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戰爭狀態

如果你認爲是戰爭狀態的話,我立刻扭頭走哦……

這是什麼意思?

在座的幾乎沒有學過多少邏輯學的,對其的技巧關係也瞭解不多,都是花了一會時間,才稍微搞清楚裡面的因果。

曹長青認爲自己所屬的縣與北方人還在戰爭狀態,這種情況下,你派來的人,我殺死了,是天經地義的。

同時,曹長青也說出了一個事實,如果殺了自己,那其他縉紳怎麼看,雞怎麼看,鴨怎麼看,貓貓狗狗怎麼看?

但李向前卻是很簡單把這個泡沫戳破,如果你承認了戰爭狀態,那我按照戰爭狀態下的原則對你來啊。

他看準了一件事,江南人的人也許並不軟弱,但正常人只要是自己的生活,榮譽沒有受到侵犯的時候,指望他們站出來反對自己,暫時是不會的了。

這是非常博弈論的選項了。

林縣令知道自己該有個抉擇了。

之前曹長青魯莽的,和他的過繼出門的兄弟串謀,殺死了人家的宣傳隊,是這個結果。

作爲一名專業化的儒生隊伍培養出來的接觸精英,這個時代的最強人,二十年苦讀拼搏出來的進士……

“此案牽連甚廣,本官看,還是要交由面的知府……通判等處理,大人以爲然否?”

wWW▪тTk án▪¢ ○

還真是友軍有難轉進如風啊。

“這樣的大案,本該如此,奈何這案子總得有個態度,纔好往報吧,而且,我所知,這曹舉人,還有他兄弟彭書吏,可是靠着內外勾結,每年的月利銀子,都是縣令大人分半份兒,人家一人一份兒,咳咳咳,如果抄家的話,說不定養活這全城百姓舒舒服服的過一年也沒問題啊。”

林之驥雖然也知道如此,長久以來形成的利益鏈條,地方的黃四郎老爺,早是縣令大人兩成,他們分八成了。

但這是可以隨便觸碰的嗎,地方的人,可不管什麼,雖然我大明還沒有被自殺,躲貓貓的事情,但一羣人可以枉顧事實的把國家玩爛了,想來也不會有太好的節操了。

林之驥這樣的做法倒也早在李向前預料之類,“是不知道,林縣長派去拿人的人,會不會收人家好處,謊稱家裡沒人?不如這樣,我們給個獎懲制度吧,按勞分配,包乾作業,多搶多得。”

“這位大人,本縣百姓前些年才遭過倭寇,着實需要災禍,還是要休養生息,不敢牽連甚廣啊。”

李向前倒是一驚,說道:“等下,我也是派人去過日本,日本的將軍可是對那些浪人可是大加管理,難道那貨騙我不成?”

林之驥趕緊解釋道:“這位大人,這倭寇,着實是本土百姓爲多啊,是閻應元大人,四年前到了本縣,有海寇顧三太郎率數百艘戰船進犯海港,應元領兵據守,連發三箭,海寇心驚膽戰,不敢再犯,纔有了這幾年的太平啊。”

李向前皺了皺眉,說道:“這是什麼說法。”

林之驥趕忙解釋道:“回大人,這江南之地,倭寇橫行,不過是牽強,真正大股海賊,還是我大明的無知百姓作祟,他們投入大海主門下,卻畏懼國法,生怕牽連家人,於是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背祖棄宗,改換了倭人的服飾衣冠,甚至還說起了倭人語言,娶了倭人女子,只爲了不牽連到他們的家人了。”

李向前眉頭一動,似乎似曾相識一般,說道:“他們一貫如此,還會在戰壕外面喊別開槍,我是國人呢,別管了,海盜問題會解決的,這倒是有趣……”

李向前心知肚明,之前林之驥所說的,什麼領兵據守,只怕是春秋筆法,等着人家在城外搶劫結束,再慢慢離開,不過這個閻應元可以張弓射箭,也算是了不起了。

在大明朝,邊將依靠城防,將敵人耗走,讓人家搶劫屠殺強姦的心滿意足後,派幾個人去假裝追一追,然後報打了多大的勝仗,都是皇帝都知道的潛規則了。

只不過,作爲皇帝來說,老百姓的幸福與他們無關,只要不妨礙政權,誰在乎你被殺,誰在乎你在街被人碰瓷啊。

這是問題所在,除非是大案殺人案,不然的話,那些所謂的小案子,解決的成本,必然大於案值,想破案?先別逃稅啊老友。

後世的美利堅帝國,警察局的編制是靠當地的房產稅,還有其他稅費支撐。

如果說國搞的是安全的平均制度,也是屁民和富翁享受一個級別的安全待遇的話,那美利堅裡,卻是按照社區來劃分的。

如果是在最有錢人的社區,那幾乎是每個街區都是24小時值班,時刻都有人盯着監控,隨時準備去支援,有任何風吹草動,先短信通知住戶,你的小區發現了個流浪漢屁民什麼的,閒雜人等必然被盤問,簡直是無微不至的關懷啊。

