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泰山震

滋啦……轟隆!

慘白的電光剎那間劃破黑沉沉的夜空,一聲炸雷後,滂沱大雨漂泊而下,彷彿老天爺在垂淚,雄偉的京城很快便淹沒在這片無邊的夜雨中,大雨的喧囂何嘗不是一種沉寂!

然而,這份沉寂卻被急速的馬蹄聲打破了,只見一騎快馬冒着滂沱大雨,穿破重重的黑夜,順着官道飛馳至朝陽門,又是一份八百里加急送達了。

此時正值午夜,城門早已經關閉了,但八百里加急非同小可,負責守城的官兵不敢怠慢,查驗完身份後便立即開門放行了。

很快,這份八百里加急便送到了內閣的班房,內閣是二十四時值班制的,而今晚正好是三輔賈詠值夜班。

賈閣老神色凝重地接過溼淋淋的牛皮紙袋,驗明火漆無損,這才鄭重其事地打開,取出裡面那份加急奏報。

“唉,真是個多事之秋啊!”賈詠看完急報後不由長嘆一聲,憂心忡忡地望向窗外的漂泊大雨,雨水正順着房檐嘩啦啦地往下淌,形成大片迷霧重重的雨幕。

這份急報是從山東送來的,泰山地震了,而且還震得不輕,要知道泰山可是歷朝皇帝封禪的地方,非比尋常。有句成語叫穩如泰山,如今連泰山都震動了,大明的天下還穩嗎?

不知是巧合還是冥冥中自有天意,縱觀華夏幾千年的歷史,泰山地區一旦發生地震,這天下必有大事發生,所以素來便有泰山安而天下安的說法。

尤其是在封建社會,極爲重視泰山的異動,在古人看來,泰山發生地震乃上天發怒的徵兆,它將對人間降下懲罰,要麼改朝換代,要麼大災大疫,總之天下即將動盪不安,因此會引發極大的社會恐慌。

所以歷代帝王對泰山地震都是如臨大敵,不敢掉以輕心,譬如漢朝便有多位皇帝由於泰山地震而頒佈“罪己詔”,並且大赦天下,減輕百姓的賦稅和徭役。

明朝也曾發生過泰山地震,最近的一次泰山地震是在成化年間,那時明憲宗朱見深正準備廢掉太子朱佑樘,即後來的弘治帝,但這時泰山偏偏發生了強烈的地震,羣臣立即趁機上書勸阻,說廢太子不吉,導致上天震怒,天下不穩。明憲宗害怕了,於是打消了廢太子的念頭,否則大明的歷史將改寫,再沒有所謂的“弘治中興”了。

此刻,賈閣老拿着這份泰山地震的急報,只覺沉甸甸的,這次泰山地震莫非是應在徐子謙身上嗎?我大明痛失棟樑,這天下要不穩了?

“來人,備傘!”賈詠拉了拉繩鈴,吩咐值班的僕役準備雨具,提上燈籠便往皇宮大門而去。

現在這個鐘點宮門雖然落閘了,但泰山地震之事非同小可,賈閣老還是決定立即報入宮中。

此時的乾清宮養心殿中還亮着燈火,嘉靖帝朱厚熜竟然還沒睡,他靜靜地坐在御座,出神地看着殿外大雨,臉色微微發白,雙目黯淡無光,搖曳的宮燈彷彿給這個青年皇帝的身上披上了一層秋霜。

“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嘉靖低頭悄聲地吟誦着,當他再次擡起頭時已經淚流滿面,自言自語般道:“徐卿,你說過站在樓上看大街,只能看到地上的垃圾,站在高山上往下看,看到的卻是壯闊的河山。站得高看得遠,朕現在看得很遠,七大洲四大洋,可是誰來陪朕征服這片廣闊的世界,你失信了,別說七大州四大洋,就連河套都還沒幫朕拿回來,你言而無信啊!”

殿中的宮人皆凜然不敢作聲,這個時候沒人敢去觸皇帝的黴頭,因爲這跟找死沒什麼區別。

然而偏偏這個時候,殿外傳來了不和諧的腳步聲,嘉靖用衣袖擦了擦眼睛,擡起佈滿血絲的雙目往殿外望出去。

只見兩名宮衛破開雨幕急步邁進了養心殿,遠遠便跪倒在地大聲道:“啓稟皇上,這是宮外傳進來的八百里加急,請皇上御閱。”

宮人心頭一凜,又不知出了什麼妖蛾子了,連忙迎上前去,從侍衛手中取過公文雙手逞給御座上的嘉靖。

嘉靖接過急報打開一看,不由眼簾直跳,忽然用力把這份急報扔到地上,又狠狠地踩上幾腳,像一頭困獸般仰天咆哮:“朕到底做錯了什麼,朕到底做錯了什麼!!!”

