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

4艘歐洲帆船加入了天津水師,加上之前4艘千料寶船,艦隊的規模開始空前的強大,這種強大並不是建立在人多勢衆的基礎上,而是因爲在“船堅炮利”的方向,邁出了一大步。

而此時的天津海防水師,主要是以“何塞號”、“鄭和號”兩艘大船作爲旗艦,其餘的兩艘歐洲帆船和4艘寶船組成了主戰力量。而400料級的座戰船,僅能作爲補給船、緝私船、引水船之類的輔助船隻使用。

天津海防水師的實力被大幅度增強後,鄭芝豹便帶領8艘主力戰艦,加上20艘輔佐船隻,繼續駛往渤海,繼續清剿韃子水師海上據點。清剿海島,既是爲了戰略目的,也是爲了讓水師官兵更快適應新船。

海面上。

微風吹拂。

前方5裡遠是一座海島,鄭芝豹等等軍官放下望遠鏡,觀測這座海島的海岸。

大明天津水師的帆船皆排成了橫列,露出了側舷的火炮。這是戰列艦時代的“戰列線”戰術,英國人後來用此戰術擊敗了海上馬車伕荷蘭人,又後來拿破崙戰爭時代擊敗了法國和西班牙海上的聯軍。

其實,這一套戰術與陸軍的“排隊槍斃”原理是接近的。只不過,排隊槍斃是以火槍爲主,而風帆戰艦則是排成“戰列線”,讓艦炮集中火力炮轟。

本質上,這是特定年代,特定的武器、特定年代敵人的環境下,最適用的戰術。一直到後來鐵甲艦時代,戰術才逐漸發生了變化。

“開火!”

砰砰砰砰砰……

大明水師僅是在島嶼外橫着排列,對着這些並不掌握在大明手中的島嶼,集中火力,輪番的進行炮轟。船隻、炮臺、兵營等等目標成爲了重點,等到將目標摧毀後,水師的部分人員組成“陸戰隊”,緩緩的對島上進行搜索、佔領……

天津水師威武的登上島嶼。被困在島上的漁民們,紛紛開始敲鑼打鼓,表示自己的喜悅。甚至一些清軍,也紛紛表示,自己是被迫的。願意跟王師迴歸大明。做一名普通百姓即可。

但是也有一些冥頑不靈之輩。

“明狗,爺爺死也不會投降……”一名二韃子漢奸撕心裂肺道,“我大清騎射無雙,天下無敵。你們這些小賊。在海上偷襲算什麼本事。遲早有一天,大清席捲天下。昔日的南宋,哪怕有裝載幾十萬人的舟師,漂浮海上,終究抗衡不了席捲天下元庭。今日大清。比之大元更爲強盛,你看昔日建立大元的蒙古人,都投降大清了,爾等早日投降了吧。減少抵抗投降,還能作爲順民,若是抵抗,造成我大清傷亡,必會被屠城滅族……”

天津水師官兵不由露出了厭惡道:“漢奸到你這種程度,真是辱沒了你的祖宗!”

“我不是漢奸!我是曲線救國!我要呼籲同胞們都不抵抗。然後大家都是大清順民,既然都不抵抗了,韃子也就不會屠城滅族了,保留了我華夏苗裔,我有功啊!我絕對有功的。歷史會記住我的功勞……”這名二韃子面色開始潮紅了。

“哼,二韃子,我切問你,假設韃子派你們進攻大明。遇到一座城池劇烈抵抗,你等會如何做?”天津水師官兵問。

二韃子面不改色道:“當然是屠城!屠掉少數城。令更多的明人知道,大清軍威不可抵抗,早日投降,作爲順民纔是正道,”

“拉去槍斃了吧!”鄭芝豹聽聞這名二韃子的事蹟後,命令道。一名有理想的漢奸二韃子,是最可怕的。

清剿島嶼的戰役,進行的非常順利。事實上,談不上什麼戰役,韃子連旅順水師的據點,也僅是兵力不少,但是缺少大口徑的火炮。更別說,這些的島嶼了,每一座海島上,多則一兩千名清軍駐守,少則只有幾十清軍。雖然,清軍有一些小型火炮和投石機,但是在37磅艦炮、24磅艦炮這種遠程艦炮的攻擊下,根本就是明軍單方面向對方傾瀉炮火。

