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錢是什麼

錢是什麼?

很多人是這樣解釋,錢是金屬旁邊,有兩把戈,也是說,這意味着要用武器去奪取的東西,財富。

哪怕只是一個古字,也已經血淋淋赤果果的將所謂的財富本質告知你了。

當然,也有另外一個寓意,老祖宗很早明白了一個道理,財富如若沒有武力的保護,幾乎不能稱其爲錢,錢,需要有武力作爲支撐。

金錢是離不開暴力的。

當然了,由於某些特性,你無法使用暴力把全世界所有的財富都搞到自己手裡,但失去暴力的庇佑,失去財富卻是分分鐘的事情。

民心是個很怪的東西,原本還被彭正的完蛋而傷心的民衆,現在卻眼巴巴的想着自己也要分一份兒,即使沒有給彭正送過錢的,也想起某某年在官府手吃虧了,自然想順手討回來。

這種時刻,人類的記憶力和創造力是無與倫的,好在長老們早通過許多渠道,去了解彭正的事情,這人也不是管刑名事務的人,自然沒有多少冤案,最多是在自己管戶籍檔案,或者收稅等事的時候,下其手撈好處。

許多好處還是不能見光的,哪怕是行賄者也不好意思跳出來,當然了,流氓無產者這個時候最喜歡躥下跳,不過,這種大家一起分錢的場面,也不需要多麼的和諧。

江陰處於一個很告訴的運轉下,雖然彭正抄家的所得,非常正常的流入到了那些差役手,甚至他們還無師自通的鑽研出了一個該分給多少給帝都來的差,全然沒有兔死狐悲或者不嫺熟的地方,想來是早有規矩吧。

當然了,這彭家和曹家也在左近州縣親戚不少,屬於悶聲大發財的典型,佔據了水澆地和好買賣不少,不滿於此的絕對不在少數。

不過,這些事情與李向前無關,倒是與林之驥的把酒言歡交流的不錯。

“來來來,林老哥,這是遼東最初出的燒酒,名字倒也粗俗,老東北,不過卻是十斤酒蒸餾成一斤酒的精華所在,你嚐嚐看。”

李向前本人處於戒酒的階段,幾乎每天不過一二兩酒的量,不過在推廣給別人喝的時候沒有什麼介意的地方了。

後世那種我全乾了你隨意,你不喝酒是不是看不起我的酗酒化,大概出身於青幫的交流化,本身是一種陌生人交際,判斷對方是否有自虐能力,和我們一起自虐過的情況,事實,真正科學和傳統的喝酒方式,還真的是稍微把舌頭沾染一點,抿一下吃口菜的方式。

林之驥嘆息一聲,說道:“還是你們會享用,這宮裡出來的,真是好啊。”

額,爲了顯得有逼格一些,蒸餾酒的來歷自然是鋪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當然了,也是有多個不同的版本,來源自然是那些無兒無女,一心享受的權閹,從劉瑾到魏忠賢都是對蒸餾酒事業有推動作用的,當然了,那都是小道消息,在正統的宣傳,蒸餾酒自然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傳統智慧。

當然了,蒸餾酒這東西在宋代偶爾以燒春,蒸酒的名稱出現,到了明初,也有法酒,火酒的說法,不過,起普通度數不高的酒液,蒸餾酒的成本太高,幾乎不適合大規模的釀造飲用。

真正開始讓蒸餾酒多了起來,反而是民國以後,北方傳統的黃酒漸漸消亡,而到了新國以後,蒸餾酒纔算是完全替代了原本的普通酒液。

我們有一件事可以得知的是,武松當年所說的三碗不過崗,說的是普通米酒,度數很難超過20度30度的。

看着滿桌的菜餚,還都是用過心思,連擺盤都很漂亮,李向前說道:“要說享受,還得是江南啊,北方人哪有空琢磨這西湖醋魚的味道?”

林之驥說道:“都是那些大商人,家養着名廚,每日供給無數食材,專門研究,每天用掉無數雞鴨魚肉,只求讓他們享受珍饈美味。”

李向前說道:“我聽說的,這江南大商人們,爲了吃也是挖空心思,只不過,林兄這裡卻好得很。”

這種飲食化其實早有分佈,南方的各種菜系,都精細的很,而量大重油的東北菜,煎炒爲主的魯菜都是這樣。

林之驥說道:“其實也有一些商人奉的,只不過他們的身份,自然不敢貿然前來打擾大人。”

“也是應該多謝人家啊,哦,不過見面算了,我大概幾天內得離開,吃飯只怕也說不了什麼話。”

李向前知道,自己等人的一言一行都會被仔細揣摩,哪怕一句話說着無心,但也有人故意撇開下,單用你一句話進行故意的斷章取義。

這也是爲什麼說話要慎重啊。

不過,後世的那些大佬,頗有一些喜歡拍賣與自己共進晚餐機會的,巴菲特自然是最能撈的,說是捐給他的基金會,但基金會這玩意,誰不知道是個避稅的?