殿內所有人都嚇得跪倒在地瑟瑟發抖,噤若寒蟬!

嘉靖站了起來,像喝醉了酒一般,踉踉蹌蹌地往殿後行去……

大雨還在繼續,今晚無眠的人不少,慈寧宮中某處房間還亮着燈。

“咳咳!”數聲微弱的輕咳透過窗戶傳出,搖曳的宮燈在窗戶紙上投影出一具窈窕的身形。

房間內,永福公主只穿着一件白色的右衽睡衫坐在書案後,櫻脣蒼白得沒有半點血色,同樣蒼白的俏臉在燈光下忽明忽暗,她右手纖長的手指正緊緊地抓住一支筆,在宣紙上緩慢地寫着字,左手不時捂住小嘴輕咳幾聲。

良久,永福公主才擱下筆,在身後等候的一名宮女連忙上前替她披上一件薄衾,勸道:“公主殿下,眼下已經入秋了,時辰也不早,夜深寒重的,還是趕緊就寢吧,仔細又病倒了。”

永福公主沒有回答,只是默默地看着紙上那兩行字出神: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

宮女暗歎了口氣,作爲常伴在公主身邊的貼身侍婢,如何不清楚公主的心思,輕聲勸道:“公主殿下,徐大人只是墜海失蹤而已,說不定哪天就回來了呢,奴婢雖然不會看相算命,但亦覺徐大人是個福緣深厚之人。這些年徐大人南征北戰,甚至在前線親冒矢石,均毫髮無損,命硬着呢,怎麼可能英年早逝。公主不必太過傷懷,倘若哪天徐大人平安回京,豈不是白傷心了。”

永福公主輕咳了兩聲,俏臉上泛起兩朵嬌豔的紅暈,揮了揮手嗔道:“就你話多,燒掉吧!”

看着宮女把宣紙燒掉,永福公主才上了牀,輾轉反側,直到大雨停歇,一聲若有若無的嘆息散入泠然的秋風中。

第137章 強擄第82章 舊仇第610章 方向——揚州城第956章 踏雪尋梅第222章 登門探望第1222章 圍城打援(下)第919章 家裡來人第433章 瘋狂的宋知府第1011章 借腦袋一用第1115章 穩紮穩打第36章 開張第152章 太白樓論詩(求票求訂閱)第1317章 連夜入宮第1343章 也是豬隊友第902章 馳援通州第677章 血淚第14章 進城偶遇第522章 三大商幫第65章 出版(爲榜首賀)第132章 現成的模特兒第957章 一拍即合第1357章 陰謀陽謀第604章 大肆搜殺第522章 三大商幫第767章 被老大了第318章 反其道而行第317章 這貨,不好惹!第63章 上門提親第1254章 賈閣老雄起(上)第345章 再遇白蓮第25章 徐咬定第929章 先下手爲強(下)第408章 收復泗水第1005章 公主心思第200章 追兵殺至第543章 海上炮戰第497章 通過測試第427章 通風報信第237章 道高一丈(求票)第171章 抉擇第1354章 革職第1156章 汗庭決戰(下)第643章 馬車接回門第565章 和尚畫像第869章 撤離第357章 全赴黃泉第696章 王綠姝獻計(兩章合一)第797章 目標宜遠大第662章 文璧獻計第1113章 祭旗出兵(兩章合一)第1356章 老熟人第1237章 出使第790章 侯爺回府第1354章 革職第1252章 郡王?第46章 上元節(一)第280章 除夕夜,小登科(大章)第198章 密謀第408章 收復泗水第893章 危機蟄伏第935章 一網打盡(下)第679章 擒獲第244章 平淡上任第239章 請君入甕,殺伐(求票)第80章 流言蜚語第1245章 嘉靖巡邊(下)第415章 新泰會戰(上)第906章 悔之晚矣第946章 俺答撤軍第591章 朱縣令的一把火第925章 大軍雲集第190章 銷售火爆第1237章 出使第924章 和親賠款?第1044章 查無此人第909章 庶女作妾第442章 混蛋第89章 撿了個皇帝第250章 誤解第28章 消寒文會(二)第131章 索畫第560章 一百萬兩(兩章合一)第198章 密謀第02章 要糧第1274章 警惕第20章 口吐珠璣第1193章 波斯美女第599章 再祭屠刀第94章 絕處逢生第1092章 俺答汗第93章 羣賊殺到(求收藏)第320章 殿試(中)第1089章 參將,兩個女人第1314章 非北靖王莫屬第124章 文膽之謀第798章 你受傷了?第960章 沽名釣譽?第668章 宋大眼第940章 請君入甕(下)第1357章 陰謀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