當然,最具威脅的是清軍以敢死隊,開着縱火船,衝向大明的艦隊。對此,只能不斷用炮轟,炮火阻擋不住,便只有令一些小型船隻與之對撞,犧牲一些小型船隻,保證艦隊的8艘主力炮艦,不受襲擾。

總體而言,天津水師在海面上的戰鬥,也僅付出了十多人傷亡。最大的傷亡,卻是登陸海島上,清軍反抗,或者是清軍冒充成百姓,突然對明軍發動偷襲造成的傷亡。陸上的傷亡,加起來有150多人。

軍人打仗,死傷是難免的。而相對於取得的戰果而言,傷亡的損失是微不足道的!

海上一連串類似於“蛙跳”的戰術攻擊,雙島、鹿島、長生島、麻洋島、茶潤島、中島等等原被韃子掌控了的島嶼,紛紛被大明天津水師逐個收復。

一系列的軍事行動中,擊斃和俘虜韃子和漢奸僞軍3000餘人,解救列島上被奴役的大明子民2.5萬多人,並且大大鞏固了大明的海防。

更重要的是,天津與關寧軍在海上的交通線,也開始建立。獲得海上補給的錦州等地前線,不會像歷史上那麼脆弱,動不動就被韃子圍困一年兩時間。而歷次大明本土援軍,從陸上千裡迢迢的支援,筋疲力竭趕到前線,基本皆是被韃子狡猾的“圍點打援”了。

海上支援則不同,僅需在海上向陸地開炮,用炮火去犁幾遍韃子的軍營,其援助的效果,比之陸上派軍更爲有效。

其實,關寧軍的殘存據點——錦州、松山、塔山、寧遠、覺華島等等地區,都是靠近海岸線排成一字長蛇。滿清可以輕易的繞到中間,皆之截成數段。

其實這些城池守住了意義也不大,清軍也很容易繞過去,而不能作爲大明本土的屏障。放棄這幾座城市,收縮兵力反而更有利於本土防衛。

當然,單單以陸地的地理形式而言是積累,配合海上的力量,關寧軍的這些城池,戰略作用卻是提升十倍。

因爲,關寧軍這個釘子不被拔除,滿清就必須要佈置幾萬精銳提防關寧軍。而關寧軍雖不善於進攻,防守能力卻是可圈可點。畢竟,關寧軍的軍費,很多一部分是用來加固城牆的高度和厚度。

比如,歷史上的大淩河、錦州等等戰役,滿清皆是調集超過十萬大軍,進行一年以上圍困。直到關寧軍的糧食、彈藥消耗完畢,滿清才能逼迫關寧軍投降。

加強關寧軍的戰力,利用這些城池與滿清打消耗戰,拖垮滿清的經濟、人口、物資方面的潛力。利用寧錦前線的血肉磨盤,磨掉滿清大量人口。等於以大明的長處,比拼滿清的短處!

當然了,關寧軍有點像歐洲的僱傭軍!讓他們打仗,他們很認真,只要能打下去的戰爭,他們都會堅持下去。

一旦大勢已去,關寧軍往往選擇乾淨利落的投降。之所以會這樣,原因是關寧軍是成分複雜,雖然主要人員是漢人,也有一些蒙古人、朝鮮人,這使得關寧軍充滿了草原部落的氣息。而自古以來,部落民族皆是打不過就投降,被強大的部落兼併也是稀鬆平常的事情。

——————

八月末,鄭芝豹從海上來到了錦州,與祖大壽見面,商議天津特區與關寧軍加強戰略上的默契和經濟往來。

關寧軍的錦州等地,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可以曬鹽、捕撈海魚。並且,當地的藥材、煤礦、石油、木材等等資源豐富,很多都是特區急缺的生產原料。

而錦州等地擁有80萬人口,急缺糧食、鋼鐵、布匹、國師白藥等等商品,可以成爲天津特區的商品傾銷地。

從海上打通與關寧軍前線的聯繫,軍事、經濟等等各方面,都是擁有積極作用。

鄭芝豹表明了來意後。

祖大壽皺眉道:“非我祖某膽怯,但是我錦州百姓,多是不堪滿清苦役,逃回大明的子民。讓他們守城,或許還可以,但是讓他們進攻,恐怕這些軍民也沒有能力!”

