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甘爲盜魁

爲了安全起見,徐晉等看完榜後便徑直返回巡撫衙門,結果卻是冤家路窄,經過布政使司時竟然正好遇上了寧王世子。

朱大哥一身華服,身後除了二十名王府士衛,另外還有數名擡着餅盒的王府太監。

趙行等護院下意識地停住腳步,神色緊張地護在費家兄弟跟前,本來懶洋洋地跟在後面的謝二劍也警惕地上前兩步站在徐晉的身旁,二牛那貨亦瞪大眼睛,捏緊拳頭。

見到這邊如臨大敵的衆人,朱大哥臉上露出不屑的笑,好整以暇地踱到跟前咦了一聲,道:“這不是徐大才子嗎?剛看完榜吧,考了第幾名?”

費懋中冷道:“考了第幾與你何干?”

費家和寧王府勢成水火,已經公開撕破臉,所以費懋中也不會給朱大哥留面子。

寧王世子臉色微沉,冷笑道:“費民受且莫得意,本世子把話撂這了,遲早有你哭的時候,另外,你們費家三位姑娘,本世子要定了。”

費家兄弟均是勃然變色,徐晉淡道:“民獻民受,正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何必逞一時口舌之利呢,我們走!”

費家兄弟自然也明白在南昌與寧王世子起衝突,只能自討苦吃,聞言把怒火壓下去,拂袖而行!

寧王世子得意地大笑道:“徐晉,副榜之末滋味如何?在南昌你想通過院試,作夢吧,哈哈……!”

徐晉腳步緩了緩,繼續往前行遠。

看着徐晉等人走遠,寧王世子獰笑一聲道:“敢與本世子作對,真是不知死活,且先讓你嚐嚐落榜的滋味!”

寧王世子嘿嘿地冷笑兩聲,帶着幾名擡餅盒的太監進了布政司衙門,他是來給布政使送月餅的。

話說中秋節起源於魏晉時期,唐朝時開始興起,到了明朝更是有了中秋節互相送月餅的習俗,寓意團團圓圓。寧王府每年都會給南昌城中的官員送月餅,一來是籠絡人心,二來也是試探人心,要是哪個官員敢不收,又或者收了不回禮,嘿,那就等着倒黴吧。

再說徐晉等人回到巡撫衙門,費懋中奇怪地問道:“子謙,你明明進了內圈第三,爲什麼寧王世子說你是副榜之末!”

徐晉平靜地道:“我跟袁城調換了座位!”

費懋賢和費懋中均愕了一下,不過很快就回過味來,脫口道:“寧王世子動了手腳?”

徐晉點了點頭,本來寧王世子剛纔問副榜之末的滋味如何時,徐晉也覺得奇怪的,不過稍微細想便明白了,因爲副榜之末正好是袁城,而自己正好跟袁城換了座位,這顯然不是巧合。

費懋賢憤然道:“豈有些理,寧王世子竟敢在院試上動手腳。”

徐晉雖然神色平靜,其實心裡也是既驚且怒,特麼的,如果自己不是巧合跟袁城換了座位,恐怕今日位於副榜之末的就是自己了,這位置通過院試的希望十分渺茫,除非第二場真的考得十分出色,至少要拿到前十纔有希望。

而徐晉最擔心的是,既然第一場寧王世子可以動手腳,那第二場同樣可以動手腳。不過,值得慶幸的是,自己第一場就拿了第三,這位置應該相當保險的,就算第二場成績墊底,理應也能通過院試,而根據寧王世子剛纔的表現,應該還不知道袁城給自己當了“替死鬼”。

中午,本來晴朗的天氣竟然風幻突變,天空烏雲密佈,下起了滂沱大雨來,中秋之夜註定無月。

這一場大雨足足下了一個下午,直到天黑才漸漸停歇。江西巡撫孫遂在一衆親兵的護衛之下回到巡撫衙門,蓑衣一脫便面色陰沉地直奔書房而去。

今年自入夏以來,江西各地普降大雨,水災氾濫,百姓流離失所,導致無家可歸的流民增多,因此各地盜賊更呈氾濫的趨勢,其中鬧得最兇的就要數鄱陽湖大賊凌十一和閔廿六了。

凌十一和閔廿六是鄱陽湖中兩夥勢力最大的水賊,規模均接近千人,這兩夥賊人不僅劫掠過往的商船,還洗劫鄱陽湖沿岸的村鎮,端的是無惡不作,兇名赫赫。

孫遂自從滅了鉛山羣匪後,便打算着手清理鄱陽湖這兩夥大賊,已經佈局了一個多月了,奈何鄱陽湖煙波浩渺,其中島嶼沼澤衆多,那些水賊在湖中神出鬼沒,孫遂一時半會也拿這些賊子沒辦法。