當然了,千萬別覺得那些人吃虧了,無論是本身的逼格,還是趁機想辦法搞到的生意,都是數之不盡,有個國炒股的傢伙,和巴菲特吃完飯後,其推銷的股票瞬間飆升起來。

李向前從林之驥那感覺到,那些商人對自己的畏懼和想法,這可都是錢啊。

南方商埠心,現在來看,第一選擇自然是海,此時長江的水道還沒有大規模的疏通過,起碼三峽這個硬骨頭不是他們這幾百人可以操作的,幾大支流想要修繕到後世那樣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不過,其餘的集散地還是可以多想想看,起碼在這個時空,海銀不要再被一堆寧波老表佔據了,好後世的天津衛被一羣安徽老表佔據一樣。

在李向前看來,任何的老鄉會組織都堪稱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反動行爲,起什麼兄弟會同學會要反動一百倍,同學會起碼還是要同等智商的人混在一起搞個朋友圈呢,老鄉會這玩意,純粹是不分黑白的破爛。

當然了,很快聊到了林之驥身,他的任期已經過半,再有兩年也該完成這一任縣令,作爲一個莆田人,林之驥在江陰做的並不太順暢,起碼當地的話都說不清,被人暗杯葛也是很正常的。

不過此人還算淡定,本職工作完成的也不錯,事實,按照李向前理解,這縣衙們和朝廷還真有些相似的地方。

天子坐金鑾殿,知縣老爺坐大堂,六房小吏便如朝廷六部,三班衙役便似各衛軍士,縣丞主簿等佐貳好公侯勳貴!

皇帝一己之力如何治國?用內閣、用公公,而縣尊幕僚師爺是縣裡的內閣,縣尊長隨是縣裡的司禮監!

這也是大一統央集權王朝的威力,朝廷的模板一直套用到了最基層衙門,甚至到了後世的新國,所謂一個班級裡面,也是班長副班長,各個委員,什麼學習委員,體育委員是各部部長,組長是各地父母官。

也是說,習慣了這一套的孩子們,一旦遭遇核災難,重新以這個組織模式重建社會……額,當然了,以人力的能力,挺過核災難似乎不容易。

這裡帶來的問題是,忽然之間,他想升官難了。

原因很簡單,自從帝都陷落後,南京的六部自然抖了起來,這裡原本是陪都,有一套戰鬥力雖然不足,但起碼成體系的班子,雖然做事做不了多少,但是爭權奪利卻完美,自然將手伸了出去。

對於南北六部的權力劃分,南京六部原本是個失勢官員養老的地方,能管理的江南官員基本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官兒了。

現在驟然一變,卻也發生了很大的亂子,許多以前清水衙門的屌絲,也滿心希望殺出南京去,制霸全國,哦不,是治理全國了。

這種混亂,在後世給了南侵的滿清軍隊以可乘之機,本身納稅的秩序還沒有理順,你開始吃相難看的伸手。

“這是你們自己的事情了,我等在北方,也是有自己的事情的。”

這種事情,都是黑鍋,算是我大明缺乏應急預案的一個必然發生的。

後世的時候,無論是東西方,對於核戰爭下,領導人權力領導的解體順序,任何國家都有一套極其嚴謹縝密有效的傳承序列,保證哪怕發生了人口大量死亡的事件,也不會造成什麼內部的動盪,更別說彼此的爭執。

這是政治體系成熟的表象,無關於誰高誰低。

在戰爭的時候,軍銜的產生在於此,你想想看,戰場炮火連天,硝煙瀰漫,看不清,聽不清,僅有的接收信息的方式及其稀少,這個時候,一羣散兵團聚在一起,難道還要花時間,擺出自己什麼時候入伍,什麼時候得過幾等功,現在都該聽我的。

也許吵完架,敵人也打來了。

軍銜,或者這種序列,是成熟的表現。

而南明缺乏這種體系,在磨合期出現問題,太正常了。

權力的分配是這樣的,你付出功勳,忠誠,生命,得到回報,形成正向反饋,大家都按照這個規矩,爲“社團”,公司,大佬服務,也享受其他人的供給,這種模式下,往往社團社會也會良性發展。

