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胡適的憂慮

袁世凱的稱帝、破產、死亡,是中國近代史上君主專制制度的一次垂死掙扎。它給人們提供了深刻的歷史經驗和沉痛的歷史教訓。袁氏倒行逆施,居然有那麼多吹鼓手,有那麼多人爲他擡轎子,有那麼多人上表勸進。這就向人民昭示,專制主義在一些人當中還是有市場的,不可能一時消除乾淨。當然,也不排除其中很多的人,懷有各式各樣的個人目的。

然而,人心所向,時代潮流所趨,是進步,是民主共和。逆歷史潮流而動的人,雖然可能得逞於一時,是絕不會有好下場的,是終究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簿上的。袁世凱便是活的和死的見證!

袁世凱帝制失敗後,胡適在1917年的美國《種族發展季刊》發表英文文章《捏造民意:最近中國帝制運動的文獻史》,總結歸納了袁世凱及其黨羽策動帝制運動的來龍去脈,其中表示說:“這整個事件帶給全世界的,是一個最新的證據,證明了中國對民主的嚮往,證明了中國對建立一個誠實開明政府的努力,是絕對真心的。有一個美國作家說得好,他說:‘我不認爲中國的革命失敗了,因爲我相信它還沒結束。’辛亥革命以後所建立的民國並沒有失敗,因爲它一直沒有機會一展身手;它雖然夭折了,即使袁世凱及其黨羽的反動勢力一直有計劃、有組織地要消滅它,但它的精神仍在,而且繼續茁壯。中國這幾年來內部的政治搏鬥,是‘新中國’所從事的搏鬥,是這四分之一世紀以來與那幾千年來腐蝕、削弱中國的官僚體制從事殊死鬥爭的思想革命的新生兒。”

到了1926年10月9日,也就是辛亥革命爆發15週年的晚上,正在英國訪問的胡適,在“大不列顛中國學生總聯盟”年會發表英文演講,明確認定15年前的辛亥革命,“在所有建設性的層面都是失敗的”。在他看來,“我們推翻了滿清,可是我們未能建立一個真正的民國;……我們打倒了舊的政治秩序,可是,我們未能建立一個新的政治秩序;而且我們也未能控制住辛亥革命所釋放出來的惡勢力。總之,辛亥革命過了十五年了,我們未能把中國建成一個符合它的潛力的現代國家。”

關於辛亥革命的失敗原因,胡適列舉了具有代表性的兩種觀點:其一,沒有耐心的外國評論者會遽下結論,說中國這個種族根本出了問題,中國這個國家太老、太退化了,因此無法從事政治再生的工作。其二,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則把罪過都推到帝國主義列強的身上,說它們是中國問題的主要來源。接下來,胡適給出了他自己的簡單答案:辛亥革命失敗了,因爲它根本就不是一場真正的革命。一個朝代滅亡了,表面上政體改變了,僅此而已。人們的觀念和想法,沒有任何根本的改變,而那纔是必須革命的所在。

胡適進一步論證說:作爲一個有着光輝歷史的大國,我們太驕矜自滿了,因此,我們無法瞭解現代世界及其文明。我們從來就沒有真心誠意地要現代化。因此,我們從來就沒有認真地去培養我們的青年去肩負起這個大業。我們現在已經落後日本五十年了,因爲在心甘情願地接受現代文明這一點上,我們已經落後五十年了。

作爲例證,胡適闡述了中國派遣留學生的大致情況及其教育盲區:中國在半個世紀以前開始派遣留學生的時候,派的是非常年輕的孩子,因爲它所想要的不過是讓他們學會番語,以充當大官的翻譯。後來開始派遣青年的時候,他們學的都是技術性的教育,亦即,要他們成爲土木或機械工程師,礦冶、電力師,化學或物理技師。很少人學法律。幾乎沒有人學習哲學或文學。

“到了1910年,辛亥革命的前一年,當我跟七十名庚款生留美的時候,大家都強力地建議我做一個鐵路或礦冶的工程師。因此,甚至到了辛亥革命的前夕,我們仍然不知道西方世界除了技術知識以外,還有什麼東西可以教給我們;我們仍然不知道我們必須把青年男女培養成具有新思想、新文明的未來領袖。辛亥革命突然發生了。全世界都期待着我們把中國變成一個現代的民主國家。我們根本就是措手不及。辛亥革命以後的中國,沒有領袖,卻到處都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機會主義者。那隻配當操練官的庸才,飛上了枝頭當起督軍來;那隻受過文書和科級管理訓練的人,受命出掌國政。辛亥革命之所以不成功,民國之所以流於空名,這還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嗎?這就是中國的悲劇。辛亥革命失敗了,我再度強調,就是因爲它根本不是法國革命意義下的革命。那所謂的革命,只是改了朝換了代。”

以上說明,辛亥革命在胡適心中,佔據着怎樣的位置,辛亥革命和與之相關的諸多問題,他也一直在思考、在總結。

胡適早年就已經深受老子“不爭”哲學的影響,“ 原來在我十幾歲的時候, 就已經深受老子和墨子的影響。老子主張‘不爭’。不爭便是他在耶穌誕生五百年前所形成的自然宇宙哲學之一環。”他雖然沒有當基督教徒,但基督教的“聖經”卻對他的思想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使他成爲一個和平主義者。

到美國以後,胡適仍念念不忘老子的教訓,常常引述老子的一些名言,來宣傳他的和平主義,

例如:“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後來讀了《聖經》,胡適覺得耶穌宣傳的教義,如對邪惡魔鬼不抵抗;人家打你的右臉,你再把左臉轉過去讓人家打,等等,與我國老子“不爭”的理論極爲相似。

1914年七八月間,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胡適的和平主義迷夢受到衝擊。不久,他的一位美國朋友訥司密斯(George W?Nas.myth)從歐洲歸來。

這訥氏也是一個和平主義者,與胡適談起他在歐洲大陸的聞見,乃大談和平主義。他說盧森堡不抵抗德國侵略而得以保全,比利時抗拒德國侵略便遭到殘破;

而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市長,不抵抗德軍,率全城軍民投降了德國,便使城市得以“巋然獨存”,這正是“不爭不抗之惠”。胡適深表贊同,並認爲訥氏這種主張投降求全而不抵抗的見解,“老子聞之,必曰是也。耶穌釋迦聞之,亦必曰是也”!

