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二舅子的選擇

六部尚書、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合稱爲九卿,均是朝廷中樞的大佬,費宏竟然稱自己有公卿之才,這讚譽可謂相當高了。

徐晉連忙道:“費師謬讚了,孫大人不必當真,徐晉牧守一縣尚嫌不足呢!”

孫遂呵呵笑道:“子謙十五歲得中秀才,何必妄自菲薄呢,日後定是我大明棟樑之才。”

孫遂倒沒有誇張,徐晉十五歲中秀才算得上是神童了,若是能通過接下來的鄉試和會試,那時才十七歲的年紀,這個年齡就算慢慢熬資歷也能熬到九卿之位,甚至入閣拜相也不是不可能。

而縱觀我朝的內閣首輔,諸如商輅、李東陽、楊廷和等均是神童,費宏也是十三歲中秀才的神童,雖然沒任過首輔,但也是內閣大學士。所以說,徐晉若能保持現在這種勢頭,將來入閣拜相都有可能,更別說六部九卿了。

當然,也有中途隕落的神童,比如眼下的南昌城就有一位,唐伯虎十六歲摘院試案首,可惜爲人放縱不羈,磋跎了歲月,二十八歲才考中舉人,後來更是捲入科舉舞弊案被革去了功名。

不過,徐晉對所謂的公卿卻不感冒,當個京官多累,半夜三更就得起牀上朝,最理想還是外放任一縣老爺,逍遙自在。

徐晉岔開話題道:“對了,說到鄱陽湖的水賊,學生倒是想起了一件事!”

“子謙快講!”孫遂頓時來了興趣,這位可是自己的福將啊,上次剿滅鉛山羣匪之機就是徐晉帶來的,甚至最後抓到匪首吳八三也是徐晉先發現的。

徐晉道:“上月學生來南昌趕考,繞道餘干縣瑞洪鎮探望老丈人,後來是乘船由鄱陽湖到贛江的,在贛江下游的支流附近遇到一夥水賊,根據當時的情況判斷,那些水賊的老巢恐怕就在附近。”

接着徐晉便將遇到水賊的經過說了一遍,孫遂聽完後都不禁捏了把汗,道:“你們膽子真是大,那些水賊兇殘無比,若發現了你們的漁船,後果不堪設想!”

徐晉點頭道:“學生現在想起亦是心驚肉跳,幸好老丈人和大舅子均是經驗豐富的漁民,對鄱陽湖這一帶的地形極爲熟悉!”

孫遂心中一動,從書案後取了一幅鄱陽湖的地圖打開道:“子謙是否認得遇到水賊的位置!”

徐晉站起來看了一眼那簡陋的手繪地形圖,無奈地苦笑道:“學生只是乘船經過,如何認得出來,不過學生的外兄估計認得。”

孫遂點頭道:“那子謙待會讓他來見本官,噢對了,子謙這位外兄身手了得,本官身邊這正缺人手,本官想招納他爲親兵,你看行不行?”

徐晉沉吟道:“這個……還是問問他自己的意思吧!”

本來嘛,孫遂是一省巡撫,現在又是江西的剿匪元帥,跟在他身邊當親兵顯然極有前途,但是寧王朱宸濠明年很大概率會造反,孫遂作爲江西巡撫,辦公地點也在南昌,一旦寧王突然發難,孫遂肯定首當其衝,所以跟在他身邊也十分危險。

徐晉清楚歷史走勢,自然不肯把二舅子往火坑裡推,但又不能直接拒絕孫遂,所以只能委婉地表示要先徵求一下謝二劍的意思。

孫遂也不以爲意,畢竟自己並不是武官,不可能一直統兵,徐晉爲自己外兄考慮前途也無可厚非,點頭道:“好吧,待會本官親自問問他便是。”

徐晉猶豫了一下,道:“另外,學生還有件事要向孫大人求助的!”

“哦,什麼事?”孫遂合上地圖道。

徐晉便將寧王世子在院試做手腳的事說了出來,孫遂那雙略帶倒八的眉頭頓時豎起來,怒道:“豎子敢爾,科舉取士,爲國選才,此乃國之根本,又豈容他人干預,更何況是爲了泄私憤。豈有此理,此事本官會和汝登說起,子謙無須多慮,明天放心參加第二場便是,事後本官會徹查!”

徐晉聞言不禁鬆了口氣,他今天來找孫遂,其實主要還是擔心明天的院試第二場,寧王世子還會讓人暗動手腳,如今得到孫遂的承諾,總算放下心來,站起來拱手道:“多謝孫大人主持公道,那學生便先行告退了。”

孫遂點了點頭道:“去吧,早點休息!”

徐晉起身告退離開,回到住處後便叫來了謝二劍。

“什麼,巡撫大人要見我?”謝二劍驚訝地道。

徐晉有點歉然地道:“我把之前在鄱陽湖中遇到水賊的事告知了孫大人,孫大人讓你去認一認地圖。另外,孫大人有意招你爲親兵,你最好別……算了,你自己看着辦吧!”

謝二劍不明所以地看了徐晉一眼,之前他不肯給餘百戶當親兵,是因爲區區一個地方衛所的百戶他瞧不上眼,但孫遂可是一省巡撫啊,現在還掛職剿匪,立功的機會多多,爲何妹夫竟然好像不想自己答應一般呢?

