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巨大的商機

也就是說,眼下集慶這個地方是值得投資的呀!

正如陳元貴所說,集慶剛剛經過戰亂,說不定不少土地、房產都沒主兒了,那肯定得被朱元璋笑納了。

就算是朱元璋的一些部下,分了一些土地、房產,說不定他們還想變現呢?

另外,說不定還有一些沒來得及逃跑,同時又不看好朱元璋的人,正急着把土地房產出手了,好離開集慶呢!

因爲眼下的集慶還不是日後的應天,他們哪裡知道日後的天下將是朱元璋的,也不會料到朱元璋今後會把都城定在這裡呢?

用現代通俗的話說,現在集慶的房地產正處於價值窪地呀!

這正是我們大膽吃進的時候呀!

嘿嘿,沒想到陳元貴歪打正着,作出了一個在日後看來是十分有戰略眼光的決定呀!

那還等什麼?馬上籌集資金,去集慶買房置地,咱們得大幹一場呀!

只要現在在集慶拿到了足夠的地,他日一旦朱元璋將此處定爲都城,那地價、房價還不得“噌、噌、噌”地往上漲呀!

那麼多政府機構要設立,總得有辦公場地吧!

那麼多官員要置宅子,也得要地方吧!

那是寸土寸金啊!

現在去買主城區的房子和地,他日這就相當於現代北京的三環以內呀!想想都興奮!

咱錐子山這些年靠着倒賣私鹽,雖然也掙了不少錢,但因要養活這麼多人,估計節餘的也並不多。

譚誠他們的僞鈔受制於桑樹還沒成材,找不到足夠的原材料,也沒能投入批量生產。

得派個人回錐子山,告知劉聚、杜黑子,立即把盈餘下來的錢都給我送到和州來。另外讓譚誠他們幾個,把現有的原材料全部印成僞鈔。

不過即便如此,估計也買不了多少宅子多少地。

怎麼辦?

我思索了片刻,立即作出了一個更加大膽的決定。馬上去一趟蘇州,找大哥沈萬三,勸說他來集慶投資。

即使他不願意來,我在那裡還有股份,或多或少也得給些錢讓我來置點產業。

以我對沈大哥的瞭解,只要我把事情都說清楚了,他絕對能夠嗅到這個巨大的商機。

這事兒必須得我親自去,別人去了不一定能把事情說清楚,反而耽擱了時間。

當即,我就有了個想法,立即兵分三路。

我帶一個人去蘇州找沈大哥。

另外,派一個人帶着我的信回錐子山找劉聚、杜黑子,迅速從錐子山調集資金過來。

第三路就由陳元貴負責,也帶上我的書信去找常二哥,迅速在集慶城內物色宅子和地產,資金一旦到位,立即拿下。 Wωω ▲Tтkд n ▲℃o

至於相親大會的事就由陳元貴全權負責,我沒時間參與了。包括張懷德、鄭有功、馬振宇他們三個挑老婆的事,就讓他們挑好了找陳元貴,這事也全由陳元貴作主了。

如果他們這邊實在忙不過來,也可以先緩一緩,當前的重中之重是去集慶搶房、搶地。

我迅速召集所有人員開了個緊急會議,把此事的重要性都給大家說透了。

陳元貴、羅仁、陳定邦,包括賈海通他們幾個都不是蠢人。我這一說,他們就明白了。

本來我想帶着羅仁和陳定邦去蘇州,但去錐子山調集資金的事也是非同小可,陳元貴不可能回去,羅仁和陳定邦二人,必去其一。

最後,經過商量,陳定邦帶着賈海通回錐子山;羅仁和鄭光成跟我去蘇州;陳元貴則帶着張懷德他們四個留在和州,去集慶聯絡常遇春的事,肯定也得他們去。

我當即給劉聚、杜黑子、常二哥各寫了一封信,交給了陳定邦。讓他明天一早立即回錐子山,迅速調集資金回和州。

到了和州之後立即去集慶,把常二哥那邊已聯繫好的地和房統統拿下。

常二哥的信我交給了陳元貴,並叮囑他親自去一趟集慶。雖然我信上已將此事說得很清楚了,但還是讓他一定要反覆把事情給常二哥交待清楚。

至於我們這一路,得等我在和州辦完一件事情之後,再去蘇州。當然,明天一早羅仁先去聯繫船隻,作好去蘇州的一切準備。

最後,我又鼓動這幾個年輕人,如果手中有餘錢,就去集慶置房置地置產業。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呀!

