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南方衛所

第三十六章南方衛所

朱見濬剛剛所想的並沒有錯誤。

毛勝希望藉助朱見濬的權威壓制住項忠與王越。

畢竟太子就是太子。

即便朱祁鎮沒有給太子總督各軍的任命,但是太子天生就有這樣的權力,誰都不可能真將太子當做下屬,也不可能真將太子當做無物。

如果朱見濬堅持與安南開戰,有毛勝的堅持,這一件事情很可能推行下去,甚至皇帝知道了,也不會不維護太子的權威。

只是這樣做,未必沒有後遺症。

毛勝有病急亂投醫了。

而今朱見濬說要請聖裁,縱然不請聖裁也不行了。衆人自然服從這個決議。

王越見毛勝的臉色不大好,在毛勝走後,就追了上去,說道:“將軍,安南而今不打,又不是將來不打。陛下對宣德年間罷兵之事,耿耿於懷,總有一天會問罪安南了。”

“將軍熟悉南方情況,將領派兵,誰能出將軍之外?”

毛勝聽了,悠悠一嘆說道:“王將軍,你很好,最好的生逢其時,不如我們這些老朽。”

毛勝少年的時候,是永樂年間,聽着一個又一個勝利長大的,但是等他長大接着父輩的旗幟從軍之後,卻是洪宣之際,從洪熙元年到正統前期,長達二十年的太平時光,雖然不能說天下無事,但總體上來,武臣用武之地,並不是太多的了

到了大明對北方用兵,毛勝被留在雲南。

他當時的同僚一個個有爵位在身,但是毛勝卻一直沒有什麼戰功。

而今他已經老了。

縱然皇帝幾年之後,對安南大舉用兵,又如何?

這幾年的時間,對皇帝來說,並不算什麼,對王越來說,也不算什麼,但是對他來說,卻非同一般,就是他能不能繼續打下去的分界線。

正是如此,毛勝才一心想打,甚至不惜得罪太子。

其中正是有這位老將想在最後的餘暉有所作爲。

很多時候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也僅僅能志在千里而已。

王越聽了,一時間也不知道怎麼安慰這一個老將。

因爲這一場懸而未發的戰事,很可能是這位老將軍,軍事生涯之中面對最後一場戰事了。

毛勝也不顧王越,招呼身邊的親兵說道:“聚集兒郎,跟我去巡邊。”

毛勝自然不敢擅起邊事,但是心中一團邪火,不知道該往哪裡發。而且他未必能趕上打安南了,他的兒子孫子還在。

而大明與安南打仗,也就那幾個方向而已,廣西這邊決計是主戰場。毛勝決心趁着這個機會,將周圍的地勢好好勘探一番,也算是爲子孫做準備了。

如此一來,廣西大軍雖然依然在太平府,但是實際上,已經有些鬆懈了。

甚至王越已經安排撤軍順序了。

請聖裁的奏疏,在十幾日之後,就到了朱祁鎮的手中。

朱祁鎮看了其中內容,對照錦衣衛東廠的奏報,心中長嘆一聲,暗道:“如此也好。”

他心中有些悵然,也有一些輕鬆。

悵然是,安南是必須要打的。畢竟這關係着朝廷的南洋策略。唯有拿下安南,直接將大明的觸角,到了湄公河三角洲,再加上舊港,南海衛,甚至在馬六甲建城,如此一來,南海纔是大明的內海。

如此一來,大明開拓南海,纔不是飛地。

但是朱祁鎮很清楚,輕重緩急。

不理清楚內部,改造大明社會,即便是打下了安南,南洋又如何,沒有政治經濟商業等等方面的羈絆,大明未必能守得住。

所以,等朱祁鎮變法有成的時候,纔是攻略安南最好的機會。

機會錯過,朱祁鎮自然有些惋惜,但是即便抓住機會,朱祁鎮也未必有順順利利打下安南的把握。畢竟安南不是朝鮮。

所以,不做自己預料之外的事情,朱祁鎮反而有一些輕鬆的感覺。

“罷兵就罷兵吧。”朱祁鎮心中暗道。

不過這一次大規模軍事調動,朱祁鎮也不準備浪費。

他召集楊洪與羅通,說道:“南方衛所向來不堪戰,大藤峽一戰,已經顯露出來許多,這一次撤軍之後,就好精簡衛所,裁撤空額,朕準備大赦天下,凡是逃兵都在赦免之列,可以就地落戶。所以,兵部與五軍都督府都要派出人巡視,如果各衛所人數不夠的話,就地裁撤,合併爲一。”

“我等明白。”

