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

第三十九章 欽州黃氏之戰

朱祁鎮之所以如此憤怒,並不是雙方開戰了,而是憤怒於毛勝打敗了。

毛勝輕敵了。

毛勝是先到了的黃氏,黃氏自然好生接待的。而安南軍隊後來到了,在南方山區,騎兵或許是一個不錯的代步工具,但是想法發揮出騎兵的戰略優勢,卻是不可能的。

安南當時指揮的將領,到底是怎麼想的。

明軍這裡並不知道。

他是不知道明軍就在黃氏,甚至徵南將軍毛勝也在,還是知道了,依舊按照原計劃發動了進攻。

但是他的突然襲擊。實實在在讓毛勝措不及防。

無他,安南軍隊的火器化程度非常之高,而且派往欽州黃氏的軍隊,由是安南的精銳軍隊,故而一開戰,毛勝就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之下,承受了安南軍隊大量的火力打擊。

在山地的情況之下,毛勝的騎兵根本跑不起來。明軍也沒有思想準備,畢竟大軍都準備撤軍了。

這種鬆懈的情況之下,明軍損失相當之大。

不過毛勝畢竟是老將,穩得住陣腳,聯合黃氏的家丁,開始反攻,毛勝亮出自己的大旗,然後帶隊直插安南軍中。

當時安南軍隊也大吃一驚,被明軍騎兵從中鑿穿了。

但是安南軍隊的組織程度卻不是一般軍隊能比的,畢竟現在的安南軍隊,幾乎是在後黎朝一朝最高光的時刻。

面對明軍數百騎兵反攻。

安南軍隊的陣勢根本沒有被擊破。

或者說因爲地勢的原因,陣線也亂了,即便是陣型混亂的情況之下,安南士卒也沒有選擇後退,雙方都陷入肉搏之中。

毛勝騎兵最大的問題,是山勢起伏,地勢所迫,馬跑不起來。沒有速度,縱然毛勝親兵都是精銳,但是在這種混戰之中,只是白白消耗而已。

更讓毛勝失望的是。

黃氏的家兵連一會兒都沒有堅持下去,就被安南軍隊給打崩了,黃氏紛紛投降。

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

畢竟黃氏這種地方土司有些兵力,不過是看家護院而已,指望他們有其他作用嗎?

這一場小規模的戰事,雖然不能說,將明軍與安南軍隊最頂尖的精銳全部投入其中了。但是參與進去的各部,放在兩國內部都能算得上精銳之列。

黃氏這些雜兵參與在這方面之中,不是分分秒秒被錘死,還有其他下場嗎?

毛勝只能選擇帶着部下突圍。

但是一路廝殺出來,只剩下三百多騎,退往了欽州,隨即帶着兵馬進駐防城。

如果事情到了這一地步,雖然明軍吃了不小的虧,但是距離雙方根結難解,還是有一點距離的。

但是安南接下來的舉動,卻讓朱祁鎮無法退步了。

黃氏一族,一個不留全部被安南人給殺了。

或許在安南方面看來,這是處置叛徒。但是在朱祁鎮看來,如果朝廷不能爲黃氏一族報仇,那麼將來還有什麼人爲大明辦事。

這是第一點。

其次一點,就是安南軍隊似乎一不做二不休,大軍挺進憑祥州。

憑祥土司李成,向大軍告急。

這就是朱祁鎮前後接到的關係廣西前線發生各種事情的奏疏。

朱祁鎮看過之後,對於毛勝很是失望。

不管毛勝在奏疏之中怎麼辯解,但是在朱祁鎮看來,輸了就是輸了。毛勝作爲朱祁鎮任命的方面之將。

朱祁鎮給了毛勝相當大自主權。

就好像毛勝想收復欽州七峒的舉動,朱祁鎮就不是事先知道的,不過這並不重要。但是毛勝想做這樣的事情,低估了安南的情況,造成這樣被動的情況。

纔是朱祁鎮最不能忍受的。

這一戰,大明戰死七百士卒,說起來這個損失。對於大明來說是九牛一毛。但是卻將朱祁鎮已經完成好的善後舉動,全部打亂了。

對於安南的一切情況,都要重新評估了。

朱祁鎮第一個感覺,就是要換將。

覺得這個毛勝老則老矣,卻不是大將之才。但是隨即朱祁鎮就將這個念頭打消了。無他,這個時候雙方說不定就打起來了。

臨陣換將,不管是換誰,都不是太合適的。

朱祁鎮想到這裡,二話不說,口述一封安撫的聖旨,令內閣立即擬詔,發給毛勝。表示他大明皇帝對徵南將軍毛勝一切行爲的支持,安撫毛勝,勝負乃兵家常事,無須自責,前線之事,都由毛勝節制。