我還要在和州辦的這件事就是,去蘇州之前,我得去會會李善長,向他了解一下滁州以及集慶方面的情況。

另外要在集慶置辦產業,好多事情少不得還要他幫忙出面協調,現在得先跟他打聲招呼。

等我見了李善長,把情況基本摸透了,陳元貴就可以去集慶找常二哥了。

當日天色已晚,我也不想去李府看情況了,還是明天一早直接去吧!

第二天一早,陳定邦、賈海通立即回錐子山;我則帶着鄭光成去李府;羅仁則去碼頭上聯繫去蘇州的船隻。

到了李府一問,李善長和馬氏、郭氏兩天前剛從滁州回來。現在集慶已經拿下了,李善長忙碌得很,就這兩天他得去集慶。

我心想,還來得正是時候。

李府的家丁進去通報了,沒多大一會兒,一個人出來迎接我們了。

此人不是李善長,而是李存義,就是他跟着沈大哥去揚州策反苗將尋朝佐的。

李存義見了我一拱手道:“胡兄,你來得正好!朱元帥拿下了集慶,我哥哥也剛從滁州回來,正忙得不可開交呢。都沒時間出來迎接你,只好派我來了。”

我心想,李善長可能是真的太忙了。即使是這樣,他還是拿我當個重要人物看待的,自己沒空來,就派了親弟弟出來,也算給足了我面子。

我立即跟他寒暄了幾句,跟着他進了李府。

果然,李善長忙得要命。案几上堆着一堆文書,案几前還站着好幾個人,都在聽他一一安排工作。

我一看不方便打擾,就和李存義坐得遠遠的,李存義吩咐人上了茶。我就跟他聊起了他跟沈大哥去揚州以及攻佔集慶的一些事情了。

這一年是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李存義跟着沈大哥到了揚州之後,沈大哥帶着李存義他們幾個立即進了苗軍的軍營。

苗營的好些大小頭目都跟沈大哥熟得很。這也沒什麼奇怪,這苗營的鹽全靠沈大哥供應。加上阿魯輝又剋扣苗軍的糧草、軍餉,按照黑市的價格,苗軍也很難買得起足夠的私鹽。

好在苗軍的頭子尋朝佐,還有許成、劉哈剌不花等人都爲人十分爽快,沈大哥也想着以後做營生少不得要從他們地盤上過。每次都以低於黑市的價格將私鹽賣給了苗軍,這樣一來,沈大哥就和一些苗軍的大小頭目混得熟了。