徐晉忍不住提醒道:“寧王有謀反之心,跟在孫大人身邊十分危險!”

謝二劍不禁恍然,笑了笑道:“那豈不是更好,老子早就瞧那寧王世子不順眼了,寧王若是敢反,我便助巡撫大人滅了他,正如餘百戶所講,好男兒自當馬上覓封候,平叛可是大功!”

徐晉不禁無語了,自己擔心危險,二舅子倒是看到了立功的機會,不過也是,風險和機遇是並存的,既然是二舅子自己選擇的,那自己還能說什麼。

謝二劍拍了拍徐晉的肩頭,笑道:“妹夫放心吧,二哥別的本事沒有,但跑路的本事槓槓的,況且我還沒娶媳婦呢!”

徐晉有點好笑,等當了孫遂的親兵,難道你還能棄主而逃不成?做人要有點節操好不好!

不過,徐晉早就瞧出謝二劍這小子志向不小,這麼好的機會他肯定是不會錯過的,自己勸也是沒用,也罷,路是他自己選擇的,風險也得他自己擔着。

謝二劍離開徐晉的房間,去書房見孫遂。

第二天五更,徐晉和費家兄弟趕到提督學院參加院試的第二場。參加第二場的考生比第一場時少了一大半,只有七百來人,很快便全部進場了。

今天負責唱保的倒不是監察御史劉忠了,換了一名提督學院的官吏。由於有了孫遂的保證,所以徐晉今天很放心,只要沒人動手腳,秀才功名自己是拿定了。

第二場的覆試要比第一場簡單些,兩篇八古文,一首試帖詩,然後是默寫《聖諭廣訓》。

徐晉現在對寫八股文是駕輕就熟了,試帖詩是寫秋景的,更是難不到他,後世寫秋景出彩的詩不少。

至於《聖諭廣訓》,徐晉也是記得滾瓜爛熟了,所以下午三點多就完成交卷,放牌後輕鬆離開了考場。

徐晉是輕鬆了,不過同考官劉忠卻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現在他已經知道擺了烏龍,座號“丙叄陸”根本不是徐晉,而是南昌府案首袁城,這蠢貨竟然跟徐晉換了座位,策論還用了“募兵制”,害自己以爲這卷子就是徐晉的,真是豬啊!

話說寧王世子交給劉忠的任務是讓徐晉不能通過院試,而現在徐晉第一場已經高居內圈第三了,如本身沒有重大過錯,通過院試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

這裡的重大過錯是指:作弊、作奸犯科等等,可是這顯然都不太可能,這試都考完了,還怎麼抓徐晉作弊,誣陷他作奸犯科就更不可能了,人家一直住在巡撫衙門,有巡撫大人撐腰啊!

劉忠左思右想,決定今晚找主考官許逵談一談。

第518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第1110章 同贈君一句第1309章 肅州之危(上)第453章 全新的嘉靖帝第237章 道高一丈(求票)第510章 出頭鳥第1277章 晚宴(下)第470章 詩和遠方第973章 怨恨第1114章 大張旗鼓第157章 寧王令旨第923章 內鬥第431章 第一猛將第942章 橫生意外第1360章 哈密點兵第492章 太后怒火第1201章 封燕然山銘第1354章 回到原點第1348章 你追我趕第1336章 再施奇兵(上)第886章 衆怒第1300章 四時畫像第1069章 臣不敢辭第1132章 閣臣第150章 二舅子的選擇第1174章 擊殺第900章 拒而不見第199章 寧王反了第660章 臨危受命,直浙總督第621章 營救第290章 賞春文會(三):自取其辱第150章 二舅子的選擇第1282章 坐地起價第475章 嘉靖巡營(下)第603章 帝王手段第695章 定海受阻第573章 引爆第737章 四國聯軍第542章 大內宗設第989章 大青山中(下)第428章 鯉魚脫卻金鉤去?第789章 蔡夫子第210章 風雪襲來第1044章 查無此人第954章 兩方比鬥(下)第1181章 煽風點火第168章 芭蕉襯雨動秋心第1345章 幹一票大的第430章 大獲全勝第637章 禍水不留第566章 雷厲風行第218章 通判歸來,殺第1276章 晚宴(中)第936章 一網打盡(四)第482章 香囊和汗巾子第414章 大膽想法第1346章 殺俘第486章 附馬不值錢第217章 破宅,節烈第555章 異類第675章 夜襲,大帥駕到(完)第634章 晉商舉報第1068章 如芒在背第539章 滄海桑田第582章 花魁大賽(下)第1354章 革職第310章 迎接新君第276章 風雪破廟(中)第268章 雨霖鈴,斷章第705章 戰力很強,問題不少第1289章 大買賣第1289章 大買賣第1087章 福王第384章 第一支燧發槍第659章 全城大反殺(兩章合一)第376章 病倒第345章 再遇白蓮第57章 內圈第一(求票)第89章 撿了個皇帝第180章 敲打第1238章 衝突第1271章 追殺第50章 連射三箭第863章 龍離京第590章 倭襲東臺縣(下)第1144章 搶攻第648章 太湖泛舟第753章 香港島之戰(完)第197章 仁至義盡第259章 缺席鄉試第859章 就是命大第984章 野心勃勃第97章 祭祀第47章 上元節(二)第623章 細思恐極第506章 戶部郎中第371章 潛移默化第1085章 談判無果第581章 花魁大賽(中)第1137章 勢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