前幾日,軍中有斥候發現了凌十一這夥水賊竟然在贛江下游出沒。孫遂大喜,立即命水軍封鎖了江面,切斷通往鄱陽湖的水道,然後開始在贛江上圍捕這夥水賊。

然而就在今天早上,正當明軍準備合圍甕中捉鱉時,凌十一竟然帶着一衆水賊棄船登岸了。

孫遂急忙命水師登岸追殺,結果這夥水賊竟然冒着大雨逃進了寧王的祖陵一帶,消失不見了蹤影。

明軍企圖進入陵墓範圍搜索,卻被守陵的寧王府士衛拒絕了,正在附近“狩獵”的寧王朱宸濠甚至帶着一萬衛軍趕來,把明軍給強行驅離,還當場斬了明軍一名千戶的手臂。

孫遂無奈之下只好下令撤兵,所以回城後憋了一肚子火,馬上就回書房寫奏章彈劾寧王朱宸濠。

“臣孫遂啓奏吾皇:寧王宸濠,不願爲藩王,而甘作盜魁,想必作藩王之滋味,不如盜賊爲佳……

臣斷言寧王他日必反,吾皇宜早作安排,防患於未然,以上句句屬實,臣願以項上人頭作保。”

孫遂洋洋灑灑寫了近千言,胸中的怒火才漸漸平復下來,吹乾墨跡後合上奏本封好,然後叫來侍衛將奏本送到驛站,加急送往京城。

“大人,徐晉徐公子求見!”

孫遂剛擱筆喝了口茶,老僕便進來稟報。孫遂心中一動,點頭道:“帶他來書房!”

稍傾,徐晉便在老僕的引路下進了書房,拱手行禮道:“徐晉拜見孫大人!”

孫遂坐在茶几旁,微笑着指了指對面道:“子謙不必多禮,坐吧!”

徐晉見到孫遂一臉風塵,身上的官服還有水跡和泥跡,不禁愕了一下,連忙道:“看來學生來得不是時候,先行告退!”

孫遂擺手道:“無妨,坐吧!”

徐晉只好在茶几旁坐下,那名老僕給徐晉沏了杯茶便退了出去,並把書房的門關上。

孫遂捋須微笑道:“今天院試第一場發案,以子謙的才學出圈應該沒問題吧!”

徐晉點了點頭道:“僥倖進了內圈!”

“呵呵,那便好!”孫遂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頗爲期待地看着徐晉,他知道徐晉主動來找自己,肯定是有重要的事。

“孫大人,有事件徐晉一直想告知您的,只是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

“哦,什麼事?”孫遂把茶杯擱下,目光炙炙地看着徐晉。

第602章 新貴組合第673章 夜襲,大帥駕到(中)第1076章 奉旨修道觀第969章 年後選婚第1069章 臣不敢辭第562章 風暴第1042章 如此巧合第301章 評卷,廢黜第322章 名次初定第462章 如意吉祥第749章 破碎虛空(求票)第540章 第一次接觸第1320章 一隻香囊引發的猜想第1129章 絕地大反擊(完)第1044章 查無此人第645章 江南如煙,樓船聽雨第55章 例考排名第238章 密鑼緊鼓,殺機!第659章 全城大反殺(兩章合一)第196章 風起雲涌第991章 摧枯拉朽(上)第80章 流言蜚語第1214章 李大仁第306章 失敗的惡作劇第124章 文膽之謀第672章 夜襲,大帥駕到(上)第135章 任務第829章 又見坑叔貨第624章 防患於微然第341章 危機突起(求票)第823章 李福達第507章 硬骨頭第1113章 祭旗出兵(兩章合一)第455章 削職降爵第832章 聯手救人第401章 燎原之勢第234章 擲地有聲(求票)第677章 血淚第124章 文膽之謀第1267章 遊園(完)第983章 死灰復燃第1057章 駙馬何在?第1278章 原來竟是他第22章 胡鬧皇帝第1212章 揮師嘉峪關第384章 第一支燧發槍第1052章 拿下第531章 訓婢第1282章 坐地起價第279章 第三個春節(大章)第1199章 徐砍頭來了?第981章 選婚使第762章 御駕南巡第229章 守城之戰(上)第1006章 終選(上)第458章 詠紅梅兩首第1073章 自污第294章 賞春文會(七):乘人之危第1327章 實戰(下)第543章 海上炮戰第826章鹿死誰手?第254章 仇恨第922 廣寧門第839章 挾持第906章 悔之晚矣第1187章 一戰定君臣(上)第1040章 本官徐晉第900章 拒而不見第190章 銷售火爆第588章 倭襲東臺縣(上)第295章 賞春文會(完):魁首懼內?第232章 二月二,倒黴頭第1245章 嘉靖巡邊(下)第204章 加一堆篝火第329章 皇帝登門(下)第11章 同牀共枕第760章 王翠翹的心願第655章 欽差駕到第438章 羅公公,久違了第1144章 搶攻第420章 盼歸第991章 摧枯拉朽(上)第153章 奇人異相第45章 春節第899章 天津求援第457章 朕要給你驚喜第33章 鋪面第832章 聯手救人第1084章 惡人先告狀第1004章 你爭我奪第253章 作惡多端第1082章 生無逢時第368章 矛盾,捕虎第1094章 削他第933章 一網打盡(上)第244章 平淡上任第1254章 賈閣老雄起(上)第592章 三倭齊聚第1075章 嘉靖登門第881章 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