這尋朝佐是地道的苗人,出身於苗家的一個大家族,因此才組起了這麼大一支隊伍。

這許成是個漢人,因爲讀過書,深得尋朝佐賞識,在這支苗軍隊伍裡,許成就好比是軍師。

那劉哈剌不花的父親是蒙古人,母親卻是苗人,父親去世得早,他其實是跟着母親在苗族長大的。雖然有一個蒙古人的名字,但他對苗人的感情其實比對蒙古人的感情深厚多了。

沈大哥入苗營的當晚,尋朝佐親切地接見了沈大哥一行,許成、劉哈剌不花當然也在場。

酒過三巡之後,沈大哥才向尋朝佐他們三個介紹了李存義的真實身份。

這三人聽說李存義是紅巾軍的人,也是着實嚇了一大跳。

沈大哥立即說明了此行的來意,也充分分析了當前的戰略局勢。集慶已被紅巾軍半包圍,與外界唯一的聯繫就是他們揚州。

而揚州的主要兵力就是他們苗軍。如果湖廣平章阿魯輝平常對他們苗軍好一點兒,那倒也罷了。他沈萬三也不會帶着紅巾軍的人來找他們。

這些年來,他們這支苗軍就一直充當着阿魯輝的炮灰的角色。跟着阿魯輝東奔西跑,一會兒打方國珍,一會兒打張士誠,一會兒又來馳援集慶,打朱元璋。

縱使是這樣,阿魯輝還剋扣他們的軍餉糧草,甚至連食鹽都不供應。

苗軍本來軍資就有限,還得自己去買私鹽。大到將領、小到普通兵士,早就對這個阿魯輝是怨氣沖天。

沈萬三是歷數了阿魯輝的種種罪孽。尋朝佐、許成、劉哈剌不花三個本又是性情中人,被沈萬三一陣挑唆,是恨不得立即去殺了阿魯輝。

沈萬三立即告知他們三個,朱元璋早有結交他們之心,如果他們三個肯反水,朱元璋一定不會虧待他們。

三人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最後決定跟着朱元璋幹。

這次策反行動取得了良好的開端,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沈萬三、李存義與尋朝佐他們是經過一番密議,待朱元璋部向集慶發起攻擊,阿魯輝帶他們苗軍過江馳援集慶之時,就是他們的反水之日。

一旦過江,他們立即殺掉阿魯輝。所有苗軍頭上都紮上紅頭帶,與句容的徐達、鄧愈部一起進攻集慶的元軍。

之所以讓他們都紮上紅頭帶,就是防止一旦戰爭開打,場面發生混亂,誰都不知道對方是誰,自己人打了自己人。

第二百九十七章 秘密訓練基地第四百五十七章 採石磯失守第二百五十二章 四季如春的“龍頭”第三百零四章 改良火槍第六百八十章 愛的代價第二百八十六章 賄賂的藝術第六百四十八章 拿下湖州第三百六十六章 交易初步達成第七十三章 大膽的計劃第一百三十一章 計賺定遠城第六百九十三章 “燒死”陳曔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幹雙先鋒第五百三十七章 進賢門告急第一百六十章 再結善緣第七十九章 結交黑蛟幫第七百一十四章 賜婚李祺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戰在即第一百九十九章 牢籠脫身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換日第七百一十六章 石象生風?第一百七十一章 和州有變第一百四十六章 沈萬三大賺一筆第三百八十二章 堅強的馬家父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和尚修道第四百五十七章 採石磯失守第五百七十章 衝出湖口第五百一十四章 平定浙東第一百六十章 再結善緣第八十六章 倚雲樓的背景第四百一十四章 沈萬三的深謀遠慮第七百零五章 枯葉牡丹第五百三十四章 君子無罪,懷璧其罪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元璋的三十六歲第四百一十三章 四方合作第四百一十七章 清淤工程第六百一十四章 洪都鬧翻天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返回大陳國第七章 穿越了?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勝門第四百一十九章 地皮交接第一百七十一章 和州有變第四百一十一章 羣龍無首第一百一十五章 是暗戀嗎?第一百八十七章 黑蛟幫實力大增第六百二十三章 佯攻蘇州第三百六十七章 寶山鄉馬家第一百三十五章 貪污腐敗 無處不在?第六百九十二章 陳叔明的顧慮第三百四十七章 朱元璋休會第一百零九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九十一章 生死相許第四百三十三章 趙普勝被殺第九十章 營救思淑(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入陽城堡第六百二十七章 嘉定受查第五百三十六章 洪都七門第一百九十四章 鮮花兒插在牛糞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文廟兇案第三百六十六章 交易初步達成第九十一章 營救思淑(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攻克常州第四百三十二章 智取衢州第三百四十七章 朱元璋休會第二百二十二章 沈李相會第三十八章 機靈鬼藍玉第四百一十七章 清淤工程第五十章 手術成功第422章第三百五十六章 營救朱文正第六百八十四章 計賺太原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文忠凱旋第二百九十七章 秘密訓練基地第三百章 競選班長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大紀律第八十六章 倚雲樓的背景第五百五十八章 “巧”幹雙先鋒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陸路第一百六十章 再結善緣第六百三十六章 決戰東吳第七十四章 煙燻蒙古兵第十五章 楊過的原型第六百一十八章 寧可錯殺,絕不放過第二百五十三章 準備投資集慶第一章 引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冤死的陳野先第十八章 劉家慘案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價漲瘋了第四百零一章 誠王“化緣”第三百七十九章 第二撥追兵第六百三十三章 鬱悶的宋興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當校長啦第三十八章 機靈鬼藍玉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謀第四百三十二章 智取衢州第二百二十四章 思淑的意中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健忘的朱元璋第二百七十八章 議定改革方案第二百七十六章 “數落”常遇春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