近代以來,日本一直圖謀利用中國政局變動之機,謀取侵略權益。還在北京政府成立後不久,日本即利用承認問題勒索中方。逼迫北京政府在1912年10月與日本就滿蒙五路借款問題秘密換文,取得了在東北修築四平至洮南、開原至海龍、長春至洮南鐵路的借款權,以及洮南至承德、吉林至海龍鐵路的借款優先權,使日本勢力在東北進一步擴張。但日本並不以此爲滿足,還在尋求時機擺取更多權益,接踵而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即爲其創造了大好時機。

世界大戰打響,歐洲主要列強均捲入戰爭,暫時放鬆了在中國的擴張活動,此種形勢被日本認爲是對華擴張之絕好時機。

日本極端右翼浪人團體黑龍會在一戰爆發後擬定了《解決中國問題意見書》,認爲“目前是日本迅速解決中國問題最有利的時機”,狂妄地宣稱“日本將負責保衛中國的領土,維持中國的和平與秩序。”他們還提出了若干具體的侵略主張(是爲其後提出的“二十一條”的基礎)。

1914年11月,日本大隈重信內閣通過《對華交涉訓令提案》,提出了對中國的“二十一條”要求。

1915年1月18日,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晉見袁世凱,遞交了包含“二十一條”要求的文件。

日本提出“二十一條”消息見諸報端之初,全國各省、各界紛紛要求政府宣示日本所提條件的具體內容。國內各報競相刊載有關消息,發表措辭尖銳的言論。北京進步黨機關報《亞細亞報》評論說:“二十一條侵害我國重大主權,絕不應當與之談判,坐而亡不如戰而死。”人民羣衆的反對聲更是一浪高過一浪。

中日“二十一條”交涉,也激發了海外華人強烈的愛國心和對日本的反感。在海外,各商會、華僑會、留學生等團體和個人也致電外交部抗議日本的無理要求。留日學生反應最爲激烈。

1915年2月到5月之間,北美的中國留學生以空前的熱情討論“二十一條”,達成的一致意見是“對日宣戰”。這樣的口號登上了《中國學生月報》,上述的“駭人之壯語”,到了這裡,便是“吾輩非戰即死”、“決一死戰”的義憤填膺

高調愛國,歷來是中國的愛國特色,但能解決問題嗎?胡適深感憂慮。於是,他不合時宜的給學界寫了一封英文的的公開信(An open letter to all chinese students),寄給《中國留美學生月報》。信中明確表示了自己的反戰態度。

第518章 精彩篇章第465章 發起成立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第467章 格格不入第45章 積重難返第198章 廣東也宣佈護國獨立第112章 兵變第408章 事母極孝 割肉救親第560章 桃李芬芳第168章 籌安會的表演第369章 桂系的日子不好過第428章 大學令第67章 迫不及待第140章 袁世凱的心病第150章 復古第537章 西方的孔子第611章 1952年的臺灣之行第234章 祭天和新政第411章 點翰林第394章 “合法”內閣第523章 胡適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第148章 袁記約法第610章 關於陳垣第592章 最後十分鐘第545章 一場轟轟烈烈的愛第69章 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第349章 發了瘋的段祺瑞第213章 陝西、湖南護國獨立第491章 求博第560章 桃李芬芳第373章 樑士詒組閣第586章 參加第六次太平洋國際學會第297章 自欺欺人第316章 爆炸性事件第197章 廣西護國獨立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第331章 歷史是在前進的第389章 羅文幹案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342章 八省同盟第494章 與基督教擦肩而過第464章 漸行漸遠第605章 自由主義是什麼第331章 歷史是在前進的第444章 “退款興學”運動第530章 白話詩第402章 決心南下第116章 水火不相容第8章 約定第5章 去買官第288章 衡山、寶慶之戰第16章 柳暗花明第62章 垂釣洹上第143章 熊希齡中招第575章 矢志不渝第382章 恢復法統第295章 難產的國務總理第454章 最爲迫切的問題第241章 民國第一偉人第219章 成了中國海軍的一員第18章 好景難長第102章 革除弊陋第413章 投身新教育第11章 大院君李罡應第18章 好景難長第98章 爲什麼會出這樣的事第339章 上海問題第585章 顏李學派的程廷祚第612章 維持“法統”第212章 袁世凱發表《宣佈帝制案始末》第70章 呼聲第179章 司馬昭之心第1章 袁項城出生第132章 袁世凱不肯善罷甘休第349章 發了瘋的段祺瑞第505章 異曲同工第376章 奉直大戰如箭在弦第115章 唐紹儀其人第335章 徐世昌還是真心想和的第302章 極有心計之人第504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倫理學理論第327章 這不是和平第94章 僵局第484章 競業旬報第224章 赴日考察第259章 北洋軍入浙第99章 六路北伐第596章 回到北平第248章 九個回合第192章 貴州護國起義第362章 桂系的潰敗不可避免第354章 李純突然暴死第365章 兩湖的亂局第351章 直皖之戰第305章 湘東反擊戰第489章 乘船赴美第257章 徐孫之爭第164章 芥蒂第9章 老兵和新兵第267章 改組內閣第172章 派系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