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搞不清狀況

彭正完全沒有搞清楚狀況。

自從帝都塌陷,江南維持着怪的狀態,原本的內亂之源被掐斷,武力的征服變成了經濟的滲透,從北方往南方的走私成爲了一種下下的分潤,所有人都覺得,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下去,也應該持續下去。

這涉及到一個問題,世界觀。

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會思考,我做了些什麼,給世界什麼改變,從而有什麼積極的或者消極的改變。

唯心者,或者說無知的人,卻是以主觀看到世界,他們認爲,我認爲世界是什麼樣的,世界是什麼樣的,於是產生了各種問題。

一個化妝品廣告,在無數化學品的陪襯下,大胸女演員口口聲聲喊出了我恨化學的口頭禪。

一個科生,口口聲聲質問一個生物學教授轉基因到底轉了幾個基因……

但這些人,卻是光緒皇帝臨死前一直憎恨恐懼的人,法者。

他們最強大的地方,不在於他們可以爲國做出爲國爲民的好事,而是他們根本不做好事以後,禍國殃民以後,依然有辦法把自己包裝成做了好事,殺人放火,罷職回家。

這種事貫穿了唐宋明清時代的人譜系,可以看到,歷史無數劣跡斑斑的人,都有自己特別的洗白技巧。

他們的世界觀裡,自己飽讀詩書,出外爲官,只需要坐在那,下下的百姓和官吏會如同馬牛那樣,勤勤懇懇的幹活供養自己,還要交出去來,幫自己去面“跑部錢進”,升官發財的。

而在外面,他們對於外敵,一直做不到妥善的應付,在儒家還沒有當道的漢初時代,還能打出南北匈奴分制這樣的華麗操作。

而到了儒教大興以後,國的國運一直是急轉直下的,五胡亂華還可以說是“少數民族南下”,但東晉南樑的無恥無能總不能瞎說吧,但史書在誰的手裡,正義在誰的手裡,可不是瞎說的。

我們可以看到,國曆史,對外戰爭,基本是一部,武將領兵的時候,還能打一個勝負出來,人領兵外戰,基本都是一個字,輸。

原因很簡單,你首先要把敵人當做一個人,當做一個對手,而不是一頭蠢豬啊。

國曆史有這樣的一個恥辱,一個人得意洋洋的發去檄,花樣打臉,說敵人不知兵,不懂得守衛鴨綠江之險要之地。

於是敵人大笑,利用鴨綠江險要,讓國的士兵死亡無數。

這個人卻沒事兒人一樣,拍拍屁股回了家,嘟囔一些皇帝不肯重用他,不然他早可以統一世界的言論而去。

在他們看來,異族人要麼是貪婪的小人,要麼是暴虐的暴徒,可以對他們撒謊不講信用,或者輕輕鬆鬆的征服。

彭正的意思很簡單,這位林縣令來江陰一年多,他可是將其好好餵飽了,而去他也有後手,這裡的百姓團結的很,如果外地來的縣官幫助外人欺負自己這個本地人,那他可有辦法安排人煽動起來。

林縣令實際也很無奈,你們自己作死,爲什麼帶我,我不過是在這裡混幾年日子,然後找機會回家的人,爲什麼要如此逼迫於我。

不過,作爲縣官,辦法還是多的:“你自己對北方來的大人說吧,這是你們惹出的事端啊。”

李向前笑了笑,說道:“二選一,是你認下罪行,還是讓你兄弟把鍋扔在你頭?”

彭正看了看自己的大哥,他本姓曹,只是過繼給了舅舅,於是改姓,不過平日子的聯絡還是不少,這次動手殺人,本身是他在策動。

昨晚曹家出事被一鍋燴了,自然有人分頭去報信,去周圍村子通知鄉黨助拳的是一波,到縣城找人的也是一波,不過彭正昨晚睡在妓院,很不好找,到了太陽高起的時候,城裡得到消息一片慌亂下,他才發現不對,到了縣衙,居然是把曹長青給抓了。

要求縣令速速發兵去救人,被林縣令嚴詞拒絕,這些鄉兵雖然裝備不足,訓練也乏善可陳,但畢竟是縣令大人到任後苦心經營起來的,敵情不明出城,這不是讓他送嗎。

好在那典史作爲同樣的外鄉人,正是要多做事才能服衆,因此下下對他還是滿意,同時這個人倒也用於任事,自然是他去挑頭,前去探查情況了。

閻應元帶回的消息自然驚人,帝都似乎對自己人被殺並非以前認爲的毫無感覺,而是雷厲風行的從帝都直接派人來的,而且一來抓了一個準兒,顯然做足了情報,這明顯是有帶路黨啊。

軟磨硬泡下,縣令始終拿不定主意。

這不是春秋大義,要求他剃髮或者叛國,而是治下的無良劣紳殺死外地人。

當然了,林縣令也不喜歡北方的敵人在自己的地盤進行煽動,但是自家師爺說的話,也是蠻對的。

讓說嘴皮子的人在下面動動,好過讓大軍前來啊,只要注意彈壓,不要生起民亂好。

同時,林縣令也心知肚明,自己的師爺作爲一個紹興人,自然是消息靈通,知道帝都人在搞什麼師爺變秘書的勾當,也是直接把他們拉進了體制內!