鄭芝豹笑道:“國師大人的意思,並非是讓祖總兵您去做炮灰!實際上,關寧軍只要能像釘子一般,牢牢守衛住錦州,已是對國家和民族作出巨大貢獻。若是滿清來攻,我軍可以保證在海上用艦炮炮轟滿清的軍營!”

祖大壽麪色舒緩,本質上他守錦州,主要是遼東前線一帶幾百萬畝的農田,都是祖家的私產,更有近半的錦州百姓是祖家佃農。他捨不得放棄這片基業,所以才頑固的守在錦州。此時不願意投降滿清,是祖大壽這個財主嫌棄滿清窮,投降後滿清給的條件,還不如祖家現有的條件。當然,這種投機分子,真遇到彈盡糧絕,恐怕投降會很乾脆。

祖大壽身邊一名青年忽問道:“鄭將軍,我錦州的城牆,離海岸過遠,以紅衣大炮的射程尚不能從城牆上射到海中。若清軍攻城,貴軍從海上射來的炮彈,能打到清軍?”

鄭芝豹道:“這位小將軍是?”

“這是老夫的不肖侄兒吳三桂,也沒有什麼本事。就是幾年前,大淩河戰役,其父吳襄被困,三桂率領幾十個家丁殺入敵陣,救下了其父。因此,蒙受天子召見,獲得一些薄名!”祖大壽梳着幾根鬍子,露出了矜持的得意。

鄭芝豹微笑道:“原來是吳三桂將軍,鄙人聽說過!”

第174章 赤字第53章 政治經濟學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285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第182章 暗流(三)第179章 遊街第32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155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一)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86章 獨石口(四)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127章 蚯蚓養雞鴨和逆天的蚯蚓田第195章 軍火傾銷、耽羅島半殖民地第68章 傳教士(三)第200章 體制、工業、渤海公司第224章 高爐鍊鐵、坩堝鍊鋼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104章 總督(二)第139章 絞肉機(二)第280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二)第20章 巡撫、東林黨、市舶司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61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一)第117章 震動(一)第248章 官逼民反,九州暴亂第245章 長崎(一)第204章 耽羅島殖民經營(一)第216章 返航、炮擊、旅順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8章 欲練兵第65章 去欽天監挖人才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41章 槍斃進行曲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54章 黨報(一)第74章 搶修棱堡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276章 皇帝養成計劃(一)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105章 華人髡爲夷,苟活不如死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265章 重農第108章 戰略藐視,戰術重視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4章 錦衣衛和東廠第45章 葛沽鎮的新生活第281章 轟動的造勢,更瘋狂的暴利第135章 佈局(二)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80章 虜變(二)第22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第144章 虜退(一)第63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三)第181章 暗流(二)第36章 蜂窩煤的暴利(一)第206章 抗災滅蝗第230 天津水師的“蛙跳”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217章 美味的辣椒第3章 計劃第85章 獨石口(三)第162章 貨幣第145章 虜退(二)第96章 葛沽炒房記(一)第253章 願賭服輸第81章 虜變(三)第11章 射擊訓練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194章 南北朝鮮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10章 荒地、兵營、練兵第44章 剿匪、勞動力、國家資本主義第246章 長崎(二)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31章 土化肥第280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二)第237章 工科學院第246章 長崎(二)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第167章 皮島海戰(二)第77章 創刊(一)第97章 葛沽炒房記(二)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245章 長崎(一)第1章 穿越明末,皇帝分身第280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二)第150章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第243章 福利、戶口、尚武之風第27章 顧問黨利益集團第118章 震動(二)第245章 長崎(一)第163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一)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56章 建黨(一)第48章 銀荒第67章 傳教士(二)