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公心,而總有人開始把這一套玩壞了。

同年會,同學會,同鄉會,這些壞規矩的組織會排除異己,讓老實做事的人寸步難行,沆瀣一氣,沒完沒了。

打個簡單的方,皇帝玩女人是正常,皇子多一些,也好過沒有兒子的皇帝的破事兒,只要玩的女人不要是大臣們的,那這方面好得多。

於是,得寵的妃子的父兄得到的賞賜,這種投入產出基本高過了老實做事的傻瓜,典型的例子是唐明皇和楊貴妃了。

近一些的,大明朝的內閣首輔,基本都喜歡提拔老鄉,這也無可厚非,但無論什麼爛老鄉都提拔,壞了規矩啊。

一個縣官要管理田土、戶口、貢賦、力役、驛傳、巡檢、里舍、學校、保甲、賑災、祀神、風俗、訟獄、緝捕、倉場、漕運、鹽法、關市、催徵、解支、科場、禮典、馬政、河工、修建,還得看好下面的胥吏不要把老百姓吸血到逼反,同時面的司偶爾還會脫線發佈命令,更別說,如果本縣有那麼幾個退休的官員,那更是得小心伺候,其家人也是要百般討好。

江陰這種臨江通商的縣城還好,天底下最慘的縣官,莫過於帝都的宛平大興兩縣,那治下堪稱官員狗多,當真是進士才能抖一抖,而其次痛苦的,莫過於省城的縣令,腦袋是多少個婆婆在盯着?

被壓抑太久的南京官員,不僅僅是六部,還有下面的那些胥吏,庫吏,也都提起了自己的精氣神,他們不會去分析紅旗到底還能打多久這樣的巨大問題,只知道過去的苦日子該結束了,他們該撈一筆了。

林縣令很苦惱,但對着李向前這樣的“敵人”卻不敢抱怨,只是不斷說着提前準備好的各種趣事。

李向前也趁機給他灌輸一些帝都發生的事情,對於一個地方執政者來說,要管理的事務實際是增多了,但實際的工作都可以推給其他人,他只需要選擇何用的人後,在許多決策的時候,選擇是或者否。

對於各種科技,經濟決策,也不必瞭解方方面面,自然有專業人士給予真實的判斷,他只需要閱讀一份很簡單的報告好。

還是那個問題,在這個時代,一個縣官找不到足夠可以信任的人。

也許有些任命的秀才會去給人做幕僚,但這種專業化極高的工作,需要的是夜以繼日的訓練,最終,如此高的投入,需要的是極其高的回報,不然人家誰跟你幹啊。

於是羊毛出在羊身,錢還是從老百姓的民脂民膏裡去搜羅。

這個循環從一開始是負反饋循環。

第694章 組織模式第670章 進士不值錢了第714章 姓氏名字第538章 談話邀請第793章 發動第507章 朱家很憂愁第661章 黃道周第773章 算命先生們第776章 夏樹第232章 好鄰居第272章 輿論的故事第214章 贈藥第127章 最在乎的第839章 軍火商的道德第701章 解讀第367章 孝莊很難過第264章 頭髮的破綻第354章 南北第441章 快刀斬亂麻第630章 天網第750章 爲你生猴子第101章 方面的問題第674章 儒生廢柴第651章 反殺第196章 發糖親善發來的小蘿莉2第488章 孔乙己第75章第303章 朝鮮大火第646章 首先,得有錢第182章 不速之客第659章 煎餅果子來一套第689章 曹操和邊讓第709章 美國的本質是養蠱第454章 殃及池魚第223章 少女的談判第699章 食在廣州第376章 厲害的邢夫人第430章 師爺工作會議第233章 範永斗的計算第129章 保持衛生的重要性第145章 朝貢制度第293章 劫數第24章 全都俘虜了第422章 美好生活與軍魂第474章 真相大白第169章 衛生教育要搞好第22章 一片石之戰2第505章 范進在澳洲第407章 老苟的理論建設第54章 錢謙益第112章 馬世英的潰敗第322章 農民第717章 吳漢第73章 縱論天下第306章 傳……銷第324章 請客吃飯第854章 求親第540章 無過有功論第187章 一條大河第447章 周大虎第850章 謠言第290章 妥協之道第295章 特務們第50章 母親河第430章 師爺工作會議第225章 樸德歡見聞錄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627章 雙規霍滿囤第96章 長老們的文化工作第70章 砸暈第32章 過兒第407章 老苟的理論建設第838章 金川門第630章 天網第846章 委屈第154章 發糖親善發來的小蘿莉第714章 姓氏名字第114章 李向前的眼藥第164章 電影院第342章 鐵路的看法第766章 被坑的周志偉第303章 舉棋不定第627章 雙規霍滿囤第388章 前後比較第377章 圍城第387章 婚禮之上第516章 進擊第229章 樸德歡見聞錄5第363章 女權主義是陰謀論第94章 吳名第287章 質詢會第749章 元首們第267章 歹毒第806章 張岱在帝都9第467章 海盜第439章 活埋與掙扎第49章 目標:江南第696章 致富技巧第207章 秘密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