雖然也有的師爺,更喜歡在暗翻雲覆雨的勾當,更喜歡沒有身份,但暗掌握一切,但是對大多數正常人來說,有個編制,可是求之不得啊。

林縣令也計算過,如果師爺改秘書,自己不必支付薪水養活秘書的話,那麼自己可以省下這筆錢啊。

幕友也是讀書人,基本花銷都是不少,能省則高官老會的滲透是全方位立體化的,對於商人,寬鬆的經營環境,絕對安全的治安,數之不盡的新式商品,讓無數南方商人一下子心態轉變,而對於紹興的師爺羣體來說,這樣赤果果的收買可是一個大利好。

還是那個問題,在團結大多數人,鬥爭反動派這個技能點,長老們越來越嫺熟了。

林縣令越發討厭彭正和曹舉人,他多麼美好的生活啊,原本可以再讀一遍那紅樓夢,猜測一下下一卷寶玉是選了林妹妹還是選了寶釵姐姐,可是美好的生活這麼被打攪了。

因此,他也是一言不發的看着,無視彭正的求助眼神。

“大人,求你救命啊。”

“好了,你們不是喜歡大人嗎,根據情報,我的人被你們折磨了兩個小時,哦,也是一個時辰才死,你覺得自己能挺多久?”

李向前指了指旁邊的衙役,說道:“你,動手給我打,打到他招爲止,對了,如果你覺得平時有交情,不想打,那我只好讓你去替代他了,對了,給這幾位差大哥休息費,打人也是力氣活啊。”

一邊是死亡的威脅,一邊還要錢拿,再說了,他們皁班的人,和戶房也沒有那麼好的交情啊。

看好火候,幾個差役狠揍了一頓彭正,反正平日裡交情也那樣,作爲縣令身邊的打手,與負責收稅的人本身是內外有別,聯絡多了是忌諱不是。

彭正呼天喚地,卻是受不了一樣,看着他似乎幾十歲的人受不了打,李向前擺擺手,說道:“本人不行了,換他兒子,接着打!”

彭正這下知道厲害,知道自己哪怕被打死,當真是沒人在意,人家是北方人,做掉你直接回家,哪有什麼問題?

“大人,這與我無關,是那幾個人用大人的旗號,到處招搖撞騙,下面的小民氣不過,纔不小心將其打死的。”

李向前說道:“關我什麼事,我的人犯了事,自然有內務部去管理,你在這裡是什麼角色?”

彭正咬咬牙,說道:“我招了,招了,請莫要打我兒子啊。”

旁邊自然有林縣令的書辦,在聽令記錄,彭正一樁一樁,如何策劃,圍捕誘捕了宣傳隊,如何用官面身份欺騙他們,宣傳隊只有爲了防身的火銃,沒有步槍,自然不是對手,卻也不是沒有反抗力量。

問完一切,彭正自然狡辯,本打算將人驅逐出境好。

但是總有鄉民,將人毆打致死,最後死了人,他們負有領導責任,但沒有實際責任。

不過,李向前卻是宜將剩勇追窮寇,他似乎有自己的消息來源,卻是逼問住了彭正,其如何下欺瞞,將多收的稅小小頭給了縣裡分潤,大頭都是自家吃了。

這個時代的運輸成本極其高昂,所謂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也是說,在戰爭距離下,把一些糧食運到到位的成本,是這些糧食的二十倍。

而爲了完糧,大明朝的農民需要自己想辦法運到附近的糧倉去的。

這也給了這個主動招攬下這個差使的彭正一個機會。

以次充好,以舊換新,故意誇大運費和給庫吏的賄賂金。

這是最可怕的,李向前這麼一條條的將情報唸了出來,彷彿他盯着彭正完成了這些貪腐一般。

哪怕是兄弟,彭正也不得不看向了曹舉人,這些事情,雖然是“潛規則”,但是把數目搞的這麼清楚的,必然是“自己人”啊。

“你認了嗎,這些賬目,還有你家產的清單,額,估計這個時候,不少部分都歸了我們的差役們,好在你大部分的財產都是不動產,是各種鋪子和田地,這倒是好事。”

這曹家和彭家也不是一兩代了,自然懂得細水長流的原則,不但收一些乾股,也會多入股一些鋪子,當然了,自然是可以多佔便宜的。

問題在於此,入股沒有權勢的依仗,在沒有會計覈算制度,沒有信用制度,銀行制度的情況下,放手讓“職業經理人”經營產業生意的後果,基本是被吃的一乾二淨。

其實很簡單,我出差住的賓館,花了300,開了500發票,你總不能爲了200塊跑去給我調查吧,那要花銷掉多少?1000塊?