之前對打不打,朱祁鎮還是有些猶豫的,爲防止在戰和大事上,脫出朱祁鎮的控制。朱祁鎮對廣西方面人事安排,並沒有向戰事方面傾斜。

而此刻,朱祁鎮預感打一仗已經不可避免了。

於是就放開了所有的限制,不管對毛勝滿意不滿意,都要達成前線專將權的目的。至於打贏打輸在事後在說。

另外朱祁鎮立即召見內閣會議。

甚至不顧天色已晚,準備挑燈夜戰,也要將這一件事情馬上敲定。畢竟說不定這個時候,前線已經交上刀兵了。

如果北京的政策不能立即轉變,對這一場戰事有不好的影響。

等所有大臣都到了武英殿之中,一根根手臂粗的牛油蠟燭,就好像是林立的甲士一般,與甲士的鐵甲相互反光,將武英殿之中,照耀通明。

但是第一時間,大臣都沒有說話。

無他,這事情太急了。

所有包括朱祁鎮都沒有準備,此刻正一分分看關係這一戰的各方文書,東廠,錦衣衛,斷事官,地方官,等等的。

很多渠道對這一件事情,還沒有反應過來。再過一兩天之後,決計有更詳細更明確的關於這一戰的奏疏彙總。

不過,此刻卻等不了了。

朱祁鎮咳嗽兩聲,說道:“諸位看得到差不多了,首輔,你先說說該怎麼辦?”

李賢說道:“臣以爲當訓斥安南使臣,令安南國主上奏,分辨此事,總好弄一個是非分明,纔好下結論。”

李賢的態度從這短短的一句話之中表明無疑,他希望在大明朝貢外交框架之內,解決掉這個問題,一句話,就是談。

當然了,談如果真談不下來的時候,自然要用另外的辦法。

只是李賢從骨子裡都散發着四個字:“不想打仗。”

各種原因之前李賢已經說明了,即便是而今出現了這個預料之外的事情,李賢也不想改變初衷。

“陛下,事已如此,說什麼都晚了。”楊洪說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黃氏爲朝廷效力,而全家死難,朝廷如果輕易放過了安南,臣擔心從此廣西各土司畏懼安南,就要超過畏懼朝廷了。”

“如此一來,廣西西南就不是朝廷所有了。”

楊洪說到了朱祁鎮的心裡面了。

這是朱祁鎮第一個擔心。

在大明與安南之間,其實夾雜着大量的土司,不管是大明這邊,還是安南那一邊,都是如此。

同樣是前線,但是對兩國卻是不一樣的,安南這邊前線就是安南的國門,近乎宣大對北京的重要性,根本就是以此立國,乃是半步也不能退讓,一旦退讓失去邊境的天險。安南國都升龍城就會有危險。

第二百零九章 雙方退兵第八十六章 合流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斷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四十九章 瓦刺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七十三章 礦業第十六章 李瑈的應對第一百一十七章 易知單的利弊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嶽的機會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二百二十章 軍事改革的開始第一百三十九章 分殊定理外王道第一百四十三章 削藩--大明的政治正確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憂心第四章 朱祁鎮的京營第三十章 風雲暗藏第一百五十二章 親親之道第五章 京衛改革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一百零四章 鐵甲鏗鏘第八十三章 西事急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一百五十六章 和親?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第四十四章 石炭二第一百章 大明鐵騎之威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二十章 出京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十六章 大捷消息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戶部之爭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賢思路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第二百章 馬第一百二十二章 地震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義政第一百一十九章 長遠之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赴安南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憂心第九十八章 藏地第一百七十九章 成國公之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良藥苦口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文正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一百五十六章 塵埃落定大本堂第三十章 宿衛宮中第一百章 大明鐵騎之威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三十三章 盧溝河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況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雨如瀑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九十三章 開海五第八十四章 沙縣民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八十四章 陳懷第一百五十七章 襄王出京第一百一十三章 北伐第六十五章 欲平安南,先定廣西第八十三章 說客張文第一百二十七章 瓦刺新主第四十三章 下肇州第一百二十一章 錢法第二百三十七章 傷亡慘重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應手第一百六十二章 廢南京六部的構想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閱武學第一百八十三章 背城而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七十三章 大宴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第四十五章 安南之糧第八十六章 大婚序章 我, 朱祁鎮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注一擲第九十一章 曆法的背後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十一章 內閣七人名單第十四章 糧食危機第一百一十九章 馬文升斷案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十五章 李實的辦法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