從正統十四年之後,朱祁鎮一直整頓衛所,而今通過近十年的時間,從京營而內地,從內地而邊軍,在一次次軍事勝利之下,已經推行了大半。

邊軍各爲衛所,大多遷徙了。

每一次遷徙原地,就是一次重新分配土地。

即便是軍官想要兼併,也要幾十年的時間。

至於中原與南方的衛所,朱祁鎮本意是一律裁撤,但是當朱祁鎮算了一筆賬之後,他不得不放棄這個想法。

在朱祁鎮心中京營各部包括在外駐紮的京營人馬,有四十萬就足夠震懾內外了,而邊軍各部加起來,大概有三十萬,包括遼東,海西,海東,宣大,東勝,開平,大寧,寧夏,甘肅,西寧,四川,雲貴,廣西,以及沿海的水師。

三十萬已經是一個保守的數字了。

即便如此,一年軍費決計會超過一千萬兩。

而一千萬兩白銀,是朱祁鎮對軍費劃出的紅線。

如果在大明財政收入沒有結構性增長的話,那麼長期維持在,三千萬石糧食,一千五百萬兩兩白銀之間。

也就是說,一千萬兩近乎朝廷財政收入一半了。

這已經是朱祁鎮不能承受的,如果內地再派駐軍,又是一大筆開支。

所以,朱祁鎮不得不退了一步,內地每一個省要保持幾個有戰鬥力的衛所,免掉駐軍。

這也是朱祁鎮內心之的過度政策。

他必須想辦法減少軍費在財政支出的比例,想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兩個辦法,一是想辦法降低養兵成本。自然不可能硬剋扣糧餉,只能想辦法在政治上給他更高的地位,或者說推行兵役,這都是朱祁鎮心中變法項目之一。

另外一個辦法,就是讓大明的財政收入大增,這又是變法的另外一個方向,改革生產關係。

不管那一個方向有了突破,朱祁鎮就能將未盡的軍事改革繼續下去。

當然了,如果兩個方向都有了進展,那就說明大明能養活更多的兵馬,有更多的暴兵能力。

到時候,不要說區區安南,放眼這個時代,那個國家,在極端情況下養上一兩百萬大軍,並且都是精銳人馬。職業兵。

如此國力,對付那個國家不行。

這就是朱祁鎮心中的戰勝於朝廷。

不過,即便是臨時的政策,朱祁鎮也不容他們懈怠。自然要細細叮囑一番。

羅通表態,說道:“請陛下放心,這一次南方衛所一下子裁撤數十,自然會讓下面知道朝廷的意思,不敢有一絲的懈怠。”

不清軍了,並不意味着逃兵不會得罪懲罰,而是士卒如果不想當兵,可以向衛所說明,爲了防止衛所之中一手遮天,也可以向當地地方官府說明,由他們出面交涉。

第九十四章 開海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學新三甲第六十章 徐有貞的目的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一百二十二章 地震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的窘境第九章 劉定之與李賢第十二章 見義必爲,非勇也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五十五章 奴兒干都司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三十五章 真相與處置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五十四章 吳士漣的絕望與希望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十四章 糧食危機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四十七章 西虜寇邊第六十九章 太子回京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動天下第四十一章 落子南洋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第一十七章 皇后監國第一百八十二章 吳瑾揚名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二十三章 阿刺知院之死第八十五章 蔣貴第四十章 雨夜奪城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一百零六章 朝鮮震動第一百一十五章 羅倫之心第一百二十章 韓鐵城到寧化第二百零七章 明軍步騎vs瓦刺騎兵第三章 會昌伯孫家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賢思路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塞之前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部尚書的人選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三十三章 瓦刺的兵器來源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一百六十九章 盧溝河水情第七十六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二十章 治水三人小組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四十三章 憑祥之戰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百六十五章 武興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七十一章 大朝會第九十六章 軍工的發展第九十章 開海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生一場大夢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十八章 鐵面講官第五十四章 水利學堂第八十一章 會寧伯李家第一百三十八章 瓦刺退兵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識趣的襄王第四十一章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二第二十四章 海運現狀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瑛的計劃第三十七章 楊溥難題第一百二十章 鹽法開中法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一百零九章 甘肅在行動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八十一章 會寧伯李家第十六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四章 太后第三十五章 冷眼旁觀新世界第四十九章 瓦刺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斷第三章 災年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東的滅頂之災第一百四十三章 早膳第一百五十九章 周忱的斂財手段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一百一十章 約期第四十七章 開海方案第一百一十九章 長遠之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十一章 微山湖計劃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機會第三章 災年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蘭忽失溫之戰第一百四十章 天下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