產們的社區雖然會差一截,但也不是隨便說說的,有案子必然門。

而在那些完全毀滅的社區,是完蛋了,不但警察局養不起,甚至連學校都是最爛的,當着老師的面直接嗨粉兒都是輕的,而惡性循環下,幾乎是無解的。

後世有這麼一個案例,口口聲聲說在美國買了棟房子,價錢在海的房子還便宜云雲,但入住沒多久,直接被槍擊……因爲哪怕是紐約市,也是有巨大的貧民窟的啊,又不是處處都是曼哈頓那麼高級的地方。

同樣的,此時的官府沒有商稅收入,意味着難以提供超出能力外的治安與軍事產品給治下的居民了。

這是一個權力空白,李向前現在完全明白了鄭芝龍爲什麼可以崛起,看似他是英明神武,但根子裡不過是江南豪族們樹立起來的靶子而已,錢謙益之所以會收鄭芝龍的兒子爲徒,難道看的是他的錢?

明神宗到底是從王府民間長大,他難道不知道商人到底有多有錢?

還是那個問題,不是皇帝下個聖旨,有人幫你去執行,忙前忙後的,總得給點好處吧。

我們穿越後發現,經常有穿越小白喜歡找人做白手套,去開個商鋪,賺錢包養妹子,難道古人不懂?

如果忙碌一陣的結果,是把自己最大的奶酪給朝廷自己,你猜猜看,他們會如何?

這是爲什麼,原本不喜歡太監敢於政務的嘉靖,最後選擇了派遣大量太監下到民間收稅。

同樣的,江南的所謂水軍,存在感極低,早已淪爲了巡檢司這樣的擺設。

如果,他是說如果,長老們突然出現,依靠造船廠的產能,開始在長江以及衆多支流進行巡邏,維持自己的存在,那會如何?

這裡面也有難點,使用小火輪在長江巡邏,需要有燃料補給,後勤補給,哪怕使用電能,也不是普通新時空的人可以掌握的。

那麼得依靠較老舊的燃煤輪船的話,操作難度也許可以降低,但到哪裡去找煤?

不,思路錯誤,這種巡邏不該是某個地方的常駐,畢竟現在在渤海巡邏的船隻都是可以去海巡航的大船,再費力訓練巡江船有些本末倒置,應該第一點做到的是剿滅那些海盜,其實那些海盜也多是年景好當漁民,年景不好直接開搶的人物。

這麼說來,在火車修到江南之前,掌握海運也是個不錯的主意,雖然此時的海還有許多土地沒有出現,得等着衝沙爲島或者填海造陸,但沿海本身有許多地盤。

權力的真空,你不去佔領,那麼自然有人去佔領,現在都到了明末,居然還有“倭寇”也是海盜在晃悠,更是有趣了。

這曹舉人卻不淡定起來,他天啓年考居然,伺候二十年基本進京考了兩三次,認命回家做起了鄉紳,雖然也在拼命培養接班人,但總的來說缺乏人脈,那些同年真正位者不多,在縣裡也許可以吼一吼,到了府城那可屁都不是。

雖然帝都沒了,但是南京的管理班子接過了大旗,所以說鄉試依然在進行,而他曹長青如果到了府裡,很可能沒有這樣的待遇了。

“縣令大人,學生願意認罰,我存有田產,可以發賣了賠給他們。”

林之驥倒也滿意,你早這麼道,沒有老爺我這麼倒黴了。

對於這些“士林”的讀書人,林之驥是看不的,首先這些人作爲科舉敗犬,怎麼得自己這樣的進士,哪怕是三甲進士也是進士啊。

其次,作爲本地的土著,面對他這樣的流官外地人縣令,自然是百般的應付,甚至他自己也知道是在應付,但在這個天下大亂的時刻,能保住性命不錯了,一旦惹翻了這些縉紳,還想活着離開本縣不成?

當然,眼見爲了這如畫江山,勢必還是要亂一場的,連邢夫人這樣的婦道人家乾脆扯着旗投靠帝都,周圍可以動身的不知道多少,實在不行了,找機會開溜纔是本分啊。

所以他也不反對在開溜之前,打開餐盤吃一頓甜點啊。

李向前的眼神帶着玩味,也看着他們表演,林之驥也順水推舟的問道:“你打算出多少錢。”

“我家裡還有現銀,再去借了印子錢,怎麼說也可以借刀一千兩!再想辦法挪用一些,一人給一百兩的賠償是。”

輕輕鬆鬆拿出一千兩銀子,確實是不簡單的事情。

這個時代的縣官一年的俸祿,其實是摺合了糧食啊,布匹之類玩意兒的存在,將將一年幾十兩,這個,不撈外快如何過幾個小妾熱炕頭的日子?要知道,歷史只有一個海瑞啊。

李向前卻是一笑,算的還真是正好,一條命,一百兩。

使了個手勢,李向前接過手下拿過來的錢,說道:“這裡是帝都的兌換券,可以在帝都兌換一百兩的銀元,你不是說一百兩一條命嗎,我這裡還返還你一百兩,拿你一家十二條人命來換,至於你還有個小兒子,十二歲,還有幾個女兒,我也不怕他們打擊報復,直接放了,但你們是必須死刑的。”

曹長青一副不可理喻的說道:“我怎麼也只值一百兩!”

