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

常遇春、廖永安不願意攻下江寧鎮後休整,請戰繼續攻城的最大原因是,他們認爲攻下集慶城纔是此次集慶之戰的最大功勞。

他們可不想忙活了大半天,最後讓馮國用、耿再成二人揀了現成兒的便宜。

常遇春、廖永安二人的心思,朱元璋豈能看不透。

朱元璋便對衆將說道,此次如果能攻下集慶,最大的功勞當屬攻下采石磯和招降苗軍反水,這纔是我們一切後續作戰能順利成功的戰術發起點。

這攻下采石磯,遇春和永安都是頭功啊!你們就不要怕國用、再成二人攻克集慶城搶了你們的功勞。

再說了,讓你們在江寧鎮休整,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讓你們兩人完成。

於是,朱元璋便將招降陳兆先以及預計陳兆先會採取的行動都講給諸將聽了。

也是讓大家都明白,讓常遇春、廖永安二人在江寧鎮休整的真正目的,是看住陳兆先,好歹他手中還有近四萬人馬。

朱元璋交了這個底,常遇春和廖永安二人就再沒什麼話好說的了。

三月初一,攻打天寧鎮的戰鬥打響了。

上次採石磯之戰,康茂才的水軍損失慘重。雖然他現在手中還有些水軍,但都佈防在集慶北邊的江面上,得防止紅巾軍直接從和州渡江攻集慶。

因此,駐守在江寧鎮江面的水軍並不多,頂多能跟廖永安率領的水軍打個平手。所以康茂才的水軍只能採取守勢,不敢向廖永安的水軍發起進攻。

而陸地上的步兵、騎兵,康茂才部也只有近一萬人,要想守住江寧鎮,那主要還得靠陳兆先的四萬人馬頂着。

但陳兆先早就收到了朱元璋的招降書,他之所以沒有回覆,正如朱元璋所料,他是在觀望。

所以江寧之戰打響後,陳兆先並沒有利用自己兵力上的優勢,主動向常遇春部發起攻擊,反而是想戰又不想戰,想退又不想退的一個狀態。

常遇春也心神領會,戰鬥打響後,也不管陳兆先部了,反正後面還有馮國用、耿再成壓陣,他便率着所屬人馬向康茂才部發起了猛烈衝鋒。

康茂才靠水軍起家,打水戰有一套,打陸戰哪裡是常遇春的對手。沒幾下子,隊伍就被常遇春給衝得是七零八落的。

常遇春趁熱打鐵,帶着陳維林、藍玉等一干猛將,追着康茂才部的屁股猛打。

康茂才一看,陳兆先這個兩面派出工不出力,江寧鎮是守不住了,還是趕緊逃回集慶城內吧。

於是,康茂才率着所屬的幾千殘兵敗將退回了集慶城內。

康茂才都被打跑了,陳兆先就不能再不表態了,要麼跟着康茂才逃回集慶城內,要麼投降朱元璋。

剛纔抵抗紅巾軍的時候出工不出力,康茂才肯定是看在眼裡的。這下要跟着他回了集慶城內,他向蠻子海牙打個小報告,估計他陳兆先就沒有好果子吃,看來投降是明智之舉。

陳兆先立即向朱元璋投降。剛纔雖然是出工不出力,但常遇春的部隊可不管這些,反正是見元軍就殺,所以就剛纔這一陣,陳兆先部也損失了兩、三千人。

最終,陳兆先帶着約三萬六千餘人歸降了朱元璋。

朱元璋命令馮國用、耿再成二人迅速帶兵攻集慶城,他則在常遇春的軍營裡接受了陳兆先的投降。

當陳兆先跪下之時,朱元璋立即熱情地將他攙扶了起來,一個勁兒地稱“賢侄免禮!賢侄免禮!”

話裡話外,都不忘提起他跟陳兆先父親陳野先之間的“親密友好”關係。

既然端了別人的碗,就得服別人管。

陳兆先投降的時候,朱元璋說現在戰事吃緊,讓他先休整幾天,過幾天還得靠他這個賢侄幫他出力打集慶。

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陳兆先也不得不答應,大不了再來個出工不出力嘛!

