收拾一下。今晚,我們這七人就住我的那間房子了。

四人坐定,我先給劉聚大哥和朱同互相做了個介紹。

劉聚大哥聽說朱同就是霏兒的親弟弟,對他也是格外親熱。

算起來,朱同和劉聚大哥也是親戚呢。因爲姣兒和劉聚大哥的兒子劉纔是定了娃娃親的,而朱同可是姣兒的親舅舅,這肯定是不能算外人的啦。

大家寒暄過一陣之後,我便將這治理、開發秦淮河的項目,大致給劉聚大哥做了個介紹。

朱元璋的態度,以及沈大哥對此項目的看法,我都是毫不隱瞞地告知了劉聚大哥,其目的就是讓劉聚大哥充分了解此事的前因後果。

我把大致情況講完之後,又讓馬振宇將目前我們做的預算情況,給劉聚大哥也大致介紹了一下。

之所以講了這麼多,也是想讓劉聚大哥能夠對此事進行全面分析、充分權衡利弊。

這事兒說完,劉聚大哥還沒來得及說點兒什麼,就有兄弟們來催,說是要開席了,讓我們馬上過去。

在去聚義大廳的路上,劉聚大哥給我吃了個定心丸,說他對這個項目是絕對支持。但一些具體事宜,等杜黑子回來之後,大家再在一起好好商討商討。

雖然我們下午纔回山,但晚宴還是準備得十分豐盛。因爲山上的兄弟太過熱情,我們今天回山的七人,都是被灌得暈暈乎乎的。

第二天,我們都起得很晚,早餐和午餐就並作一餐吃了。

吃完飯,劉聚大哥說要帶我到山上轉轉,讓我看看有沒有什麼新變化。

劉聚大哥一跛一跛地在前面帶路,我們幾人就在後面不緊不慢地跟着。走了一、兩百步,我就發現了變化,這山上又多了不少房子呀。

我問劉聚大哥,是不是這山上的人口又增加了不少?

劉聚大哥笑着告訴我,人口倒是略有增加,主要就是出生了一些小娃娃。這蓋了這麼多房子,並不是用來解決人口居住問題的,而是用來存放東西的。

聽聞此言,我也是恍然大悟。在和州的時候,甘仁桐就說起過,錐子山上也存放了不少貨物。

原來這山上新建了這麼多房屋,都是用來當了倉庫的呀!

劉聚大哥帶着我們來到一棟屋子跟前,命隨行的小嘍囉打開了鎖着的房門。

我們進了屋子一看,滿滿的一屋子都堆得是整整齊齊。但裡面究竟是放的什麼,我們也不知道,因爲上面都蓋着牛氈布。

劉聚大哥命人揭開那牛氈布的一角,這下我們看清楚了,這碼得整整齊齊的是一卷一卷的布匹呀!

爲了防潮,地面都用木材墊起來,形成了架空層。架空層的上面,自然就是堆的這些布匹了。

我問劉聚大哥:“這滿屋子裡都是布匹?這得有多少匹呀?”

劉聚大哥讓一個小嘍囉拿過來一個賬本子,翻開看了看,笑着對我們說:

“這間屋子裡,總共是存了兩千四百匹。

這山上總共有四間房子存滿了布匹,算起來就得有九千六百匹。

這九千多匹布里,以棉布爲主,綢緞也有六百多匹。”

聽劉聚大哥說到這裡,一旁的朱同是直吐舌頭,說道:“這麼多布匹,得值多少錢哪?”

第一百一十四章 竹林話別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飲冰告狀第588章第五百一十五章 再度北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滿意的賄賂第七百零八章 胡惟庸升官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開訓第五百零五章 常遇春“冒泡”第三百零八章 這個賬算得不錯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皮交接第六百七十六章 一夜N次郎第八十八章 初見思淑第五百四十一章 火器被人惦記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滲透第一百三十九章 秘密回山第三百七十四章 危在旦夕第六百二十八章 顛覆三觀第一百六十三章 義助小僧第三百七十九章 第二撥追兵第七百二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四百三十七章 廖永安沒死!第六十八章 圍點打援(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常遇春受傷第四百三十章 小西門密謀第五百四十五章 諸全州兵變第四百二十七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六百三十章 原來是施耐庵第七百零六章 家裡有礦第一百零四章 偶遇朱霏第七百零三章 沐英的懷疑第589章第二十七章 思淑入川第五百零五章 常遇春“冒泡”第六百三十七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難攻的衢州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敢不敢過揚州?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歸山第七百章 朱升辭官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幹雙先鋒第一百一十一章 銅陵匯合第一百零二章 做客黑蛟幫第七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頭第六百七十八章 令人發瘋的蒙古騎兵戰術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亡朱元璋?第六百六十一章 張士誠突圍第五十九章 入夥錐子山第三百一十八章 頗見成效第六百四十五章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第五百零九章 三線快攻第二百九十章 我是男神?第二百五十八章 和州相親大會第四百二十章 易守難攻的衢州城第五百零六章 馬壋受降第五百七十二章 華容道再現第三百五十六章 營救朱文正第五百七十二章 華容道再現第四百六十七章 東窗事發第二十八章 峽州一別第十二章 收了個小弟第七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六十四章 結識李善長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羅人才第一百一十章 初見朱升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二百六十八章 郭天爵得了失心瘋?第四百七十三章 如何守住應天?第三百六十六章 交易初步達成第五百三十五章 控制朱文正第四百二十六章 文廟兇案第二百二十章 雙喜臨門第四百五十七章 採石磯失守第五百八十五章 思想超前的焦玉第二百零二章 北上還是南下?第七十九章 結交黑蛟幫第四百零五章 錐子山上的藏寶洞第六百五十七章 趙匡胤與《推背圖》第五百七十二章 華容道再現第一百九十八章 偰老爺子的重託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勝門第二百一十四章 放虎歸山第一百三十章 石頭上的談話第二百零三章 朱元璋的如意算盤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降朱亮祖第九十七章 大航海家第三百八十二章 堅強的馬家父子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飲冰告狀第三百五十二章 廖永忠的損招兒第九十九章 抵達安慶第六百八十八章 陳叔明休妻第六百一十三章 李飲冰告狀第四百七十二章 病貓發威第三百六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三百零三章 限量版火槍第一章 引子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當家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見朱元璋第一百八十二章 隕鐵寶刀第五百零八章 怪招制敵第七百二十八章 內憂外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