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巡撫問策

徐晉將那天在王府大牢,南昌知府宋以方暗示府衙後院井中有物的事告訴了孫遂。

孫遂聽完後神色頓時變得凝重起來,沉默了良久才道:“如此看來,宋大人是將什麼重要之物藏在了府衙的井中了。”

徐晉點頭道:“的確如此,學生認爲井中之物怕是與寧王府有關,而且非同小可。”

孫遂心中一動,其實在他來南昌上任之前宋以方就被寧王幽禁起來了,從上任到現在他都沒有見過這位南昌知府。

因爲這件事,孫遂還和寧王朱宸濠交涉過,但寧王根本不予理會,孫遂無奈之下只好上奏舉報,但奏本送上去後卻是石沉大海,根本奈何不了寧王,最後只能不了了之。

孫遂一開始還以是宋以方不肯依附寧王,再加上是南昌府的行政長官,對寧王府造成諸多掣肘,因此被寧王朱宸濠軟禁了,現在看來恐怕並非全是如此啊。

“子謙覺得宋義卿(宋以方的字)在府衙井中藏了什麼?”孫遂問道。

眼前的徐晉雖然只是個十五歲的少年,但年少老成,總是一副淡定自如的模樣,這麼重要的事情也能憋到現在才私下告訴自己,其沉穩老練可見一斑,根本不能當成一般的少年來看待。

正因爲如此,孫遂此時也是用商量探討的口吻和徐晉說話。

徐晉輕蹙着劍眉道:“既然是藏在井中,定然是不怕水浸泡的,至於是什麼倒是不好說,孫大人找機會把東西撈上便知,但此事要絕對保密。”

宋以方堂堂四品官員被寧王給幽禁了,在獄中甚至不敢直接說出,而是用暗示的方式告知,可見井中之物肯定非常重要,自然要絕對保密。

孫遂點頭道:“子謙所言極是,不過現在府衙後面住着宋義卿的家眷,人多口雜,而把持府衙的又是同知柯正,此人是寧王的走狗,要秘密從府衙後院的井中打撈東西很難……這事還需從長計議。”

徐晉點了點頭,他只負責把消息告知,該如何把井中的東西弄到手,那就是孫遂要頭痛的事了,隨口問道:“孫大人風塵僕僕,這是剛從城外回來嗎?”

孫遂聞言頓時面色一沉,剛平息下去的怒火又升了起來,便將近日剿匪的事說了出來。

徐晉聽完後不禁暗暗心驚,寧王果然囂張啊,公然窩藏盜賊就算了,竟然還斬了明軍千戶的手臂,可謂是強勢到極點,幸好這傢伙不在南昌城,否則那晚自己能不能離開寧王府都未可知。

孫遂沉聲道:“寧王氣焰囂張,公然窩藏盜賊,縱賊四處搶掠財富,反意昭然若揭了,然吾皇受奸佞小人矇蔽,徒呼奈何。子謙足智多謀,可有以教我?”

徐晉吃了一驚,連忙站起來道:“學生何德何能!”

開玩笑啊,自己只是一介少年書生,哪來的資格“教導”一省巡撫。

孫遂也覺得自己有點激動了,笑着擺了擺手,換一種語氣道:“子謙對如今江西的局勢有什麼看法?”

孫遂與費宏是好友,當初在上饒時便經常和費宏談論時政,費宏對徐晉多有讚譽,甚至私下裡說過徐晉有公卿之才。

當然,孫遂對費宏的話是不敢苟同的,徐晉的才學有目共賭,也遠超同齡人沉穩,但到底只是個十五歲的少年罷了,能見過多大世面,更別說治政經驗了,說他有公卿之才,孫遂自然是不信的。

不過放眼整個南昌官場,除了許逵,孫遂就難找到可以商量的官員了,再加上不久前在寧王那吃了癟,正是一肚子不平,於是便禁不住跟徐晉“傾訴”起來。

徐晉不動聲色地看了一眼孫遂,恭謹地道:“徐晉只是一介書生,又豈敢妄言。”

孫遂擺手道:“無妨,就當是彼此閒聊而已,出得你口,入得我耳便是!”

徐晉聞言點了點頭,既然孫遂能當着自己面說出以上那些話,顯然不把自己當外人了,更何況這段時間承蒙孫遂照顧,倒是不介意提醒他一下。

“如今江西地界內,說是寧王一手遮天也不爲過,強佔民田,縱盜搶掠,擅殺幽禁地方官員,如此無法無天,爲何還能屹立不倒?”

孫遂沉聲道:“那是寧王勾結京中權貴矇蔽了當今皇上,地方官員舉報彈劾寧王的奏本均被錢寧之流的奸賊截留了。”

徐晉微笑道:“所以說問題的根本不在江西,而是在朝中,孫大人就算把江西境內所有盜匪都肅清也不能解決寧王府的問題!”