朱元璋早就料到了他有這一手,早準備好了招數對付他。

朱元璋故意把廖永安和常遇春召集過來,命他們二人迅速向集慶城發起攻擊。

這常遇春、廖永安在常遇春的授意下,故意叫起了難,說是攻克江寧鎮的過程中,遭遇康茂才的頑強阻擊,損失慘重,現在難以迅速投入攻城戰鬥。

朱元璋故意大發雷霆,說他們二人接受任務時,討價還價,講原因、講條件。

可這二人就是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說是一定要馬上攻集慶,就給他們補充點兒人馬。

朱元璋故作惱火狀,說他的人馬都投入到攻城戰鬥中去了,哪還有人馬派給他們。讓他們現在就去進攻集慶,說陳兆先部整頓完畢,也會立馬投入戰鬥的。

可這二人就是跪上地上不起來,耍起了賴皮,你不給我們派兵,我們就不去。

如果說公元1356年要評選個最佳表演獎什麼的話。朱元璋至少得拿個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什麼的。常遇春、廖永安二人不說都拿個“影帝”什麼的,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肯定是非他們二人莫屬。

當然年度最佳影片,肯定就是他們三個大男人自導自演的這出大戲了。

陳兆先也是個聰明人,他們三人這番苦情戲演了半天,他不作半點表示也說不過去。

讓他真的跟着去攻集慶,他肯定是不樂意的。雖然江寧鎮是攻下了,但集慶城的城堅牆厚,要想強攻,肯定是有傷亡的。

戰場上,刀劍不長眼,一個不留神兒,小命就沒了。

再加上在守江寧鎮的過程中,他出工不出力,康茂才入城後肯定得給蠻子海牙打報告,說不定會把此次江寧鎮失守的全部責任都推在他陳兆先頭上。

現在陳兆先帶着人去攻集慶,那不是找死嗎?

這幫紅巾軍打起仗來不要命,可他手下的這些人可沒這股狠勁兒。

如果城內的元軍要反擊,肯定是“吃柿子先揀軟的捏”,先打他陳兆先是大概率事件。陳兆先越想越害怕,這攻打集慶城,是萬萬去不得的。

可眼下朱元璋與常遇春、廖永安就這麼在這裡這麼僵持着,他陳兆先一點兒表示也沒有,臉上也不好看。

反正打集慶,他是不去的,那常遇春、廖永安不是說再給他們派點兒兵,他們就去打嗎?

要不,就說借點兒兵給他們,讓這兩個人去攻集慶吧。

苦情戲還在繼續開演,陳兆先發話了。

他說道:

“元帥大人,常將軍、廖將軍說得也是實情,的確剛剛的江寧之戰,雙方也是死傷慘重。

按理說,我本該盡我這個當侄兒的責任,爲您老人家解憂。無奈攻集慶,我也沒這個本事。

剛纔常將軍、廖將軍說再給他派點兒兵,他們就可以去攻集慶。

如若不棄,我先借點兒兵給二位將軍?”

朱元璋、常遇春、廖永安演了半天戲,就等着陳兆先這句話。

朱元璋故作震驚,拉着陳兆先的手道:“賢侄啊!你真是有你父親的遺風,仗義呀!我,我,我,你,你,你先受我一拜!”

朱元璋情緒激動地馬上要給陳兆先下拜了。陳兆先一看,這怎麼使得,立即抓緊朱元璋的雙臂,不讓他下拜。

其實,就算陳兆先不抓緊朱元璋的雙臂,朱元璋也會等着其他人來阻止下拜的。

陳兆先一邊阻止朱元璋下拜,一邊激動得說:“元帥大人,這可萬萬使不得,您這是折我這個侄兒的壽呀!”

朱元璋沒有下拜成功,回過頭對跪在地上的常遇春、廖永安說道:“你們說說,你們都損失了多少人?準備讓我侄兒借多少兵給你們?”

常遇春、廖永安二人是你一言、我一語的,反正都說自己是損失慘重。原來手下都有一萬多人,現在刨去戰死的、受傷的,手下能投入攻城戰鬥的兵馬都不足五千人了。

這要攻集慶,可不是個簡單的事兒,怎麼着也得給每人湊個兩萬人吧,所以開口就每人找陳兆先借一萬五,總共是三萬。

陳兆先投降過來,總共只剩下三萬六千餘人了,借出三萬給他們兩個,自己就只剩下六千人了,這區區六千人能幹什麼?