“你是命,人家也是命,憑什麼人家一百兩,你不能一百兩。”

“我那是天啓朝的舉人!”

李向前說道:“舉人也是人,難道舉人不是人了?那條法律說了,舉人殺人無罪的,你給我拿出來啊。”

“那都是鄉民無知,冒犯了貴屬,我可以找出來,明正典刑。”

“放心,出主意的,下命令的,真動手的,我一個也不會放過!”

正說話間,外面的吵鬧響聲傳了進來。

立刻命令將曹家的人嘴巴堵住,同時讓開地方,那快班衙役果然動作迅速,也是現在這些戶房的人大多住在接近衙門的地方,方便辦事,卻也是方便抓捕。

這應該是戶房書吏一家子了,連個小娃娃都抓了過來,李向前雖然對於這個時代親親相隱的習俗很厭惡,不過卻也沒有株連小孩子的念頭。

一個身形與曹長青差不多,一身胥吏打扮的人,自然是正主了,李向前說道:“彭正,這曹長青已經招了,說殺害我手下宣傳隊,是你來主使,他是從犯,要求對他從輕發落,你是認罪還是不認罪啊。”

彭正卻是急眼了,說道:“大人,小人一向對您無所不從,您不能這麼把我給放棄了啊。”

他只敢看林之驥,也明白,落在北方人手裡,他是死路一條的。

最開始的幾天,下手殺人後,他將那些擴音器啊什麼的好東西,都蒐羅回家,靠着之前的觀察,也慢慢搞懂了,如何使用,但對於北方的人更覺得神秘莫測了,到了後來,那些東西卻突然不能再用,他自然不知道是因爲沒有電了,卻也覺得不過如此。

都過了這麼久,也無人報復,反而聽說那些帝都過來妖言惑衆的人,全都挨個北返了。

第604章 我沒有出聲第395章 新城區第481章 議會的暗流第673章 如果我穿越第16章 天可汗第315章 考試之後第824章 張岱在帝都27第441章 快刀斬亂麻第804章 張岱在帝都7第513章 和平締造者第752章 淑貞第281章 教育的未來第443章 雙重標準第742章 男人嘛第47章 一夜長大第795章 醫療衛生第38章 請開科舉第18章 還沒開戰就想着俘虜第86章 物價第164章 電影院第832章 劉衛國第823章 張岱在帝都26第695章 國稅局們第585章 李曉露的崩潰第5章 計劃第736章 寇媚兒第827章 進擊的左夢庚第81章 養成第144章 範承謨的條件第690章 戰爭狀態第203章 鰲拜之死第722章 禮下於人必有所求第264章 頭髮的破綻第728章 文根英第436章 一桌酒席論是非第7章 謀劃第849章 柳巖第454章 殃及池魚第860章 內鬥之王第209章 破城第855章 詹事幫第514章 雞飛狗跳第290章 妥協之道第229章 樸德歡見聞錄5第878章 胡三七的故事12第20章 吳三桂的投降第114章 李向前的眼藥第36章 神棍表演第722章 禮下於人必有所求第199章 公審第386章 先鋒隊第292章 孤膽4第322章 農民第416章 投降吧第481章 議會的暗流第341章 請飲一杯第565章 成交成交第108章 追擊第146章 範永鬥第448章 反水的周大虎第290章 妥協之道第169章 衛生教育要搞好第93章 日記第148章 聊天羣治國第130章 安能辨你是雌雄第639章 東印度公司第815章 張岱在帝都18第658章 管制第428章 你不是我的好盆友第70章 砸暈第703章 原來是一家第648章 造假聖手第687章 民主第450章 得意洋洋第72章 吳梅村第731章 做過方知蠢第615章 郭懷一第348章 所謂漢人第380章 高傑之死第187章 一條大河第167章 張燕燕第273章 所謂伊人第15章 藩王第750章 爲你生猴子第709章 美國的本質是養蠱第764章 羅生門第37章 安藍的升官之路第206章 比武第469章 行吧渴第635章 芳華與廝殺第354章 南北第421章 軍火大亨第717章 吳漢第337章 山雨欲來第705章 李笑第503章 金山鎮第623章 給你拜年啦第533章 兩個猶太人的故事第739章 新工作第365章 草原上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