成本,邊際效用,如果沒有大規模計算機覈算,幾乎是無法抵擋的,難道真的要用十個人組成的團隊去核算一個人幹活?

彭正自然百般抵賴,不過這些證據卻是實實在在,不過,縣衙外的響動卻也起來。

“鄉親們,外鄉人來欺負人啦,他們挨個抓人奪財,下一個是我們了,不能忍啊。”

縣衙外的人自然不少,曹家的族人,彭家的人,當然是各種彭正找來的混混,都在不斷的鼓譟,訴說着外地人合夥欺負人的遙遠故事。

縣衙門口忽然出現了一人,遠遠的看不起,衙役們還是勉強在維持秩序,那人卻忽然以巨大的聲響說道:“孫大郎是誰啊,是哪位。”

這個聲響大過了任何人的嗓門,事實,城裡最大的嗓門,是一個專門幫忙扮作孝子哭墳的女人,那聲嘶力竭的樣子可以讓任何一場葬禮變成鬼哭神嚎的修羅場,但都沒有這個聲音大。

這幾乎可以鎮住所有人的聲音,幾乎可以傳遍全城,當然,是以縣衙爲心的地帶,不過已經足夠了。

孫大郎依然沒有出現,不過,後面的話卻很快改變了一切:“孫大郎同志,有你的一份現銀,請速速來登記領取,過期不候。”

這話當然引起了喧譁聲,很快有人跑了過來:“俺姓孫。”

柯小南看了看他,這小子之前躲着,現在卻跑過來。

“你是在前街賣炊餅的?前兩個月,給了那彭正二十兩銀子,只求他在書放手,幫你給新婚的老婆改籍?”

“是了,是小人做的。”

柯小南說道:“現在彭正的事兒發了,二十兩銀子可以還給你,額,你識字嗎。”

“不,俺不……”

“那找個熟悉又認字的,讓他幫你把當初如何辦事,如何給銀子,如何事情了了的前因後果寫清楚,然後來領錢,嗯,沒問題的。”

孫大郎一陣激動,卻是被喝退,因爲柯小南在喊下一個了:“週三八,週三八同志請來一下!”

第475章 大張旗鼓行刑第93章 日記第418章 吃喝玩樂第127章 最在乎的第123章 巡撫的談話第74章 這麼急第92章 隔壁的桌子上第739章 新工作第390章 溫泉play第619章 沒權利泡妞第281章 教育的未來第118章 知府李恪第261章 新年的準備第430章 師爺工作會議第120章 方師爺2第72章 吳梅村第805章 張岱在帝都8第222章 計件工資第325章 房子房子第81章 養成第38章 請開科舉第544章 背鍋俠克倫威爾第769章 矛盾的讀書人第532章 人民幣設計委員會第762章 趙棒槌相親3第691章 搞不清狀況第471章 管你死活第645章 回扣第856章 左夢庚第613章 膽子大第139章 內部問題第1043章 長老們的底氣第514章 孔子身高第557章 林允兒的悲泣第764章 羅生門第712章 惠第480章 傳銷指導手冊第630章 天網第739章 新工作第9章 交流第280章 娼寮第762章 趙棒槌相親3第841章 手榴彈的初戰第468章 打海盜第479章 到達倫敦第705章 李笑第301章 民心不可用第748章 就是白第134章 孔有德的兩難境地第492章 小書攤的糾紛第194章 作死第687章 民主第89章 毛瑟第173章 張燕燕的決定第700章 開出條件第601章 秘密調查第127章 最在乎的第589章 打明牌第264章 頭髮的破綻第683章 送死你去第598章 吳文第377章 圍城第243章 是人都有小心思第45章 權力劃分第477章 看電影去第681章 水賊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21章 一片石之戰第318章 地球儀第333章 自白第326章 親事第22章 一片石之戰2第734章 大本鐘計劃第690章 戰爭狀態第588章 有刺客第555章 王榮耀的嘆息第188章 追查“姦夫”第630章 天網第593章 結硬寨第121章 毒月第659章 煎餅果子來一套第156章 火耗是什麼第45章 權力劃分第580章 援助纔是最大的惡意第191章 龍脈第864章 胡三七的故事4第303章 舉棋不定第700章 開出條件第654章 森長一和古美門第414章 動手第370章 暗劍第530章 期末頒獎第340章 丘八一怒第858章 歡樂的蘇州第392章 合金刀與武士刀第788章 大明考績第342章 鐵路的看法第232章 嬌媚燕燕第714章 姓氏名字第65章 孫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