朱元璋一個不高興,就能派幾千人滅了他,他肯定不幹。

朱元璋問陳兆先道:“賢侄,你看這事兒怎麼樣?要不借他們一人一萬五千人,等這集慶攻下了,我立即讓他們還人。”

這下陳兆先犯難了,是自己開口願意借兵的,如果真如他們所說,借三萬給他們,誰知道他們以後會不會還?

如果不借,又說不過去,剛纔明明答應了的。

陳兆先哼哼嘰嘰了半天,纔開口道:

“元帥大人,我這雖然帶了三萬多人過來,但不少人也受了傷,沒什麼戰鬥力。

另外,這江寧鎮之戰死了這麼多人,戰場也得打掃吧,那也得需要人手。這要借出去三萬,我就沒人了。

還想幫着元帥大人打掃戰場也是不行了。要不,能不能少借點兒。”

一場討價還價又開始了。

最終,經過朱元璋、常遇春、廖永安、陳兆先四人磋商,陳兆先借給常遇春、廖永安各一萬人馬,總共借出去兩萬人。

第六百零五章 爭當“黃雀”第四百五十四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四十三章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第四百零七章 熱火朝天地印錢第六百七十章 箭離弦,必見血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蛟幫內訌第三百五十一章 朱文正要了個先鋒官第七十五章 再獲大勝第三十八章 機靈鬼藍玉第一百章 再遇常遇春第七百零一章 順流逆流第六百零三章 陳理出降第三百一十六章 取出箭頭第一百四十四章 滁州報信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胡大海第二百八十六章 賄賂的藝術第九十四章 鄱陽湖避雪第四百七十四章 “超標”的午宴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一百九十四章 鮮花兒插在牛糞上第七十九章 結交黑蛟幫第七百零一章 順流逆流第一百八十五章 面目全非之人第四百五十四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八十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四百二十七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七章 穿越了?第二十三章 追殺千戶第七百二十四章 四渡沱江第六百五十一章 謝再興復歸第二百零七章 招降二陳第十二章 收了個小弟第一百九十三章 議定婚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遠行前的準備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令智昏第一百三十章 石頭上的談話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寧危矣!第四百五十六章 太平告急第二百二十九章 霹靂火球第六百六十七章 整頓吏治第五百九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二百一十章 甜蜜的新婚第四百四十一章 仇人相見第513章第六百三十章 原來是施耐庵第二百八十七章 霏兒有喜了第五百零三章 夜明珠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狼特戰隊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來歷第四百一十二章 炒地皮賺大了第五百零一章 機智的文人第九十七章 大航海家第三百九十四章 小舅哥的眼光第四百二十三章 燒燬糧倉第二百六十三章 薪酬制度改革草案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入陽城堡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生就是忽悠第二百二十章 雙喜臨門第三百九十九章 朱文正的高論第一百九十一章 郭子興死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君子無罪,懷璧其罪第六百三十五章 暗殺計劃第六百五十八章 洪都祭奠第五十五章 奇怪的大黑石頭第五百一十九章 遁入空門第四十三章 驚動敵軍第二百六十二章 錐子山傳來好消息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四百零九章 “靈活”也是把雙刃劍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入集慶第七百一十四章 賜婚李祺第四十九章 外科手術第三十七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一十五章 是暗戀嗎?第一百六十七章 中長期規劃第三百八十五章 返回大陳國第六百五十一章 謝再興復歸第六百七十一章 降將獻計第六百七十五章 丞相請吃飯第一百二十三章 突襲開始第一百七十章 口無遮攔第四百九十四章 藍玫換刀第三百五十一章 朱文正要了個先鋒官第四百六十五章 緊急撤退第二百九十二章 令人滿意的賄賂第二百二十六章 “妻管嚴”?第六百一十九章 朱文正之死第六百二十七章 嘉定受查第五百七十章 衝出湖口第九十八章 投資入股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戀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元璋欲稱吳王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當校長啦第四百二十二章 這是什麼地方?第四百七十二章 病貓發威第七百二十八章 內憂外患第六百五十七章 趙匡胤與《推背圖》第八十九章 聽葷曲兒第六百三十八章 蔡彥文的下限第四百九十六章 相愛相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