孫遂搖頭道:“本官和汝登(許逵)也商討過此事,問題的癥結看似在朝中,但實際還是在江西。寧王靠着大量的錢財結交京中權貴,而他結交權貴的錢銀大部分是盜匪搶掠而來,只要剿滅了江西境內的盜匪,就等於斷掉了寧王的手足和財路。”

徐晉不禁無語,孫遂和許逵的思路確也沒錯,但卻沒有抓住主要矛盾啊。

“孫大人剛纔也說過,寧王反意昭然若揭,寧王憑什麼敢造反?還不是手握軍權,縱然孫大人剿滅了江西境內的盜匪,斷了寧王的財路又如何?”

孫遂反駁道:“寧王沒了錢財打點京中權貴,沒有他們從中作梗,到時要奏請皇上削掉寧王的兵權就容易了。更何況,當初寧王請求恢復王府三衛的藉口就是江西境內匪患嚴重,王府需要有力量自保。如果江西匪患平息了,寧王便沒有藉口再持有三衛了!”

徐晉有種蛋痛的感覺,這“曲線救國”的方法還真夠“曲”的,等你把江西境內的盜匪都剿滅都不知要到猴年馬月,更何況寧王能眼睜睜地看着你把境內的土匪剿清?

當然,徐晉自然不能直接說孫遂的辦法是徒勞無功傻逼辦法,只能委婉地道:“孫大人的思路並沒錯,但是要板倒寧王其實還有更簡單有效的方法。”

孫遂心中一動,忙問道:“子謙請講!”

徐晉微笑道:“寧王之所以能無法無天,是因爲京中有人策應,矇蔽了當今皇上。”

孫遂點頭道:“正是如此,如錢寧、史部尚書陸完、伶人臧賢等都與寧王沆瀣一氣。特別是錢寧此賊,極受今上寵信!”

徐晉淡道:“孫大人,學生糾膽問一句,難道那錢寧在京中就沒有對手了?”

孫遂目光一閃,驚訝地看了一眼徐晉,如今在皇上身邊,確實有一位能與錢寧一較長短的紅人,那人名叫江彬,不過同樣是一名奸臣,孫遂對此人亦是相當厭惡,所以從來沒想過與此人接觸。

徐晉微笑道:“孫大人,學生認爲敵人的敵人雖未必是朋友,但也可以因勢利導,君子外圓內方,又何必拘泥呢!”

孫遂雖然爲人正直,但也不是拘泥古板之人,聞言心思不禁活泛起來,忽然擡頭笑道:“子充(費宏)曾說過子謙有公卿之才,如今看來,子謙確實適合當官。”

第1208章 吳皇后進言第540章 第一次接觸第1171章 靖國公火燒元上都(下)第1329章 追蹤(下)第1040章 本官徐晉第89章 撿了個皇帝第167章 南贛巡撫王守仁第1161章 手串第314章 激烈衝突第398章 敲詐第101章 回城第293章 賞春文會(六):初春初夏第576章 同是淪落人第488章 君臣之道第520章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第325章 金殿傳臚,翰林修撰(求票)第710章 從前有個光武帝第478章 憤怒了第878章 朝中無將,嘉靖之觴(兩章合一)第690章 彪悍的義烏人第1285章 驚喜第849章 第一次正面交鋒第317章 這貨,不好惹!第1018章 兵分三路(下)第38章 到訪第98章 徐子謙第1063章 君子與小人第722章 孤山寺外波斯人第968章 講武堂第188章 念念不忘第158章 秋鴻有訊第312章 使團到達第1138章 窮追不捨第267章 興王病重第973章 怨恨第916章 一支穿雲箭,天津!第77章 落水第416章 新泰會戰(中)第1039章 拒接聖旨第1328章 追蹤(上)第802章 心照不宣第932章 先下手爲強(六)第563章 揚州衛第309章 佛朗機貢使(求票)第541章乘勝追擊第969章 年後選婚第1346章 暗棋第280章 除夕夜,小登科(大章)第404章 組建親軍第34章 辣椒與名將第795章 陸炳撕破臉第314章 激烈衝突第147章 副榜之末第967章 嘉靖的心裡話第226章 午時三刻第1043章 古怪第954章 兩方比鬥(下)第1002章 嚴嵩選婚(下)第1147 福達授首,俺答發狂第781章 家族內訌(上)第93章 羣賊殺到(求收藏)第209章 威脅,回報第341章 危機突起(求票)第1215章 正常操作第1261章 嘉獎的怨念第1026章 荒島求生(下)第186章 報名參戰第837章 冰妞兒被擒第197章 仁至義盡第456章 五百營第354章 不請自來(求票)第1214章 李大仁第05章 笨鳥先飛第1280章 襲殺明使(下)第411章 圍剿隔馬山(下)第1319章 北靖王是信人第873章 相遇陵水畔第1016章 兵分三路(上)第161章 無師自通(求票求訂閱)第1007章 終選(中)第611章 陸炳到來第160章 禍福難料(求票)第1353章 撿了個便宜第616章 大明寺事件(下)第243章 冷板凳第533章 欽差狡猾第679章 擒獲第928章 先下手爲強(中)第897章 國祚危矣第324章 探花郎第1145章 奇兵天降(上)第846章 震怒第993章 摧枯拉朽(下)第685章 祭旗出兵第241章 請君入甕,從容第324章 探花郎第501章 迎親第482章 香囊和汗巾子第1306章 閒王無兵第124章 文膽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